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
2023(1185)
2022(958)
2021(895)
2020(836)
2019(1815)
2018(1691)
2017(2654)
2016(1574)
2015(1764)
2014(1752)
2013(1814)
2012(1747)
2011(1685)
2010(1680)
2009(1678)
2008(1690)
2007(1491)
2006(1306)
2005(1261)
作者
(6750)
(5903)
(5838)
(5555)
(3719)
(2979)
(2548)
(2342)
(2322)
(2129)
(2025)
(2005)
(1968)
(1952)
(1883)
(1846)
(1823)
(1781)
(1748)
(1695)
(1693)
(1589)
(1515)
(1365)
(1351)
(1338)
(1337)
(1330)
(1313)
(1307)
学科
(7786)
(5262)
经济(5261)
经济学(2228)
(1908)
理论(1894)
管理(1838)
(1756)
教育(1457)
(1407)
企业(1407)
生物(1334)
方法(1318)
(1170)
(1142)
中国(1114)
图书(997)
书馆(983)
图书馆(983)
(973)
水产(967)
生态(881)
(852)
及其(849)
图书馆学(848)
业经(842)
教学(842)
(841)
(840)
植物(829)
机构
大学(28305)
学院(26591)
研究(12694)
科学(10851)
(10540)
农业(8710)
(7849)
中国(7763)
研究所(7446)
业大(7434)
(7396)
经济(7210)
(6374)
管理(6053)
农业大学(5678)
(5286)
中心(5119)
(5075)
实验(5048)
理学(4913)
(4906)
实验室(4855)
理学院(4795)
重点(4595)
管理学(4584)
管理学院(4537)
科学院(4535)
(4367)
技术(4322)
(4280)
基金
项目(18436)
科学(12628)
(12613)
国家(12524)
基金(12211)
研究(9994)
科学基金(8973)
(7656)
自然(7034)
(6822)
自然科(6801)
自然科学(6792)
自然科学基金(6676)
基金项目(6068)
科技(5611)
计划(5204)
资助(5073)
社会(4839)
重点(4825)
教育(4655)
社会科(4404)
社会科学(4403)
专项(4319)
(4119)
(4091)
科研(3814)
(3747)
(3638)
创新(3564)
成果(3501)
期刊
学报(11413)
(9396)
(8696)
经济(8696)
科学(7917)
大学(7401)
学学(7013)
农业(6533)
研究(6119)
中国(5272)
(4281)
业大(3785)
教育(3414)
农业大学(3086)
(2592)
林业(2542)
图书(2482)
(2479)
自然(2011)
中国农业(1965)
管理(1914)
科技(1844)
书馆(1821)
图书馆(1821)
自然科(1769)
自然科学(1769)
财经(1535)
经济学(1501)
(1477)
农林(1474)
共检索到39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珍才  韩佳玲  古丽斯旦·艾尼瓦尔  张爱勤  
在有花植物中,因传粉、资源限制或者母本选择,植物常存在“花(胚珠)多果(种子)少”的现象。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具多枚胚珠,但仅形成1~2粒种子,在传粉方面是否存在影响种子形成的因素仍不清楚。为此,对其传粉系统及种子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为混合式交配系统类型,无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不能自动自花授粉,需要借助传粉昆虫。居群5月下旬进入初花期,花期40 d左右,单花期为1~1.5 d。该植物为泛化的传粉系统,蜂类、蝇类和食蚜蝇为其主要传粉者。自然状态柱头花粉数为18.19粒,去雄后柱头花粉数为6.04粒,不存在花粉限制。在人工异花授粉条件下,从基部开始,1号位有80%、2号位有21.8%的胚珠可以发育并形成种子;3~7号位的胚珠基本不发育,在授粉后第4天开始大量败育。说明黄花草木樨在传粉方面(花粉来源和数目)不存在制约种子产量形成的因素。黄花草木樨这种通过败育绝大多数胚珠而保留个别种子的现象,可能是为了增加种子适合度或种子扩散强度的一种生殖对策,通常是一种由母本调控的种子选择性败育类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小霞  毛培春  郑明利  孟林  
牧草苗期的耐盐性是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68份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种质材料在不同盐浓度下(0、50、100、150、200 mmol·L~(-1))苗期的生长速率、叶绿素总含量、苗高、存活率、植株干重和单株绿叶数,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权重法,综合计算了每份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的综合评价值(D值)。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材料的单项指标在盐胁迫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基于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8份黄花草木樨种质材料划分为6份强耐盐、20份中耐盐、27份弱耐盐和15份敏盐材料。D值和耐盐系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存活率、叶绿素总含量和单株绿叶数能够较好地评价黄花草木樨耐盐性,这为盐碱地建植黄花草木樨栽培草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兴旺  Saman BOWATTE  张吉宇  侯扶江  
以不同的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半同胞家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于甘肃临泽和榆中,测定其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以此评价其生物固氮能力。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在两个地区表现出的各项固氮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5%,主成分分析后,可将半同胞家系划分为4组,组1白花草木樨家系的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分别高出对照当地白花草木樨品种(RX-02) 4%、26%、10%、17%、24%、11%,其中生物固氮百分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8%和43%。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良生物固氮性状的后代家系,可为进一步选育生物固氮能力强的新品种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文珊  张彦杰  陈友铃  严菊媛  郑翠芳  
在福州地区选取85株细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细叶榕榕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细叶榕雌花有长花柱、短花柱之分,柱头较长且弯曲,每个柱头独立,没有形成有利于小蜂传粉和产卵的联合柱头平台,雄花迟熟。细叶榕常年挂果,每年的4—8月为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4次。细叶榕榕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在较为干冷的10月至翌年3月,细叶榕榕果发育较慢,一个发育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在较为湿热的4—9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一个发育周期仅需1~2个月。榕果的发育呈现株间、株内异步,花序发育周期交叠的现象频繁发生。细叶榕雌花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文珊  陈友铃  叶海燕  刘亮  
在福州地区选取了10株大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大叶榕花序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花序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大叶榕常年挂果,在每年的1—2月和6—7月有2个明显的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3次。大叶榕花序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异:冬季和春季(12月—翌年5月)发育较慢,最长的持续近130天;夏秋季(6—11月)发育较快,间花期明显缩短,从雌前期到花后期仅需约80天。大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花序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大幅提高了小蜂的传粉效率,也保证了花序果的高结实率。大叶榕花序果内...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剡转转  任艳  吴凡  骆凯  张代玉  闫启  张宇飞  赵玉凤  张吉宇  
草木樨(Melilotus)是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然而草木樨分子标记匮乏,限制了草木樨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M.albus)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设计了18 182对草木樨EST-SSR引物,并对所开发的EST-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PCR扩增从550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得到206对白花草木樨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67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2.888个基因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分布范围为0.2390.855,平均值为0.468。206对多态性引物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金飚  陆彦  金鑫鑫  滕年军  陈鹏  
银杏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植物。其雌花为裸露的胚珠,胚珠在传粉期不仅负责捕捉和识别空气中漂浮的花粉,而且形成花粉进入胚珠体内的通道和贮存花粉的结构,因此胚珠结构对银杏传粉效率和繁殖成效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传粉前后银杏胚珠形态与结构特征的变化,以揭示银杏适应风媒传粉的机制。结果表明:银杏胚珠发育过程中珠柄原基于当年12月首先发生,翌年1月珠被原基分化;3月中旬珠心组织和珠托分化形成,珠心组织分化的同时,周围珠被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在珠心上方围合形成珠孔道,珠心内则分化形成孢原细胞;3月下旬胚珠珠孔开始开张,珠孔道伸长,珠心组织靠近珠孔端细胞发生解体死亡,贮粉室逐渐形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翠芳  陈晓倩  陈友铃  王爱芳  王钊  吴文珊  
【目的】研究福州笔管榕传粉生物学特征,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和科学支持。【方法】以福州地区的30株笔管榕为样本,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1)笔管榕不同植株的年结果批次不同(每年每株0~5批次),以年结果 1~2批次为主,榕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有时同步,有时异步,无发育期交叠的现象。笔管榕榕果的发育具明显的季节性,在日照短、温度低的秋冬季(11月至翌年的2月),榕果发育周期(A期至E期)通常需要2~5个月;而在日照长、温度较高的春夏季(3—10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其发育周期仅需要1~2个月;2)每年单株笔管榕一般发生1~2次换叶。初春夏末是笔管榕落叶的高峰期,新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桂霞  沈熙环  
本文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和树冠周围花粉密度变化规律、传粉机制、胚珠接收花粉量及结实状况等。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 2~ 4龄枝上 ,雄球花分布范围较广 ,且常与雌球花混生 ;树冠周围花粉密度与雄球花的分布密切相关 ,中部最大 ,依次向上下两端减少。依据雌球花形态特征的变化 ,可将传粉期分为 5个阶段 ,整个期间无传粉滴出现 ,由球被顶端大裂片的珠被毛接收花粉。最佳传粉期约为 2天。胚珠平均接收 4粒花粉 ,虽然胚珠接收的花粉数与饱满种子的产量有一定关系 ,但并不是造成空粒的主要原因。此外 ,讨论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及确定最佳可授期对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家业  石海明  潘春柳  陈尚文  叶燕钻  李明  陈放  
2003—2005年在广西巴马县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繁育系统、访花者类别、访花行为和传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蒜头果通常于4月初开花,花期约30 d,单花开放的持续时间约8 d,开花期间具有较为浓烈的香气。②蒜头果虽然具备自交亲和能力,但在自然环境中则以异花传粉为主,且需要传粉者;蒜头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其繁育系统属于混合交配型。③记录到蒜头果访花昆虫共有8目36科43种;经过鉴定,确定传粉昆虫有7目18科19种;昆虫的访花频率因昆虫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以蜂类的访花频率最高。④连续3年观察到的传粉昆虫种类不同,花期阴雨天气对昆虫访花活动和传粉效果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俊丽  杨静慧  丁密超  何斌琼  宋晓洁  
【目的】比较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为抗盐草木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耐盐草木樨品种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NaCl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和0.35 mol/L)胁迫处理后,测算其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度、相对胚芽长度和耐盐指数。【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盐浓度的增加,各品种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芽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草木樨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各草木樨品种对低浓度(≤0.10 mol/L)盐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随盐浓度的增加其受抑制程度加剧。【结论】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强弱顺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文君  吴杰  安建东  邢艳红  
对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在温室凯特杏园的传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蜂都可以代替人工弹花为温室杏园提供有效的传粉服务,但其传粉生物学特性不同.明亮熊蜂的趋光性差,适应温室环境能力强,活动起点温度为8.3℃,晴天日工作时间为7.85 h,访花速度为10.70朵.min-1;偏爱采集花粉,平均携粉率为31.59%.意大利蜜蜂的趋光性强,喜欢访问树冠上部的花朵;其活动受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温度低于15℃的阴雪天气传粉活动停止,晴天日工作时间为5.34 h,访花速度为8.80朵.min-1;偏爱采集花蜜,平均携粉率仅为11.08%.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明亮熊蜂的传粉效果比意大利蜜蜂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东辉  兰思仁  吴沙沙  
对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的开花进程,访花昆虫、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了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繁育系统,并分析其致濒机制。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是典型的异型雄蕊植物,5:30—8:30逐步开放,8:30—9:00完全开放,19:0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14 h,群体花期36±2 d,无花蜜。访花昆虫主要有木蜂科、条蜂科、蚁科、食蚜蝇科的昆虫,最有效传粉昆虫为木蜂科昆虫。自然与人工授粉、套袋等试验结果表明,枝毛野牡丹不存在主动自花授粉、无融合生殖的生殖保障现象,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英  李绍平  谷安宇  李林玉  王馨  杨斌  严世武  
对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蒿的物候期为9月上旬至9月下旬现蕾,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谢花,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子成熟。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变化明显。黄花蒿为异花授粉作物,利用系统选育或组织培养,获得优良种源并保持优良特性,是目前有效的育种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祝燕  吴雅婧  林娜  邹尚庆  蒋乐  
分别从林木种子生理生化、种子生产、种子处理等方面,总结我国林木种子培育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根据前后2个10年的发展对比,总结出近10年的发展特点为:研究树种大幅度增加,研究深度达到分子水平,积极运用新技术,综合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