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
- 2023(1236)
- 2022(998)
- 2021(1001)
- 2020(922)
- 2019(1618)
- 2018(1600)
- 2017(2684)
- 2016(1570)
- 2015(1723)
- 2014(1698)
- 2013(1631)
- 2012(1589)
- 2011(1508)
- 2010(1567)
- 2009(1498)
- 2008(1367)
- 2007(1335)
- 2006(1126)
- 2005(980)
- 学科
- 管理(5888)
- 济(4282)
- 经济(4274)
- 业(4007)
- 企(3395)
- 企业(3395)
- 学(2376)
- 技术(1774)
- 环境(1547)
- 农(1488)
- 方法(1478)
- 技术管理(1396)
- 划(1319)
- 业经(1306)
- 中国(1253)
- 财(1208)
- 资源(1157)
- 数学(1117)
- 数学方法(1100)
- 人事(1086)
- 人事管理(1086)
- 及其(1063)
- 农业(1049)
- 制(1031)
- 贸(1028)
- 贸易(1027)
- 易(1004)
- 教育(989)
- 和(895)
- 融(893)
- 机构
- 大学(25263)
- 学院(24799)
- 研究(9156)
- 农(7903)
- 管理(7875)
- 科学(7590)
- 济(7279)
- 理学(7039)
- 经济(7037)
- 理学院(6875)
- 中国(6712)
- 管理学(6597)
- 管理学院(6566)
- 农业(6378)
- 业大(6299)
- 京(5773)
- 所(5248)
- 研究所(4866)
- 农业大学(4500)
- 中心(4171)
- 江(3778)
- 省(3762)
- 室(3682)
- 北京(3487)
- 财(3346)
- 范(3338)
- 实验(3335)
- 技术(3320)
- 院(3299)
- 师范(3259)
共检索到36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普普 朱君 刘佳丽 黄永熙 余捷 汤锋 郭利伟
为进一步明晰黄芩苷(BC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机制,采用体内体外试验结合,体外试验采用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测定细胞吞噬能力、一氧化氮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TGF-β/SMAD2通路相关mRNA表达;体内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BALB/c小鼠连续7 d灌胃后腹腔注射LPS建立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脾脏指数、T细胞亚群及免疫平衡,RT-qPCR法测定脾脏炎症细胞因子和TGF-β/SMAD2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黄芩苷在25μg/mL范围内对RAW264.7无增殖抑制作用,LPS质量浓度为1μg/mL时,细胞存活率为54.55%。不同质量浓度黄芩苷均可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释放(P<0.05);LPS刺激后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升(P<0.05),TGF-β和SMAD2表达下降,黄芩苷干预后上述mRNA表达得到逆转。此外,LPS处理后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01),不同剂量的黄芩苷组均改善这一情况(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芩苷能够改善LPS刺激的CD4+细胞与CD8+细胞的分化,降低CD4+/CD8+的比值,同时,黄芩苷可恢复LPS刺激的Th17/Treg平衡轴失衡。结果表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具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2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Th17/Treg平衡轴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金霞 黄明光 胡传活 张鑫 梁莹莹 纪伟霞 冯妮 葛晨玲 陈志英 李珣 王晓晔
【目的】分析他克林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从炎症角度探索他克林的功能,为动物生产过程中雄性动物生殖疾病相关抗炎药物的利用及精子质量提升提供更多药物选择。【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0.01、0.10、1.00、10.00和100.00 μg/mL LPS分别诱导3.0、6.0、12.0和24.0 h对TM4的适宜损伤条件;同时分析0.01、0.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和100000.00 μg/mL他克林在加入LPS前预处理0.5、1.0和2.0 h或加入LPS后处理0.5、1.5、3.0、6.0、12.0和24.0 h对TM4炎性损伤的适宜保护条件。以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TNF-α和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ELISA法进一步评价细胞上清TNF-α和IL-6蛋白表达量,以免疫蛋白印迹(WB)法分析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下,LPS对TM4增殖的影响情况存在差异,其中1.00 μg/mL LPS处理12 h TM4的增殖率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0.01 μg/mL他克林后处理6.0 h对TM4的保护作用最佳,其机制可能与IL-6和TNF-α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调有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昀 刘克海 胡晓倩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紫檀茋的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RAW264. 7细胞中,添加紫檀茋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p65 (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紫檀茋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紫檀茋+LPS组中ERK,p38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紫檀茋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MCP-1,IL-6,IL-1β,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和NO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力米热·阿布都外力 吉利伟 冯慧勇 卫丁一 海婷玉 万政良 冯浩强 戴小华
[目的]野山杏作为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多数研究表明野山杏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尤其是其总黄酮成分,但是相关的抗炎机制尚较缺乏。[方法]该研究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构建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山杏总黄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实验浓度;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100、200 μg·mL-1野山杏总黄酮作用后各组细胞中NO、TNF-α、PEG2、IL-1β、IL-6、IL-10和COX-2的释放量;RT-PCR分析各组中COX-2、IL-6、IL-1β、TNF-α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B)观察各组中NF-κBp65、p-NF-κB p65以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活力实验表明野山杏总黄酮在50~200 μg·mL-1内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为安全浓度范围。野山杏总黄酮可以显著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NO释放,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野山杏总黄酮不同剂量组(50、100、200 μg·m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OX-2、TNF-α的mRNA表达,100 μg·mL-1和200 μg·mL-1时显著抑制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结果表明,经野山杏总黄酮处理可显著下调NF-κB p65、p-NF-κB p65以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论]野山杏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COX-2信号通路减少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美洁 欧爱群 薛晓锋 吴黎明 寿旗扬 王凯
【背景】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奶牛疾病,不仅危害奶牛健康,同时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传统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极易造成抗生素耐药与滥用。开发替代抗生素的方法用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植物树脂,混合自身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形成的具有良好抗炎、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对防治奶牛乳腺炎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有关蜂胶防治乳腺炎方面的报道,但蜂胶如何影响乳血屏障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评估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乳腺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QqQ-MS/MS)对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种类和含量测定。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中国蜂胶提取物试验组以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ICR雌性小鼠连续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物7d后,模型组、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经第四、五对乳头管注射1 mg·kg~(-1)体重LPS,建立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24 h后处死,收集乳腺组织样本。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天狼星红染色法评估小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症因子释放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uadin-1、ZO-1) mRNA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小鼠乳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和分布情况,利用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抗乳腺炎活性及其对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结果】基于UHPLC-QqQ-MS/MS,建立了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17种多酚类化合物的精确定量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含量最高的5种化合物及其含量分别为:高良姜素(12.88±0.57μg·mg~(-1))、短叶松素3-乙酸酯(12.93±0.59μg·mg~(-1))、松属素(8.56±0.27μg·mg~(-1))和短叶松素(8.52±0.25μg·mg~(-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LPS注射导致的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缓解乳腺腺泡结构损伤;同LPS组相比,中国蜂胶提取物灌胃处理可有效抑制LPS导致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0)的释放,并可提高小鼠乳腺中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缓解LPS注射所导致的乳腺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结论】中国蜂胶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乳腺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可有效促进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维持乳腺中紧密连接结构完整性,保护血乳屏障,但蜂胶对紧密连接影响调控的分子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中国蜂胶 脂多糖 乳腺炎 血乳屏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厉成敏 朱乐乐 李莲 王根林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重组牛脂多糖结合蛋白(rb LBP)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模型,探讨rb LBP对奶牛乳腺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4头泌乳中后期、体质量为(500±25)kg的健康经产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LPS(0.2μg·kg-1)模型组、低剂量rb LBP(1μg)处理组、高剂量rb LBP(20μg)处理组,分4期进行,每期15 d。[结果]灌注LPS后,奶牛发生乳腺炎症反应;与LPS模型组相比,低剂量rb LBP加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明显升高(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显著下调(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微 张玉明 邓清华
为研究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对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IL-6、TNF-α和IKKβ激酶活性。结果表明:1)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其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中性粒细胞IKKβ激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IKKβ激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相对于LPS处理组,LPS+AcAc混合处理组促炎因子的释放则显著降低(P<0.01)。综上,AcAc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一定的抗炎功能。
关键词:
奶牛 中性粒细胞 酮体 炎症 先天免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今舜 詹康 陈小连 霍俊宏 赵国琦
为分析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炎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组,即基础培养基(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1LPS(L)、1μg·m L-1LPS+10μg·m L-1苜蓿素(L+T)和10μg·m L-1苜蓿素(T)。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T组则显著升高(P<0.01)。2)L+T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1),而一氧化氮(N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雨 张月莹 黄江 崔月琦 刘宇 周玉龙 朱战波 张泽财
为分析小鼠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表达情况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选用40只4~6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BVDV接种小鼠7组,对照1组,每组5只。应用105 TCID50的CP型BVDV腹腔感染小鼠后,分别在感染后0、6、12、24、48、96、168和240h采集小鼠的肠道、脾脏和血液,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小鼠十二指肠中NLRP3、IL-1β和Caspase-1分别进行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检测。应用qRT-PCR方法确定不同时间点小鼠十二指肠和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同时于感染后第168h检查十二指肠和脾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表明:1)小鼠感染BVDV早期(6、12和24h)组织中的NLRP3、IL-1β和Caspase-1基因转录水平逐步升高,48h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感染24h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小鼠感染BVDV后期(96、168和240h)NLRP3、IL-1β和Caspase-1的基因转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168h时转录和蛋白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5);3)感染小鼠十二指肠、脾脏和血液的病毒载量均在168h达到高峰;第168h采集的小鼠十二指肠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淋巴细胞变性和坏死,证明BVDV感染模型成立。综上,NLRP3炎症小体在BVDV感染早期被激活,然而,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可能对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邓小龙 徐登峰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 μg/mL的黄连生物碱(ACC)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NO、TNOS和iNOS,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 μg/mL 的ACC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NO含量急剧升高,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25 μg/mL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ACC可极显著下调TNF–α、IL–1β、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邓小龙 徐登峰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 μg/mL的黄连生物碱(ACC)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硝酸还原酶法和比色法检测NO、TNOS和iNOS,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 μg/mL 的ACC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NO含量急剧升高,质量浓度为100、50 μg/mL 的ACC处理可极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25 μg/mL显著降低TNOS和iNOS酶活力。ACC可极显著下调TNF–α、IL–1β、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兰静 刘雪连 范祥伟 薛毅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对结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为对照组、DSS组、干酪乳杆菌组和干酪乳杆菌预防组,通过旷场试验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小鼠体重、结肠长度、肠道上皮、炎性浸润、粪便潜血等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小鼠在旷场箱中活动的距离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2)与DSS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结肠长度、小鼠体重显著增加,组织学评分和疾病活跃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肠肠道结构更加完整。综上,干酪乳杆菌可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缓解DSS对小鼠结肠的损伤,发挥对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结肠炎 小鼠 行为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申杰 叶希韵 沈菊 金百胜 王耀发
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来研究壳寡糖对小鼠降血脂及肝脏保护的作用。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壳寡糖组和脂必妥对照组,喂养7周后,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HDL-C)的含量,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中丙二醛(MDA)、总巯基(T-SH)、非蛋白结合巯基(NP-SH)和蛋白结合巯基(PB-SH)的含量。结果表明,壳寡糖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含量、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HDL-C/TC显著升高,显著提高了肝脏中T-SH的含量,降低了肝脏中的MDA含量。说明壳寡糖具有明显降血脂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娜 张司寰 岑龙座 曹志刚 张华 孙盼盼 孙耀贵 范阔海 尹伟 李宏全
为探讨苦参碱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利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诱导小鼠肺炎模型,将32只昆明小鼠均分为空白对照组、PCV2组、苦参碱处理组(40mg/kg)和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4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5mL PCV2,攻毒后的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对应药物,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d。在攻毒后的第11天,观察小鼠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qPCR检测PCV2 Cap基因,IL-1β、IL-6、IL-8和TNF-α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炎症因子、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显著抑制PCV2感染诱发的肺间质增宽现象。2)苦参碱可显著降低肺脏PCV2病毒载量(P<0.05)及炎症因子IL-1β(P<0.05)、IL-6(P<0.01)、NLRP3(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路遥 邹小兴 丁卉 苏超茹 梁婷婷 黄维
探讨圆齿野鸦椿果实总黄酮(TFE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利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TFEP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GE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物的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NF-κβ/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TFEP对细胞产生NO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78.47μg·mL~(-1),且各试验浓度下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出低毒性和强抗炎活性.与LPS模型组相比,TFEP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NO的分泌;抑制iNOS、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NF-κβ/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因此,圆齿野鸦椿果实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