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0)
2023(3247)
2022(2621)
2021(2511)
2020(1894)
2019(4412)
2018(4500)
2017(8159)
2016(4736)
2015(5552)
2014(5779)
2013(5453)
2012(4949)
2011(4407)
2010(4526)
2009(4152)
2008(4361)
2007(4138)
2006(3792)
2005(3547)
作者
(12449)
(10239)
(9951)
(9885)
(6295)
(4939)
(4715)
(4043)
(3820)
(3786)
(3549)
(3426)
(3362)
(3319)
(3312)
(3232)
(3065)
(2926)
(2886)
(2842)
(2677)
(2548)
(2493)
(2420)
(2395)
(2337)
(2292)
(2243)
(2095)
(1995)
学科
(21569)
税收(20142)
(19977)
管理(13508)
(12272)
经济(12251)
(11040)
(9824)
企业(9824)
(9532)
教育(4957)
(4705)
财务(4695)
财务管理(4678)
中国(4587)
财政(4468)
企业财务(4370)
(4248)
理论(4185)
业经(3931)
(3804)
(3741)
(3537)
教学(3502)
方法(3134)
(3066)
收入(2893)
(2866)
思想(2793)
地方(2769)
机构
学院(62267)
大学(58975)
(19744)
经济(19060)
(18991)
管理(18550)
研究(17389)
中国(14990)
理学(14739)
理学院(14565)
管理学(14246)
管理学院(14130)
财经(12617)
(12528)
(12344)
(11138)
(11090)
科学(10558)
(9929)
(9489)
(9081)
(8957)
财经大学(8908)
(8553)
税务(8541)
师范(8486)
职业(8416)
北京(8388)
技术(8247)
(8191)
基金
项目(30581)
研究(26874)
科学(22254)
基金(18865)
(15380)
国家(15178)
社会(14824)
社会科(13853)
社会科学(13849)
编号(13832)
教育(12896)
(12879)
成果(12876)
科学基金(12549)
(10062)
课题(9507)
基金项目(9313)
(8983)
项目编号(8871)
(8814)
资助(8047)
(7999)
(7992)
阶段(7974)
阶段性(7480)
研究成果(7209)
大学(6726)
重点(6718)
(6616)
(6498)
期刊
(28072)
经济(28072)
研究(26980)
(16628)
中国(15596)
(15057)
(15042)
教育(13355)
税务(13344)
学报(8411)
管理(7080)
(6318)
大学(6183)
技术(6099)
科学(5541)
财经(5510)
学学(5459)
财会(5426)
(5156)
金融(5156)
(4665)
职业(4561)
业经(4545)
图书(4442)
经济研究(4408)
会计(4359)
(4179)
(4179)
涉外(4179)
农业(3959)
共检索到11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坦  
河北地域历史上很早就开始有商贸活动,并且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商品经济的持续拓展促进了商路形成和商帮兴起。“张库帮”“老呔帮”和“冀中帮”等商帮的形成发展,逐步积淀而成地域经济文化特色鲜明的“冀商”经营之道。这既是长期商贸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提炼,也是燕赵商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地域文化与思想学脉濡染滋养、潜移默化的结果。从事商贸活动的是人,人的行为受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然而,迄今的研究大多重在商贸经营本身,而少有从商业文明与地域学脉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试图发掘、梳理北方实学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颜李学派的学说主张,及其涵蕴积淀于冀商经营之道中的典型事例,探索冀商研究的深化和创新,也希图为商帮研究提供一个新视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德成  刘子剑  
丘浚的赋税思想主要包括赋税与经济的关系、赋税负担的安排、赋税的服务对象以及赋税形态的选择等内容。其赋税思想的形成,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丘浚赋税思想源自于传统儒家思想,但也有新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义忠  
"赋税"是《管子》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微观点式层面研探,史学界已经颇有建树,而从宏观战略层面展开的研究却很薄弱。管子的"赋税"思想其实极具战略意义,它在发挥税赋杠杆效应中促进生产力发展,在运用税赋调节中缩小贫富差距,在税赋权变灵活中构建和谐社会,从而使当时的赋税政策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并对后世税率的制定、税负的分担、税基的调整、税赋的调节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蕾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在公共品概念研究中存在的两种思路:从供给者或者消费者的角度和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角度来定义公共品,并对基于这两种思路的公共品概念界定分别提出质疑,从而指出公共品的概念应当是对公共品本质属性的反映。因此,文章结合政治学中有关公共性的分析,试图揭示公共品的本质属性,并对公共品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守军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据说由孔子编选而成,秦始皇焚书后亡失.汉初由经师伏生凭记忆口传二十八篇,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于孔子住宅壁内发现《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不久失传.东晋初,梅赜献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这样几部分.《禹贡》是《夏书》中的一篇.主要内容是对大禹治水业绩的记述和关于当时田赋贡纳的规定.《禹贡》是一部关于古代经济地理和贡赋制度的著作.虽是后人所作,但仍然是以大禹治水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光柱  
孟子的赋税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孟子的赋税思想主要体现为其民本思想,具体体现在其保护税本的“制民恒产”论,“薄其税敛”的“轻摇薄赋”论,“食之以时”“不违农时”“勿夺民时”的涵养税源论,以及“用之以礼”的合理支出论。孟子的赋税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儒家思想以及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建录  蔡鹏飞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宋代大儒朱熹是这样认识的: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所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第一要义是探讨"义利之说"。而财税,无论从古到今,还是西方文明或东方文明,它都是"义"和"利"的结合体。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义",但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是不会变的:在任何利益面前首先都考虑到底是合理不合理(即义或不义),合则取,不合则不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之殿前都点检(相当于警备区司令),公元960年在开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宋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后来击败十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鉴于晚唐和五代的分裂和混乱,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以文官代替武官、中央直接管辖地方政权、一切军权均由皇帝掌握等手段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经济发展。宋代开国之初,在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鹏飞  顾韬  
文章通过对人才派遣概念、主体间相互关系、派遣方式及其优势、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深入理解人才派遣制度,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和人才派遣制度的普遍施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瑶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中的一股必不可少的力量,他们的批判理论是贯穿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最强有力的支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映射对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工业社会及国家制度的批判。在如今新的国际局势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仍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同时我们在结合国家实际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地反思和批判他们的观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试论辽朝的赋税制度陈衍德一、官私田租辽朝赋税制度是中原已有的先进制度与契丹族原有落后内容的混合体。与辽朝对峙的北宋当时已是封建租佃制社会,而辽朝社会经济中仍保留着许多农奴制内容。表现在赋税方面,就是辽统治地区又出现了大量人头税。《辽史》卷五九《食货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缨涵  吴志峰  
《诗经》不仅是我国早期儒家经典和现实主义文学之源,也以诗歌方式记录了周代特别是西周时期赋税史实情状,具有文学文本和赋税文献双重价值。本文基于《诗经》文本分析,从赋税文献、田赋变革、军赋、徭役、纳税负担和赋税心理等方面梳理《诗经》与周代赋税关联,以探寻作为文学经典的《诗经》在周代赋税史上的文献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