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3)
- 2023(10046)
- 2022(8939)
- 2021(8406)
- 2020(6886)
- 2019(15979)
- 2018(15910)
- 2017(30393)
- 2016(16833)
- 2015(18981)
- 2014(18835)
- 2013(18622)
- 2012(16918)
- 2011(15153)
- 2010(14855)
- 2009(13333)
- 2008(12718)
- 2007(10797)
- 2006(9273)
- 2005(7814)
- 学科
- 济(62205)
- 经济(62138)
- 管理(48515)
- 业(45274)
- 企(38794)
- 企业(38794)
- 方法(30936)
- 数学(26607)
- 数学方法(26285)
- 学(16388)
- 农(16026)
- 中国(15397)
- 财(14989)
- 业经(14278)
- 地方(12900)
- 环境(12498)
- 技术(11523)
- 理论(11444)
- 和(11272)
- 农业(10761)
- 贸(10433)
- 贸易(10429)
- 划(10209)
- 易(10103)
- 务(10067)
- 财务(10003)
- 财务管理(9988)
- 制(9566)
- 企业财务(9485)
- 教育(9082)
- 机构
- 大学(235876)
- 学院(234337)
- 管理(95538)
- 济(85054)
- 理学(84049)
- 理学院(83071)
- 经济(83069)
- 管理学(81534)
- 管理学院(81149)
- 研究(76989)
- 中国(53606)
- 科学(52677)
- 京(50217)
- 农(41881)
- 业大(40520)
- 所(39172)
- 财(37023)
- 研究所(36429)
- 中心(34176)
- 农业(32996)
- 江(32323)
- 北京(31435)
- 财经(30776)
- 范(30708)
- 师范(30347)
- 院(28657)
- 经(28077)
- 州(26792)
- 技术(26560)
- 师范大学(24519)
- 基金
- 项目(172393)
- 科学(134039)
- 基金(123806)
- 研究(122169)
- 家(109207)
- 国家(108291)
- 科学基金(92613)
- 社会(73966)
- 社会科(69985)
- 社会科学(69964)
- 省(69137)
- 基金项目(67153)
- 自然(63239)
- 自然科(61730)
- 自然科学(61709)
- 自然科学基金(60571)
- 划(57812)
- 教育(55618)
- 资助(50548)
- 编号(49552)
- 成果(39324)
- 重点(38411)
- 部(36478)
- 创(36439)
- 发(36238)
- 课题(34116)
- 创新(33947)
- 科研(33576)
- 计划(32819)
- 大学(31599)
共检索到32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冬梅 杨谦 宋金柱
该文利用室内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黄绿木霉菌代谢产物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抑菌能力.黄绿木霉菌代谢产物在经121℃处理25min后,50%浓度下抑菌作用可高达100%.在pH为3~9范围内该代谢产物的抑菌能力变化不大,说明pH变化对其活性没有影响.在对黄绿木霉菌发酵过程中,利用马铃薯葡萄糖(PD)培养基即可达到有效的抑制杨树烂皮病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的目的,而且利用马铃薯葡萄糖(PD)培养基发酵3~4d的黄绿木霉菌代谢产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中浓度最低,发酵时间过长与过短,均不利于对病原菌的抑制.经黄绿木霉菌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均发生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病原菌菌丝体发生变化,...
关键词:
黄绿木霉菌 杨树烂皮病菌 抑菌 代谢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瑞清 冀瑞卿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 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 ,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 ,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 ,反而促进其生长 ,促生长效果在 74h达最高 ,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 ;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 ,反而促进其生长 .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 10 0 %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 93 36 %~ 97 2 9%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犇犇 曹支敏
通过培养基平板对峙培养,从292株放线菌中筛选出了8株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Valsa sordid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再结合发酵液的生长抑制率测定,筛选出了1株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对其发酵液的萃取液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初步确定抑菌活性是由一种极性较弱的物质引起的,并对该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活性物质无挥发性,对酸、温度和紫外线都较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彩鸽 刘伟成 刘霆 董丹 张涛涛 刘德文
【目的】明确生防利迪链霉菌A01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其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带毒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活性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美蓝染色法分别测定其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存活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其对菌丝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小于或等于31.92和41.04μg.mL-1,抑制中浓度分别为8.69和3.06μg.mL-1;30μg.mL-1以上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90 min后可使菌丝悬浮液电导率明显升高,其作用强度与纳他霉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纪明山 于志国
从印楝叶片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对稻瘟病菌具有优异拮抗效果的内生放线菌YL-2。采用不同溶媒萃取法获得粗提物,试验结果表明:由乙酸乙酯萃取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可达24.2mm;以此粗提物作为抑菌剂,采用悬滴法和抑制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粗提物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8g·L-1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而在浓度为1.6g·L-1时,对菌丝抑制率为92.2%。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明显下降,室温时抑菌直径达到最大值(27.5mm);在弱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比较稳定,pH值为4.0条件下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芬 吴元华 王梦亮
【目的】明确可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cacaoi)182-2的活性代谢产物——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为后续农用抗生素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湿重法和培养皿中萌发法,测定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其对细胞膜渗透性、麦角甾醇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造成菌丝节间缩短、扭曲,芽管顶端膨大,并产生大量囊状膨大物。处理24 h时,对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为17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鑫 张一南 苗瑞芬 邢军超 李敏 申宛娜 王黎 赵嘉平
[目的 ]研究烂皮病菌侵染对新疆杨叶片光合响应以及水分代谢特征的影响,探讨病菌侵染下杨树光合作用与水分代谢之间的相关性,为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控制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以1年生新疆杨为植物材料,采用枝干表皮微环割方法接种烂皮病菌,研究烂皮病菌侵染10~30天新疆杨的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叶片正午水势等指标,分析蒸腾速率、正午水势分别与气孔导度以及水汽压亏缺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环割对照相比,烂皮病菌侵染显著降低新疆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62.45%~91.05%)、气孔导度(64.19%~87.43%)、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19.13%~42.79%)、实际光化学效率(46.04%~69.93%)、电子传递速率(52.58%~68.03%)等参数;显著抑制新疆杨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76.94%)、光饱和点(40.40%)及表观量子效率(46.09%),并显著升高暗呼吸速率(82.14%)及光补偿点(242.42%)。烂皮病菌侵染显著降低根部可溶性糖(35.06%~44.50%,20~30天)及淀粉含量(35.77%~58.39%,10~30天)。烂皮病菌侵染显著抑制叶片的蒸腾速率(57.36%~80.49%)、水分利用效率(24.92%~70.55%)以及升高水汽压亏缺(13.59%~33.65%)和叶片正午水势(39.74%,20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水汽压亏缺呈负相关;叶片正午水势与气孔导度及水汽压亏缺均无线性关系,烂皮病菌侵染导致的气孔关闭与叶片水分状况无关。[结论 ]烂皮病菌侵染下新疆杨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叶片光能转化、光合电子传递及光能利用受阻。烂皮病菌侵染并未造成新疆杨叶部水分胁迫,甚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影响寄主根系的碳积累,导致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始终在胁迫初期时的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原生质浓缩、细胞质外溢、空胞化、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昆昂 黄亚丽 贾振华 马宏 宋水山
筛选获得对灰霉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明确其胞外抑菌物质的活性及稳定性,为灰霉病提供安全、高效、易行的生物防治方式,并为其后续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我国云南、黑龙江、新疆、河北等地蔬菜种植土壤样品129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分离获得芽孢杆菌4 20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获得191株具有灰葡萄孢菌拮抗性能的菌株,其中菌株KA4的抑菌能力最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率为65.34%。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进行了KA4菌株的鉴定,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BA-KA4。BA-KA4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10,20,40倍的无菌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8.83%,65.19%,45.38%。通过单因素法测定了不同处理温度、pH值和紫外照射时间对BA-KA4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温度、pH和紫外线稳定性。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能够抑制灰霉病菌生长、胞外抑菌物质活性稳定,可作为灰霉病生物防治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彭峰 郭年梅 钟娟 殷帅文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11%、76.35%、47.81%、60.24%和57.24%.
关键词:
链格孢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光桃 周国英
拮抗链霉菌菌株F10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F10,以油茶炭疽病菌为指标,研究了菌株F10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菌株F10能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菌丝出现节间变短、变粗、扭曲变形、菌丝严重交联、细胞质聚集、外溢等现象;能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影响油茶炭疽病菌的细胞壁;并对水稻、蚕豆、白菜种子的萌发有促生作用。
关键词:
拮抗链霉菌F10 油茶炭疽病菌 抑菌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娥 范鑫磊 梁英梅 田呈明
为探究杨树腐烂病菌的表观特征、遗传多样性以及它们与不同寄主杨树派别和病原菌地理来源的关系,本文收集来自我国14个省份的106份杨树腐烂病标本,纯培养观察记录菌落生长状况,分析菌株培养形态多样性,并从中选取背景信息差异较大的菌株34份,采用SRAP和ISSR两种标记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菌同一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培养性状稳定;不同菌株的培养形态差异明显,且各类别间菌株的培养性状与寄主植物、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利用获得多态性良好的12对SRAP引物和20条ISSR引物分析得出群体的Nei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该文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菌体生长过程、孢子萌发过程及对其体内蛋白质含量与合成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叶枯病菌菌丝部分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产生溶壁现象,也能使其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而且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与对照相比,经提取物处理48 h的叶枯病菌菌体的蛋白质含量是对照的6.7%,显著降低;经提取物处理过的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电泳谱带的颜色、数目、位置,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表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能够抑制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使菌体蛋白不仅含量下降显著,而且在表达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关键词:
绒白乳菇 提取物 叶枯病菌 抑制机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番华彩 杨佩文 郭志祥 曾莉
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通过对70株锡尾矿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对孢子萌发表现出抑制活性的菌株有24个,其中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的菌株有9个,其余15个菌株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可达80%以上;对菌丝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的菌株有18个,其中抑菌圈直径20 mm以上的有5个菌株,10~19 mm的有9个菌株,10 mm以下的有4个菌株,筛选到一批具有较好开发应用前景的锡尾矿真菌资源。
关键词:
锡尾矿真菌 香蕉枯萎病菌 抑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