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931)
2022(8919)
2021(8568)
2020(7189)
2019(16913)
2018(17004)
2017(33115)
2016(18310)
2015(20851)
2014(21039)
2013(20877)
2012(19304)
2011(17254)
2010(17316)
2009(15788)
2008(15324)
2007(13439)
2006(11992)
2005(10561)
作者
(53963)
(44513)
(44156)
(42117)
(28483)
(21483)
(20105)
(17556)
(17062)
(16050)
(15534)
(14915)
(14164)
(14014)
(13662)
(13640)
(13453)
(13225)
(12797)
(12602)
(11058)
(10920)
(10691)
(10146)
(10044)
(9884)
(9880)
(9824)
(9013)
(8853)
学科
(71357)
经济(71268)
管理(53561)
(49287)
(40499)
企业(40499)
方法(32929)
数学(28300)
数学方法(27925)
(20305)
中国(20038)
(17104)
(16795)
地方(16277)
业经(15734)
农业(13731)
(12952)
(12699)
理论(12425)
环境(12261)
(11912)
贸易(11907)
(11509)
(11050)
财务(10983)
技术(10968)
财务管理(10959)
企业财务(10370)
教育(10169)
(10127)
机构
大学(259398)
学院(257708)
管理(105711)
(96649)
经济(94230)
理学(91228)
理学院(90196)
管理学(88573)
管理学院(88112)
研究(85678)
中国(63789)
(57561)
科学(55983)
(43887)
(43885)
(41839)
研究所(39967)
业大(39876)
中心(39381)
(37934)
北京(37087)
(35766)
师范(35496)
财经(35348)
农业(32681)
(32038)
(31776)
(31096)
师范大学(28702)
技术(27182)
基金
项目(178403)
科学(139068)
研究(130523)
基金(127776)
(111036)
国家(110086)
科学基金(94340)
社会(79241)
社会科(74877)
社会科学(74854)
(69660)
基金项目(69109)
自然(63013)
自然科(61398)
自然科学(61384)
自然科学基金(60238)
教育(59390)
(59119)
编号(55065)
资助(52858)
成果(44475)
重点(39332)
(38769)
(37598)
课题(37230)
(36395)
科研(33980)
创新(33791)
项目编号(33397)
大学(32943)
期刊
(108565)
经济(108565)
研究(75261)
中国(50099)
学报(41276)
科学(38430)
(37710)
管理(37546)
(31852)
教育(30586)
大学(30037)
学学(27759)
农业(26580)
技术(21976)
(20341)
金融(20341)
业经(18189)
图书(17969)
财经(16293)
经济研究(15451)
问题(14811)
资源(14801)
理论(14217)
(13755)
实践(13217)
(13217)
(13061)
科技(12824)
技术经济(12258)
书馆(12065)
共检索到378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浩  
一、区域条件 (一)区位条件优越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为湖北省辖市,面积1850km~2,1986年总人口119.18万。是工业、原材料基地和水陆交通枢纽,为东部沿海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优势与内地自然资源优势结合部。随着我国工业布局战略西移,全国工业重点将逐步转到中部地区,为黄石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黄石市襟江带湖,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水路凭借长江,上连汉渝,下通沪宁。铁路长途有武(汉)——大(冶)线,武(汉)——黄(石)线,宜(昌)——黄(石)线;短途有黄石——灵乡,黄石——大广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定惠  杨文滔  
本文在对我国棚户区改造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资源型城市棚户区形成机制与类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对黄石市棚户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存在改造资金缺口大、拆迁难度大,协调时间长、推动房价上涨、政府角色缺位,对经济困难家庭保障不到位、改造不彻底、政府监管不力,导致拆迁户利益受损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黄石市棚户区进一步改造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以此促进我国棚户区改造研究的理论建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萍  藏波  陈泓冰  
通过对黄石市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的实地调研及其契约形式与治理结构的分析,发现共有产权住房模式仍面临几个突出的合约执行问题,如并轨后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价格基数如何确定、市场价格下行风险是否共担、保障群体差异性划分标准如何确定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束缚怎么解除等。基于此,建议共有产权这一制度创新的推广应分类指导,差别推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祖涛  冯兵  谢雄标  冯忠垒  王莹  
民生满意度评价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的终端体现,对于改善转型绩效、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民生满意度为视角,从居民生计、公共服务、民生环境、文化消费4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专家群决策及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顾客满意度评价法对黄石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揭示被调查群体的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民生满意度的黄石市转型绩效测度值为4.17,总体上处于"优秀"等级水平,但在某些局部指标上仍略显不足;2)黄石市转型绩效存在由被调查者特征而引起的群体和区域差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家庭年经济收入群体对转型民生满意度评价不同,并呈现一定规律;从区域差异来看,铁山区、大冶市等传统老矿区依托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支持,转型民生满意度绩效值相对较高,西塞山区、下陆区、黄石港区等中心城区历史包袱沉重、转型升级民生满意度暂时落后,以阳新为代表的农业县市,民众对于转型的认知和感受相对滞后,转型升级民生满意度居末;3)黄石市转型的民生满意度赋值与其物质产出绩效具有一致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祖涛  冯兵  谢雄标  冯忠垒  王莹  
民生满意度评价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的终端体现,对于改善转型绩效、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民生满意度为视角,从居民生计、公共服务、民生环境、文化消费4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专家群决策及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顾客满意度评价法对黄石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揭示被调查群体的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民生满意度的黄石市转型绩效测度值为4.17,总体上处于"优秀"等级水平,但在某些局部指标上仍略显不足;2)黄石市转型绩效存在由被调查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锐  
对黄石多式联运体系的打造、临空物流的布局、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物流市场主体的培育,以及围绕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助推黄石工业强市的相关战略。提出加快构造黄石"四港一体、四网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建设现代港口城市为依托,努力将黄石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区域性物流城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资源枯竭型地区就业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是体制约束、产业衰竭、人力资源单一及社会文化保守等多种因素桎梏而成。要通过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人员素质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和落实优惠政策等系统工程来解决上述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永新  
老工业基地城市资金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以黄石市为例廖永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资金这一基本要素经常处于一种短缺状态。导致资金短缺的"诱因"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速度型发展模式,总是把经济导入"过热"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积智  朱红  
自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压力,在党和政府与方方面面的共同探索与努力下,通过改革旧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建立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服企业为构架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调整了就业结构,扩大了就业容量。十五年来,全国城乡从业人员总数增加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祖涛  冯兵  熊伟  王莹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黄石市资源型企业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结论构建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障碍因子体系框架,基于系统论视角,采用Fuzzy–Dematel模型探析各障碍因子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并对关键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利用障碍度模型揭示关键障碍因子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导致的障碍度差异。鉴于此,提出构建基于"五维"协同框架的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以协调不同创新主体关系、保障协同创新系统生态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大鹏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世刚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为资源的锁定效应,资源型城市普遍遭遇"资源诅咒"和"荷兰病"的困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产业转型。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资金和政策,更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支撑,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文章以黄石市产业转型为例,概括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背景与矿产开发的现状,剖析了当前黄石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障碍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世刚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为资源的锁定效应,资源型城市普遍遭遇"资源诅咒"和"荷兰病"的困扰,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产业转型。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资金和政策,更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支撑,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文章以黄石市产业转型为例,概括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背景与矿产开发的现状,剖析了当前黄石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障碍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