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2)
- 2023(11268)
- 2022(10121)
- 2021(9515)
- 2020(8105)
- 2019(18864)
- 2018(18797)
- 2017(36004)
- 2016(20215)
- 2015(22849)
- 2014(22844)
- 2013(22657)
- 2012(20976)
- 2011(18932)
- 2010(18806)
- 2009(17144)
- 2008(16880)
- 2007(14643)
- 2006(12757)
- 2005(11118)
- 学科
- 济(76002)
- 经济(75915)
- 管理(55284)
- 业(53091)
- 企(44284)
- 企业(44284)
- 方法(37389)
- 数学(32179)
- 数学方法(31726)
- 学(20857)
- 农(20598)
- 财(19050)
- 中国(18829)
- 业经(16856)
- 地方(15495)
- 农业(13808)
- 理论(13650)
- 和(13084)
- 制(13037)
- 贸(13012)
- 贸易(13008)
- 易(12583)
- 务(12500)
- 财务(12437)
- 财务管理(12419)
- 环境(12401)
- 技术(12240)
- 企业财务(11793)
- 银(10953)
- 划(10914)
- 机构
- 大学(292324)
- 学院(288868)
- 管理(112896)
- 济(105932)
- 经济(103436)
- 研究(100488)
- 理学(98607)
- 理学院(97456)
- 管理学(95406)
- 管理学院(94923)
- 中国(70559)
- 科学(68652)
- 京(63061)
- 农(55497)
- 所(53423)
- 业大(49987)
- 研究所(49605)
- 财(47549)
- 农业(43883)
- 中心(43882)
- 江(41903)
- 北京(39748)
- 范(39175)
- 财经(38984)
- 师范(38738)
- 院(36668)
- 经(35408)
- 州(34177)
- 技术(32029)
- 师范大学(31343)
- 基金
- 项目(206347)
- 科学(159479)
- 基金(147694)
- 研究(144749)
- 家(131879)
- 国家(130816)
- 科学基金(109762)
- 社会(87297)
- 社会科(82487)
- 社会科学(82462)
- 省(82055)
- 基金项目(79290)
- 自然(75074)
- 自然科(73292)
- 自然科学(73270)
- 自然科学基金(71941)
- 划(69718)
- 教育(66229)
- 资助(61729)
- 编号(58295)
- 成果(47931)
- 重点(46660)
- 部(44560)
- 发(43436)
- 创(42442)
- 课题(41036)
- 计划(40358)
- 科研(40267)
- 创新(39620)
- 大学(37380)
- 期刊
- 济(112173)
- 经济(112173)
- 研究(80825)
- 学报(56598)
- 农(49800)
- 中国(49729)
- 科学(49502)
- 大学(40921)
- 管理(39245)
- 学学(38693)
- 农业(34756)
- 财(34083)
- 教育(31673)
- 技术(23329)
- 融(20332)
- 金融(20332)
- 业经(18506)
- 财经(18094)
- 业(17683)
- 经济研究(17155)
- 图书(16567)
- 科技(15716)
- 业大(15496)
- 经(15247)
- 版(15229)
- 林业(15195)
- 问题(14820)
- 理论(14029)
- 技术经济(13286)
- 实践(13052)
共检索到40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共4个性状组的22个性状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变异较小,较稳定;(2)1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3)苗高、地径和苗皮重3个性状的多重比较说明,龙山石牌种源的苗木生长量最大,生产力最高;(4)建立了7对性状变异与采种地主要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海拔高、纬度、年均降水量与子叶出土高、幼苗高、苗高、第五柄高、节间数、第一小叶长和宽等性状变异呈负相关,而经度、年均温反之
关键词:
黄皮树,种源,苗木性状,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袁德义 王军峰 葛永金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关键词:
翅荚木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银祥 姚小华 任华东 胡炜良 张建忠
从60 个樟树种源苗期试验中, 选取10 个有代表性的种源, 对苗期8 个性状进行观测, 并通过方差分析、两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苗期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 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7 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 与苗期总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主导因子是地径。表5参3
关键词:
樟树 实生苗 种源试验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坤 孔杰 栾生 杨翠华 杨国梁 王军毅 张宇飞
对106个罗氏沼虾家系(包括32个半同胞家系)5月龄的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采用动物模型,把性别、雌虾出池时是否抱卵作为固定效应,并以日龄为协变量,借助DFREML方法估计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等性状的方差组分,进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80;罗氏沼虾5月龄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06、0.07、0.02、0.07和0.07,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低遗传力;5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在0.398~0.910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35~1.0之间,其中头胸甲长与体长的遗传相关程度最高,遗传相关系...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柯豫 陈荣 刘琏 蔡晓郡 姜郑楚 谢前丹 俞晨良 喻卫武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榧树叶片及种实表型进行比较;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淳安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榧树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榧树种实分析发现:叶质量、叶形指数、种实质量、种形指数、种核质量、核形指数、假种皮厚、种壳厚等8个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为29.36%~42.35%,榧树种实外观和种仁品质变异丰富。SSR引物分析发现:榧树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400,Shannon’s信息指数(I)均值为0.6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400。淳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H=0.410,I=0.658)最高,嵊州种群(H=0.369,I=0.565)最低。92%总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结论】榧树种实的表型、品质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遗传变异,淳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且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图2表11参2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续九如 宋婉 邹受益 张卫东
该文对榆属树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主要包括 :国内外榆树育种材料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国内外榆树改良和育种目标 ;选择、杂交及其它非常规育种手段在榆树改良项目中的应用 .文中还对中国榆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途径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榆树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淑媛 董雷鸣 董昂 喻卫武 戴文圣 曾燕如
【目的】研究生产上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嫁接繁殖砧木用榧树T. grandis幼苗生长性状的遗传,选育天然优良榧树种质。【方法】以天然林自由授粉的榧树半同胞子代为材料,连续2 a测定榧树幼苗苗高、地径及分枝数,采用常规线性混合模型(LMM)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拟合并估算相关的遗传参数,计算了遗传和表型相关系数。【结果】总体上榧树幼苗苗高的变异系数大于地径的变异系数,且随幼苗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各生长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遗传力都较高,1年生幼苗各指标的遗传力均大于2年生幼苗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遗传增益方面则表现为幼苗苗高大于地径及分枝数,以1年生枝条的遗传增益最高。生长表型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同批榧树幼苗除分枝数外,各指标间的遗传及表型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天然群体榧树在生长性状上具有较强的选育潜力,可以根据1年生幼苗的苗高来选择培育砧木的采种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康文玲 李生 王开良 段福文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原产澳大利亚的优良速生多用途树种。20世纪50年代作为优良的栲胶原料引入我国(贺近格等,1991),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成为重要的栲胶原料资源,近年来,该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李斌 郭文英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月玲 周志春 余能健 金国庆 王月生
利用来自10个省区27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在福建明溪和浙江淳安2个地点开展种源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差异及育苗环境对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侧枝数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基于苗高生长参数分析表明:种源苗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线性生长量、最高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速率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线性生长期的延长。相对于其它树种,南方红豆杉线性生长速率虽较小,但线性生长期较长。试验虽然未发现根系形态、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这些性状的种源绝对值却相差较大,达20%以上。育苗环境对南方红豆杉种源生长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李桂英 赵治芬 陆军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lld)系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是一多用途、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时间较短,种源混杂,但黑荆树象其它树种一样,表型的变化受环境影响极大,种内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加以识别和划分。而应用RAP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地检测DNA的多态性,将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地反映出来。这已在医学上、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RAPD在林业上也已有应用,例如,苏晓华用RAPD技术估测了柳树种及无性系的变异;李宽鈺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白杨派,青杨派之间的系统进
关键词:
黑荆树 系统树 RAPD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