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1)
2023(6001)
2022(5383)
2021(4920)
2020(4494)
2019(10602)
2018(10433)
2017(20226)
2016(11528)
2015(13338)
2014(13506)
2013(13787)
2012(13220)
2011(12177)
2010(12321)
2009(11655)
2008(11774)
2007(10972)
2006(9456)
2005(8521)
作者
(39377)
(33065)
(32893)
(31374)
(20997)
(16119)
(15116)
(13061)
(12521)
(11848)
(11252)
(11107)
(10764)
(10718)
(10615)
(10601)
(10440)
(9841)
(9710)
(9636)
(8641)
(8415)
(8184)
(7632)
(7541)
(7536)
(7461)
(7356)
(6956)
(6837)
学科
(48666)
经济(48612)
管理(29118)
(28764)
方法(25435)
数学(22728)
数学方法(22497)
(22392)
企业(22392)
(13679)
(13578)
(12306)
中国(11661)
(9569)
贸易(9568)
(9281)
地方(9151)
(8869)
农业(8863)
业经(8742)
(7577)
(7316)
财务(7302)
财务管理(7275)
(7048)
银行(7005)
(6894)
金融(6891)
理论(6873)
企业财务(6847)
机构
大学(179051)
学院(176157)
(68843)
经济(67246)
研究(65952)
管理(61403)
理学(52735)
理学院(52025)
管理学(50832)
管理学院(50534)
中国(47636)
科学(45799)
(44769)
(39165)
(37369)
农业(36166)
研究所(34386)
业大(34385)
(30703)
中心(29720)
(27980)
北京(24509)
财经(24373)
农业大学(23488)
(22831)
(22576)
(22295)
(22027)
师范(21882)
(21650)
基金
项目(117655)
科学(88716)
基金(83384)
研究(77212)
(76235)
国家(75627)
科学基金(61308)
(47230)
社会(45859)
基金项目(43991)
社会科(43241)
社会科学(43222)
自然(42987)
自然科(41922)
自然科学(41891)
自然科学基金(41158)
(40608)
教育(36080)
资助(35976)
编号(30578)
重点(27622)
(25714)
计划(25594)
(25549)
成果(25445)
科研(23865)
(23688)
科技(23618)
创新(22310)
课题(22150)
期刊
(74144)
经济(74144)
研究(47746)
学报(40778)
(40333)
中国(34679)
科学(32479)
大学(28606)
学学(27298)
农业(26906)
(24503)
管理(20636)
教育(15988)
(14554)
(14137)
金融(14137)
技术(14124)
财经(12272)
经济研究(12093)
业经(11566)
业大(11526)
(11314)
(10532)
问题(10338)
农业大学(9995)
技术经济(8998)
统计(8712)
科技(8621)
(8441)
理论(8322)
共检索到259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马雅军  代光辉  王喆之  
为了应用分子特征确定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扩增、测定了上海地区黄瓜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依据rDNA-ITS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病原菌种类,以及与近缘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黄瓜霜霉病菌的rDNA-ITS1和rDNA-ITS2长度分别为141和406 bp,rDNA-ITS1 GC含量为41.13%,rDNA-ITS2 GC含量为46.80%(闵行区株和金山区株)或46.55%(浦东新区株),rDNA-ITS序列在种内保守性很高,种间差异性与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分子特征证实研究的黄瓜霜霉病病原菌为古巴拟霜霉菌;黄瓜白粉病菌的rDNA-ITS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倩  祁建民  陈玉森  陈绵才  陈美霞  刘伟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目的】明确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方法】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4省红麻主产区采集红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之上,从中选取AH、HN、ZJ、FJ 4个典型病原菌菌株,对rDNA-ITS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在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分别为541、545、541、535 bp,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同源性达90%—91%,而AH、HN和ZJ 3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6%—98%。【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对中国麻区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证实中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邓强  曹明明  杨瑞环  李淑菊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种内分化,能够准确地鉴定该病菌,以服务于黄瓜抗病育种,对2007-2014年采集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经单孢纯化获得34个菌株。利用公开发表的特异性引物CCF/CCR对其进行了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预期272 bp的特异片段,说明均为多主棒孢菌。应用真菌核糖体rDNA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扩增各个菌株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经测序并比对分析,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559 bp的特异片段,其中32个从黄瓜上分离的多主棒孢病菌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2个从番茄上分离的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在于2个SNP位点T-...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孙逸钊  王品维  童森淼  马良进  
以喜树碱为原药,进行农用杀菌剂的开发与研究。室内盆栽的活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1.964,40.495,27.489mg·L-1和756.776,247.026,341.818mg·L-1。同时,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喜树碱对霜霉病菌有杀菌活性,其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221和69.128mg·L-1,因此,喜树碱可能成为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张里  谢小平  
为明确辽宁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遗传变异规律,对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21株葡萄霜霉病菌提取DNA,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DNA-ITS序列扩增与测定,并利用Clustalx1.83及MEGA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21株葡萄霜霉病菌的ITS序列长度为1306~1781bp,GC含量为34.16%~36.09%;菌株遗传距离为0~0.069;以遗传距离0.01划分为2个类群,以遗传距离0.005划分为3个亚群。采自沈阳的SYK菌株和采自朝阳的CYE菌株遗传距离为0;采自大连的2个菌株分别属于类群Ⅰ的2个亚群,遗传距离为0.016。采自沈阳的6株菌株分别属于2个类群,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振荣  田云霞  董琼娥  谭海燕  张丽芳  冯德党  赖泳红  杨俊誉  苏代发  崔晓龙  童江云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离体后病原菌种群的变化。【方法】2019年2-4月在昆明市草莓白粉病爆发区3个不同地点取样,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昆明地区3个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章姬、红颜、桃香的白粉病患病部位表面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离体白粉病样品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温度25℃,光强1500 lx,光照时间12 h·d~(-1),培养7 d,检测长出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而对比两类样品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结果】6个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即在属水平上进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均显示98.8%以上是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2个离体白粉病样品在灭菌培养皿内培养7 d后,HL(地点3的红颜白粉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浅绿色的粉状霉菌,其真菌群落组与结构分析显示为Penicillium(88.80%)、Cladosporium(9.38%)、Acremonium(1.44%)、others(0.25%);而ZH(地点2的章姬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黑色粉层的霉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为Aspergillus(86.87%)、Acremonium(4.11%)、Cladosporium(1.25%)、others(0.23%)。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培养之后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昆明地区冬草莓栽培种的白粉病病原菌为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不同草莓品种和感染部位的白粉病病原菌相同,是首次报道中国西南地区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感病的部位离开母体植株后,感染部位表面很快生长出其他真菌菌落,原白粉病原菌不再是优势菌群,说明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是活体营养寄生菌。该病原菌还表现出侵染周期长、侵染不同品种的不同组织的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雪芳  蓝江林  曹宜  肖荣凤  葛慈斌  刘波  
【目的】鉴定福建省几种重要瓜类作物枯萎病菌,比较和分析它们的ITS序列差异和种内群体分化状况。【方法】通过分子鉴定结合形态鉴定,确定瓜类作物枯萎病菌的种类;通过它们的ITS序列亲缘关系和多重比较分析,分析该病原菌种内群体分化特点。【结果】供试的26个菌株属于两种镰孢菌: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其中F.oxysporum占54%,为优势种;这两种类型菌株的ITS序列差异较大,且主要表现在ITS2区间,差异达20.4%,而ITS1区间的序列完全相同或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F.oxysporum种内存在3类ITS序列,类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新龙  李建洪  彭德良  
用PCR方法扩增了16个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上根结线虫群体的ITS片段,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采自北京密云苦瓜和豇豆、北京通州月季以及山东胶州、烟台、潍坊花生上的6个根结线虫群体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其ITS片段大小为772 bp;来自云南番茄、成都黄瓜和海南石榴上的3个根结线虫群体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ITS片段大小为767 bp;来自河北廊坊番茄、北京海淀番茄和浙江黄瓜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其ITS片段大小为768 bp;而安徽和县、宿州的番茄以及太和桔梗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南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爱莉  雷玉山  孙翔宇  高贵田  赵金梅  谷留杰  
【目的】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主栽品种‘华优’、‘海沃德’及‘秦美’贮藏期霉烂果实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比较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种内与种间群体分化状况,确定优势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菌形态鉴定与rDNA-ITS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猕猴桃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从贮藏期霉烂的猕猴桃果实中共分离出30株病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毛霉属(Mucor)、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等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振  余仲东  唐明  侯璐  
Thirty one isolates of Colletotrichum spp. from different woody plants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among the 31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que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DNA-ITS sequence variation,and compare...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远  赵奎华  傅俊范  苗则彦  梁春浩  陈彦  王辉  
由CU-PV 07菌株引起的黄瓜细菌性白枯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弄清该致病菌株分类地位及基因序列,对做好病害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症状观察与对致病菌的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症状为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间白色膜质,四周具晕圈,病部未见菌脓;CU-PV 07菌株菌体杆状,菌体大小为(1.1~5.2)μm×(0.7~2.1)μm;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鞭毛极生1~2根;分析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可知,该病菌CU-PV 07菌株与Pseudomonasviridiflava一致,在构建的系统演化树上应为同一个族群。可见,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璐  高增贵  庄敬华  张硕  高金欣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的45份玉米顶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89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4个种,分别为: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经EF-1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将顶腐镰孢菌分为4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总条带数的93.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0.626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4个组,EF-1a基因序列与UP-PCR和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剑侠  王跃进  徐伟荣  张艳艳  
【目的】为葡萄抗白粉病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白河-35-1与感病的欧洲葡萄佳利酿杂交亲本及其F1、F2代为试材,通过对52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从佳利酿中获得了葡萄感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OPV06-1100,并在欧洲葡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和美洲野生葡萄中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经克隆、测序,RAPD标记OPV06-1100实际长度为1 016 bp。该标记与欧洲葡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有92%的同源性,与13条欧洲葡萄叶片非生物胁迫数据库的EST序列有89%~97%的同源性;与3条来自欧洲葡萄感染葡萄皮尔斯病原菌后转录反应获得的EST序列有93%~95%的同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李磊  王波  秦玉红  崔健  王瑛  王佩圣  江志训  孙吉禄  王珍青  岳欢  张守才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  沙爱华  陈海峰  周蓉  巴红平  陈水莲  杨中路  邱德珍  吴学军  单志慧  周新安  
大豆霜霉病菌是引起大豆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采用真菌18~28 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大豆霜霉病菌和其他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大豆霜霉病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霜霉菌属其他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大豆霜霉病菌的特异性引物PM1和P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大豆霜霉菌株中扩增出38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9个参试菌株和大豆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 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大豆霜霉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