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6)
- 2023(6704)
- 2022(5989)
- 2021(5497)
- 2020(5001)
- 2019(11542)
- 2018(11490)
- 2017(22631)
- 2016(12732)
- 2015(14456)
- 2014(14764)
- 2013(14807)
- 2012(14103)
- 2011(12775)
- 2010(12910)
- 2009(12016)
- 2008(12288)
- 2007(11386)
- 2006(9526)
- 2005(8673)
- 学科
- 济(52717)
- 经济(52667)
- 业(34338)
- 管理(33285)
- 方法(27718)
- 企(26772)
- 企业(26772)
- 数学(24838)
- 数学方法(24604)
- 农(14750)
- 财(14419)
- 学(12760)
- 中国(12731)
- 贸(10502)
- 贸易(10502)
- 易(10198)
- 制(10131)
- 地方(10005)
- 业经(9768)
- 农业(9643)
- 务(9302)
- 财务(9284)
- 财务管理(9258)
- 企业财务(8807)
- 银(8621)
- 银行(8587)
- 行(8142)
- 融(8129)
- 金融(8127)
- 和(8032)
- 机构
- 大学(190090)
- 学院(188686)
- 济(75850)
- 经济(74126)
- 管理(69337)
- 研究(65951)
- 理学(59870)
- 理学院(59123)
- 管理学(57978)
- 管理学院(57620)
- 中国(48728)
- 科学(43175)
- 京(40473)
- 农(39788)
- 所(35741)
- 财(34837)
- 研究所(32806)
- 业大(32217)
- 农业(31888)
- 中心(30666)
- 江(28708)
- 财经(28093)
- 经(25468)
- 北京(25315)
- 范(24741)
- 师范(24444)
- 经济学(23733)
- 院(23002)
- 州(22848)
- 经济学院(21685)
- 基金
- 项目(125916)
- 科学(97203)
- 基金(90502)
- 研究(87868)
- 家(80671)
- 国家(80003)
- 科学基金(66427)
- 社会(54060)
- 社会科(51185)
- 社会科学(51167)
- 省(49553)
- 基金项目(48116)
- 自然(44430)
- 自然科(43368)
- 自然科学(43350)
- 自然科学基金(42608)
- 划(42386)
- 教育(40983)
- 资助(38073)
- 编号(35446)
- 成果(29349)
- 重点(29005)
- 部(28383)
- 发(27130)
- 创(25619)
- 科研(24975)
- 计划(24705)
- 课题(24703)
- 创新(24026)
- 性(23869)
共检索到270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厉建梅 秦智伟 周秀艳 辛明 武涛
【目的】分析黄瓜雌性遗传效应,为黄瓜雌性系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雌性系(D0401、D0420)、强雄性系(D06103、D0819)、普通的雌雄异花同株(HL-3)黄瓜为试材,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方法Ⅳ1/2P(P-1)配制杂交组合,同时选取其中一个组合(D0420×D06103)构建6世代群体P1、P2、F1、F2、B1、B2,调查统计单株25节内的雌花节率,采用数量性状A-D遗传模型,分析不同季节(春季、秋季)黄瓜雌性遗传规律。【结果】黄瓜的雌性遗传符合A-D遗传模型。加性方差、显性与环境互作方差占总变异的比率分别为51.05%、19.66%,显性和加性与环境互...
关键词:
黄瓜 雌性性状 遗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秦英 刘军伟 刘莉 焦定量 郭富常 郭敏
为了解西瓜强雌性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强雌性系BG1为母本,分别与不同的西瓜品系杂交、自交及回交,共获得5个F1群体、1个F2群体、1个回交群体BC1R34,以及1个回交转育品系(BC4S3)。5个F1群体植株全部表现为正常花性型;经χ2测验F2分离群体中强雌性型与普通花性型的分离符合1∶3的分离比率;与普通花性型回交后代的BC1R34表现为普通花性型;回交转育得到的BC4S3品系表现为强雌性型,雌花率高达77.9%。试验结果表明,该强雌性状主要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但根据F2单株雌花率的分布情况,认为还可能存在微效基因的作用。对两对近等基因系BG1和BG2及BC4S3和R34进行RAPD分析,共使...
关键词:
西瓜 强雌性系 遗传分析 RAP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齐卫 张卫华 王志峰 孙小镭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果实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结果数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Vr值;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把长、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果长、横径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
关键词:
黄瓜 果实性状 遗传参数估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凤 黄玉辉 冯诚诚 黄熊娟 梁家作 琚茜茜 刘杏连 黄如葵
【目的】明确苦瓜全雌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诱雄效应,为高效繁育苦瓜全雌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苦瓜全雌材料MC39-4-5为母本,分别与弱雌材料MC6-1-12、中等雌性材料MC6、强雌材料MC39和超强雌材料MC9进行杂交,调查其F_(1)、F_(2)、BCP_(1)和BCP_(2)等世代的花型分化情况,以卡平方(X~(2))进行遗传规律分析;硝酸银(AgNO_(3))处理后,从花型分化方面比较雌雄同株和全雌株的诱雄效果,并进行两性花花粉和柱头育性检验;进一步从节间长度、茎粗、两性花分化用时和数量上比较全雌系在4叶1心期和成株期的诱雄效应。【结果】MC39-4-5分别与MC6-1-12、MC6、MC9和MC39进行杂交,其F_(2)和BCP_(1)代分离的X~(2)均符合3︰1和1︰1孟德尔遗传规律。与AgNO_(3)诱雄前相比,诱雄后MC6、MC9和MC39的雄花分化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诱雄后MC6无两性花分化,MC9和MC39有少量两性花分化,分别为每枝2.3和0.3朵,而MC39-4-5仅分化两性花。两性花花粉具有育性,柱头无育性。在4叶1心期,诱雄处理和对照(CK)的节间长度分别为9.92和7.85 cm,茎粗分别为0.36和0.26 cm,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立英 娄丽娜 李晓丽 娄群峰 冯志红 陈劲枫
【目的】分析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特点,为选育强单性结实雌雄同株黄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强单性结实雌雄同株黄瓜自交系‘6457’与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9’和‘6426’构建的6个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遗传背景和季节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表现。【结果】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E-1-0,E-1-2)。两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均较大,B1、B2、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2.2%—88.8%、52.5%—93.1%、88.6%—95.4%,相应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11.2%、0—43.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柯豫 陈荣 刘琏 蔡晓郡 姜郑楚 谢前丹 俞晨良 喻卫武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榧树叶片及种实表型进行比较;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淳安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榧树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榧树种实分析发现:叶质量、叶形指数、种实质量、种形指数、种核质量、核形指数、假种皮厚、种壳厚等8个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为29.36%~42.35%,榧树种实外观和种仁品质变异丰富。SSR引物分析发现:榧树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400,Shannon’s信息指数(I)均值为0.6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400。淳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H=0.410,I=0.658)最高,嵊州种群(H=0.369,I=0.565)最低。92%总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结论】榧树种实的表型、品质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遗传变异,淳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且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图2表11参2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以4个耐低温性不同的自交系9504,9507,9506和9517为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与F1进行低温处理,每天光照处理7.5h,强度为30μmol.m-2·s-1,白天12℃,夜间8℃,共处理14d,调查黄瓜耐寒指数、叶面积、株高、节数、茎粗、干物质重等性状,经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瓜耐寒指数与株高、节数、茎粗、干物质重等形态学性状关系密切,上述5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耐寒指数广义遗传力高,适合于早代选择。显性度0.953,由6对基因控制。株高和节数的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均较高,环境影响较小,适合于早代选择。茎粗这个性状可在早代选...
关键词:
黄瓜 耐低温性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建立 吕品 王吉明 马双武
为了明确西瓜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等7项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性,采用西瓜材料B132-8为母本、B133-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后代遗传群体,得到F292株。通过标准化采集后代单株的果实形状、果形指数、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种皮颜色及种子千粒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种皮底色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特征,但F2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分离比例分别为1∶3∶1。果皮覆纹形状、西瓜种子千粒质量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其中齿条和小种子性状分别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果形指数、果肉番茄红素含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2符合正态分布。相...
关键词:
西瓜 果实性状 遗传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吾 安红伟 余纪柱 毛光志
设施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对光照有很强的依赖性,光照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直接能源,而且对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较低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合点是耐阴植物的重要特征,较耐弱光的品种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说明它们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以6份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II设计配制15个组合研究了弱光单一因子条件下黄瓜苗期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和夜间呼吸强度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将6个亲本分类并得到2个较耐弱光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黄瓜苗期光补偿点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1.75%和21.42%,净光合速率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3.6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薄凯亮 沈佳 钱春桃 宋慧 陈劲枫
利用‘北京截头’黄瓜×西双版纳黄瓜产生的永久性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24个株系,对其苗期株高、第一雌花节位、第一分枝节位、初级分枝数、瓜长、瓜把长、瓜横径、瓜肉厚、瓜腔直径和单瓜重等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10个农艺性状在双亲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瓜长和瓜横径均与单瓜重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并解释了单瓜重89.0%的表型变异。瓜横径和瓜肉厚对单瓜重的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明通径分析更有利于解释性状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政 薄凯亮 李蕾 钱春桃 陈劲枫
【目的】以西双版纳黄瓜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材料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并对叶绿素含量、果实大小、侧枝多少及其第一分枝节位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为黄瓜品种的选育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方法】以北京截头黄瓜与西双版纳黄瓜为亲本杂交得到F1,之后按单粒传方式得到含有124个F9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以该F9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作图群体,以995对SSR标记为筛选引物,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并利用构建的遗传图谱,采用WinQTLcart2.5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结合统计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商品瓜的瓜长、瓜粗,种瓜...
关键词:
黄瓜 遗传图谱 农艺性状 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华 韩毅科 杨瑞环 杜胜利 王鸣
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关键词:
黄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茹 司龙亭
【目的】探讨黄瓜幼苗耐盐性的遗传机制。【方法】以黄瓜耐盐自交系M8(P1)和不耐盐自交系M7(P2)为亲本,构建Pl、P2、F1、B1、B2及F26个世代群体材料,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析法,分析以150mmol/L NaCl溶液处理后,黄瓜幼苗耐盐性的遗传规律。【结果】分离群体B1、B2和F2的盐害级别分布均呈现偏态分布,表明黄瓜幼苗的耐盐性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有主基因的存在;黄瓜幼苗期耐盐性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42.409 2%,28.917 1%和63.245 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7.673...
关键词:
黄瓜 耐盐性 盐害级别 遗传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新 魏毓棠 于红茹 尹维娜 宋秋瑾
以4个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黄瓜果实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颜色有关的性状遗传率较高,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可达89.93%。在10%的选择率下,选择效率为132.88%。除瓜杷长度外与产量有关性状遗传率都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在10%的选择率下,单瓜重的选择效率仅为45.45%。各性状的平均显性度小于1,不存在超显性遗传。同时,加性效应在各性状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黄瓜 数量性状 遗传效应 选择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牛志红 宋晓飞 李晓丽 郭晓雨 何书强 贺栾劲芝 冯志红 孙成振 闫立英
【目的】单性结实性是影响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深入解析黄瓜单性结实性状遗传规律并对其进行QTL定位,有助于提高设施专用黄瓜品种育种效率。【方法】以强单性结实自交系‘6457’和弱单性结实自交系‘642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2:8为材料,基于3年表型数据,采用黄瓜基因组测序SSR分子标记构建黄瓜遗传连锁图谱,结合QTL-Seq分析,对黄瓜单性结实性进行QTL定位。【结果】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特征。利用SSR标记构建了1张包含11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555.0 cM,平均图距为6.8 cM。2016—2018年春季在3号染色体上均检测到1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位点,位于标记SSR19430和SSR15419之间(3.33—5.57 Mb),遗传距离6.6 cM,贡献率分别为11%、12.5%和6.3%。进一步进行QTL-Seq分析,发现4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号(4.38—11.00 Mb)、3号(2.24—10.66 Mb)、6号(15.67—17.93 Mb,26.33—27.49 Mb)染色体上。其中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TL与Map QTL所得的QTL区间重叠。推测Csa3G047740、Csa3G073810、Csa3G043910和Csa6G362930为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分别在1、3、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位点,其中3号染色体上的QTL年度间稳定,贡献率较高。
关键词:
黄瓜 单性结实 遗传图谱 QTL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