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4)
2023(3186)
2022(2656)
2021(2478)
2020(2039)
2019(4288)
2018(4464)
2017(7485)
2016(4612)
2015(5282)
2014(5545)
2013(5113)
2012(4832)
2011(4355)
2010(4386)
2009(3977)
2008(3868)
2007(3559)
2006(3159)
2005(2773)
作者
(15802)
(13212)
(13026)
(12439)
(8176)
(6328)
(5939)
(5312)
(5031)
(4772)
(4492)
(4458)
(4451)
(4421)
(4298)
(4089)
(4035)
(3961)
(3905)
(3682)
(3469)
(3411)
(3358)
(3064)
(3017)
(3016)
(2978)
(2893)
(2867)
(2773)
学科
(11544)
经济(11518)
管理(11241)
(8152)
(6579)
企业(6579)
(5817)
(5065)
(4943)
中国(4644)
(4433)
理论(3839)
(3602)
教育(3256)
方法(3209)
(3179)
银行(3152)
(3076)
(3035)
金融(3028)
地方(2952)
体制(2793)
业经(2760)
农业(2511)
教学(2508)
及其(2397)
数学(2397)
数学方法(2322)
(2255)
(2235)
机构
学院(62998)
大学(62079)
研究(26250)
科学(19353)
(19014)
中国(18561)
管理(18557)
(18366)
经济(17721)
理学(15272)
农业(15232)
(15157)
理学院(15047)
(14668)
管理学(14551)
管理学院(14454)
研究所(13988)
业大(13915)
中心(11573)
(11230)
技术(10990)
(10587)
(9946)
(9661)
(9546)
农业大学(9475)
北京(9062)
(8629)
(8572)
(8499)
基金
项目(43927)
科学(32009)
研究(29331)
基金(28834)
(27666)
国家(27417)
科学基金(21224)
(18936)
(16133)
社会(15620)
自然(14769)
基金项目(14725)
社会科(14577)
社会科学(14575)
自然科(14417)
自然科学(14403)
自然科学基金(14126)
教育(13961)
编号(12337)
资助(11915)
成果(11023)
重点(10542)
计划(10224)
(10144)
课题(9977)
科技(9951)
(9657)
(9067)
科研(8573)
(8568)
期刊
(23674)
经济(23674)
学报(18352)
(17950)
中国(17701)
研究(16989)
科学(13493)
大学(12698)
学学(12155)
农业(11768)
教育(11243)
(8074)
管理(7479)
(6112)
技术(6024)
业大(5938)
(5069)
金融(5069)
农业大学(4933)
(4929)
业经(4504)
林业(4418)
职业(4027)
科技(3944)
经济研究(3571)
财经(3477)
图书(3373)
中国农业(3143)
(3056)
论坛(3056)
共检索到10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少涵  潘俏  李子昂  陈洁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耐低温的黄瓜突变体,丰富黄瓜耐低温资源材料。[方法]对1 818份‘长春密刺’黄瓜突变体材料进行13℃低温发芽试验,通过比较相对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情况,初步筛选耐低温材料。进一步对筛选出的幼苗进行低温处理(15℃/7℃,昼/夜12 h/12 h,10 d),测定并分析其冷害指数、形态指标、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根据13℃低温发芽试验,将突变体材料分为耐低温型、中间型和冷敏型。其中,耐低温材料共22份,占总材料的1.21%。苗期4项形态指标表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俏  张舒癑  沈迪  吴家琪  陈春莲  陈洁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本文旨在从黄瓜突变体材料中筛选耐盐突变体材料。[方法]对948份‘长春密刺’黄瓜突变体材料进行NaCl溶液催芽试验,通过对比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结合胚根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发芽期筛选出的优质材料进行幼苗期盐胁迫处理(120 mmol·L(-1)NaCl营养液,处理7 d),测定株高、根长、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茎节数等形态指标,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根据发芽期突变体材料的发芽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亓飞  林姝  宋蒙飞  张孟茹  陈姝延  张乃心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白粉病是危害黄瓜产量、品质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白粉病材料的发掘与研究,可以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对获得的‘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丰富育种群体。【方法】对400份‘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苗期接种白粉病菌试验,通过叶片病斑观察结合病情指数分析,初步筛选出抗病材料,将筛选出的抗病材料在大田环境下自然发病进一步观察表型。对初步筛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苗期生理鉴定,测定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进一步筛选抗病材料,并测定其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及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叶片中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木质素、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御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感病材料相比,抗病材料的表面菌斑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优于对照‘长春密刺’,胞间CO2浓度低于‘长春密刺’。在防御激素方面,抗病材料的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含量同样优于感病材料,而在成熟期叶片的防御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抗病材料的表达高于感病材料。通过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和田间自然发病综合筛选出了两份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Mu-86-2、Mu-58-9。【结论】通过对突变体库的筛选可以获得抗白粉病新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对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霞  张明政  张灵敏  霍岩  王春语  丛玲  
筛选、鉴定耐低温高粱材料及挖掘耐低温基因能极大地促进高粱耐低温品种的培育。本研究利用全球收集的631份高粱材料经过8、6、4和2℃逐步低温处理的方法筛选鉴定,同时统计了高粱粒色与耐低温、染菌率的关系。最终筛选到7份耐低温较强的高粱材料,其中1份来自中国的帚用高粱在2℃低温处理14 d后仍有较高的相对萌发率和相对出苗率。高粱种子萌发期,白粒高粱最易染菌,黄粒高粱次之,红粒高粱染菌率最低。耐低温级别高的材料不同粒色都有分布。表明6℃或更低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高粱粒色的逐渐加深,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医  黄也  黄方  李凯  喻德跃  王慧  
[目的]硫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第四大营养元素。本文旨在探究低硫处理对苗期大豆的影响,筛选耐低硫和低硫敏感的大豆突变体。[方法]以突变体群体为研究材料,在不同的硫水平下连续处理大豆幼苗10 d后测量表型,以10个指标为依据评价大豆突变体对低硫的耐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各突变体的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在缺硫处理下均极显著增高,叶绿素含量、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在缺硫处理下均降低,而根干重反而略有增加。所有性状均具有较高遗传率,其中以倒2叶(新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_(new)值)的遗传率最高。缺硫改变了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基于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干重筛选了一批与低硫耐性相关的大豆突变体资源。[结论]低硫影响苗期大豆的生长,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干重可作为苗期大豆对低硫耐性的评价指标,基于这2个指标筛选出表现稳定的6个耐低硫突变体和4个低硫敏感突变体。本研究为大豆低硫耐性的表型鉴定提供参考,为大豆耐低硫育种和机理研究提供材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蕾  李季  孟永娇  张璐  娄群峰  钱春桃  陈劲枫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黄瓜基因的功能,本文构建了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库。[方法]以黄瓜栽培品种‘长春密刺’子叶节为转化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T-DNA插入突变载体pROK2后转化黄瓜;通过筛选压力梯度试验,确定遗传转化体系最适合的卡那霉素(KAN)筛选浓度;使用pCR检测和斑点杂交方法鉴定T0和T1代转化植株;以‘长春密刺’植株为对照,统计T1代植株表型。[结果]确定100 mg·L-1为最适合的KAN抗性芽筛选浓度。T0代植株pCR检测结果初步证明,pROK2成功整合到14S1和14S2两个T0代株系基因组中。14S1自交后获得55个T1代单株,对其进行pCR检测,发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娟  程智慧  张国裕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东农303、鄂1号两品种在细胞水平对NaCl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8g/L,费乌瑞它为6g/L,夏波帝为4g/L。当继代次数低于10次,叶片耐盐愈伤组织在无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才有进一步诱导再生植株发生的能力;而在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超过8次即很难继续分化再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 会   邹维华   张友兵  张 锐  丰胜求   涂媛苑   景海春   彭良才  
以甜高粱品种能饲一号为野生型构建EMS化学诱变突变体库,通过分析突变体可溶性糖含量、生物质总量和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观察农艺性状,并测定秸秆细胞壁结构组成,筛选得到3份特异突变体材料:SM83、SM197、SM305.3份突变体除生物量皆显著提高以外,SM197与SM305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而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生物质酶解产糖效率大大提高.此外,SM83的产糖效率与常规品种(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可溶性糖含量比野生型增加14.99%.故筛选到的甜高粱突变体是理想的生物能源种质材料,可用于优质能源甜高粱品种的培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康宁  张建林  王化琪  
本研究将常规旱稻品种旱稻616(HD616)经60Coγ射线200 Gy辐射诱变处理,从其变异后代获得对干旱十分敏感的突变体M616。采用田间不同程度干旱胁迫试验和根系培养试验,考察了二者的与抗旱相关的地上地下部形态、水分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粒小、根细、细根多、单株产量低是M616区别于亲本HD616的基本特征,而叶片损伤度、主茎基粗、叶宽、根长、根粗、根干重是M616地上地下部对干旱反映最敏感性状。相对于亲本HD616,突变体M616根系性状发生了一系列有害变异,表现为根明显变短、变细、细根增多,因而对干旱胁迫表现十分敏感,使地上部植株明显变矮,茎秆变细弱,叶片变细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对25个耐低温性不同的黄瓜自交系进行低温处理,试验通过对幼苗在低温下各形态学指标与常温相对百分率及半致死温度的分析,对各自交系进行了耐低温性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9503,9504,9507,9513,9524,9525共6个自交系属于高抗材料;9501,9502,9505,9508,9509,9511,9512,9514,9515,9516,9518,9520,9522,9523共14个自交系属于中抗材料;9506,9510,9517,9519,9521共5个自交系属于低温敏感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张艳敏  温之雨  
利用SDS -PAGE技术 ,从河北省小麦地方品种及国内外小麦育成种 12 70份中 ,发现Wx B1突变体 6 3份 ,Wx D1突变体 4份 ,Wx E 2份。红蘖麦和白芒白等品种的发现 ,丰富了品质育种的亲本 ;长穗偃麦草的蜡质基因与小麦蜡质基因不同 ,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子水平研究。研究表明 ,地方品种和育成种具有相似的突变规律 ;国外优良品质材料含有较高的Wx B1突变频率 ;国内以源自北京、山西、陕西、云南的材料突变频率最高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突变频率居中 ;而四川、天津、黑龙江和安徽等省份的样本量太小 ,突变频率也最低。该频率分布规律为今后育成种筛选的重点提供了帮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杨瑞环  管炜  
以黄色子叶突变体B180H为母本,颜色正常子叶黄瓜Q12为父本,配制F1、F2、BC1,并通过对6世代子叶叶色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该黄色子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AFLP技术筛选与黄色子叶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绿色子叶相对于黄色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AFLP分子标记,应用1 024对引物组合EcoRⅠ-NN/MseⅠ-NNN对黄色、绿色子叶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黄色子叶性状相关的共显性标记E-AG/M-AAG。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分别为258 bp和257 bp,为发生插入/缺失或突变的同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力游  高必达  廖小兰  黄红  
用草酸毒素作筛选剂处理油菜愈伤组织,获得耐毒素的突变体,分化培养后得到小量再生植株。经用毒素处理离体叶片,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接种离体叶片和田间植株及田间病圃测定几种方法鉴定显示,所获再生植株与原品系(2242)相比较,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对菌核病的抗性,其F1代材料保持了抗性,F2代材料抗性有一定的分化,但大部分的仍保持了抗性,其中有S11、S21、S23、S24、S25、S26几个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可用作抗源和进一步选育抗病良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晗  顾兴芳  张圣平  王晓武  方智远  张振贤2  
【目的】黄瓜黄绿叶突变体是进行光合系统研究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明确其叶色突变机理,可为进一步利用该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对黄瓜黄绿叶突变体9110Gt叶色黄化和转绿后的光合色素成分、含量和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cDNA-AFLP技术及cDNA-Ad-SRAP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获得差异表达片段。【结果】突变体9110Gt和野生型9110G在叶色素组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及原叶绿素含量都低于正常株。从该突变材料中分离到的9条与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该突变体叶色黄化是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苇  张云霞  杨树琼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为有限,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落后。本试验旨在创制整倍体和非整倍体黄瓜种质材料,建立其准确的染色体组成鉴定方法,为进一步选育黄瓜各种染色体系、目标性状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华北生态型黄瓜‘长春密刺’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0.4%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动种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为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以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35—45 d后采收成熟果实进行胚拯救。采用染色体计数,结合形态学、叶片气孔电镜观察,对诱导株及杂交后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利用染色体特异的探针进行荧光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