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5)
- 2023(8129)
- 2022(6921)
- 2021(6204)
- 2020(5011)
- 2019(11331)
- 2018(11134)
- 2017(20432)
- 2016(11603)
- 2015(13193)
- 2014(13141)
- 2013(13111)
- 2012(13175)
- 2011(12326)
- 2010(12586)
- 2009(11705)
- 2008(11643)
- 2007(10888)
- 2006(10001)
- 2005(9450)
- 学科
- 济(52363)
- 经济(52302)
- 管理(27919)
- 业(27315)
- 企(20028)
- 企业(20028)
- 中国(18440)
- 地方(17992)
- 农(15688)
- 方法(14718)
- 学(14500)
- 业经(12569)
- 数学(11930)
- 数学方法(11691)
- 农业(10833)
- 地方经济(10245)
- 发(10173)
- 融(10021)
- 金融(10021)
- 制(9879)
- 银(9877)
- 银行(9826)
- 行(9624)
- 贸(9367)
- 财(9365)
- 贸易(9355)
- 易(8952)
- 环境(8803)
- 和(7942)
- 技术(7766)
- 机构
- 学院(173965)
- 大学(172986)
- 研究(74151)
- 济(65246)
- 经济(63602)
- 中国(55933)
- 管理(54606)
- 科学(50991)
- 理学(44814)
- 理学院(44041)
- 管理学(42835)
- 农(42537)
- 管理学院(42536)
- 所(42025)
- 京(41190)
- 研究所(38156)
- 农业(33741)
- 中心(32296)
- 业大(30896)
- 江(29952)
- 财(29919)
- 北京(27010)
- 院(26858)
- 省(26802)
- 范(25737)
- 师范(25304)
- 科学院(23996)
- 州(23967)
- 技术(22638)
- 财经(22138)
- 基金
- 项目(110067)
- 科学(83381)
- 基金(75736)
- 研究(74318)
- 家(70128)
- 国家(69493)
- 科学基金(55804)
- 省(45088)
- 社会(43497)
- 社会科(40919)
- 社会科学(40909)
- 基金项目(38934)
- 划(38872)
- 自然(38128)
- 自然科(37200)
- 自然科学(37184)
- 自然科学基金(36484)
- 教育(33240)
- 资助(32387)
- 发(30428)
- 编号(29321)
- 重点(26512)
- 成果(25002)
- 计划(23559)
- 发展(23373)
- 课题(23080)
- 展(22974)
- 部(22398)
- 科技(22385)
- 创(22139)
共检索到292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蕙心 司龙亭 唐慧珣
为探明酶在黄瓜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以2个黄瓜高代自交系华北型M6和华南型M87为试材,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式滴定法及愈创木酚法测定淀粉酶、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发芽过程中2个黄瓜品种总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在萌发初期逐渐升高,末期降低,说明淀粉水解是种子萌发所需主要物质和能量的来源;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在萌发初期活性均较低,中期显著上升,后期下降,催化脂肪分解成供给种子萌发的碳水化合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与种子萌发密切相关。M6和M87的种子萌发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49,r=0.989),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健 姜亦巍 曹宛虹 吴国胜 张丽蓉
对不同来源的10个品种的黄瓜种子低温下萌发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最敏感的低温是13~15℃。在此温度范围内,不同品种黄瓜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差异。低温萌发过程中,POD活性均呈曲线变化,有一高峰出现,并且按高峰出现时间的早晚划分成3种类型。高峰出现早的品种,其种子发芽率高,萌发速度快;反之,发芽率低,萌发速度慢。低温抑制了POD活性,减少了POD同功酶条带和强度。
关键词:
黄瓜,低温萌发,POD,同功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栗杰 焦颖 依艳丽 张大庚 程希雷 刘孝义
探讨磁场处理棕壤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磁场强度(0、100,300,500mT)磁处理土壤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棕壤风干土经磁场处理后,100和300mT磁场强度促进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磁致效应为正效应。磁处理后的28d内,500mT磁场处理抑制了棕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仅在培养的第14天,500mT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加34.50%;棕壤湿土经磁处理后第1天,100mT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正效应,300mT和500mT处理对湿土的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磁处理后的7~28d,磁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袁文海 金爱武 任孝蓉
9年生檫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有A_1,A_2,B,C_1,C_2,C_36条酶带;以树冠中部的幼叶分析最好;在树冠阳面与阴面采样,酶谱无差别;在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采样酶谱分离无影响;不同种源、不同家系的酶谱基本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云 杜胜利 曹翠玲 魏爱民 韩毅科 张桂华
以离体培养的黄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测定了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的0~9d,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氧化酶(NADHPOD)和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则先升后降。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尤其是NADHPOD和GSH Px活性的急剧升高是雌核发育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靳艳 张锦友 吴佩春 张卫 赵兴文
溴过氧化物酶(BrPOD)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过氧化物酶,海藻是其主要来源。对几种中国海域的红藻如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龙须菜(Gracilaria sjoestedtii)、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进行了溴过氧化物酶的藻种筛选,并对酶活较高的珊瑚藻进行溴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珊瑚藻中分离得到溴过氧化物酶。对该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分子量较大,表观分子量为64 kD;溴化单氯甲酮的最适pH值为6.0;pH在5.0-9.0时酶活性...
关键词:
海藻 溴过氧化物酶 分离纯化 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通过对14个抗白粉病、23个感白粉病的冬小麦品种、品系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由于对白粉病反应不同,在拔节至抽穗期,抗、感品种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对田间大量育种材料进行早期预测,以防使用感病材料接种花药和进行杂交。用叶片同工酶鉴定抗病性,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可与育种试验同时进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冬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白粉病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古旭 胡道分
对40个小麦、4个黑麦和2个小黑麦品种及品系的胚和盾片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抗病和感病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酶谱的主要差异在酶谱中部(B区).B区中一级酶带多,且在具有Rf0.50、0.56两条一级酶带的材料中,86%表现为抗白粉病.B区中一级酶带少的或缺少0.50、0.56带的材料中,91%感白粉病.因此认为用胚和盾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既简便易行,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
小麦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白粉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魁英 赵宗芸 王同坤
利用PAGE分离酶谱、考马斯亮蓝R_(350)和醋酸-联苯胺分别染色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苹果砧木叶片中不同迁移率过氧化物酶带的活性和比活性,用萨尔科夫斯基试剂分析了同一叶样酶液的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与不同砧木不同迁移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比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迁移率在0.49和0.70的两条过氧化物酶带与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迁移率在0.57附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蒙 张建华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来自山东境内黄河流域种植的20个谷子农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用极点排序的方法对谷子品种酶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个品种可分为六个类型,品种间、类群间酶谱相似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存在着近缘关系;同时表明从分子水平上分类更具有准确性。用极点排序的方法研究谷子同工酶酶谱可以达到差异定量比较的目的
关键词:
谷子,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极点排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艳芳 梁永超 娄运生 孙万春
以抗 /感白粉病的南农 99 18和苏麦 3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硅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和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接种的情况下 ,施硅与否对抗 /感品种植株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无影响。而在感病情况下 ,施硅能显著提高小麦感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但对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降低小麦感病品种的SOD活性 ,但提高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 ,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 ,相对免疫效果达38.79%,其中硅的浓度以 1.7mmol·L-1为最佳。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POD SOD 木质素 硅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海平 房伟民 陈发棣 丁跃生 杨雪萌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3个睡莲Nymphaea品种‘彼得’‘Peter Slocum’,‘玛珊姑娘’‘Masaniello’和‘得克萨斯’‘Texas Dawn’不同器官(未展开的幼叶、展开的幼叶、老叶、花瓣、花蕾、叶柄)和未展开的幼叶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3个品种共有12种过氧化物酶酶带,6种酯酶酶带。②睡莲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未展开嫩叶和展开嫩叶的酶带最多,叶柄和花蕾次之,花瓣和老叶最少。未展开幼叶为较适合用于睡莲同工酶分析。③与生殖生长阶段相比,3个睡莲品种未展开幼叶在营养生长阶段的酯酶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泽民 李雪英 高书颖 孙立民 王长英 田兰荣
对不同育种年代的11个玉米自交系和8个杂交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区分不同材料的灵敏性高于酯酶同工酶。尽管不同育种年代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在同工酶谱带上差异明显,但未表现出随育种年代变化的趋势。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或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很难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表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新 苏青 康彤彤 徐民新 陈哲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I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
关键词:
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生化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冰 郝建平 裴雁曦 李国柱 刘晓琴
甜荞种子经60Co-γ射线照射后从10000rad的剂量组中选出了两个优良高产突变体Ⅱ-45-1和Ⅲ-36-1。研究表明,Ⅱ-45-1、Ⅲ-36-1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对照(未经辐照处理的甜荞种子)高2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显示,Ⅱ-45-1和Ⅲ-36-1均比对照增加一条Rf值为0.43的酶带,减少一条Rf值为0.84的酶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