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0)
2023(13016)
2022(11512)
2021(10728)
2020(9057)
2019(20622)
2018(20594)
2017(39719)
2016(21941)
2015(24326)
2014(24432)
2013(24142)
2012(21960)
2011(19853)
2010(19700)
2009(18167)
2008(17804)
2007(15544)
2006(13494)
2005(12011)
作者
(64197)
(53465)
(53020)
(50565)
(34028)
(25719)
(24083)
(20818)
(20179)
(19211)
(18209)
(18025)
(17004)
(16816)
(16691)
(16404)
(16189)
(15791)
(15276)
(15275)
(13318)
(13125)
(12878)
(12104)
(11999)
(11952)
(11885)
(11737)
(10821)
(10603)
学科
(80774)
经济(80648)
管理(66700)
(61573)
(52872)
企业(52872)
方法(37747)
数学(32368)
数学方法(31990)
(24424)
(21103)
中国(20650)
(19970)
(19416)
业经(18924)
(15716)
财务(15647)
财务管理(15615)
地方(15199)
企业财务(14877)
理论(14283)
(13882)
贸易(13876)
技术(13795)
(13770)
(13769)
农业(13769)
银行(13716)
(13499)
(13490)
机构
大学(311446)
学院(308417)
管理(121167)
(117814)
经济(115083)
理学(105424)
理学院(104215)
研究(103585)
管理学(102370)
管理学院(101808)
中国(74744)
科学(66188)
(66096)
(57360)
(53112)
(52663)
业大(48887)
研究所(48128)
中心(46167)
财经(45684)
(44749)
农业(41847)
(41511)
北京(41308)
(39810)
师范(39354)
(37511)
(36107)
经济学(35293)
财经大学(34196)
基金
项目(215703)
科学(168577)
基金(156579)
研究(154952)
(137410)
国家(136312)
科学基金(116441)
社会(96527)
社会科(91415)
社会科学(91393)
(84656)
基金项目(83568)
自然(77267)
自然科(75428)
自然科学(75405)
自然科学基金(74043)
(71316)
教育(70966)
资助(64231)
编号(62311)
成果(51258)
重点(48164)
(47362)
(45133)
(44805)
课题(43142)
创新(42176)
科研(41608)
(41415)
教育部(40398)
期刊
(127740)
经济(127740)
研究(89968)
中国(58302)
学报(54527)
(48652)
科学(48049)
管理(44549)
(44525)
大学(40567)
学学(38386)
教育(33621)
农业(33355)
(25583)
金融(25583)
技术(24974)
财经(22479)
业经(20393)
经济研究(19818)
(19042)
(16639)
问题(16502)
科技(15877)
(15509)
理论(15414)
图书(15269)
业大(14303)
实践(14184)
(14184)
技术经济(13790)
共检索到44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李磊  王波  秦玉红  崔健  王瑛  王佩圣  江志训  孙吉禄  王珍青  岳欢  张守才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圣平  刘苗苗  苗晗  张素勤  杨宇红  谢丙炎  顾兴芳  
【目的】对黄瓜高抗白粉病材料K8进行研究,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并完成抗性基因的QTL定位分析,为探索抗病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黄瓜白粉病致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syn.Sphaerotheca fuliginea)对K8×K18(感白粉病)杂交后代F2:3家系人工接种鉴定,进行抗白粉病遗传分析。以完成抗病性鉴定的F2和F2:3家系组成的抗感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和2360对黄瓜SSR引物进行SSR分析,采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和MapInspect软件构建连锁群并完成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利用MapQTL4.0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孙常伟  彭化贤  
对市场上常见的44个品种和育种部门提供的10份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4份黄瓜品种(材料)在抗病性水平上可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大类群,其中40.74%的黄瓜品种(材料)属于高抗,病情指数均小于6.5,为生产上合理布局和育种提供抗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佟春艳   石凤翎   张雨桐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也是最广泛流行的植物病害之一,可以危害上万种被子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固氮能力强。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得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苜蓿白粉病症状、致病菌、发病条件等内容,为准确识别和诊断苜蓿白粉病,了解苜蓿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及时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归纳总结了白粉病对苜蓿的危害及苜蓿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苜蓿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及品质。但目前苜蓿抗病基因克隆较少、抗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抗性种质资源缺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在深入了解苜蓿的白粉病抗性机制的基础上,将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挖掘抗病新基因,培育更稳定、持久的抗病新种质。本文旨在为苜蓿白粉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宫国义  郭绍贵  许勇  卢向阳  彭振兴  张海英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I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唐晓伟  陈贵林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并寻找到了1个与抗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S329,其距离为6.81±1.67个遗传单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敬华  孟庆芳  李亚宁  杨文香  张汀  周锟  刘大群  
药效试验表明,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其中发酵液保护作用的防效为88.63%,治疗作用的防效为82.26%,表明该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通过对喷施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的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的测定发现,喷施Men-myco-93-63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POD,CAT,PAL,PPO等酶的活性在一定时间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喜文  郝友进  陈德富  
在建立简单、有效、准确的叶圆片检测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基础上 ,系统地比较了 7种化学诱导物及其组合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草酸、水杨酸、苦参碱、苯基硫脲、复合磷均能显著诱导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其诱导效果为草酸 >水杨酸 >苦参碱 >苯基硫脲 >复合磷 ,氯化钾和硫酸锰的诱导效果不明显。当苯基硫脲、苦参碱与硫酸锰、氯化钾和复合磷分别组合时与单一诱导物相比 ,诱导效果明显增强 ;而当水杨酸、草酸与之组合时诱导效果明显减弱 ,这可能与离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唐晓伟  孟淑春  宋曙辉  陈贵林  孙振英  李梅  
在空调温室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 35 7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 ,鉴定出 6 9份抗源 ,其中国外抗源品种有 5 2份 ;国内种业市场或育种单位搜集的当前推广的品种只有 10份抗白粉病 ;在所鉴定的 133份中国薄皮甜瓜和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有 6份甜瓜和 1份菜瓜抗白粉病 ,表明中国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抗源自交后代抗病株明显多于感病株 ,初步认为抗源基因的遗传可能表现为显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青  孙辉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以寡聚糖为诱抗剂,研究了其对黄瓜抗白粉病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用寡聚糖诱抗剂在接种前处理黄瓜叶片,可以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为菌落稀疏、变小,产孢期延迟、以及潜育期延长。寡聚糖诱抗剂最佳处理时间为接种前5~7d,持效期在10d以上。诱抗剂处理第一片真叶后可减轻上部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抗病性反应特征。表明寡聚糖可诱导黄瓜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华芳  
将4个番茄品种分期育苗、定植,用诱导接种法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同时接种白粉病菌,以此对番茄不同品种的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进行抗性研究;接种12 d后开始对不同品种及位于不同生育期的植株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作出病害流行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且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抗性也不同。其中,‘露佳’在幼苗期及开花期的感病程度最重,而结果期的抗性却最强;96-8则在幼苗期的抗性最高,在结果期的抗性却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亓飞  林姝  宋蒙飞  张孟茹  陈姝延  张乃心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白粉病是危害黄瓜产量、品质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白粉病材料的发掘与研究,可以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对获得的‘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丰富育种群体。【方法】对400份‘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苗期接种白粉病菌试验,通过叶片病斑观察结合病情指数分析,初步筛选出抗病材料,将筛选出的抗病材料在大田环境下自然发病进一步观察表型。对初步筛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苗期生理鉴定,测定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进一步筛选抗病材料,并测定其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及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叶片中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木质素、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御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感病材料相比,抗病材料的表面菌斑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优于对照‘长春密刺’,胞间CO2浓度低于‘长春密刺’。在防御激素方面,抗病材料的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含量同样优于感病材料,而在成熟期叶片的防御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抗病材料的表达高于感病材料。通过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和田间自然发病综合筛选出了两份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Mu-86-2、Mu-58-9。【结论】通过对突变体库的筛选可以获得抗白粉病新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对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向君  王宏宇  于静  池春玉  丁国华  
【背景】黄瓜易感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和白粉病,化学药物防治虽然有效但因残留高和不易降解而被限制使用,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黄瓜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策略。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NPR1)是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多种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的抗病能力。【目的】在黄瓜中过表达AtNPR1,探究转基因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为培育抗病能力更强、更持久的黄瓜品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克隆拟南芥AtNPR1,构建AtNPR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黄瓜,获得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黄瓜植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选择T_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T_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测定转基因植株接种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和白粉病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结果】成功获得8株T0代转基因植株,OE#4和OE#5为AtNPR1高表达植株,OE#3为AtNPR1低表达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发现,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植株中多个相关防御基因表现更强、更快的表达,并且防御基因的表达量与AtNPR1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其中,PR1、PR4和WRKY70的表达量上调极为显著。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更显著的抗性,发病缓慢、症状轻微,病斑面积显著低于野生型(WT)植株。转基因T_0代植株OE#4和OE#5在接种枯萎病菌3 d后未出现明显病斑,接种7 d后出现灰褐色病斑,但未呈现萎蔫等状态;WT植株在接种3 d时出现灰褐色病斑并且轻微萎蔫,7 d时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接种白粉病菌7 d后,T_1代植株OE#2和OE#7和WT植株均出现病斑,但OE#2和OE#7植株病斑面积显著低于WT植株;接种15 d后WT植株出现叶片黄化失绿,而转基因植株OE#2和OE#7病情较轻。与WT植株相比,接种病原菌后,转基因植株中MDA含量较低,SOD、POD、CAT活性保持较高水平,ROS含量累积较少。【结论】黄瓜中过表达AtNPR1可以提高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伟  吴亚维  王彬  宋莎  罗昌国  
【目的】为探索叶片结构与苹果白粉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红富士、金冠、翠秋等14个苹果品种的夏梢老熟叶片为材料,采用表皮撕取法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叶片气孔和显微解剖构造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就结构与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并且与品种抗病性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83;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显微结构特征差异不显著,与品种抗病性相关性不显著,品种间变化规律性不强。【结论】叶片气孔的密度可作为苹果白粉病的形态结构的初步鉴定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