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4)
- 2023(4601)
- 2022(4257)
- 2021(3835)
- 2020(3585)
- 2019(8553)
- 2018(8536)
- 2017(16636)
- 2016(9547)
- 2015(11146)
- 2014(11481)
- 2013(11583)
- 2012(11078)
- 2011(10140)
- 2010(10314)
- 2009(9739)
- 2008(9956)
- 2007(9237)
- 2006(7816)
- 2005(6913)
- 学科
- 济(41353)
- 经济(41316)
- 业(24418)
- 管理(24228)
- 方法(22293)
- 数学(20115)
- 数学方法(19955)
- 企(18765)
- 企业(18765)
- 农(11785)
- 财(10353)
- 学(10143)
- 中国(9518)
- 贸(8227)
- 贸易(8226)
- 地方(8216)
- 易(7969)
- 农业(7711)
- 业经(7273)
- 制(7029)
- 和(6460)
- 务(6371)
- 财务(6357)
- 财务管理(6336)
- 企业财务(5942)
- 银(5785)
- 银行(5755)
- 理论(5556)
- 融(5511)
- 金融(5509)
- 机构
- 大学(146609)
- 学院(145400)
- 济(57762)
- 经济(56460)
- 管理(52702)
- 研究(50769)
- 理学(45372)
- 理学院(44816)
- 管理学(43975)
- 管理学院(43705)
- 中国(37009)
- 科学(34491)
- 农(33561)
- 京(31273)
- 所(28048)
- 农业(27180)
- 业大(26451)
- 财(25870)
- 研究所(25807)
- 中心(23713)
- 江(22589)
- 财经(20824)
- 北京(19436)
- 范(18801)
- 经(18762)
- 师范(18533)
- 经济学(18002)
- 农业大学(17683)
- 州(17643)
- 院(17192)
- 基金
- 项目(95838)
- 科学(73229)
- 基金(68141)
- 研究(66084)
- 家(60729)
- 国家(60245)
- 科学基金(49551)
- 社会(39562)
- 省(38725)
- 社会科(37375)
- 社会科学(37359)
- 基金项目(36489)
- 自然(33533)
- 划(32909)
- 自然科(32694)
- 自然科学(32677)
- 自然科学基金(32078)
- 教育(30820)
- 资助(28434)
- 编号(27231)
- 成果(22485)
- 重点(21977)
- 部(21324)
- 发(20913)
- 计划(19710)
- 创(19474)
- 科研(19073)
- 课题(18837)
- 创新(18291)
- 大学(17653)
共检索到207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敏 顾兴芳 苗晗 刘书林 王烨 Todd C.Wehner 张圣平
【目的】有无网纹是黄瓜果实生理成熟后的重要表型性状之一,对其控制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网纹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成熟瓜无网纹黄瓜自交系PI205996(P1)和成熟瓜有网纹自交系PI263079(P2)为亲本构建不同遗传群体,进行网纹性状遗传分析。以包含23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法和2 112对SSR引物进行SSR分析,采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和MapInspect软件构建成熟瓜网纹基因的SSR连锁群,并完成其染色体的初步定位。结合9 930黄瓜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晓梅 司龙亭 尹维娜
选用2个性状稳定的自交系黄瓜,配成正反2个组合,测定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黄色线与瓜长比的差异不大,表明黄色线遗传受核基因控制。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方法对黄瓜组合(M25×M67)的6个家系世代(P1,P2,F1,B1,B2,F2)的黄色线和瓜长比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色线比例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模型)控制。分离世代中,B1,B2,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h2mg)为95.8%,93.39%和14.99%;多基因遗传率(h2pg)在1.36%~54.04%。主基因加性效应(d)和显性效应(h)值分别为-41.78和-35.96。黄色线的遗传可能是受1对加...
关键词:
黄瓜 黄色线长 果实长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李磊 王波 秦玉红 崔健 王瑛 王佩圣 江志训 孙吉禄 王珍青 岳欢 张守才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书林 顾兴芳 苗晗 王烨 Yiqun Weng Todd C Wehner 张圣平
【目的】黄瓜作为重要的果菜类蔬菜,果实品质一直是黄瓜育种研究的重点。果实品质包括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其中外观品质对黄瓜的商品性具有重要影响。果刺颜色作为黄瓜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将有助于了解果刺颜色遗传的分子机理,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刺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利用黄瓜白色果刺自交系GY14(P1)和黑色果刺自交系NC76(P2)为亲本构建遗传群体,进行黄瓜果刺颜色的遗传分析。以F2分离群体为试材,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2 112对SSR引物进行SSR分析,结合9 930黄瓜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100份核心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桂丽 张圣平 宋子超 张松 崔金莹 苗晗 顾兴芳
【目的】黄瓜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蔬菜,2012年产量已超6.5亿吨。黄瓜果实品质一直备受育种者关注,尤其是果实风味、营养和外观品质。前人对影响黄瓜果实外观品质的相关性状已有深入的研究,但对黄瓜果皮蜡粉量性状长期未得到足够关注。黄瓜果皮蜡粉量作为黄瓜重要的外观品质性状之一,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将有助于了解果皮蜡粉形成的分子机制,为黄瓜果皮蜡粉量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少蜡粉的黄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黄瓜多蜡粉品系‘PI183697’和少蜡粉品系‘1101’构建六家系世代群体,并于海南和北京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在商品瓜成熟时期,采用分光...
关键词:
黄瓜 蜡粉 遗传图谱 QTL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张继宁 张建军 刘洁
【目的】通过低温处理黄瓜幼苗,对耐寒性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取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速度不同的2份材料9507、9517及其配制的BC1、BC2、F1、F2等6个世代,进行低温处理,每天光照处理7.5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klx,昼/夜温度为12/8℃,共处理14d。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研究生长速度的遗传规律,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生长速度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显性效应略有不同,总加性效应很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占非常大的优势,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很小。【结论】生长速度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适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建 李丛丛 王建设
【目的】对甜瓜短蔓突变体Z8进行短蔓基因的精细定位并确定候选基因,为甜瓜株型的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考察短蔓突变体Z8和野生型B15的主蔓节数、主蔓长度、主蔓节间长度以及侧枝长度等农艺性状。配制Z8/B15杂交组合并进行遗传分析,利用F2群体中的短蔓单株进行基因精细定位。通过对定位区间内注释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以确定候选基因。【结果】与野生型B15相比,突变体Z8节间显著变短导致植株矮化,顶端花序紧凑簇生,遗传分析表明其短蔓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Cmdm1控制。采用基因图位克隆策略,利用780个F2短蔓单株最终将该基因精细定位于第7染色体短臂标记c7-112和s2之间约56 kb的区间内,并与标记dm-1共分离,区间内共包含4个注释基因。经测序鉴定,发现Z8中与拟南芥ERECTA同源的MELO3C016916 ATG下游第1 995位碱基由T突变为G而产生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致使后面激酶结构域完全缺失,推测MELO3C016916即为控制蔓长的Cmdm1。【结论】Z8短蔓性状受隐性核基因Cmdm1控制,利用分子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短臂标记c7-112和s2之间约56 kb区间内,推测MELO3C016916为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正秀 孙柳清 肖苗苗 王燕飞 罗永平 赫娟 玉山江·麦麦提 陈伟
【目的】研究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 CABYV)的分子特征、遗传结构和进化机制,对于明确该病毒病在田间发生的流行规律和制定长期可持续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新疆阿克苏市随机采集了疑似感染CABYV的120份甜瓜叶片,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序列采用MEGA 7.0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DnaSP v5.10分析不同序列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RDP v.4.31软件分析CABYV序列可能发生的重组事件。【结果】经RT-PCR验证,38个样品为CABYV阳性,检出率为31.67%。从这些阳性样品中分离、测序、克隆得到了一个新的CABYV-2分离物。该分离物基因组长度为5497 bp,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与NCBI数据库中的来自不同国家的23个CABYV分离物相比,CABYV-2与KR231942.1的同源性最高,与JF939812.1的同源性最低。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24个分离物由于地理因素的不同被分为2个分支,其中CABYV-2与KR231942.1聚在一起,属于分支1。遗传多样性与中性检验结果说明CABYV存在高度变异且种群不断扩展。重组分析结果表明,有EU636992.1和KR231949.1两个重组事件,重组加剧了CABYV的变异。【结论】CABYV在我国分布广泛且种群不断扩展,成为瓜类植物生产的限制因素。CABYV新疆阿克苏市分离株与韩国分离株KR231942.1亲缘关系最近,与来自欧洲国家的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远,分支1和分支2分离株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CABYV在不同宿主间的重组加剧了CABYV的变异,重组和负选择可能是影响CABYV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CABYV 基因组克隆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殿林 杨瑞环 哈玉洁 陈德富 陈喜文 夏立新
用RAPD技术对黄瓜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了39份黄瓜材料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所采用的172条随机引物中,有49条引物扩增谱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扩增总片段数达378个,单个引物的扩增片段数在4-12之间,片段大小在0.2-3.5 kb之间。不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D)在0.064-0.592之间,并根据遗传距离,按UWPG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
关键词:
黄瓜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华 韩毅科 杨瑞环 杜胜利 王鸣
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关键词:
黄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英 毛爱军 张峰 王永健 许勇
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V)和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是为害黄瓜的主要病害。以欧洲八号×秋棚为亲本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对群体和亲本进行了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西瓜花叶病毒(WMV)株系和黑星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上述抗性基因的病情指数在黄瓜RIL群体呈双峰分布,表明对ZYMV,PRSV和WMV的抗性是受主基因控制的性状,但也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连锁分析表明,ZYMV,PRSV与WMV连锁,3个抗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遗传...
关键词:
黄瓜 病害 遗传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英 王永健 许勇 张峰 康国斌
采用RAPD技术研究了华北型与欧洲温室型品种的杂交后代的遗传漂移情况 ;同时根据供试亲本材料差异位点谱带在F2 的分离情况 ,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以及F2 个体的基因型分析 ,目的是以遗传距离和谱带基因型为依据 ,分析在育种过程中判断血缘成分的可能性及基本方法 ,以便最终能够进行遗传关系控制
关键词:
黄瓜育种 遗传分析 RAP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齐卫 张卫华 王志峰 孙小镭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果实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结果数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Vr值;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把长、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果长、横径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
关键词:
黄瓜 果实性状 遗传参数估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岩 司龙亭 李坤
选用黄瓜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2个品系,即华南型Ma7、华北型M6配制杂交组合(Ma7×M6),并构建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瓜总黄酮含量,探索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次数分布显示的B1、B2和F2分离群体均呈现连续分布且出现多峰或单峰偏态,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黄瓜总黄酮含量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2.12%~65.89%,多基因遗传率为0~46.72%,B2和F2群体主基因的遗传率比多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
关键词:
黄瓜 总黄酮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茹 司龙亭
【目的】探讨黄瓜幼苗耐盐性的遗传机制。【方法】以黄瓜耐盐自交系M8(P1)和不耐盐自交系M7(P2)为亲本,构建Pl、P2、F1、B1、B2及F26个世代群体材料,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析法,分析以150mmol/L NaCl溶液处理后,黄瓜幼苗耐盐性的遗传规律。【结果】分离群体B1、B2和F2的盐害级别分布均呈现偏态分布,表明黄瓜幼苗的耐盐性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有主基因的存在;黄瓜幼苗期耐盐性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42.409 2%,28.917 1%和63.245 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7.673...
关键词:
黄瓜 耐盐性 盐害级别 遗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