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
2023(1191)
2022(1163)
2021(1178)
2020(940)
2019(1980)
2018(1974)
2017(3450)
2016(2245)
2015(2544)
2014(2500)
2013(2511)
2012(2509)
2011(2510)
2010(2612)
2009(2119)
2008(2023)
2007(1702)
2006(1555)
2005(1385)
作者
(9600)
(8115)
(8047)
(7532)
(5268)
(4192)
(3591)
(3205)
(3133)
(2929)
(2809)
(2778)
(2766)
(2724)
(2667)
(2636)
(2494)
(2418)
(2403)
(2316)
(2267)
(2197)
(2128)
(1913)
(1858)
(1823)
(1820)
(1770)
(1740)
(1735)
学科
(5562)
经济(5558)
(4622)
管理(4603)
(3709)
环境(3120)
(2702)
企业(2702)
方法(2473)
及其(2387)
(2242)
数学(2170)
防治(2163)
(2161)
数学方法(2149)
(1898)
(1756)
(1686)
生物(1611)
(1580)
(1579)
中国(1530)
(1523)
虫害(1437)
污染(1400)
病虫(1367)
病虫害(1367)
规划(1331)
环境规划(1295)
(1263)
机构
大学(34214)
学院(33922)
研究(17012)
(14765)
科学(14667)
农业(12096)
中国(11212)
(11208)
研究所(10611)
业大(10072)
(9486)
经济(9256)
(8264)
(8105)
农业大学(7882)
实验(7743)
管理(7738)
实验室(7542)
(7122)
重点(7100)
中心(6780)
理学(6750)
科学院(6723)
(6675)
理学院(6484)
管理学(6176)
管理学院(6117)
(5989)
(5605)
技术(5107)
基金
项目(26532)
(19261)
科学(19200)
国家(19148)
基金(18918)
科学基金(14644)
研究(12892)
自然(12363)
自然科(12034)
自然科学(12020)
自然科学基金(11789)
(10817)
基金项目(10238)
(9991)
资助(8069)
科技(8063)
计划(8056)
重点(6885)
社会(6495)
专项(6238)
社会科(6068)
社会科学(6065)
(5889)
科研(5827)
教育(5693)
(5682)
(5325)
(5267)
(5151)
创新(5123)
期刊
学报(14689)
(13696)
科学(10426)
(10140)
经济(10140)
大学(9558)
学学(9382)
农业(9196)
中国(7514)
研究(6750)
业大(5062)
(4800)
农业大学(4472)
自然(3471)
资源(3462)
(3388)
(3140)
中国农业(3006)
林业(2779)
管理(2750)
自然科(2719)
自然科学(2719)
科技(2546)
农林(2299)
(2299)
(2205)
金融(2205)
科技大(2043)
科技大学(2043)
(1796)
共检索到4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霍振荣  庞金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 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 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 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 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 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霍振荣  庞金安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骥如飞  周瑜  杨璞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为明确糜子对黑穗病的抗性生理机制,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抗性水平的10个糜子品种为材料,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人工接种黑粉菌,测定了三叶期不同糜子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粉菌后不同抗性水平糜子品种叶片SOD、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有所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92%、16%和31%;MDA含量有所增加,最大增幅达20%;POD活性呈不同变化。人工接种条件下抗性水平较高品种的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提升幅度较大,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各生理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表明,S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  司龙亭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吾  安红伟  余纪柱  毛光志  
设施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对光照有很强的依赖性,光照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直接能源,而且对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较低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合点是耐阴植物的重要特征,较耐弱光的品种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说明它们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以6份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II设计配制15个组合研究了弱光单一因子条件下黄瓜苗期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和夜间呼吸强度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将6个亲本分类并得到2个较耐弱光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黄瓜苗期光补偿点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1.75%和21.42%,净光合速率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3.6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洁  彭丽桃  贤欢  柳丽梅  杨书珍  
采用Clark型氧电极法研究松属素对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菌丝体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属素处理对柑橘青霉病菌菌丝体呼吸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呈显著的浓度效应。随着松属素处理时间的延长,菌丝体呼吸作用的抑制效应也随之增强,当松属素处理菌丝体时间延长至2h时,松属素对菌丝体呼吸作用的抑制率由最初的53.37%增至84.35%。松属素对幼嫩菌丝体(培养12h)的呼吸抑制效果最显著,呼吸抑制率达78.97%;随着菌龄的增加,松属素对菌丝体呼吸的抑制作用下降,对培养60h的菌丝体呼吸抑制率仅为29.25%。进一步研究表明,松属素在较低浓度下即对柑橘青霉病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朱天辉  
测定了毛豹皮樟(老鹰茶)不同品种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各感病时期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毛豹皮樟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白粉病抗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则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感病期间病叶均低于健康叶,而且均在感病末期时降幅达最大,但各品种间变化差异不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姗娜  侯喜林  
采用不同霜霉病抗性的不结球白菜自交系,研究了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前,不结球白菜健康叶片中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几丁质酶与霜霉病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接种后抗病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呈现出快速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接种后24 h和96 h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小,在36 h达到峰值。接种后抗病材料的几丁质酶变化迅速,且长时间处于高活性,在48 h达到峰值;相比之下,感病材料的酶活性增高的幅度小,高活性维持时间短,在3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是诱导抗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秀英  宋瑞清  张星耀  
【目的】研究杨树受溃疡病菌感染后转录因子的应答变化。【方法】提取诱导前后的毛白杨树皮mRNA,反转录生成cDNA,构建接种溃疡病菌72 h后的SSH-cDNA库,从库中获得ESTs,将ESTs注释到Unisequences,挑选出与转录相关的Unisequences,利用RT-qPCR对转录基因作进一步的分析。随机挑选199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与NCBI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较,发现172个EST同源序列,对这些EST在db 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分析。【结果】有10个序列与转录相关,占5.8%,分为4类,即:锌指蛋白,含EAR转录区域;类CONSTANS转录因子,编码核蛋白;普通转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国华  张国树  战淑敏  罗文熹  
研究了在200、350、500、700、1000mg/kgCO2浓度处理下的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结果表明,增加CO2浓度,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强光下,效果尤其明显。黄瓜叶片光合速率对不同CO2浓度的响应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再低的趋势。黄瓜叶片暗呼吸在短时间内,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时间的延长(6min后),各种CO2浓度下的呼吸速率都降至相似的低水平。此时,CO2浓度不影响暗呼吸速率。空气CO2浓度,细胞间隙CO2浓度与光合速率是一致的,在高CO2浓度下,气孔导度一般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黄瓜叶片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斌  李建明  邹志荣  黄志  
【目的】探讨厚皮甜瓜苗期叶片光合作用、光呼吸及暗呼吸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在田间不同天气(晴天和阴天)及室内不同温度处理下,测定厚皮甜瓜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不同叶片光呼吸系数和暗呼吸系数。【结果】阴天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暗呼吸速率均为单峰型曲线,在10:00~12:00时达到峰值;晴天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不同叶片以上3个指标最高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在出苗后的前12 d,子叶净光合速率大于第一片真叶,之后第一片真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子叶。温度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正弦函数曲线。温度小于6.5℃或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波  李彬  陈焕春  肖少波  
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HP-PRRSV)人工感染的成年猪脏器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肺部组织细胞病变最严重,部分毛细血管破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裂解,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嵴肿胀严重;脑部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和胶质细胞坏死;肾脏和淋巴结组织中均出现病毒的复制和线粒体嵴的肿胀。该结果为阐明HP-PRRS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娟  杜金哲  杨庆凯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这表明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与大豆抗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的一个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涛涛   刘晓晗   孟凡超   张妮子   迟道才  
为降低温室蔬菜过量施氮的不利影响,明确减氮施炭条件下温室膜下滴灌黄瓜土壤呼吸和氮素气态排放特征,以不覆膜不施炭(CK)为对照,设置覆膜(M)、覆膜施炭(MB)、覆膜施炭减氮(MBN_(80%))共4个处理,对覆膜条件下减氮施炭处理对黄瓜产量、耗水量、土壤养分动态、土壤呼吸、N_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与CK相比,M可降低温室膜下滴灌黄瓜全生育期耗水量20.9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1.03%,降低0~20 cm表层土铵态氮48.12%,降低全生育期氨挥发32.35%、N_2O排放量14.34%和CO_2排放量12.68%(<0.05)。施炭后,与CK相比,MB可降低耗水量28.37%,提高水分利用效率55.60%,降低表层土铵态氮30.0%,提升硝态氮12.37%,有机质56.28%,降低氨挥发36.68%、N_2O排放18.64%,但却显著增大了CO_2排放4.66%(p<0.05)。同M对比,MB可在M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表层土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降低氨挥发,但促进了CO_2排放。覆膜施炭减氮20%后,与CK相比,MBN_(80%)可增产25.47%,降低耗水量32.43%,提升水分生产率72.67%,降低表层土铵态氮56.33%,增加有机质51.72%,降低氨挥发40.48%、N_2O排放20.79%(p<0.05)。CK全生育期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活性氮排放分别为13.57 t·CO_2-eq·hm~(-2)和6.54 kg·hm~(-2),M可显著降低GWP(14.15%)和活性氮排放(27.37%);在M基础上施炭,将进一步降低活性氮排放,但导致GWP显著增大;而在MB基础上减氮20%,可同时显著降低GWP和活性氮排放(p<0.05)。与CK相比,MBN80%在通过施炭20 t·hm~(-2),减氮20%条件下,实现增产25.47%,降低耗水量32.43%,增加有机质51.72%,增加收入17.52%,降低活性氮排放35.32%和GWP 2.28%,也可在MB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增产,降低氨挥发,并破解M和MB处理CO_2排放增大的问题(p<0.05)。研究揭示了减氮施炭条件下温室膜下滴灌黄瓜土壤呼吸和氮素气态排放特征,为实现温室蔬菜节水增产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