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
2023(1158)
2022(1114)
2021(1093)
2020(905)
2019(1886)
2018(1900)
2017(3210)
2016(2174)
2015(2432)
2014(2406)
2013(2449)
2012(2413)
2011(2423)
2010(2545)
2009(2072)
2008(1970)
2007(1688)
2006(1497)
2005(1350)
作者
(9597)
(8092)
(8068)
(7553)
(5318)
(4195)
(3647)
(3160)
(3104)
(2947)
(2823)
(2813)
(2800)
(2745)
(2677)
(2653)
(2492)
(2420)
(2385)
(2382)
(2257)
(2195)
(2087)
(1915)
(1908)
(1854)
(1823)
(1808)
(1779)
(1741)
学科
(4723)
经济(4721)
(4367)
管理(3807)
(3105)
环境(2788)
及其(2363)
(2201)
(2138)
企业(2138)
防治(2125)
(2123)
方法(1984)
(1957)
数学(1722)
数学方法(1703)
(1669)
(1657)
生物(1612)
虫害(1525)
(1512)
(1430)
(1427)
病虫(1426)
病虫害(1426)
污染(1332)
中国(1330)
(1222)
(1166)
规划(1159)
机构
大学(32893)
学院(32878)
研究(16991)
(15592)
科学(15083)
农业(12751)
(11422)
中国(10992)
研究所(10835)
业大(10408)
(8432)
农业大学(8318)
(8283)
实验(8103)
经济(8064)
(8020)
实验室(7903)
重点(7443)
(7439)
(7016)
科学院(6897)
中心(6668)
管理(6632)
(5942)
理学(5757)
理学院(5498)
(5487)
技术(5384)
管理学(5205)
管理学院(5151)
基金
项目(25852)
(18550)
国家(18440)
科学(18136)
基金(17958)
科学基金(13819)
研究(11956)
自然(11945)
自然科(11615)
自然科学(11601)
自然科学基金(11380)
(10984)
(9838)
基金项目(9659)
科技(8498)
计划(8112)
资助(7764)
重点(6811)
专项(6340)
(5992)
(5740)
科研(5668)
社会(5586)
(5361)
教育(5210)
社会科(5189)
社会科学(5187)
(5132)
创新(4988)
(4802)
期刊
学报(15418)
(14537)
科学(10709)
大学(9821)
农业(9672)
学学(9661)
(8982)
经济(8982)
中国(7276)
研究(6229)
业大(5271)
(5157)
农业大学(4654)
自然(3613)
(3532)
资源(3248)
中国农业(3156)
林业(3056)
自然科(2909)
自然科学(2909)
(2824)
科技(2556)
农林(2440)
(2440)
管理(2302)
科技大(2182)
科技大学(2182)
(2083)
金融(2083)
农业科学(1904)
共检索到47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霍振荣  庞金安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莲  刘应高  李贤伟  朱天辉  
测定了毛豹皮樟(老鹰茶)不同品种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各感病时期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毛豹皮樟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白粉病抗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则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感病期间病叶均低于健康叶,而且均在感病末期时降幅达最大,但各品种间变化差异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 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 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 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 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 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霍振荣  庞金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咸丰  张勇  马建祥  张显  杨建强  许勇  
【目的】对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为有效防治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及进行抗白粉病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一整套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陕西关中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瓜类作物上收集的38份白粉病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微和超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采集的38份白粉病菌均是单囊壳白粉菌,其中对IranH、Topmark、Vedrantais、PMR45和NantaisOblong等5个甜瓜鉴别寄主高度感病,而对PMR5、PMR6、Edisto47和WMR29等4个甜瓜鉴别寄主免疫,对PI124111、PI124112、PI414723和M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海延  陈捷  程根武  徐书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封德顺  徐勤迎  王洪刚  田纪春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高感白粉病和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2种小麦在接种白粉病菌前后的叶片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抗病小麦Pm3b还是易感小麦Chancellor,在白粉菌接种前后,叶片蛋白都有明显变化。都有部分蛋白消失。对于抗病小麦Pm3b,在白粉病菌接种后,在电泳图谱上还发现诱导产生许多新的叶片蛋白。经统计,在白粉菌接种后,抗病小麦Pm3b的叶片诱导产生至少20个新蛋白。推测可能与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后一些抗性蛋白大量表达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8种植物提取物在1.25%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100μg/mL(74.42%);1.25%的川黄柏、广藿香、马齿苋、蛇床子、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达到82%以上,高于三唑酮100μg/mL(78.89%),说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生之前或初期使用这8种植物提取物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  司龙亭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西贞  张卫东  田纪春  
小麦品种百农3217感白粉病,它的一个近等基因系(Xbd/百农3217(BC7F6))含抗病基因xbd,具有抗白粉病功能。以这两个品系为试验材料,接种白粉菌,分析了0~6 d两个品系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和7种代谢酶的活性,这些代谢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目的是探讨在白粉菌和小麦植物的互作过程中,感病、抗病植物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白粉病菌后,H2O2含量在感病品系中显著下降,在抗病品系中显著上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静  梁晨  邢荷荷  
为探究茄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水琼脂玻片法测定不同的环境和营养因子对茄白粉病菌苍耳叉丝单囊壳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2℃10min;适宜的萌发湿度为93%~100%,湿度越高萌发越好;充足的氧气是萌发的必要条件,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适宜萌发的pH值为6.2,萌发率可达91%以上;碳源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以葡萄糖效果最佳;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锡锋  张忠山  刘红彦  何家泌  
以1990~1993年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的364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标样为例,应用传统的生理小种鉴定方法和根据与已知抗白粉基因的互作推测毒性基因频率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生理小种和毒性基因结构。结果发现白粉病菌群体中生理小种组成及其频率有较大变化,亚号、10号、11号和15号小种的频率均呈下降趋势,而31号小种的频率呈大幅度上升,至1993年已达20.75%,跃居各小种之首;对1号、11号、15号和31号小种的毒性基因谱分析发现,不同小种群的小种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毒性基因的差异,同小种群的不同小种间则在毒性基因谱上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同一小种不同菌株间的毒性基因谱仍不完全相同,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宝钦  段霞瑜  周益林  向齐君  
对采自我国和由美、加、日、捷、斯、阿(阿富汗)和前苏联引入的18个种的披碱草,用我国小麦白粉病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有15个种接种成功。用14份发病披碱草上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回接小麦,也全部回接成功,说明国外的披碱草和我国的一样具同源性,都属于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寄主范围,具中间寄主传播病菌的潜力。对国外披碱草在疆域接壤的邻国间传播新小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骥如飞  周瑜  杨璞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为明确糜子对黑穗病的抗性生理机制,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抗性水平的10个糜子品种为材料,采用种子饱和接种法人工接种黑粉菌,测定了三叶期不同糜子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粉菌后不同抗性水平糜子品种叶片SOD、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有所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92%、16%和31%;MDA含量有所增加,最大增幅达20%;POD活性呈不同变化。人工接种条件下抗性水平较高品种的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提升幅度较大,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各生理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表明,S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