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8)
2023(6452)
2022(5471)
2021(4711)
2020(3955)
2019(8677)
2018(8640)
2017(15827)
2016(8606)
2015(9703)
2014(9485)
2013(9379)
2012(8571)
2011(7777)
2010(7884)
2009(7633)
2008(7679)
2007(6981)
2006(6354)
2005(5989)
作者
(27387)
(22973)
(22914)
(21956)
(14570)
(11073)
(10371)
(8739)
(8666)
(8237)
(7900)
(7758)
(7624)
(7464)
(7352)
(7151)
(6914)
(6889)
(6834)
(6649)
(5816)
(5757)
(5567)
(5292)
(5246)
(5196)
(5131)
(5106)
(4689)
(4531)
学科
管理(33187)
(31865)
经济(31792)
(26299)
(23450)
企业(23450)
方法(13254)
(12145)
(11840)
数学(11169)
数学方法(10876)
环境(9618)
(8584)
(8434)
中国(8279)
业经(8036)
(7846)
(7537)
(7526)
财务(7501)
财务管理(7481)
企业财务(7104)
体制(7076)
(6675)
银行(6657)
(6359)
金融(6357)
(6317)
技术(5857)
理论(5567)
机构
大学(131151)
学院(129474)
(51434)
经济(50239)
管理(47490)
研究(45058)
理学(40279)
理学院(39857)
管理学(38926)
管理学院(38708)
中国(33994)
科学(28231)
(27714)
(27489)
(23215)
(23201)
财经(21020)
研究所(20870)
(20698)
中心(20614)
业大(20568)
(18897)
农业(18194)
北京(17272)
(16810)
经济学(16273)
(15678)
(15665)
财经大学(15501)
(15095)
基金
项目(87898)
科学(68666)
基金(64183)
研究(61214)
(56991)
国家(56548)
科学基金(48516)
社会(39318)
社会科(37342)
社会科学(37331)
(34836)
基金项目(33091)
自然(32114)
自然科(31364)
自然科学(31356)
自然科学基金(30771)
(28970)
教育(28346)
资助(26738)
编号(22385)
(21446)
重点(20325)
(19335)
成果(19157)
(18395)
(18072)
创新(17504)
科研(17172)
国家社会(16965)
课题(16898)
期刊
(58171)
经济(58171)
研究(38171)
中国(27878)
学报(23690)
(23129)
管理(21359)
(21350)
科学(19957)
大学(17805)
学学(17071)
农业(13728)
技术(12940)
教育(12409)
(12170)
金融(12170)
财经(10848)
(9251)
经济研究(8765)
业经(8377)
问题(7262)
统计(7093)
(7009)
(6620)
科技(6614)
(6556)
业大(6305)
财会(6179)
技术经济(6095)
理论(5720)
共检索到198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云艳  宋爱婷  柴喜荣  杨暹  
在黄瓜幼苗茎段石蜡切片制作的教学实验中,以常规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通过延长材料固定时间、70%低浓度乙醇脱水时间以及脱蜡和复水时间,缩短高浓度乙醇脱水时间和番红染色时间,改良浸蜡、包埋、展片、烘片、封片方式,得到了连续、完整的蜡带,使最终获得的切片在显微观察下,可见茎横切面结构完整、染色清晰。优化后的石蜡切片技术,避免了常规制片过程中出现的组织变硬变脆、组织与蜡带分离、组织硬化导致切片碎裂、蜡带断裂、组织脱片、固绿颜色过深覆盖番红染色等问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李振东  王倩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发芽、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的苗长、根长抑制显著增强,而浓度为40 mg/mL时,对发芽率的抑制显著。在20 mg/mL浓度范围内,大蒜鳞茎浸提液,促进了黄瓜的幼苗生长、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POD、SOD、CAT的活性,高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幼苗生长及POD、SOD、CAT的活性,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MDA的变化趋势为"V"型,浓度为10 mg/mL时,MDA降低了13.7%。20 mg/mL浓度范围内的大蒜浸提液对黄瓜生长有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盼  李文莹  刘美兰  李静  张琳  
【目的】为了获得利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油桐花芽形成和分化的整个过程的最佳效果,探索针对油桐花序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横纵径1 cm左右的油桐花序为实验材料,针对材料处理、脱水、透明、浸蜡、包埋、染色等传统石蜡制片步骤进行改良。【结果】1)保持样品结构不变的情况除去多余苞片、分支以及密实缠绕在小花萼片外的绒毛,使得药液和蜡液更易进入材料内部,避免了由于油桐花序苞片紧实,绒毛极多所导致的脱水、浸蜡不充分等现象;2)改良后的乙醇脱水时间缩短了1 h,并且材料脱水充分,避免了因脱水透明时间过长引起的材料变硬变脆,保证了石蜡可以与材料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切片时能得到完整和连续的蜡带;3)延长浸蜡时间为1 d,保证大体积材料也能浸蜡充分,包埋过程选择在恒温烘箱中进行,保证器械与材料温度一致,避免了两者产生温差导致材料中产生气泡的不良现象,保证材料的完整性。染色后的切片细胞核颜色红亮鲜艳,核质分明,细胞间轮廓清晰,不论是花序的整体形态结构,还是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均清晰可见。【结论】通过对传统制作石蜡切片方法进行改良有效地解决了油桐花序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花序结构及其分泌物质而引起的不良效果以及脱水过度、浸蜡不充分而导致的材料结构不完整、切片易碎等问题,获得了完整连续的蜡带以及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油桐花序切片。以期望该方法为研究油桐花芽分化及雌雄花发育的细胞学特征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快速高效批量制作油桐花序石蜡切片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花序结构复杂、外部密披绒毛树种的石蜡切片制作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池  
研究低温、干旱锻炼和外喷ABA对黄瓜幼苗的生理影响,初步探讨交叉适应现象的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抗冷性和脱落酸(ABA)含量,体内ABA含量与幼苗抗冷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低温锻炼不仅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且出现了一条新的同工酶带。这条酶带是在处理前细胞内已存在的mRNA上翻译而来。在锻炼过程中喷施5FU和DDTC均降低了幼苗处理的效果。低温、干旱锻炼不但影响了体内激素的平衡,提高了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而且也使控制代谢的酶系统发生了相应改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毅科  杜胜利  王鸣  
以黄瓜卷须为材料,对黄瓜染色体制片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黄瓜染色体制片的系统操作规程。研究发现,黄瓜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与植株倍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瓜倍性鉴定的间接指标,其中单倍体染色中心直径平均为5 1μm,双单倍体为13 3μm,单倍体异染色质数目平均5 0,双单倍体为11 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林林  王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黄瓜组织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黄瓜植株浸提液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子叶大小、地上部干重、根干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黄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25.5%,真菌、镰刀菌数量先减少后分别增加1.55%、137%,细菌数量先增加51.9%后减少12.7%;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真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镰刀菌数量显著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常晓晴  王元  英娜  李楠英  黄倞  李新苍  周俊芳  房文红  
病理检测是一种诊断病原及观察机体组织病理变化的重要方法,特殊染色是在病变组织中寻找病原体的前提手段,良好的染色有助于将病原体与组织区别,从而增加病原在组织切片中的检出率。为筛选出一种适用于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病理切片检测的最佳染色方法,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Masson染色法、爱显蓝-雪夫(AB-PAS)染色法、甲苯胺蓝(TB)染色法、伟郝夫范吉森(EVG)染色法、劳克坚牢蓝(LFB)染色法、天狼猩红(Sirius red)染色和普鲁士蓝(PB)等8种染色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感染了虾肝肠胞虫的肝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切片染色,并结合对EHP检出率的统计分析,比较了这些染色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HE染色法、AB-PAS染色法、TB染色法、EVG染色法、天狼猩红Sirius red染色法和PB染色法对孢子的染色效果较差,与背景颜色对比不明显,单个视野检出率较低; LFB染色法虽然使孢子易被识别,但是有孢子丢失现象,且组织染色效果差;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孢子呈现品红色,与组织颜色对比鲜明,孢子颗粒清晰可见,对组织细胞结构染色效果较好,且检出率也最高。综合分析染色效果及检出率,Masson染色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组织内的虾肝肠胞虫孢子染色的方法,本研究为微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基础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新  杨振超  曹凯  丁娟娟  耿凤展  许红军  钟辉丽  
【目的】探讨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对黄瓜、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通过光形态调控来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下采用新型LED光源的50μmol/(m2.s)红光在黄瓜、番茄幼苗生长暗期(18:00-08:00)每2h照射5min,每个生长暗期照7次,研究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处理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处理抑制了黄瓜和番茄幼苗的下胚轴长、株高、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的生长,壮苗指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2.4%和24.2%;同时影响了干物质在地上部位的分配,黄瓜和番茄幼苗干物质在叶片的分配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有机物向茎的运输和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尚庆茂  宋士清  张志刚  郭世荣  
【目的】明确外源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黄瓜(CucumissativusL.)幼苗耐盐性的作用。【方法】采用SA根际注射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对外源SA的生理响应。【结果】外源SA促进了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Pro的积累,最高分别使两者含量提高了110.4%和82.2%。SA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了非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SOD活性。SA使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并与单一NaCl胁迫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n=10,P<0.01)。施用外源SA后,与单一NaCl胁迫相比黄瓜叶片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苇  张云霞  杨树琼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为有限,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落后。本试验旨在创制整倍体和非整倍体黄瓜种质材料,建立其准确的染色体组成鉴定方法,为进一步选育黄瓜各种染色体系、目标性状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华北生态型黄瓜‘长春密刺’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0.4%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动种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为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以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35—45 d后采收成熟果实进行胚拯救。采用染色体计数,结合形态学、叶片气孔电镜观察,对诱导株及杂交后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利用染色体特异的探针进行荧光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永美  宁宇  魏庆镇  陈劲枫  
人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EC1、北京截头和SWCC12 3种黄瓜苗期在形态、生理及PSⅡ对低温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均使3种黄瓜产生冷害,EC1植株脱水最轻,SWCC12冷害最严重;3种黄瓜的电渗率和丙二醛(MDA)因低温处理而增加,变化最小的是EC1,最大的是SWCC12;低温处理提高了3种黄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尤其是EC1和北京截头的SOD活性反应更为高效和快速,EC1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始终高于处理前的,而北京截头中分别先降低后升高及变化不明显,SWCC12中主要变化趋势为增加,EC1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在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尊瑞  李志强  吴晓云  韩振芹  何笙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愚鹤  李加旺  张文珠  
研究了保护地品种津优35号、戴多星和露地品种园丰元6号黄瓜幼苗在30μmol/(m2·s)光照条件下,光合特性对弱光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弱光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补偿点(LCP)、饱和光照强度(SL)、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暗呼吸速率(Rd)下降,表观量子效率升高(AQY)。津优35号和戴多星胞间CO2浓度(Ci)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园丰元6号Ci上升、Ls降低。弱光导致黄瓜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保护地品种为气孔因素,露地品种为叶肉光合活性下降。RuBPCase活性的下降是黄瓜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妃  杜长霞  金佩颖  何亚妮  樊怀福  
为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营养器官中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影响,以‘津优1号’‘Jinyou No.1’黄瓜幼苗为试材,分别在营养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1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组织结构变化程度逐渐加剧。在质量分数为5%的PEG-6000处理下,幼苗组织出现根皮层薄壁细胞减少、茎木质部导管萎缩、叶片栅栏组织排列更紧密等特征;而在质量分数为10%的PEG-6000处理下,黄瓜幼苗组织和细胞已发生严重变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   赵文麟   张新梅   许彬   罗文   解志强   张应华   许俊强  
【目的】为了解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黄瓜幼苗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干旱处理D和正常处理N,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技术测定黄瓜幼苗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处理N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2.440 mg/g和10.380 mg/g,显著高于处理D的1.547 mg/g和8.356 mg/g;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为处理D(51.807 μg/g和54.848 nmol/g)显著高于处理N(32.628 μg/g和29.005 nmol/g);处理N的根系活力为32.670 μg/(g·h),显著高于处理D的20.714 μg/(g·h);处理N的SOD含量为324.826 U/g,显著低于处理D的578.363 U/g;黄瓜幼苗根际细菌群落中,门分类水平下丰度前5位的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α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simpson)中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PCoA分析显示两处理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处理N与处理D相比,芽单胞菌显著升高,而拟杆菌和厚壁菌则显著下降;LEfSe结果显示处理D显富集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的Muribaculaceae、梭菌纲(Clostridia)、芽孢杆菌纲(Bacilli)等有益细菌;根际细菌群落功能分析发现,处理D显著增加RNA加工和修饰、染色质结构和动力学、转录、氨基酸运输和代谢、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等相关功能的丰度,并上调与硫胺素等次级代谢物相关的合成途径及以糖类、氨基酸为主的降解代谢途径。【结论】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促进根际土壤中以拟杆菌和厚壁菌为主的有益微生物显著富集,并对其细菌群落生命活动产生诱导和促进作用,使与硫胺素等次级代谢物相关的合成途径和以糖类、氨基酸为主的降解代谢途径丰度显著上调。期望为挖掘在干旱胁迫下对黄瓜秧苗生长可能有正向作用的土壤有益菌互作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