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6)
2023(3078)
2022(2541)
2021(2348)
2020(1984)
2019(4205)
2018(4031)
2017(7934)
2016(4403)
2015(4575)
2014(4591)
2013(4551)
2012(4214)
2011(3855)
2010(3761)
2009(3290)
2008(3389)
2007(2972)
2006(2396)
2005(2223)
作者
(14492)
(12341)
(12045)
(11555)
(7814)
(6016)
(5423)
(4685)
(4513)
(4440)
(4199)
(4040)
(4007)
(4000)
(3830)
(3821)
(3696)
(3618)
(3579)
(3412)
(3160)
(3069)
(3019)
(2911)
(2718)
(2701)
(2681)
(2654)
(2639)
(2500)
学科
(15143)
经济(15124)
(12392)
管理(11444)
(10189)
企业(10189)
方法(7861)
数学(6842)
数学方法(6762)
(5048)
(4786)
中国(3772)
(3703)
(3510)
(3406)
财务(3402)
财务管理(3395)
企业财务(3329)
业经(3294)
(3205)
技术(3197)
银行(3192)
(3135)
金融(3132)
(3052)
理论(2616)
(2525)
贸易(2525)
农业(2510)
(2476)
机构
大学(63626)
学院(63176)
研究(23754)
(23246)
经济(22692)
管理(21705)
理学(19301)
理学院(19014)
管理学(18565)
管理学院(18442)
科学(16954)
(16682)
中国(16058)
农业(13528)
(13310)
(13033)
业大(12795)
研究所(12451)
(11309)
中心(10391)
财经(9403)
(9180)
农业大学(8742)
(8676)
(8405)
(8247)
(7912)
科学院(7778)
北京(7657)
(7601)
基金
项目(47328)
科学(36824)
基金(35540)
(33161)
国家(32918)
研究(29377)
科学基金(27369)
自然(19512)
自然科(19128)
自然科学(19116)
社会(19023)
基金项目(18811)
自然科学基金(18796)
(18701)
社会科(18107)
社会科学(18101)
(16154)
资助(14482)
教育(13496)
重点(11029)
计划(10570)
(10288)
(10115)
编号(9938)
(9704)
科研(9621)
创新(9513)
(9393)
科技(9393)
(9246)
期刊
(22327)
经济(22327)
学报(17130)
研究(15739)
(15208)
科学(13151)
大学(11867)
中国(11841)
学学(11599)
农业(10164)
(8981)
管理(7618)
(5654)
金融(5654)
(5298)
业大(5218)
财经(4898)
教育(4593)
农业大学(4495)
(4477)
(4185)
经济研究(4117)
技术(3761)
科技(3645)
业经(3375)
中国农业(3171)
林业(3026)
自然(2947)
问题(2893)
自然科(2624)
共检索到8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吕淑珍  马德华  霍振荣  沈文云  
对黄瓜黑星病抗性不同材料的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无明显关系;接种后24h以内,各材料的PPO及POD活性变化不大,接种后24~48h之间,抗病材料两种酶活性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感病材料,感病材料在接种48h后酶活性才有较大提高,说明接种后PPO、POD活性变化与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之间有密切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娥  乐文全  张新忠  
综述了梨黑星菌的分化类型、侵入机制、抗性遗传及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梨黑星菌在叶片中寄生的具体位置是果胶层。V.nashicola对抗性、易感和非寄主材料的初期侵染相似,当真菌侵入角质层之后,亚角质层菌丝在易感材料中的增长速率远远高于抗性和非寄主材料,并且在抗性和非寄主材料上出现死亡菌丝,这些都表明抗性是在真菌侵入角质层之后表达的。梨黑星病抗性等位基因和敏感性等位基因定位于不同的连锁基因组上,梨黑星病抗性基因与苹果黑星病抗性基因具有同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爱军  张峰  张丽蓉  王永健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小红  杜胜利  张桂华  王葆利  郭蔼光  裴国亮  
用AFLP和SSR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黄瓜抗感黑星病材料Q6和Q12,及其F2极性集团和F2群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多态性。结果表明,AFLP和SSR 2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6.5%,9.6%;阳性比率分别为22%,0。在F2群体中找到了1个AFLP标记E20/M64,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是4.83 cM;1个SSR标记CSWCT02B,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是28.7 cM。AFLP的多态性比率要比SSR的多态性比率高。分析探讨了2种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目的基因连锁标记筛选、基因定位等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庆元  张穗  李久禄  郑文明  陈俊伟  范龙柱  
对13个抗病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抗、感霜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强弱与叶内的叶绿素含量、糖分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幼苗接种经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增加两条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感病品种仅增加一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 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 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 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 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 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俊杰  李磊  王波  秦玉红  崔健  王瑛  王佩圣  江志训  孙吉禄  王珍青  岳欢  张守才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张峰  张丽蓉  王永健  
以危害我国黄瓜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运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病圃检测2种方法对43份黄瓜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抗病材料7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和高感材料20份。其中抗(含中抗)材料占53.5%,感病材料占46.5%。欧洲血缘的抗病(中抗以上)材料占39.5%;华北和日本血缘的抗和中抗材料占13.9%。成株期田间病圃的鉴定结果与苗期接种基本一致,符合率达86.7%。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表明了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枯萎病抗性有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其中欧洲黄瓜抗源较丰富,华北和日本类型的黄瓜枯萎病抗源相对匮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圣平  刘苗苗  苗晗  张素勤  杨宇红  谢丙炎  顾兴芳  
【目的】对黄瓜高抗白粉病材料K8进行研究,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并完成抗性基因的QTL定位分析,为探索抗病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黄瓜白粉病致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syn.Sphaerotheca fuliginea)对K8×K18(感白粉病)杂交后代F2:3家系人工接种鉴定,进行抗白粉病遗传分析。以完成抗病性鉴定的F2和F2:3家系组成的抗感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和2360对黄瓜SSR引物进行SSR分析,采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和MapInspect软件构建连锁群并完成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利用MapQTL4.0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华  韩毅科  孙小红  李淑菊  魏爱民  杜胜利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晨芳  马青  冯东昕  张恩顺  
研究了苯丙噻二唑(BTH)和磷酸盐(K2HPO4)处理黄瓜黄化苗后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0.05~0.70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其中0.5mmol/L BTH处理效果最明显,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0.58降至28.43,发病率由100%下降到58.82%;K2HPO4对抗黄瓜黑星病的诱导效果不及BTH。0.05~0.70mmol/LBTH对黑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1~100mmol/LK2HPO4对黑星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10mmol/L以上浓度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红梅  毛爱军  张丽蓉  张峰  王永健  杨文才  
黄瓜枯萎病是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建立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筛选,明确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可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试验选用5份抗感枯萎病黄瓜材料及其杂交后代,以危害我国黄瓜生产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开展了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浸根接种法,以1×106孢子/mL的接种液接种子叶期幼苗,在白天24~28℃,夜晚16~20℃的温室中培养,接种后10~14d即可正确区分品种之间的抗感性差异。该方法发病迅速,整齐度、重复性好,是较理想的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运用浸根接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宝利  姚婷  张健  叶雪凌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黄酮物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表现为各浓度(0.25,0.5,1,2,4 g/L)下均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4 g/L苦参黄酮处理,菌丝抑制率达到93.08%。在治疗处理中,连续施用60 mg/L苦参黄酮效果最好,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79%,71.55%,48.20%,123.80%,151.48%,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了60.4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敬华  孟庆芳  李亚宁  杨文香  张汀  周锟  刘大群  
药效试验表明,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其中发酵液保护作用的防效为88.63%,治疗作用的防效为82.26%,表明该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通过对喷施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的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的测定发现,喷施Men-myco-93-63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POD,CAT,PAL,PPO等酶的活性在一定时间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