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5)
- 2023(10590)
- 2022(9368)
- 2021(8879)
- 2020(7436)
- 2019(17216)
- 2018(17409)
- 2017(33116)
- 2016(18509)
- 2015(20829)
- 2014(21122)
- 2013(20533)
- 2012(18765)
- 2011(16795)
- 2010(16585)
- 2009(15040)
- 2008(14371)
- 2007(12390)
- 2006(10655)
- 2005(9066)
- 学科
- 济(66118)
- 经济(66034)
- 管理(50791)
- 业(46191)
- 企(38884)
- 企业(38884)
- 方法(31525)
- 数学(27051)
- 数学方法(26720)
- 学(18040)
- 农(17880)
- 中国(17359)
- 财(16550)
- 业经(14686)
- 地方(13941)
- 制(12979)
- 理论(12942)
- 和(11661)
- 农业(11660)
- 贸(11071)
- 贸易(11067)
- 技术(10836)
- 教育(10751)
- 易(10715)
- 环境(10678)
- 务(10496)
- 财务(10426)
- 财务管理(10407)
- 银(10108)
- 体(10056)
- 机构
- 大学(255659)
- 学院(254076)
- 管理(100493)
- 济(91361)
- 经济(89097)
- 理学(87462)
- 理学院(86439)
- 研究(86120)
- 管理学(84762)
- 管理学院(84322)
- 中国(61262)
- 科学(57956)
- 京(55494)
- 农(47029)
- 所(44340)
- 业大(43520)
- 财(41395)
- 研究所(40970)
- 中心(38302)
- 农业(37241)
- 江(36665)
- 北京(34769)
- 范(34131)
- 师范(33739)
- 财经(33497)
- 院(31864)
- 经(30467)
- 技术(30017)
- 州(29958)
- 师范大学(27133)
- 基金
- 项目(182689)
- 科学(141209)
- 研究(130595)
- 基金(130047)
- 家(115127)
- 国家(114167)
- 科学基金(96574)
- 社会(78140)
- 社会科(73762)
- 社会科学(73741)
- 省(72918)
- 基金项目(69817)
- 自然(65347)
- 自然科(63784)
- 自然科学(63765)
- 自然科学基金(62587)
- 划(61541)
- 教育(59960)
- 编号(53933)
- 资助(53620)
- 成果(43934)
- 重点(40695)
- 部(38814)
- 发(38190)
- 创(37717)
- 课题(37671)
- 科研(35328)
- 创新(35123)
- 计划(34764)
- 项目编号(33362)
共检索到36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爱民 杜胜利 赵晶 韩毅科 刘楠 张桂华 崔兴华
以华北类型自交系L04-203为材料,通过对外植体类型、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芽伸长培养基等进行研究,建立了以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方式的黄瓜离体体细胞再生体系。研究表明:附带短下胚轴子叶节为最适外植体;BA/NAA比例对愈伤形成和再生频率有直接影响,NAA为零或低浓度时,在外植体切口处直接形成再生芽,随着NAA浓度增加,切口处愈伤量增大,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NAA(2/0.2 mg/L),每外植体出芽数可达3.8;芽伸长培养基为MS+BA 0.5 mg/L。该体系可用于相关转基因研究。
关键词:
黄瓜 子叶节 再生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爱丽 孙艳 徐凌飞 梁东 邹志荣
研究了TDZ和IBA浓度、苗态、外植体切割和接种方式及基因型对黄瓜子叶节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 S+0.005 m g/L TDZ+0.05 m g/L IBA;两片子叶脱离种壳且与下胚轴处于弯曲状态的子叶节再生频率最高;保留单片子叶、下胚轴纵切、切除此子叶的2/3且竖直插入为最佳切割和接种方式;农城3号为最佳基因型,每块外植体再生芽数可达1.89。
关键词:
黄瓜 子叶节 再生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若纬 顾兴芳 王烨 张圣平 张宝玺
以6个不同黄瓜品种和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激素(6-BA、ABA)对黄瓜离体子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黄瓜之间的再生频率差异较大,吉林旱瓜为最佳基因型,在培养基M7(MS+1.5mg/L6-BA+0.5mg/LABA+2mg/LAgNO3)上再生频率最高达97%,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5.2;与对照相比,6-BA、ABA和AgNO3组合能促进芽的再生,显著提高再生芽数,其中6-BA是黄瓜子叶再生的必要激素,而ABA是促进子叶高效再生的激素;此外,MS培养基添加0.1mg/L6-BA能显著促进再生不定芽的伸长。
关键词:
黄瓜 子叶 基因型 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宏 刘小俊 梁根云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李跃建
以华北型黄瓜‘川翠3号’、华南型黄瓜9361和9149为试材,开展了黄瓜子叶在不定芽诱导和不定苗分化两个阶段所需的激素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在MS+1.5 mg/L 6-BA+1.0 mg/L ABA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20 d左右,转入MS+6-BA 0.3mg/L的不定苗分化培养基,3种黄瓜都能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平均外植体成苗数在2.2以上。从外植体接种到再生苗移栽仅需8周。再生苗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关键词:
黄瓜 子叶 不定芽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富童 程智慧
【目的】优化低频再生黄瓜离体培养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低频再生黄瓜种质Q24和L66为材料,分别以黄瓜的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研究激素配比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将获得的黄瓜子叶节外植体置于1/2 MS培养基上预培养0,1,2,3和4 d,研究预培养处理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黄瓜再生频率差异显著,其中Q24整体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再生频率,其子叶节再生频率为54.8%,下胚轴再生频率为50.0%;L66的再生频率相对较低,其子叶节再生频率为36.9%,下胚轴再生频率为16.7%。激素配比显著影响黄瓜子叶节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其中1.00 mg/L ABA+1.00 mg/L 6-BA对Q24子叶节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到60.7%;2.00 mg/L ABA+1.00 mg/L 6-BA对L66子叶节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到42.9%。预培养处理可显著提高L66子叶节的再生频率,经过1~3 d预培养,其再生频率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32.1%),4 d后再生频率开始降低;Q24子叶节经3 d预培养再生频率达到最高,为27.4%,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Q24子叶节外植体最适激素配比为1.00 mg/L ABA+1.00 mg/L 6-BA,经3 d预培养后其再生频率可达60.7%;L66子叶节外植体最适激素配比为2.00 mg/L ABA+1.00 mg/L 6-BA,经3 d预培养后再生频率可达42.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梓浩 李玉红 董从娟 陈鹏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幼苗叶片为材料,比较2种不同提取介质(CaCl2和LiCl溶液)对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对比IPG胶条梯度、裂解液、上样量及等电聚焦程序对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以0.2mol/L CaCl2和3mol/L LiCl溶液依次提取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选用17cm pH 3~10NL IPG胶条和裂解液Ⅱ(7mol/L尿素、2mol/L硫脲、40g/L CHAPS、10g/L DTT和1mmol/L PMSF),上样量800μg,按聚焦程序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程永安 张恩慧 许忠民 王朝阳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扩繁南瓜双单倍体植株的技术,以扩大双单倍体植株的数量,提高其育种效率。【方法】以双单倍体南瓜后代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1.0,4.0mg/L)和NAA(0.05,0.1,0.2,0.5,1.0mg/L),筛选最佳组合;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0.5,1.0,1.5,2.0mg/L),筛选3种激素的最佳组合。在MS+6-BA 4.0mg/L+NAA 0.2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研究其对不同苗龄子叶的诱导效果。将不定芽接种在含不同质量浓度NAA(0.05,0.1,0.2,0.5mg/L)的MS生根培养基上,比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华 王飞 陆秀英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5.0 mg/L+IAA1.0 mg/L+AgNO3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3.0 mg/L+IAA1.0 mg/L+GA32.0 mg/L+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2 mg/L+NAA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关键词:
辣椒 离体培养 再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海英 武擘 贾彦琼 王玺 李莉
以耐干旱、增产潜力大、抗病毒病、品质优良的晋豆19号大豆为材料,以子叶节、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真叶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方式等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菌苗刚转绿的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愈伤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2,4-D;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5 mg/L NAA。各种外植体中,诱导频率高低依次为下胚轴、上胚轴、子叶节、子叶、真叶。
关键词:
大豆 外植体 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旭花 陈书霞 申晓青 陈为峰 张然然 成思琼
【目的】建立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为黄瓜种质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欧洲型黄瓜种质14-1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AgNO3质量浓度、苗龄、子叶切割方式及外植体接种方式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4.0mg/L 6-BA+0.3mg/L IA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5.00%和2.51;欧洲型黄瓜种质14-1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3.0mg/L 6-BA+2.0mg/L AB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6.70%和2.77;5d苗龄的黄瓜子叶作为外植体...
关键词:
黄瓜 再生体系 6-BA ABA IA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卓男 齐红岩 谢晓雪
探讨组织培养中不同因素对甜瓜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以期建立简单、快速、高效的网纹甜瓜离体再生体系。以日本伯爵系列网纹甜瓜R97和国内网纹甜瓜品种顶峰3号为试材,比较不同外植体部位、苗龄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调查不定芽在不同培养基中的长势情况。结果表明:升汞消毒时间以10min为宜;5d苗龄的子叶为较适宜的外植体;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2.0mg·L-1BA+0.2mg·L-1IAA;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0.4mg·L-1BA+0.05mg·L-1IB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1IBA。
关键词:
网纹甜瓜 子叶 不定芽 培养基 离体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琴 朱月林 朱丽华
以 2个日本优质结球白菜爱知结球白菜 (C1 ) 和新理想白菜 (C2 ) 的子叶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AgNO3浓度和苗龄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6 BA相比, TDZ对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更好。在MS+0 5mg·L-1 NAA+1mg·L-1 TDZ培养基中, 2个品种的子叶不定芽再生率分别达到 75 0%和 55 0%。在此基础上, 添加 5mg·L-1 AgNO3 时, C1 和C2 子叶不定芽再生率分别达到 96 7%和 80 0%, 并以 5~8d为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苗龄。
关键词:
结球白菜 子叶 不定芽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王星 於丙军
以栽培大豆品种‘Jackson’为试材,用萌发5 d的子叶节作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萌发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中,分析和比较TDZ(噻二唑苯基脲)和6-BA(6-苄基腺嘌呤)单独和复配使用时对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中丛生芽的诱导效应,并对其优化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0.5 mg·L-16-BA或TDZ单独使用时,前者能使丛生芽诱导率达到75.56%,诱导效应好于后者,但每个子叶节出芽数低于后者。在诱导培养基中,0.5 mg·L-16-BA和1.0 mg·L-1TDZ复配使用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且每个子叶节出芽数最多,分别为84.75%和3.04。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丛生芽 TDZ 6-B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凤美 王飞 张雯 酒立君 罗静 吴楠 吴恒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娜 薛婉钰 陈盼盼 张婷婷 李娟 陈书霞
[目的]筛选适宜于黄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培养条件,为完善黄瓜胚状体再生途径及建立黄瓜优良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奠定基础。[方法]以8份不同基因型黄瓜种质Q24、Q16、9930、No.26、Gy14、No.14、S63和16F7-2-8为材料,研究基因型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胚状体诱导率及成苗率为考察指标,以Gy14和9930为材料,探讨苗态(子叶未展开,子叶即将展开,子叶展开)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Gy14为材料,从子叶切割方式(不保留下胚轴及保留约1,2 mm下胚轴)、无菌苗培养阶段光照与否、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的质量浓度(0.75,1.00,1.50,2.00 mg/L)以及胚性愈伤的诱导时长(20,30和60 d)等方面,对黄瓜胚状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基因型选择结果显示,Gy14和9930比其他基因型黄瓜种质更易诱导出较明显的胚状体。与子叶即将展开和子叶已展开2种苗态相比,子叶未展开时,Gy14和9930的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分别可达39.3%和38.7%。子叶节保留约1 mm下胚轴处理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85.2%。无菌苗培养阶段每天进行16 h光照和全天暗处理2种方式,对于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不显著。适宜胚状体诱导的2,4-D质量浓度为1.00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31.6%。与诱导20和60 d相比,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30 d的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和成苗率较高,分别为39.6%和65.6%。[结论]黄瓜Gy14的无菌苗处于子叶未展开、仍呈抱合状态时,对其采取保留约1 mm下胚轴的切割方式,置于含1.00 mg/L 2,4-D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可较为高效地产生胚状体,并获得完整的植株。
关键词:
黄瓜 胚状体 愈伤组织 诱导率 成苗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