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9)
- 2023(5144)
- 2022(3973)
- 2021(4039)
- 2020(3071)
- 2019(6911)
- 2018(6886)
- 2017(10652)
- 2016(7379)
- 2015(8457)
- 2014(8496)
- 2013(7461)
- 2012(6770)
- 2011(6294)
- 2010(6650)
- 2009(5659)
- 2008(5541)
- 2007(5072)
- 2006(4485)
- 2005(4251)
- 学科
- 教育(21935)
- 济(15377)
- 经济(15360)
- 中国(14058)
- 管理(12122)
- 业(11363)
- 理论(10233)
- 教学(9290)
- 企(8085)
- 企业(8085)
- 农(6730)
- 方法(6566)
- 学(6493)
- 研究(5546)
- 数学(5323)
- 劳(5319)
- 劳动(5302)
- 数学方法(5210)
- 学法(5173)
- 教学法(5173)
- 思想(4663)
- 农业(4643)
- 学理(4625)
- 学理论(4625)
- 发(4591)
- 政治(4498)
- 财(4289)
- 发展(4277)
- 革(4201)
- 展(4154)
- 机构
- 大学(92354)
- 学院(88257)
- 研究(33485)
- 教育(30051)
- 济(25245)
- 范(24594)
- 师范(24486)
- 经济(24402)
- 管理(24100)
- 京(21349)
- 理学(20595)
- 理学院(20231)
- 师范大学(20187)
- 管理学(19629)
- 管理学院(19432)
- 科学(19340)
- 中国(17158)
- 所(16045)
- 职业(15925)
- 技术(15640)
- 江(15277)
- 研究所(14612)
- 北京(14476)
- 中心(13429)
- 财(12443)
- 院(12135)
- 教育学(11724)
- 州(11605)
- 职业技术(10997)
- 农(10802)
- 基金
- 项目(54474)
- 研究(50597)
- 科学(44028)
- 教育(34095)
- 基金(34041)
- 社会(28508)
- 家(28228)
- 国家(27761)
- 社会科(26515)
- 社会科学(26510)
- 编号(24765)
- 成果(23643)
- 省(23166)
- 科学基金(22910)
- 划(21670)
- 课题(21051)
- 年(18667)
- 基金项目(16343)
- 规划(15475)
- 项目编号(14723)
- 重点(14251)
- 性(14026)
- 部(13950)
- 资助(13412)
- 度(13268)
- 教育部(13080)
- 研究成果(12939)
- 发(12503)
- 一(12194)
- 阶(12095)
共检索到146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劳动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并且贯穿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始终。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有其特定的生成逻辑,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抗战救国的历史使命是其萌生的逻辑起点,鄙视生产劳动的社会风气和脱离社会实践的教育实际是其生成的社会根源,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是其形成的基石,对国外职业教育实践和西方教育理论的借鉴是其产生的外在动力。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双手万能、手脑并用是其核心与精髓,促进就业、增进生产、服务社会是其时代使命,劳工神圣、职业平等体现其劳动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培育道德是贯穿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主线。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启示和时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琛 李珂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黄炎培先生倡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各环节中充分融入劳动内容,在沉浸式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推进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应将"尊重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劳动理念充分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将劳动教育作为推进社会观念变革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劳动精神。
关键词:
黄炎培 劳动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俐萍 郭湘宇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考证了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过程,提炼了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内涵,并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尝试运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把脉,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力求使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
关键词:
黄炎培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巍 姜波 王彦平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黄炎培先生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科学、完整的职业教育评价观。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探究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评价观,主要包括为群服务的学校评价观、躬身入局的教师评价观和德技并修的学生评价观,工学结合、学理与经验兼长、服务勿忘爱国是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的精髓,为我们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遵循。借鉴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双师型”教师整体质量不高、人才供给匹配度低等问题,应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驱动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队伍,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评价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娜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者和推动者,他提出了为个人、为社群、为国家乃至为世界的职业教育目的,构建了贯穿各学段、联系各行业的职业教育体系,采用了"做学合一"、以人为本、科学至上、重视德育等职业教育方法。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式微、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教融合需求迫切的今天,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对树立开放的职业教育观念、构建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方法极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目的 体系 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雨
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缘起于其改良社会落后观念的驱使、职业教育实践的启迪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蕴含着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工学结合,注重实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敬业乐群,赤诚爱国等思想。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着积极的现代价值: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坚持"能力导向",提升教学质量;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学质量内部治理;以立德树人为任务,坚持"德技并举",引领教学新航向。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教学思想 教学改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文武 况成兰
第三次分配作为新发展阶段下助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需要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现形式、价值功能、参与主体、作用领域,拓展其科学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次分配。同时,要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挥社会财富的本质功能、促进劳动人民各阶层的大团结和大联合的理论逻辑上理解中国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基础、实践动因、目标指向,还要站在第三次分配助力重构新发展阶段经济秩序、分配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的高度上审视其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和时代价值。这样有助于全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形成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发挥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共识。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 内涵拓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铎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社会化、科学化和融合化五大特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科学生活方式的探寻,保障学生(生徒)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二,提升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强化“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育;其三,增强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四,完善职普融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实用 科学 融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海玲
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不同行业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但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生由于成绩过低“被迫”选择职业院校就读,不能有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其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仍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得桂 张靖霞
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习近平就劳动教育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且思想深邃。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耕读文化的积极传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教育传统的创新性发展,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它的核心要义包括以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为根本指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特别注重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的相互耦合,重视知行合一与系统治理的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践行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精神有利于增强和贯彻新时代劳动观,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担当有为的当代青年,进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劳动教育 核心要义 当代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兴芳
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意涵,在我国不同形态的历史发展中,彰显出不同的气质:从原始阶段将教育寓于劳动之中,到先秦时期"劳心者"的教养教育与"劳力者"的劳动教育并存,再到封建社会建立在"劳力者"之上的"教养"教育,最后到近代社会劳动补习学校、勤工俭学等的别样形态。从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教育在阶级社会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与职业技术教育息息相关,继承与发扬着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新时代我国的劳动教育,应在其历史演进逻辑的基础上,焕发出独具生命特质的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意涵 历史逻辑 实践形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宁 符刚
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应从理想信念、精神力量、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把握知信行循序渐进的内在转化逻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与载体,推动爱国主义与技能教育融合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奚正新 王桂林
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倍受关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黄炎培职业教育德育观显现出了它新的生命力。黄炎培职业教育德育观的当代价值在于创新德育工作,彰显德育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塑造独立人格;加强德育训练,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德育地位,满足社会要求;加强就业指导,树立职业"三观"。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德育观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渡帆 任捷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多维性和立体性特征的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性,需要多维空间作为其实践的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其现实展开的空间逻辑。空间范畴是对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在空间功能、空间属性和空间环境三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指引了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空间实践。然而,在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分别出现了知识空间与实践空间分离、工具空间和价值空间冲突、教学空间和工作空间桎梏的三重空间矛盾,阻碍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要通过设计课程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功能整合;通过践行主流价值,实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价值引领;通过明晰职能分工,增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协同效应,最终构建起多元立体、纵横联动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教育 职业院校 空间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