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9)
- 2023(8769)
- 2022(6988)
- 2021(6195)
- 2020(5436)
- 2019(12583)
- 2018(12511)
- 2017(24085)
- 2016(13713)
- 2015(15910)
- 2014(16290)
- 2013(16106)
- 2012(14994)
- 2011(13516)
- 2010(13650)
- 2009(12833)
- 2008(12977)
- 2007(11980)
- 2006(10249)
- 2005(9369)
- 学科
- 济(60266)
- 经济(60215)
- 业(34296)
- 管理(34057)
- 方法(27453)
- 企(25580)
- 企业(25580)
- 数学(24485)
- 数学方法(24288)
- 农(18516)
- 中国(16299)
- 学(14484)
- 地方(14224)
- 财(13653)
- 业经(12819)
- 农业(12414)
- 贸(11231)
- 贸易(11225)
- 易(10865)
- 制(10211)
- 和(8631)
- 银(8498)
- 银行(8464)
- 环境(8363)
- 融(8291)
- 金融(8289)
- 务(8203)
- 财务(8180)
- 财务管理(8154)
- 行(8022)
- 机构
- 大学(206557)
- 学院(205879)
- 济(80852)
- 经济(79082)
- 研究(74884)
- 管理(71629)
- 理学(61408)
- 理学院(60621)
- 管理学(59244)
- 管理学院(58878)
- 中国(54176)
- 科学(51270)
- 农(48710)
- 京(44537)
- 所(40875)
- 农业(39039)
- 业大(37948)
- 研究所(37627)
- 财(35786)
- 中心(34403)
- 江(32334)
- 财经(28802)
- 北京(27553)
- 范(27097)
- 师范(26719)
- 院(26265)
- 经(25994)
- 经济学(25492)
- 州(25429)
- 农业大学(25249)
- 基金
- 项目(139305)
- 科学(106727)
- 基金(99135)
- 研究(94907)
- 家(89829)
- 国家(89148)
- 科学基金(73226)
- 社会(58139)
- 省(55976)
- 社会科(54990)
- 社会科学(54969)
- 基金项目(52469)
- 自然(49133)
- 自然科(47916)
- 自然科学(47897)
- 划(47761)
- 自然科学基金(46990)
- 教育(43335)
- 资助(40792)
- 编号(38236)
- 重点(32490)
- 成果(31226)
- 发(31161)
- 部(29874)
- 计划(28708)
- 创(28110)
- 科研(27415)
- 课题(27128)
- 创新(26533)
- 科技(25924)
共检索到29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培培 宋双 张福彦 陈锋 崔党群
【目的】小麦中的脂肪氧化酶(LOX)是影响小麦面粉颜色和其储藏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中国黄淮麦区的306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脂肪氧化酶活性分析及等位基因检测,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测定参试样品的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并利用控制脂肪氧化酶活性的位于1AL上的QLpx.caas-1A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wmc312以及位于4BS上的Ta LOX-B1位点的功能标记LOX16和LOX18,采用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技术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进行参试材料的LOX基因型鉴定。【结果】表型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脂肪...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面粉颜色 脂肪氧化酶 等位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文寅 王慧 崔文礼 张文明 姚大年
【目的】研究小麦籽粒中的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的变异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从遗传育种角度改善小麦籽粒的耐储藏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04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LOX活性。【结果】2年测定的供试小麦品种(系)间的LOX活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年份间LOX活性相关极显著(r=0.605),表明2个年度的品种(系)间差异顺序基本一致,认为LOX活性主要受遗传控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将供试的104份材料的LOX活性聚为5类。【结论】供试小麦品种(系)间LOX活性差异显著;在供试的104个小麦品种(系)中,筛选到6份低LOX活性的品种资源,且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脂肪氧化酶 活性 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何心尧 刘建军 孙道杰 夏先春 何中虎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研究中国冬小麦品种PPO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为小麦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29和PPO16对中国4个麦区的冬小麦品种(系)(试验Ⅰ)和山东省常用亲本(试验Ⅱ)共311份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Ppo-A1b、Ppo-D1a和Ppo-D1b的检测。【结果】PPO18在等位基因Ppo-A1a(高PPO)和Ppo-A1b(低PPO)中分别扩增685bp和876bp的片段,PPO16和PPO29在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两个等位基因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福彦 陈锋 程仲杰 杨保安 范家霖 陈晓杰 张建伟 陈云堂 崔龙
【目的】小麦籽粒脂肪氧化酶(Lox)与面粉色泽密切相关,研究TaLox-B位点上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对Lox活性和面粉色泽的影响,为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品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2份河南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分别测定其Lox活性和面粉色泽,并利用控制脂肪氧化酶活性位于4BS上的TaLox-B1、TaLox-B2和TaLox-B3位点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和Lox-B23对参试材料的Lox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品种间Lox活性及其色泽性状差异达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傅翠真 徐文英 常汝镇 丁安林
大豆制品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化酶(Lox)引起酶促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应用改进的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方法,对中国26个省900份大豆资源进行类型鉴定,发现中国大豆资源中有缺失Lox-1、缺失Lox-2、缺失Lox-3及缺失Lox-2,3的珍贵材料,其中缺失Lox-3的材料较丰富。应用电泳图谱在激光光密度计上扫描,测定酶带峰值面积,比较了同一品种及品种间各条同工酶带活性差异。通过脂肪氧化酶漂白胡萝卜素生化实验,定量测定了品种脂肪氧化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建 张君 曲静 王云鹏 魏益凡 王丕武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大豆籽粒中脂肪氧化酶基因表达,改良大豆品质,创造优良大豆新种质,探索大豆品质育种新途径。【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大豆籽粒脂肪氧化酶基因(Lx1、Lx2、Lx3)核心保守序列357bp片段,通过重组PCR构建大豆脂肪氧化酶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大豆品种吉农18。【结果】获得了12个转基因株系,其中10个株系发生明显变化,SDS-PAGE电泳和脂肪氧化酶活性测定表明转基因植株籽粒中脂肪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平均减低64.2%;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转基因植株脂肪含量平均提高0.8%~1.5%,总蛋白含量降低1.2%~3.0%;RT-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青婷 张飞 吉夏洁 薛金爱 李润植
【目的】植物源环氧化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s,EFAs)是生产高值化工产品的优异可再生原材料。EFAs仅在一些野生植物种子中高水平合成和积累,难以规模化利用。通过在普通油料作物大豆(Glycine max (L.)Merr.)发育种子中组装环氧化脂肪酸合成途径,以期实现这类珍稀脂肪酸(unusual fatty acids,UFAs)的商业化绿色生产。【方法】通过构建琉璃菊(Stokesia laevis)脂肪酸环氧化酶(epoxygenase,SlEPX)基因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粒子轰击法对大豆(cv. Jack)进行遗传转化,经连续选择和鉴定,获得表型稳定的高代转基因大豆株系。分别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SlEPX的整合及在大豆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谱。统计分析SlEPX转基因大豆籽粒形态和大小、百粒重以及种子萌发率等表型,应用气相色谱和凯氏定氮法测试种子油脂和蛋白等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外源基因SlEPX稳定整合于大豆基因组,且能在高代转基因大豆发育种子中正确有效表达。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新合成积累了2.9%的EFAs,相应的亚油酸(18﹕2Δ9,12)含量减低8%。与对照相比,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变长,表皮多皱褶。种子大小测量显示,转基因大豆小粒种子(粒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任明见 王阳阳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000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
关键词:
镉 小麦 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道杰 张立平 夏先春 何中虎 葛秀秀 徐兆华 王辉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引起面条和面团储存期间颜色褐变的主要因素。发掘可应用于籽粒PPO活性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小麦面粉颜色性状的遗传改良。本研究选用来自全国不同麦区的203份冬小麦品种,验证SSR(simplesequencerepeat)引物Xgwm312的PCR扩增片段大小与籽粒P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98bp扩增片段的有无同籽粒PPO活性大小密切相关,该片段的出现通常意味着籽粒PPO活性较高。Xgwm312可应用于籽粒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春暖 王爱民 刘文斌 杨文平 於叶兵 吕林兰 黄金田 齐志涛
为了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5.4±0.2)g的梭鱼鱼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含量为2.71%、5.79%、8.23%、11.85%、14.39%、16.91%的6组等氮饲料,饲养60 d,测定相应生物学指标及酶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P<0.05),肥满度8.23%组最大,其显著高于2.71%组(P<0.05);梭鱼全鱼、肝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14.39%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16.91%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卫波 景蕊莲 王成社 昌小平
【目的】以2份六倍体小麦Opata85和W7984及其重组近交系(RIL)的111个株系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为材料,研究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普通小麦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方法】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2份六倍体小麦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TaDREB1基因的DNA序列,在B基因组上发现了2个SNPs。以其为3′端,设计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及其互补引物,对SNP进行分型,同时研究了特异引物3′端碱基错配对等位基因特异PCR的影响,优化了PCR反应体系。【结果】等位基因特异引物3′端不同位置的碱基错配及不同类型的碱基错配对PCR结果影响较大;在等位基因特异PCR中,Mg2+、dNTP及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峰奇 韩德俊 魏国荣 曾庆东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鉴定黄淮麦区近年小麦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了解抗条锈病基因在该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对黄淮麦区12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分别用Yr(91B/1R)、Yr5、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在参试品种(系)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126个供试材料中,对CY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11个,占8.73%;携带Yr9基因的小麦-黑麦1B/1R易位系的频率仍高达41.6%;分子检测表明,1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廷章 杨俊年 王兆丹 陈再刚
利用RT-PCR方法从番茄中克隆了TomloxD的cDNA。采用生物信息学,ChloroP,SMART方法对TomloxD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TomloxD基因编码是一个由9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蛋白分子量为102.31 kD。在蛋白的N-端有77个氨基酸组成的叶绿体信号肽。TomloxD是一种植物脂肪氧化酶,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在靠近N-端区域有PLAT/LH2结构域,在C-端有pfam:lipoxygenase结构域。TomloxD蛋白与大豆LOX3蛋白三维结构高度重叠。TomloxD与来自马铃薯、烟草、油橄榄、拟南芥和玉米的脂肪氧化酶的一致性分别为96%、90%、82%、72%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胡承孝 甘巧巧 易长城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萌 隋娜 贾曦 赵世杰 孟庆伟 田纪春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鲁麦14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鲁麦14相比,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抗氧化酶活性,而O2,H2O2含量和NPQ都较低。表明生育后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的光合机构受伤害程度较轻,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强,利于高产。从产量水平看,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品种的产量都高于鲁麦14。
关键词:
生育后期 超高产小麦 抗氧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