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9)
2023(14515)
2022(12509)
2021(11673)
2020(9592)
2019(22200)
2018(22110)
2017(41864)
2016(23060)
2015(25974)
2014(25947)
2013(25895)
2012(24264)
2011(22200)
2010(22173)
2009(20241)
2008(19756)
2007(17461)
2006(15644)
2005(14085)
作者
(70639)
(58455)
(57979)
(54909)
(37259)
(28209)
(26245)
(23062)
(22373)
(20932)
(20115)
(19922)
(18856)
(18833)
(18264)
(18040)
(17431)
(17377)
(16836)
(16766)
(14719)
(14516)
(14212)
(13384)
(13089)
(13083)
(13052)
(12959)
(11992)
(11604)
学科
(96027)
经济(95927)
管理(63327)
(60267)
(48547)
企业(48547)
方法(38490)
数学(32410)
数学方法(32037)
中国(28473)
(26687)
地方(25458)
(23461)
业经(22352)
(20112)
农业(18328)
(16808)
贸易(16789)
(16717)
(16486)
环境(16218)
(16195)
理论(15773)
技术(15080)
(14927)
银行(14863)
(14658)
(14522)
金融(14521)
(14337)
机构
大学(330526)
学院(328869)
管理(127563)
(126635)
经济(123696)
研究(119788)
理学(109262)
理学院(107936)
管理学(106001)
管理学院(105429)
中国(88490)
科学(78137)
(73695)
(62680)
(61616)
研究所(57289)
(56236)
业大(53230)
中心(53007)
(50008)
农业(48445)
北京(47364)
(45978)
师范(45463)
财经(44360)
(44001)
(40863)
(40305)
(37491)
师范大学(36760)
基金
项目(225664)
科学(175318)
研究(162113)
基金(160901)
(142830)
国家(141606)
科学基金(119231)
社会(98890)
社会科(93498)
社会科学(93472)
(89238)
基金项目(85624)
自然(79389)
自然科(77368)
自然科学(77347)
自然科学基金(75958)
(75837)
教育(73238)
编号(66513)
资助(66510)
成果(54076)
(52267)
重点(51249)
(48385)
课题(46694)
(46461)
创新(43315)
科研(43095)
计划(42224)
发展(40741)
期刊
(146451)
经济(146451)
研究(98352)
中国(70775)
学报(58092)
(56221)
科学(53257)
管理(48021)
大学(42355)
教育(40131)
(39935)
学学(39530)
农业(39342)
(28522)
金融(28522)
技术(28281)
业经(25113)
经济研究(22473)
(20953)
财经(20855)
图书(20590)
问题(18978)
(17781)
资源(17390)
科技(17146)
理论(15864)
技术经济(15738)
(15385)
业大(15055)
现代(14955)
共检索到49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洪业  黄荣金  
通过对黄淮海平原339个县(市)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把该地区分为4个区和15个亚区。估算出不同类型区中低产地和荒地的面积并分析了其分布情况。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与荒地资源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得出:开发潜力最大的为黄淮平原区;其次为海河低平原区和山前平原区;滨海平原区中低产地面积最小,但荒地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面积大。黄淮海平原4个重点开发区为:北部低产区、中部沿黄高产区、南部中低产区和东部滨海滩涂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吴甫成  
湘南荒地资源的自然潜力及开发模式王良健,吴甫成(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荒地资源的类型,数量、特征及分布本文讨论的湘南地区包括郴州、零陵两地区以及株州市的茶陵、酃县和衡阳市的常宁、祁阳县,大部分属衡邵丘陵盆地以南和五岭之间的山丘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于强  傅抱璞  
建立了一个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式,该模式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并充分考虑了冬小麦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年际之间存在4年和9~10年的变化周期。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在9000~10950kg/hm2之间,其中河北石家庄地区和山东胶东半岛为两个高值区,超过10500kg/hm2。模拟结果与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实践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该地区作物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林芳,田西斗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地后备资源开发与保护杨林芳,田西斗(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济南250014)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全省除胶东半岛外,大部分属于这个区域。本文所述范围主要指鲁西平原和鲁北滨海平原地区的63个县(市、区),土地面积669.29万h...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姚建巨,任国柱  
黄淮海平原包括五省二市,共315个县,总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4%,农村人口占全国的16.4%,耕地占全国的18%,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4%。要实现在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吨的目标,重点投资、加强建设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整个田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粮食生产条件与特点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重要粮食产区。本区气候上兼有我国南北方特点,光热资源丰富,降水较充沛,≥10℃积温3800—4900℃,年降水量500—100mm,适宜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土层深厚,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丽  郝晋珉  王峰  尹钰莹  高阳  段文凯  杨君  
耕地固碳作为陆地主要生态系统固碳的有效补充,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耕地固碳功能研究多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耕地植被、土壤等碳吸收、碳释放以及将耕地看作纯自然生态系统研究系统碳平衡,缺乏从土地利用和管理学科角度对耕地固碳功能进行系统阐述和研究。黄淮海平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区内耕地面积大,耕地利用模式典型。本文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从耕地利用系统的角度出发,基于整个系统碳循环过程,构建了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系统固碳功能研究基本框架,并基于生态学角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相关研究成果,从耕地固碳能力、固碳效率和固碳优势度三个方面对黄淮海平原耕地固碳功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莲英  王秀芬  尤飞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冬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冬小麦主产区,研究选择黄淮海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区近50年来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温度在全年和冬小麦生育期两个时段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运用AEZ模型计算了黄淮海区各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和生育期内日均太阳辐射量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且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幅度较大;(2)黄淮海区年平均温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升  阎爱华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活动,山东省自1988年开始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区域涉及13个市地、82个县市区,土地、耕地和人口均占全省的2/3左右。开发内容包括兴修农田水利、开荒改土、农业科技推广、林业建设、畜牧业建设、淡水养殖、农业机械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贵珍   宋德用   金庆文  
国家提出对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后,黄淮海区域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展开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河南省漯河市是淮河流域的平原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漯河市政府紧紧抓住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机遇,以点带面地组织实施了开发工作。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9年,国务院区域开发办公室等六个部室,在河南省检查开发工作时,给予漯河市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以总分220分(满分为200分)的优秀成绩名列河南省14个地市榜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文雄  林群慧  吴志强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将福建省中低产稻田划分为四种稻作气候层和三种土壤类型,即12种生态类型。对各类型土壤的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良中低产稻田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必须运用产量指标、热量指标、经济价值指标、产投比指标及再利用系数,才能全面衡量系统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稻田的最大效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穆信芳  张佩昌  刘建国  
一、前言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包括京、津、冀、豫、苏、皖五省二市部分地区。1988年国务院决定开发黄淮海平原,主要是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辖83个县,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劳力充足,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但在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平原林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新课题。林业发展规模和布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自然资源的可能性来确定,由于山东省黄淮海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林业发展战略动态仿真模型,定量地研究林业发展规模及其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满平  郝晋珉  刘平辉  李旭霖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重要地位,加入WTO必然对黄淮海平原未来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中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略与对策,为黄淮海平原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贵  邓祥征  陈冬冬  王佩  孙中孝  
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农地流转空间格局特征对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引入ELL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抽样数据进行了空间推演,获得该地区县域尺度农地流转方向和规模的空间格局参数,进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描述农地流转表征指标在县域尺度上的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规模在440.79~1379.86hm~2,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农地转出规模在908.61~2745.29hm~2,表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特征;2农地转入和转出的moran’s I_I值分别为0.78和0.89,反映出黄淮海平原农地转入和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进勇  高旺盛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土地持续生产力的概念 ,并结合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实际对农业技术在土地持续生产力建设中的实施效果以及黄淮海平原土地持续生产力建设的技术选择原则作了分析。最后 ,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当前及今后土地持续生产力建设的几项重大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克清  李双柱  
涟水县第二期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效益分析涟水县农业开发局黄克清涟水县余圩乡政府李双柱国家立项投资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调控农村经济运行,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涟水县立项开发投资的一期工程从1988年开始,至1990年实施结束,二期从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