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8)
- 2023(5991)
- 2022(5068)
- 2021(4496)
- 2020(3784)
- 2019(8132)
- 2018(7801)
- 2017(14464)
- 2016(8056)
- 2015(8591)
- 2014(8208)
- 2013(7962)
- 2012(7391)
- 2011(6578)
- 2010(6308)
- 2009(5821)
- 2008(5640)
- 2007(4860)
- 2006(4137)
- 2005(3611)
- 学科
- 济(28215)
- 经济(28179)
- 业(22208)
- 管理(21714)
- 企(16591)
- 企业(16591)
- 方法(13398)
- 数学(12200)
- 数学方法(12112)
- 农(9711)
- 贸(8414)
- 贸易(8414)
- 财(8370)
- 易(8230)
- 中国(7651)
- 学(7121)
- 业经(6606)
- 农业(6600)
- 务(5350)
- 财务(5347)
- 财务管理(5340)
- 技术(5286)
- 制(5249)
- 企业财务(5118)
- 环境(5019)
- 银(4898)
- 银行(4855)
- 地方(4816)
- 融(4591)
- 金融(4590)
- 机构
- 学院(113708)
- 大学(113209)
- 济(45136)
- 经济(44323)
- 研究(42934)
- 管理(41924)
- 理学(37377)
- 理学院(36913)
- 管理学(36198)
- 管理学院(36021)
- 农(33541)
- 中国(30649)
- 科学(30465)
- 农业(27246)
- 业大(25441)
- 所(24110)
- 京(23706)
- 研究所(22693)
- 中心(19315)
- 财(18252)
- 农业大学(17829)
- 江(15849)
- 财经(15223)
- 院(15045)
- 省(14920)
- 业(14854)
- 科学院(14826)
- 北京(14440)
- 经(14079)
- 室(13787)
- 基金
- 项目(86540)
- 科学(66413)
- 基金(63268)
- 家(60265)
- 国家(59746)
- 研究(53934)
- 科学基金(48818)
- 社会(34877)
- 自然(34689)
- 省(34252)
- 基金项目(34209)
- 自然科(33947)
- 自然科学(33933)
- 自然科学基金(33377)
- 社会科(33114)
- 社会科学(33104)
- 划(29939)
- 资助(25037)
- 教育(23901)
- 重点(20068)
- 计划(19741)
- 编号(19284)
- 发(18590)
- 创(18587)
- 部(18360)
- 科技(18083)
- 业(17922)
- 科研(17694)
- 创新(17446)
- 农(16251)
共检索到15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辉
分析了 13个夏大豆品种的 10个数量性状的稳定性 ,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论证了产量稳定性与其他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大多数品种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 ,可作为夏大豆稳产性育种的间接选择依据
关键词:
夏大豆 数量性状 回归分析法 环境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君 杨春燕 谷峰 张耀斌 冯燕 唐晓东 刘长友 张孟臣
【目的】解析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及其品种与环境的互作,鉴定代表性品种高产与稳产性,为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能够直观分析农作物双向数据的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根据GGE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environmental vector"view)、"哪个赢在哪里"("which-won-where"view)及"高产性和稳产性"("mean VS stability"view)分析参试品种的高产特性与不同年份试验的代表性,解析黄淮海区域有代表...
关键词:
大豆 双标图 产量 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润芝 李延军
用6个夏大豆品种进行双列杂交试验,估算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以进行早代选择;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在中高世代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大豆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都是主要的,并以单株产量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新品系85212、84240B1、77249都是高产育种较理想的亲本材料,尤以品系77249育种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夏大豆,产量性状,遗传力,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邸少华 谢立勇 郝兴宇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大豆生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进行了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变化受CO2浓度升高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蛋白含量和SOD、POD活性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中黄13在开花期蛋白含量增加44.20%,中黄35在鼓粒期蛋白含量增加49.31%;中黄13在开花期SOD、POD活性分别降低17.35%,27.26%,在结荚期SOD活性下降22.38%,中黄35在鼓粒期SO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得孝 陈见生 刘修杰
[目的]利用荚果厚度动态变化可以表征大豆鼓粒特性,本研究将评价不同大豆材料的鼓粒特性,并为筛选优良鼓粒特性材料和研究大豆高产机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49个大豆材料进行花荚标记,定位连续测量荚果厚度,并利用二次函数(^y=^β0+^β1x+^β2x2)拟合各材料的荚果厚度(y,单位mm)与花后时间(x,单位d)的关系,据此预测各材料的鼓粒始期、终期和持续期,以及最大荚果厚度和荚果增厚速率,并对大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对荚果的粒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二次函数有效拟合了荚果厚度(y)与花后时间(x)的关系(R2>0.98)。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鼓粒持续期、荚果增厚速率、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幸 吴存祥 齐玉军 徐泽俊 王宗标 韩天富
【目的】在黄淮海麦豆两熟制条件下,比较不同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探讨麦茬夏大豆免耕播种的技术关键,评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利用价值,以期改进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技术。【方法】定位试验于2012—2014年在江苏徐州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播种方式为主因素,秸秆还田量为副因素。播种方式有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常规免耕机械条播和浅旋人工撒播3种,秸秆还田量设全量和半量2个水平,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大豆播种和出苗质量、生育进程、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及麦秸腐解率的影响。【结果】免耕覆秸精量播种较常规免耕机械条播出苗早1 d,较浅旋人工撒播早1—3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卫东 卢为国 梁慧珍 许景菊 王韧
利用河南省已审定和区试通过的26 个夏大豆品种,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二次逐步回归筛选,确定了主要性状最高理论产量指标并模拟出高产指标,此两项指标可比当前高产对照豫豆8 号增产71-8 % 和30-0 % 。
关键词:
夏大豆 农艺性状 定量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大刚 于国宜 杨勇 李杰坤 王峰 周林 黄志平
为了明确大豆症青对大豆产量的具体影响,针对导致大豆症青的主要危害因子,设置不同的处理,筛选鉴定65份大豆品种(系)的抗性,分析不同大豆症青危害因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症青危害因子的抗性程度具有差异,T2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系)数最少,有53份,占总数的81.54%;T4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数最多,有58份,占总数的89.23%。T4和T5复合危害因子处理的平均症青率较对照增加的幅度(263.87%~281.57%)比单个危害因子的幅度大(117.82%~151.58%)。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茎节数的5个处理变化幅度均最小,平均降幅为7.71%,单株症青荚数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平均增幅为83.52%;从损失率来看,3个产量相关性状中,百粒质量的5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其损失率均最小,平均损失率为8.70%,单株粒质量的5个处理损失率均最大,平均损失率为52.51%。综上,研究明确了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对单株粒质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大豆 症青 产量 危害因子 农艺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常汝镇 吕文河
利用 4 9对SSR引物和 14个农艺性状对 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 1.0 70 0~2 .7310 ,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 0 .5 313~ 0 .92 0 3;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1.1912 ,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为 0 .6 0 79,可见黄淮夏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96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数据聚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农艺性状聚类时 ,可根据种皮色将材料划分为 2大类群。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相同...
关键词:
黄淮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有忠 叶春秀 董永梅 王志军 谢宗铭
【目的】本文对北疆复播大豆新品种进行了选育,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个超早熟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复播大豆单株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02%;单株生物产量与单株粒数、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单株有效荚数、结荚高度、株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5.2294%。【结论】产量构成的主要性状有生育天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有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玉香 夏延斌 刘爱玲
为探明腊八豆各生产环节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腊八豆各工艺环节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结果表明 ,浸泡、蒸煮、油炸对腊八豆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损失率分别为 16 .3% ,2 8% ,36 % .发酵前后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各组分有显著改变 ,95 %的结合态的糖苷转化为游离的苷原 ,其生物活性大大提高 .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腊八豆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门明新 李新旺 许皞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为维持田块尺度粮食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肥料处理与多种稳定性指数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稳定性。【结果】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CK、P2K2、N2K2和N2P2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N2P2K2处理的25.5%、34.5%、43.3%和83.2%;玉米产量分别为42.3%、52.7%、70.6%和76.2%;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到59%,第2年为43%,此后稳定在40%左右;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至72%,第3年为55%,之后保持在55%左右;不施钾肥,土壤钾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浩
对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DUS测试指南中44个标准品种的51个测试性状表达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施用量对目测性状和量测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38个目测性状中,抽穗期、叶片绿色深浅与茎节花青甙显色对氮素的反应较明显,其他指标稳定性相对较好;13个量测指标中,最长芒长度稳定性较好,其他性状在不同氮素施用水平下均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水稻 氮 测试 性状 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张学林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品质 AMMI模型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