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
2023(406)
2022(263)
2021(194)
2020(113)
2019(275)
2018(252)
2017(373)
2016(170)
2015(180)
2014(120)
2013(133)
2012(142)
2011(98)
2010(99)
2009(84)
2008(80)
2007(75)
2006(73)
2005(44)
作者
(671)
(584)
(548)
(493)
(353)
(268)
(240)
(238)
(211)
(186)
(182)
(179)
(175)
(172)
(171)
(162)
(161)
(158)
(144)
(143)
(134)
(134)
(133)
(133)
(130)
(130)
(129)
(120)
(118)
(118)
学科
环境(1204)
管理(1188)
(891)
经济(890)
(686)
(617)
(585)
企业(585)
规划(583)
环境规划(579)
资源(537)
部门(440)
门环(439)
(433)
(347)
(320)
生态(309)
业经(289)
技术(288)
利用(283)
开发(278)
中国(261)
技术管理(246)
(244)
地方(244)
经济学(221)
供销(209)
(209)
发展(204)
环境经济(204)
机构
学院(3154)
大学(2957)
管理(1428)
(1426)
经济(1400)
理学(1249)
理学院(1246)
管理学(1224)
管理学院(1224)
研究(993)
科学(713)
业大(657)
中国(627)
(571)
(559)
中心(481)
经济管理(477)
农业(459)
(432)
(427)
(421)
经济学(417)
研究所(401)
(391)
经济学院(384)
工程(382)
财经(380)
商学(378)
商学院(375)
北京(372)
基金
项目(2690)
科学(2137)
研究(1946)
基金(1914)
(1723)
国家(1715)
科学基金(1553)
社会(1366)
社会科(1313)
社会科学(1312)
(1182)
基金项目(1129)
自然(967)
自然科(944)
自然科学(944)
自然科学基金(927)
(918)
(765)
(673)
发展(647)
创新(633)
重点(631)
(630)
教育(603)
(597)
国家社会(590)
绿(583)
(561)
资助(558)
编号(541)
期刊
(1571)
经济(1571)
研究(647)
学报(533)
(484)
管理(465)
生态(463)
科学(456)
农业(387)
大学(387)
学学(382)
中国(303)
业经(300)
技术(278)
林业(226)
(226)
科技(222)
资源(210)
技术经济(201)
(193)
(184)
金融(184)
业大(165)
经济研究(151)
现代(144)
(141)
问题(136)
财经(129)
理论(118)
城市(117)
共检索到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乃好  张晓雯  毛玉泽  庄志猛  王清印  
实验室条件下对2008年6月黄海中南部海域暴发的绿潮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样品进行培养,观察记录绿潮浒苔生活史不同世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成熟藻体释放出的雌、雄配子结合后固着,随后发育形成新个体;刚释放出的孢子具有聚集生长的趋势,随后发育形成具有假根和叶状体分化的新个体;在生长衰败期,部分藻体体细胞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膨胀后发生分裂,发育形成新个体并能在死去的藻体上附着生长;培养的叶状体片段两端迅速愈合,并显示生长极性,两端分别形成叶状体和假根。后两种单性生殖方式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青  张建恒  赵升  刘材材  张林慧  季晓  宋文鹏  徐韧  何培民  
研究了绿潮暴发过程漂浮浒苔藻体独特悬挂分枝现象,及其对高光强逆境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2012-2014年连续3年跟踪监测黄海绿潮漂浮浒苔漂移过程,发现海面漂浮藻体多为气囊主枝,因受高光强胁迫大部分逐渐变白死亡,而水下悬挂分枝藻体可以躲避高光强逆境胁迫生存下来。进一步对青岛海域漂浮浒苔气囊主枝与悬挂分枝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显微细胞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海面漂浮藻体气囊主枝多呈白绿色,F_v/F_m平均约为0.29,叶绿素含量约为0.32 mg/g,细胞质多数发生偏移或萎缩变色,且部分细胞形成生殖细胞囊或已放散出生殖细胞;而悬挂分枝多呈绿色且F_v/F_m较高平均为0.6,叶绿素含量高达0.87m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嵇嘉民  徐韧  何培民  张天夫  王晓坤  李宇航  任松  许璞  陆勤勤  
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发现Ulva linza的生活史包括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方式。单株培养时,发现有些配子体通过放散两鞭毛的配子完成单性生殖;有些孢子体通过放散两鞭毛或四鞭毛的中性游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同时,有性生殖则由配子体和孢子体相互交替完成;多株培养时,雌雄异体的配子体成熟后,分别放散两鞭毛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接合成合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成熟后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游孢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固着,随后发育成配子体。Ulva linza的生活史是单倍的配子体与二倍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在Ulva linza的生活史中,无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占有优势。因为不论是在无性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刘峰  
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已经连续发生了9年,呈现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暴发趋势,给我国沿海城市的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居民生活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外,绿潮近几年也陆续在我国沿海多地暴发。本文依据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了南黄海浒苔绿潮发生发展的关键过程和重要机制,分析了绿潮发生的关键要素,以期为制定积极有效绿潮监控和防治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南黄海浒苔绿潮的连续发生凸显了我国沿海海洋环境近十几年日益恶化的状况;有效改变当前灾害频发现状,还需要我们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伟  马家海  胡翔  杨建强  张天夫  陈斌斌  徐韧  叶属峰  
我国黄海海域连续3年爆发大规模的绿潮,漂浮的绿藻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生物量迅速增长,海域覆盖面积呈倍数扩增。选取漂浮绿藻中的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厘米藻体能够产生大约5.35×106个游孢子或1.07×107个配子;在繁殖高峰的5-8月间,一株成熟藻体25%左右的部分能够放散生殖细胞,产生约1.15×107个游孢子或2.31×107个配子。漂浮浒苔在此期间主要以单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其中以单性生殖最为常见。其配子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合子具有负趋光性。漂浮浒苔的游孢子、配子或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均能发育成一株新的藻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华梁  霍元子  张建恒  韩渭  谈吉  韩红宾  崔建军  黄希文  刘材材  王金辉  徐韧  何培民  
调查了2012年4月、8月和2013年4月、8月两年4个时期的南黄海绿潮藻显微繁殖体分布与种类组成。研究绿潮暴发早期(4月份),南黄海已有显微繁殖体广泛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如东、大丰近岸海域,2012年4月大丰海域密度最高可达1 312ind/L,2013年4月如东海域密度达到884 ind/L;黄海绿潮暴发末期(8月份),高值区随大面积绿潮藻向北转移,随着如东和大丰海区漂浮绿潮藻消失,显微繁殖体的数量降低至较低水平,2012年和2013年8月密度范围分别为0~38 ind/L和0~28 ind/L。2012年和2013年4月显微繁殖体由曲浒苔(Ulva flexuosa)、浒苔(Ulva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李红艳  
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浒苔为原料投喂体质量(5.26±0.14)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幼参,与幼参常用饵料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效果对比。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浒苔蛋白质含量为15.7%,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脂肪含量低(1%),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0.24%);浒苔中各重金属(无机砷、镉、铅、甲基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瑜  王彩理  尚德荣  翟毓秀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三级脱水分段快速干燥技术,浒苔发生期间以浒苔作为原料及时快速处理大量新鲜浒苔,以制胶后的海藻渣作为常备原料,节能减排,变废为宝。通过对浒苔成分和有害重金属砷、铅、镉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浒苔是一种低污染、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新型海洋食品。同时进行了浒苔罐制产品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浒苔罐头的调味料配方和杀菌工艺,为浒苔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张天夫  王金辉  张华伟  李宇航  徐韧  
报道了有分枝的和气囊状的长石莼。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分别采集到了有分枝的长石莼,对有分枝的长石莼进行研究表明,分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分枝,另一种是假分枝。同时研究了有分枝的长石莼的生活史,与无分枝长石莼的生活史相同,其生活史亦是单倍的配子体与二倍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在2008年度暴发的绿潮中采到了气囊状且具分枝的类似长石莼藻体,气囊状的结构可以使此类长石莼漂浮在海面生长。漂浮的绿潮藻成为生殖细胞的附着基质,大量的生殖细胞在囊状藻体上附着生长,可能成为黄海海域漂浮海藻泛滥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千桃  霍元子  张寒野  李信书  冯子慧  王阳阳  张饮江  何培民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在室内条件下的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和条浒苔藻体体重日生长率分别为17.30%和16.82%;浒苔和条浒苔藻体幼苗在温度25℃和光照140μmol/(m2.s)的条件下达到最大体长日生长率,分别为78.9%和82.1%。在1~10 g/L密度范围内,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藻体密度为10 g/L时,NH4+-N浓度分别下降了86.43%和84.13%。两种浒苔对NH4+-N吸收速率与介质中NH4+-N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晓惠  施锦婷  张建恒  康新宇  丁晓玮  何培民  文钦琳  杨晓倩  
由于浒苔染色体制备难度较大,至今还没有准确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报道。以引发我国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解-荧光法制备浒苔染色体,并比较分析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秋水仙素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和滴片高度等3个关键因素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以建立浒苔染色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染色体浓缩程度适宜,分散均匀,形态清晰;用质量浓度为2%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混合酶解20 h效果最好,能去除细胞壁、细胞膜和多糖物质;30 cm高度下滴片,能使细胞分散均匀,可以获得质量较高的浒苔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浒苔雌、雄配子体染色体数目为9条,孢子体染色体数目为18条。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浒苔遗传特征分析以及浒苔功能基因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建军  朱文荣  施建华  华梁  陈丽平  徐文婷  邵飞  韩红宾  何培民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伟红  冷凯良  王志杰  宁劲松  王瑜  刘艳萍  翟毓秀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浒苔的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浒苔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8.78%,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35.08%;从浒苔中鉴定出19种脂肪酸,由C12~C24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78%,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特别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比较丰富,ω-3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9.68%,绿藻的特征脂肪酸——亚麻酸(C18∶3n3)相对含量达18.7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新倩  杨锐  吴小凯  黄艳花  
为研究浙江近海浒苔Ulva spp.(EntEromorpha spp.)外生细菌多样性,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16s rDna测序分析的方法,从舟山朱家尖、宁海国华电厂和奉化南沙3个地区分离到可培养的浒苔外生细菌及其周围海水细菌65株。根据细菌菌落特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等将分离到的细菌分为26种表型。16s rDna序列测序比对发现:菌株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赤细菌属(Erythro...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平真  韦章良  陶燕东  王艺  张建恒  于克锋  何培民  霍元子  
于2015年1—12月对杭州湾北部沿岸碧海金沙围隔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每月一次的跟踪监测,进行围隔海域水质分析评价,通过调查底栖浒苔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评估其对围隔海域水质的修复能力。根据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表明,2015年该围隔海域1—9月份属于高富营养化状态,10—12月份属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溶解无机氮(DIN)全年平均为(0.91±0.11)mg/L,属劣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磷(DIP)全年平均为(0.031±0.005)mg/L,属Ⅲ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有机污染指数(A)显示,2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