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
2023(1705)
2022(1427)
2021(1350)
2020(1149)
2019(2541)
2018(2510)
2017(4267)
2016(2683)
2015(3011)
2014(3122)
2013(3300)
2012(3148)
2011(3047)
2010(3037)
2009(2857)
2008(2983)
2007(2645)
2006(2441)
2005(2186)
作者
(11618)
(9908)
(9808)
(9189)
(6357)
(5062)
(4459)
(3935)
(3795)
(3571)
(3546)
(3527)
(3475)
(3427)
(3373)
(3180)
(3019)
(2992)
(2980)
(2978)
(2641)
(2638)
(2478)
(2312)
(2243)
(2232)
(2218)
(2145)
(2143)
(2139)
学科
(8192)
经济(8184)
管理(7780)
(6000)
(5047)
资源(4589)
(4016)
企业(4016)
方法(3556)
(3204)
数学(2912)
数学方法(2829)
环境(2634)
(2365)
人事(2298)
人事管理(2298)
中国(2283)
生态(2280)
(2101)
理论(1826)
水产(1821)
农业(1768)
地方(1735)
及其(1640)
业经(1536)
组织(1508)
生物(1483)
(1456)
(1433)
森林(1433)
机构
大学(43904)
学院(43114)
研究(20587)
科学(17680)
(15656)
中国(14337)
(13245)
管理(12930)
农业(12751)
研究所(12564)
(11701)
业大(11350)
经济(11311)
(10810)
理学(10646)
理学院(10466)
管理学(10040)
管理学院(9962)
(9022)
(8423)
中心(8416)
实验(7989)
农业大学(7888)
(7832)
(7669)
实验室(7642)
科学院(7370)
(7279)
重点(7246)
资源(6996)
基金
项目(32724)
科学(22819)
(22563)
国家(22428)
基金(21844)
研究(17846)
科学基金(16611)
(13414)
自然(13306)
自然科(12791)
自然科学(12779)
自然科学基金(12547)
(11793)
基金项目(11278)
资助(10101)
科技(9535)
计划(8891)
社会(8802)
社会科(8255)
社会科学(8249)
重点(8205)
教育(7390)
(7337)
专项(7138)
科研(6977)
(6395)
编号(6334)
(6306)
(6155)
(6043)
期刊
学报(16923)
(13396)
(13288)
经济(13288)
科学(12347)
中国(10967)
大学(10594)
学学(10062)
农业(9288)
研究(8678)
(5417)
资源(5194)
业大(5126)
林业(5030)
管理(4702)
图书(4382)
农业大学(4040)
自然(3504)
(3450)
(3289)
书馆(3258)
图书馆(3258)
科技(3203)
教育(3021)
技术(2806)
中国农业(2720)
自然科(2424)
自然科学(2424)
科技大(2267)
科技大学(2267)
共检索到6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波  张敏  戴芳群  金显仕  
2005年4月~2006年7月期间,在黄海中南部水域采集了8种重要的经济鱼种和小型饵料鱼种(小黄鱼、赤鼻棱鯷、凤鲚、黄鲫、皮氏叫姑鱼、黑鳃梅童、棘头梅童和细条天竺鲷)以及8种无脊椎动物(脊腹褐虾、鹰爪虾、葛氏长臂虾、中华管鞭虾、口虾蛄、日本枪乌贼、火枪乌贼和双斑蟳),共计5510尾样品。通过对这些种类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种间差异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黄海生态系统中的16种重要生物资源种类间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脂肪和能量含量将其分为3组:(1)赤鼻棱鳀、凤鲚和黄鲫属于脂肪和能量含量较高的鱼类,平均脂肪含量为8.24%,能量含量为7.15kJ...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衡  张波  金显仕  赵宪勇  
根据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5月黄海中南部水域鱼 (Engraulisjaponicus)的调查资料 ,分析其脂肪含量与叉长、性别以及水分含量的关系。产卵前期 (5月)、产卵盛期 (6月 )和越冬期 (1月 )脂肪含量同叉长呈显著正相关 (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涛  单秀娟  陈云龙  戴芳群  周志鹏  
基于在黄海中南部海域采集的23尾体色花纹各异的狮子鱼标本,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因(COⅠ)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中南部海域狮子鱼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2尾标本在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如背鳍、尾鳍、臀鳍、胸鳍、幽门盲囊、头长/体长、头长/吻长、眼间隔/眼径、体高/体长等,属于细纹狮子鱼的范畴。其中4尾标本体表覆盖明显黑褐色横斑。5尾体表覆盖不规则斑纹,眼部存在放射性白色条带,头部及尾部存在明显的纵纹。9尾在头部或体侧具有褐色或者黑褐色细点,臀鳍黑色,尾鳍基部有1白斑。4尾体表尾红褐色,具有纵行细纹,背鳍、尾鳍、臀鳍及胸鳍外缘灰黑色;另1尾根据可数性状判断,其属于网纹狮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立  李渊  林龙山  姚壮  晏磊  张鹏  
2012年9~10月(秋季)和2013年3~4月(春季),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结合灯光罩网对南海中南部(5°00'N~16°00'N)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与评估。通过分析渔业声学数据,并结合渔业资源采样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鲭科(鲣KatSuwoNuS pElamiS、圆舵鲣auxiS rochEi、扁舵鲣auxiS thazard)、鲹科(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和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等)和金枪鱼属(黄鳍金枪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聂丹丹  张波  金显仕  
利用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能值、脂肪含量及C∶N比值及其随不同海区和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能值、脂肪含量与C∶N比值无显著差异;仅黄海中部的浮游动物脂肪(P<0.05)和能值含量(P<0.01)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的平均能值和脂肪含量高于秋季;脂肪含量无明显的地理差异,能值含量和C∶N比值有显著的地理差异。统计分析表明,脂肪含量与C∶N比值(春季P<0.01),能值与C∶N比值(秋季P<0.01,春季P<0.01),水分含量与能值(秋季P<0.01,春季P<0.01)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振海  金显仕  李显森  
根据2006年黄海中南部4个季度月(1、4、8、10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了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时空生态位宽度、时空生态位重叠以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以期对该海域主要鱼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总共有鱼类57种,其中冬季39种,春季42种,夏季31种,秋季40种。4个航次共有相同鱼种22种,隶属于14科20属。时空生态位宽度值大于1的10个鱼种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鱼安鱼康Lophius litulon、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小带鱼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利用2006年1月—2009年7月在黄海中南部进行的7个月的底拖网调查,采集了体长在18~525 mm范围的细纹狮子鱼样品3 005尾。通过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营养级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结果表明,除3月份外,细纹狮子鱼是各月份黄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重要种类;目前脊腹褐虾仍是细纹狮子鱼的优势饵料生物,而方氏云!替代"成为其优势饵料生物。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和摄食强度都有显著的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体长是导致细纹狮子鱼摄食习性周年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体长增加,细纹狮子鱼发生了3次显著的食性转换,体长在50 mm从底栖动物食性转换为广食性;大于100 mm转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玲  李显森  赵宪勇  李富国  金显仕  
根据2002~2004年在山东半岛南部鱼(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的调查资料和1985~1986年相关历史资料,分析鱼在经过近20年的高强度捕捞过程中,资源衰退导致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叉长、纯重和年龄之间关系的变化,并对两个时期相同个体鱼的生殖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2~2004年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14 850±579)粒,个体绝对生殖力随叉长、纯重和年龄的变化显著;与1985~1986年同海区、相同叉长范围和纯重范围的鱼相比,2002~2004年鱼生殖力的增大显著。生殖力增加可能是鱼对长期捕捞压力及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单秀娟  李忠炉  戴芳群  金显仕  
根据2000~2010年"北斗"号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水域8个航次的渔业生物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1985~1986年的历史资料,对该水域小黄鱼种群的生长、摄食、繁殖及资源量变动等生物学特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季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范围要高于其他季节,从2000~2010年在同一季节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降低,并且优势体长更为集中。小黄鱼食物组成从1985~1986年到2000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0~2010年小黄鱼食物组成变化不大。1985~1986年小黄鱼食物主要是以鳀Engraulis japonicus(重量百分比为45.18%)为主,其次是小型底栖虾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单秀娟  陈云龙  周志鹏  戴芳群  金显仕  
基于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北斗"号渔业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的底拖网数据,对细纹狮子鱼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卵径、性腺成熟度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卵径分布由1985-1986年的多峰型转变为2011-2012年的双峰型,但平均卵径由(1.1±0.2)mm增加至(1.2±0.1)mm。2011年1月细纹狮子鱼性成熟系数和肥满度比1986年1月有所下降,均与绝对繁殖力无显著相关(P>0.05)。1985-1986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9407-84209粒,平均为(37677±362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446-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牛明香  王俊  吴强  孙坚强  
基于遥感和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技术,利用2000~2015年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和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海水温度梯度等遥感数据,在定性分析黄海中南部越冬鳀(Engraulisjaponicus)资源密度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时空和环境因子构建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时空因子(年、下网时间、经度和纬度)和环境因子对越冬鳀资源密度的总偏差解释率为44.76%,其中,时空因子对其的影响均显著,以空间因子影响最大,对总偏差的解释率为35.4%;环境因子中,水深、海表温度和温度梯度对其影响显著,而叶绿素a浓度影响不显著;越冬鳀分布的最适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表温度梯度范围分别为7~11℃、1.2~2.3 mg/m~3和0.7~2.5℃。研究结果对环境变动下的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郜华萍  宗明华  欧阳坚  杨继康  
本文通过对生物资源项目开发技术与其他项目的开发技术的特殊性和差异的论述,说明了其技术含量是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生物资源开发项目技术含量的内涵和其指标体系的阐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国政  李显森  朱建成  戴芳群  金显仕  
对2008年7~12月黄海中南部(120°12′~122°E,32°30′~35°N)小黄鱼当年幼鱼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12月,小黄鱼当年幼鱼的体长月均增加13.22±5.65mm,体重月均增加4.34±0.65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3.76×10-5L2.8303,幂指数b接近于3,生长接近匀速。通过研究耳石的长度、重量与体长、体重的关系,发现耳石的长度和重量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在3种回归方式(Liner,Power,Quadratic)中,乘幂函数的相关性最好。采用7种生长方程对小黄鱼当年幼鱼的生长进行拟合,从决定系数R2及残差平方和RSS的数值来看,VBGF(v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云雷  孙霄  刘晓慧  崔晏华  简盈  薛莹  
气候变化会引起海洋中的环境因子发生变动,进而会影响鱼类产卵场的适宜性。为全面了解气候变化下黄海中南部近海海域斑鰶的产卵场适宜性变动规律,为黄海中南部产卵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根据2014—2018年5—7月黄海中南部产卵场调查数据,并结合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模型提取的表层水温、表层盐度、水深、离岸距离、海表流速以及NOAA数据中心的叶绿素a浓度6种环境因子,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构建黄海中南部斑鰶产卵场适宜性的分布模型,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预测该鱼种产卵场在未来的潜在分布。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中影响斑鰶鱼卵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主要因子在5—7月分别为水深、叶素素a和表层水温,其偏差贡献率分别为24.49%、28.08%、26.26%。。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斑鰶的适宜产卵场将向北迁移。此外,黄海中南部北部沿岸海域及南部远岸深水区的栖息地适宜性明显增加。因此,未来在产卵场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这一变动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荷霞  刘永学  李满春  李飞雪  洪武扬  孙超  
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九段线内油气资源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能源安全。本文以南海中南部海域主要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资源现状与潜力、招标和开采情况等数据为基础,采用SAVEE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勘探和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积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资源现状与潜力控制,消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他国家的招标和开采情况控制。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建南盆地和北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