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
2023(2152)
2022(1840)
2021(1726)
2020(1477)
2019(3508)
2018(3442)
2017(6594)
2016(3733)
2015(4037)
2014(4016)
2013(4085)
2012(3937)
2011(3431)
2010(3414)
2009(3148)
2008(2921)
2007(2652)
2006(2294)
2005(2102)
作者
(12445)
(10662)
(10427)
(10036)
(6460)
(5230)
(4559)
(4111)
(4109)
(3790)
(3707)
(3543)
(3502)
(3489)
(3436)
(3413)
(3183)
(3148)
(3122)
(2980)
(2836)
(2706)
(2603)
(2394)
(2385)
(2336)
(2328)
(2326)
(2198)
(2119)
学科
(16978)
经济(16972)
方法(8350)
数学(7993)
数学方法(7939)
(7116)
管理(6481)
(5278)
地方(4554)
(4383)
(4175)
企业(4175)
中国(4102)
(3882)
税收(3780)
(3764)
(3735)
土壤(3722)
(3661)
农业(3414)
地方经济(3361)
收入(2512)
(2264)
贸易(2261)
(2176)
(2160)
金融(2160)
业经(2122)
(2061)
(2006)
机构
学院(52516)
大学(51948)
研究(22324)
(21565)
经济(21194)
中国(16108)
科学(15810)
管理(15621)
(15296)
理学(13492)
理学院(13297)
(12912)
管理学(12854)
管理学院(12778)
农业(12342)
研究所(12103)
(11447)
业大(11207)
(9950)
中心(9349)
(8508)
(8043)
(7940)
科学院(7870)
农业大学(7846)
财经(7828)
经济学(7457)
(7202)
北京(7183)
(7109)
基金
项目(37981)
科学(28481)
基金(27237)
(26663)
国家(26542)
研究(22783)
科学基金(20566)
自然(14819)
(14627)
自然科(14444)
自然科学(14437)
基金项目(14217)
自然科学基金(14159)
社会(14002)
社会科(13331)
社会科学(13329)
(13235)
资助(11802)
教育(10357)
重点(9872)
计划(9087)
(8807)
科技(8633)
(8167)
编号(7861)
科研(7711)
(7453)
创新(7152)
专项(6808)
(6616)
期刊
(21807)
经济(21807)
学报(14802)
研究(14788)
(13622)
科学(11179)
大学(10126)
中国(10121)
学学(9946)
农业(9461)
(7679)
管理(5650)
(5558)
业大(4439)
经济研究(4225)
财经(4071)
技术(3883)
(3836)
金融(3836)
农业大学(3662)
(3546)
(3356)
教育(3350)
林业(3326)
资源(3266)
统计(3231)
问题(3099)
中国农业(2890)
自然(2889)
科技(2743)
共检索到77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维新  
应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黄泛平原土壤中锰的生物有效性,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和锰肥的增产效果。结果显示,黄泛区土壤中活性锰的含量普遍较低,85.80%的农田土壤处于缺锰状态。潮土中的锰,40%是以对植物无效的残留态和晶形铁结合态存在,仅有0.06%的锰是以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代换志存在的,还有40%的锰以氧化物形态存在,虽然有效性较高,但需经还原转化。因此本区土壤施用锰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幅度为0~34.3%,视作物种类和土壤质地而定。在当前农作条件下,锰肥宜施在砂质土壤和豆科作物上,其他类型土壤近年不会出现严重的缺锰现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钱发军  邓挺  曹敬学  
利用郑州铝厂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硅肥添加剂生产的硅肥,在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上进行花生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施用后,花生增产率在10%以上。为今后利用赤泥作硅肥主要原料提供了成熟工艺,同时为在黄河冲积平原花生产区推广硅肥积累了经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牛安妮  邓挺  钱发军  石琴  罗铁贤  黎雪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顷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23.2%。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中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文峰  朱志锋  刘凡  胡荣桂  单世杰  
论文探讨了江汉平原果园、旱地、水田、水旱轮作等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均以2~20μm粒径为主,其次为<2μm和20~50μm粒径,50μ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比<50μm粒径的高;但69.8%~86.6%的有机碳分布在<50μm粒径团聚体中,其中以2~20μm团聚体中有机碳所占的比例最大(35.2%~45.9%),细微团聚体固碳能力较强,而粗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较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胜利  余存祖  戴鸣钧  
本研究发现,有机肥猪粪、牛粪和腐熟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提供锌、锰能力;石灰性土壤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锌、锰的有效性;有机肥对土壤中锌、锰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降低土壤对锌肥的固定能力,提高锌肥的利用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旋  孙克刚  杨占平  王恒宇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 ,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 ,将黄泛平原粗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 :速变层 (0~ 4 0cm) ,活跃层 (4 0~ 10 0cm)和稳定层 (10 0cm以下 ) ;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 :强烈腾发期、补充下淋期、缓慢消耗期和相对稳定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娟  李金凤  赵斌  王永欢  
自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硅肥研究以来,硅肥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应用效果证明了硅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在改良土壤等方面的作用,因此硅肥被当今农业科学家列为继氮、磷、钾肥之后的第四大化学肥料。现将硅肥的研究现状、生产应用现状、合理施用技术及在辽宁省的应用前景作以阐述。一、硅肥研究现状大量研究结果证明,硅肥既可以促进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等作物的抗逆性,又可改善土壤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  马常宝  鲁剑巍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目的】研究中国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明确不同区域油菜施肥效果概况和区域特点,为区域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总结2005—2010年中国2 106个油菜田间试验数据,通过计算获得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的增产量、增产率和农学利用率,分析各油菜区域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结果】中国油菜施用氮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1 044 kg.hm-2和87.4%,主要分布在500—1 500 kg.hm-2和5%—100%范围内,99%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634 kg.hm-2和39.9%,主要分布在200—1 000 kg.hm-2和5%—40%范围内,94%的试验有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黔生  方之平  祁志强  黄平中  汪纯一  
生产实践证明,氯化铵完全可以代替尿素和碳铵用于池塘施肥养鱼,且有降低成本和提高鲢、鳙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优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文艳  樊贵盛  周怀平  关春林  于婧文  
通过17年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一年一作春玉米种植制度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时,0~300 cm褐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特点及农田氮素平衡。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肥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氮素基本平衡;过低量的氮磷肥配施,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过高量的氮磷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土壤氮素盈余显著增加。不同用量的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施氮量超过120 kg/hm2后,硝态氮在土壤中有明显累积,硝态氮峰值出现在100~180 cm土层之间,且随施入氮素量的增加硝态氮峰值升高,以硝态氮形式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氮量占总施氮量的10.93%~44.24%。过高量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秀康  邢英英  李占斌  
【目的】采用大田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西北黄土塬区覆膜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根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去向的影响,为西北黄土塬区合理施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组(CK):不施肥、不覆膜;(2)覆膜和不施肥处理(MN0);(3)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N1);(4)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1);(5)施基肥(氮肥80Kg·hM~(-2),磷肥80 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由路  李保国  石元春  
本文通过GPS定位取样分析、Kriging插值和GIS处理,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非盐渍土的面积为808%,轻度盐化土壤占170%,中度盐化占22%,重度盐化土壤的面积仅占004%。有72%的土壤表层(0~10cm)虽无盐化现象,但其20cm以下层次土壤含盐量超过01%;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土壤目前已主要分布于沿渤海湾低平原、河北省的衡水以北和山东南四湖地区,其它地区已无大面积盐渍土分布;从宏观而论,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化程度正在减轻,土壤正向脱盐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已经脱离了土壤盐渍化的困扰。但是,在上述三地区及周边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治理与次生盐渍化的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珊  李启权  王昌全  蒋欣烨  罗丽婷  方红艳  秦畅  
掌握土壤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是认识土壤元素分布与迁移的重要前提。基于134个土壤剖面的523个采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成都平原西部1m深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含量较高;0~20cm土壤全磷均值含量为0.89g/kg,显著高于20~40cm(0.59g/kg)、40~60cm(0.48g/kg)和60~100cm(0.48g/kg)土壤全磷均值含量。各层土壤全磷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全磷块金系数在30.65%~68.24%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变异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均呈现出表聚趋势。成土母质、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可分别独立解释其9.6%~32.3%、6.0%~16.9%、8.9%~32.6%和4.2%~6.1%的空间变异。在土壤分类单元中,土属的解释能力大于亚类,可作为探究影响成都平原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基本分类单元。成土母质与土属的解释能力相近,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  周冀衡  赵松义  张一扬  李晓忠  杨虹琦  柳均  汤若云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红友  周生路  赵其国  廖启林  华明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