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4)
- 2023(8803)
- 2022(7284)
- 2021(6518)
- 2020(5376)
- 2019(11625)
- 2018(11091)
- 2017(20625)
- 2016(11622)
- 2015(12440)
- 2014(12108)
- 2013(11881)
- 2012(10977)
- 2011(10003)
- 2010(9853)
- 2009(8754)
- 2008(8772)
- 2007(7559)
- 2006(6603)
- 2005(5621)
- 学科
- 济(47303)
- 经济(47250)
- 管理(28721)
- 业(27159)
- 企(20111)
- 企业(20111)
- 方法(19276)
- 数学(17218)
- 数学方法(17034)
- 学(14613)
- 农(13448)
- 地方(13359)
- 中国(11212)
- 财(10219)
- 业经(9883)
- 农业(9469)
- 贸(9113)
- 贸易(9112)
- 环境(8915)
- 易(8806)
- 地方经济(8137)
- 制(6962)
- 技术(6759)
- 融(6597)
- 金融(6595)
- 和(6536)
- 划(6278)
- 银(6233)
- 银行(6173)
- 务(5896)
- 机构
- 大学(169483)
- 学院(169112)
- 研究(65154)
- 济(63588)
- 经济(62372)
- 管理(59336)
- 理学(52714)
- 理学院(51876)
- 管理学(50675)
- 管理学院(50381)
- 科学(47909)
- 中国(46145)
- 农(42933)
- 所(36174)
- 京(35876)
- 农业(34767)
- 研究所(34214)
- 业大(34031)
- 中心(28486)
- 财(26673)
- 江(24472)
- 范(23585)
- 院(23568)
- 师范(23156)
- 农业大学(23007)
- 财经(22098)
- 科学院(21849)
- 北京(21740)
- 省(21734)
- 室(21002)
- 基金
- 项目(128499)
- 科学(100422)
- 基金(94433)
- 家(88483)
- 国家(87808)
- 研究(82020)
- 科学基金(72470)
- 社会(52726)
- 基金项目(51167)
- 省(50947)
- 自然(50918)
- 社会科(49962)
- 社会科学(49948)
- 自然科(49721)
- 自然科学(49699)
- 自然科学基金(48798)
- 划(44557)
- 资助(36696)
- 教育(36056)
- 重点(30679)
- 编号(29970)
- 发(28807)
- 计划(28468)
- 部(26974)
- 创(26604)
- 科技(25897)
- 科研(25814)
- 创新(25105)
- 业(22834)
- 国家社会(22605)
共检索到231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邓振镛 尹东 安华银 张秀云
利用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牲畜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首曲流域牧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存在2~4年、6~7年、10~11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3年之前气温以偏冷为主,1984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明显趋于干旱化,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数量上升,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84年后幼畜成活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尹东 邓振镛 张秀云 李侠
黄河在甘肃玛曲县境内形成了一个长433km“U”字形的第一弯,这里拥有大面积亚高山草甸类草场和沼泽湿地,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但是,近50年来黄河首曲草地生态逆向演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利用黄河首曲玛曲县草地与湿地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表明: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玛曲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
关键词:
草地生态退化 气候变化 环境蠕变 玛曲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芳芳 徐宗学 左德鹏
黄河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水资源情势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SWAT模型,研究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径流在未来两个时期(2046年-2065年以及2081年-2100年)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来两个时期内,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2081年-2100年时期的减少幅度较2046年-2065年时期大;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径流量序列的第10和90百分位值(R10和R9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CSIRO-A2和INM-B1两种组合情景下;CSIRO模式下流域径流量最大,INM模式下最小,MRI模式居中;日径流量的第90百分位值...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 SWAT模型 情景 径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艳 夏军
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自身不产流,干流水量主要依靠源区河流的补给,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的源流区(出山口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水文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法和EOF分析法研究历史水文过程的特征与规律,以及区域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川积雪融水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EOF分析表明源流区内的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受冰川调节和区域气温升高的双重影响,年平均径流量多年保持稳定并在近年来有所增加,小波分析表明1990年后在大于15年的时间尺度上进入丰水期;多变量非参数检验表明径流随气温和蒸发量变化较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盛文萍 李玉娥 高清竹 万运帆 于贵瑞
本研究分析PRECIS区域气候模式系统构建的中国区域高分辨率(50km×50km)SRES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年均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用伊万诺夫湿润度指数作为草地地理分布的划分依据,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温性草原分布的空间变化格局。未来气候变化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年均温度普遍升高,A2情景下的升高幅度大于B2情景;年均降水量在东北部地区和中部偏东南地区下降,在西部地区上升,全区平均降水量有所下降,且B2情景的下降幅度大于A2情景。在未来温度普遍升高、降水量西南部增加显著而东北部减少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温性草原的总面积有所增加。其中内蒙古草甸草原的南北边界都有北移趋势,但面积将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卜红梅 党海山 张全发
利用5年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Autoregression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57~2004年)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年度和春、夏、秋、冬4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水河流域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了1.11℃,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达到0.6℃;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最显著(p
关键词:
金水河流域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相毅 贾仰文 王浩 牛存稳
将全球气候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耦合,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提供的多模式平均数据集基础上,利用WEP-L模拟了海河流域历史30年(1961—1990年)和未来30年(2021—205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主要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30年:①从年际变化规律看,气温普遍升高,降雨量略有增加,蒸发量普遍加大,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有丰水年洪水规模更大、平水或枯水年干旱情况更严重的趋势;②从年内变化规律看,各月蒸发量普遍增加,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减少,非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增加,各月径流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将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晨
目前,农粮系统贡献了全球31%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农业碳排放已成为当前全球气候事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丹麦2024年6月推出的农业碳税政策为全球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实践和探索。全球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农业能源消耗、农地利用、畜牧业生产、农业废弃物处理五种方式。为推动农业碳减排,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方面政策尝试,如畜牧业饲料改良、畜禽粪便管理、精准施肥、可再生能源发电、农业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农业转型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和培训、农田碳汇提升等。2022年5月,我国出台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六大任务和十项行动计划,为推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行动纲领,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农业碳减排提供了政策借鉴。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农业碳税 农业减排 净零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晨
目前,农粮系统贡献了全球31%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农业碳排放已成为当前全球气候事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丹麦2024年6月推出的农业碳税政策为全球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实践和探索。全球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农业能源消耗、农地利用、畜牧业生产、农业废弃物处理五种方式。为推动农业碳减排,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方面政策尝试,如畜牧业饲料改良、畜禽粪便管理、精准施肥、可再生能源发电、农业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农业转型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和培训、农田碳汇提升等。2022年5月,我国出台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六大任务和十项行动计划,为推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行动纲领,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农业碳减排提供了政策借鉴。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农业碳税 农业减排 净零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贞玉 马金珠
采用Mann-Kendall与Morlet小波变换对石羊河流域出山口近50年(1956年~2005年)的径流量进行趋势和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年径流量总体呈现平稳波动走势,近50年来处于历史较低时期。该径流存在30年以上尺度的年际变化和年代变化,以及22年左右的尺度1、4年~15年尺度、约12年尺度和10年以下尺度的周期变化;中长尺度周期变化突出,30年表现为第一主周期。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年径流的周期变化与乌鞘岭站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周期基本上都能在同一周期上下浮动,其中出山口年径流量与乌鞘岭山区年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61,说明地表径流量主要是由山区降水补给;年径流量与山区年均气温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俊菊 石培基 师玮
利用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特点。结果表明:①1960—2009年气温、降水及湿润指数均在波动中呈较明显的增加趋势,气温、降水和湿润指数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8℃/10 a、4.791 mm/10 a和0.006/10 a,1960年代—2000年代石羊河流域经历了相对冷干—冷湿—暖湿3个阶段,暖湿化趋势明显;②冬季是暖湿化趋势最明显的季节,其次是秋季;③从上游向中下游多年平均湿润指数逐渐减少,湿润指数离散程度由小变大,湿润化速度由快变慢,而增温速度大体上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④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胜天 刘昌明 孙睿
应用干旱的气候分析方法和遥感监测方法,分别利用1982~1998年(1999年)降水和气温气象数据,以及AVHRR的NDVI遥感数据计算了黄河流域气候干旱指数和距平NDVI。以像元为单位,应用线性回归斜率和相关系数分析了流域内干旱状况的气候特征和植被特征的变化状况,并进行了流域干旱状况类型的区域划分,从气候和植被特征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近18年来干旱变化状况。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黄河流域在1982~1999年间干旱的气候特征比较突出,在101°20'E以东地区受干旱威胁,共占黄河流域面积的71%;黄河流域在101°20'E以西的源头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和植被特征目前都处在相对减弱的趋势中,干旱...
关键词:
黄河 干旱 遥感 GIS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亚敏
植物物候期的变化直接反映气候变化,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基于通辽市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6年主要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物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返青期、黄枯期和生长季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6年来年均气温上升0.35℃·10 a-1(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