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1)
- 2023(16606)
- 2022(14352)
- 2021(13196)
- 2020(11107)
- 2019(25449)
- 2018(25040)
- 2017(48456)
- 2016(25439)
- 2015(28327)
- 2014(27942)
- 2013(27414)
- 2012(25009)
- 2011(22535)
- 2010(22349)
- 2009(20385)
- 2008(19187)
- 2007(16595)
- 2006(14427)
- 2005(12312)
- 学科
- 济(119943)
- 经济(119835)
- 管理(77072)
- 业(72469)
- 企(61145)
- 企业(61145)
- 方法(50100)
- 数学(43834)
- 数学方法(43291)
- 中国(27919)
- 农(27142)
- 地方(26438)
- 财(24934)
- 业经(24673)
- 学(23119)
- 技术(21974)
- 农业(18790)
- 理论(17457)
- 制(17427)
- 贸(17021)
- 贸易(17007)
- 环境(16958)
- 和(16875)
- 易(16421)
- 务(15564)
- 地方经济(15536)
- 财务(15493)
- 财务管理(15462)
- 划(14878)
- 融(14801)
- 机构
- 大学(357992)
- 学院(357695)
- 济(151463)
- 经济(148489)
- 管理(146091)
- 理学(127623)
- 理学院(126294)
- 管理学(124114)
- 管理学院(123470)
- 研究(117733)
- 中国(86316)
- 京(74261)
- 科学(72003)
- 财(65259)
- 所(56977)
- 中心(53379)
- 财经(53222)
- 研究所(52207)
- 农(51922)
- 业大(51675)
- 江(50089)
- 经(48481)
- 北京(46394)
- 经济学(46159)
- 范(45976)
- 师范(45576)
- 院(43345)
- 经济学院(41389)
- 州(40879)
- 农业(40292)
- 基金
- 项目(251542)
- 科学(199758)
- 研究(184647)
- 基金(183447)
- 家(158962)
- 国家(157676)
- 科学基金(137374)
- 社会(118501)
- 社会科(112484)
- 社会科学(112456)
- 省(98803)
- 基金项目(97716)
- 自然(88751)
- 自然科(86752)
- 自然科学(86734)
- 自然科学基金(85168)
- 教育(84370)
- 划(82226)
- 资助(74710)
- 编号(74131)
- 成果(58161)
- 重点(55869)
- 创(55524)
- 部(55192)
- 发(54137)
- 创新(51263)
- 课题(50580)
- 国家社会(49038)
- 教育部(47885)
- 科研(47693)
- 期刊
- 济(163722)
- 经济(163722)
- 研究(104498)
- 中国(64896)
- 管理(55235)
- 学报(52340)
- 科学(50331)
- 财(48729)
- 农(45871)
- 大学(40605)
- 学学(38411)
- 教育(37194)
- 技术(34052)
- 农业(32147)
- 经济研究(27194)
- 融(27031)
- 金融(27031)
- 财经(25937)
- 业经(25823)
- 经(22276)
- 问题(20620)
- 技术经济(19883)
- 科技(19676)
- 统计(17036)
- 图书(16994)
- 理论(16902)
- 业(16520)
- 策(16307)
- 商业(15991)
- 现代(15914)
共检索到512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谷绍辉 王筱萍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BCC模型对黄河经济带11个省市科技创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运用SBM模型对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进行修正,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目标改进;运用SBM超效率模型解决了具有相同效率值的不同省市的排序问题。得出结论如下:北京、天津、山东三省市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有效性,其他8个省区(河北、山西、内蒙、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技术相对无效和规模相对无效;非SBM有效的决策单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经济带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非S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琳 严静 周唯 敖荣军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创新水平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专利授权数为衡量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局部冷热点分析及相对发展率指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变化,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水平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的空间格局;且创新水平空间相关性强,呈空间集聚的态势.同时,从区域创新水平的相对发展速度来看,中上游地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增长速度快,发展势头迅猛.最后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因素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特征,其中,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发展水平为最典型的影响因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创新水平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建国 王亚杰 张海艳
以沿黄河流域9个省份为样本,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ArcGIS可视化分析、PVAR模型等方法,测评黄河流域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并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目前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生态经济效率处于较低水平;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表现出上升趋势,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指数拉动,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指数拉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差距明显但呈现出缩小态势;科技创新和生态经济存在正向作用关系,生态经济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大于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影响,两者的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建国 王亚杰 张海艳
以沿黄河流域9个省份为样本,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ArcGIS可视化分析、PVAR模型等方法,测评黄河流域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并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目前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生态经济效率处于较低水平;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表现出上升趋势,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指数拉动,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指数拉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差距明显但呈现出缩小态势;科技创新和生态经济存在正向作用关系,生态经济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大于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影响,两者的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钒 邓明亮
为了揭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创新效率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CA-SE-DEA组合模型,对全国和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重点对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上中下游省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较低省市的追赶效应尚不明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需要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协作机制,构建全流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育红 刘琪
文章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区域演化差异、效率演化类型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产业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空间格局呈现由前期东部效率高、中西部效率低的特点演变为东部围绕上海、中部围绕安徽、西部围绕四川的三级格局;时间序列演化方面,2005-2014年间物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走势;从区域演化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物流效率明显高于中游地区,三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育红 刘琪
文章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区域演化差异、效率演化类型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产业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空间格局呈现由前期东部效率高、中西部效率低的特点演变为东部围绕上海、中部围绕安徽、西部围绕四川的三级格局;时间序列演化方面,2005-2014年间物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走势;从区域演化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物流效率明显高于中游地区,三大区域物流效率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演化类型分为高、中、低三个梯队,第二梯队是改善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的重心和突破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育红 刘琪
文章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区域演化差异、效率演化类型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物流产业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空间格局呈现由前期东部效率高、中西部效率低的特点演变为东部围绕上海、中部围绕安徽、西部围绕四川的三级格局;时间序列演化方面,2005-2014年间物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走势;从区域演化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物流效率明显高于中游地区,三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显 丁文斌
本文通过DEA-SBM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值,运用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之间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下游效率最高,其次是中游地区,上游地区效率最低;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长江经济带整体能源效率起着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起着正向促进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绿色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宽带中国”示范政策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宽带中国”示范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经过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仍然稳健,且这一提升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重点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的城市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人才集聚效应、互联网水平提升效应和数字金融助推效应提高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政策效应同时受到经济相似、地理邻近城市的影响。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天奇
本文结合对区域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两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并利用长江经济带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度了11个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及其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部地区递减趋势,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并存,呈现两者较强程度的联动效应。基于此,本文为相关决策机构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联动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联动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天奇
本文结合对区域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两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并利用长江经济带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度了11个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及其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部地区递减趋势,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与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并存,呈现两者较强程度的联动效应。基于此,本文为相关决策机构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联动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联动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汉华 齐荣
以长江经济带的7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与马尔可夫链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空间不平衡和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均呈显著扩大态势,下游地区内差异和上下游地区间差异最大,且存在单极化现象;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重心整体沿东北方向向东移动;全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向上跃进的概率在增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春艳 白永平
甘宁青段经济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富集了全带大部分的能源与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文章首先确定了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指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产地与交通枢纽,黄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屏障和国防安全重镇,然后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发展战略 甘肃 宁厦 青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晓巍 温国明 李二玲
进入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是将加快北移西进,建设黄河经济带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北移西进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经济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标度不变性或自相似性,即经济带的形成具有分形特征,工商业企业是经济带形成的分形元。从Zipf维数来看,长江经济带比黄河经济带发育较为成熟,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形状类似于四角星型的DLA分形模型,从动态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非平衡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长江、黄河经济带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江河经济带 分形理论 分维比较 形成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