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6)
2023(14906)
2022(11906)
2021(10774)
2020(8911)
2019(20094)
2018(19796)
2017(37793)
2016(20195)
2015(22644)
2014(22550)
2013(22226)
2012(20408)
2011(18366)
2010(19042)
2009(17654)
2008(17481)
2007(15928)
2006(14326)
2005(13406)
作者
(61283)
(51044)
(50962)
(47924)
(32429)
(24341)
(22775)
(19806)
(19186)
(18327)
(17444)
(17054)
(16536)
(16509)
(15843)
(15645)
(15152)
(14717)
(14629)
(14555)
(12949)
(12633)
(12487)
(11601)
(11473)
(11427)
(11360)
(11272)
(10318)
(10190)
学科
(96213)
经济(96121)
(83833)
(74791)
企业(74791)
管理(72260)
方法(37791)
业经(30861)
(29763)
数学(29340)
数学方法(28759)
中国(25320)
(24656)
地方(24338)
技术(22785)
农业(21500)
(18206)
财务(18140)
财务管理(18120)
环境(17827)
(17539)
理论(17145)
企业财务(17088)
(16823)
(16673)
(16457)
(16209)
贸易(16193)
(15670)
(15127)
机构
学院(299308)
大学(288764)
(122319)
经济(119835)
管理(116583)
研究(101256)
理学(98933)
理学院(97880)
管理学(96097)
管理学院(95563)
中国(78890)
科学(63925)
(62506)
(54929)
(53986)
(52309)
(47531)
研究所(47193)
中心(46038)
业大(45522)
财经(42671)
农业(41924)
北京(40100)
(38673)
(38440)
(37487)
师范(37082)
(37013)
经济学(35475)
技术(34175)
基金
项目(195323)
科学(154217)
研究(142114)
基金(139287)
(122106)
国家(121023)
科学基金(104675)
社会(89700)
社会科(85225)
社会科学(85204)
(80648)
基金项目(72977)
自然(68246)
自然科(66564)
自然科学(66547)
(65735)
自然科学基金(65323)
教育(63409)
编号(57119)
资助(56931)
(47679)
重点(44549)
(43883)
成果(43836)
(40771)
(40768)
课题(40388)
创新(40325)
发展(37986)
(37385)
期刊
(147262)
经济(147262)
研究(85755)
中国(63879)
(50689)
管理(49905)
学报(44295)
(44071)
科学(43918)
农业(35191)
大学(33740)
学学(32287)
技术(32168)
教育(30761)
业经(27703)
(27525)
金融(27525)
经济研究(22386)
(21754)
财经(20768)
问题(18532)
技术经济(18421)
(18033)
科技(16095)
资源(15747)
现代(14987)
商业(14668)
统计(14577)
(14467)
(14136)
共检索到461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田伟  赵新全  耿远月  王循刚  毛绍娟  徐世晓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草牧业生产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对源区草牧业生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但草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寒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区域适宜的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技术体系,基于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区域功能耦合发展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源区退化草地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上述工作对推动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徐世晓  赵亮  周华坤  
在概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畜牧业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类型;依据生态畜牧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应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现代绿色生态养畜经营方式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天然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刈割青贮+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马玉寿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春梅  张志强  刘小伟  李明  
地处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以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为代表。本文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定量的论述 ,并简要提出了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成升魁  黄兆良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动态地将中国划分出三大区域带:珠江商贸带、长江产业带和黄河经济带。同时指出:建设黄河经济带是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北移西进的必由之路,而搞好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研制,则是搞好黄河经济带建设的必然选择。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瑞茜  陈向东  
本文以中国大陆在35个技术领域获得中国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共类数据为样本,构建了非对称的技术知识流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结构洞和中间人分析方法,探索了技术关联结构特征,识别了技术关联网络的核心技术、中介技术和新兴技术。研究发现,各技术领域的连结较为频繁,使得核心技术领域的个体网络也更为成熟,并催生出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整个技术领域存在代理人、咨询人和联络人三种技术中介角色,尤以基本通讯进程BCP、机械零件MEE和数字通讯DIG的跨技术领域中介作用突出,通过化学、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重要的跨领域技术融合,五大技术领域得以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明文  黄峰岩  
本文采用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分析法和以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在对鄱阳湖周边经济区畜牧业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综合评价;制定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草滩湿地畜牧区等5个区功能分区方案,确定区域畜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解决途径与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施发祥   秦甲   韩添丁   孙洋   杨冰峰   付晓雷   游艳辉  
冻土水文要素变化及关键参数的确定是黄河源区水文过程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为进一步认识冻土冻融影响下黄河源区冻土水文关键要素变化及特征,论文选取玛曲季节冻土观测站和康穷多年冻土观测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降水、蒸散发、冻土土壤水分的野外观测,采用HYDRUS-1D模型冻融模块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冻土冻融过程会改变土壤水力参数,季节冻土饱和含水率θs冷季大于暖季,残余含水率θr冷季小于暖季;多年冻土饱和含水率θs冷季大于暖季,残余含水率θr仅深层冷季小于暖季。(2)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在年内冻结期间土壤含水量呈“U”形变化;在冻结稳定时期季节冻土储水量减少比多年冻土快。(3)冻结稳定时期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底部渗漏通量都不断减少,而多年冻土由于底部冻土层的存在,底部渗漏通量减少到0后保持不变。(4)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在地下20 cm处存在冻结锋面,冻结开始期间土壤水双向流向冻结锋面,融化开始期间土壤水由冻结锋面双向流出。研究对于深化黄河源区冻土水文过程的认识,优化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芦清水  赵志平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草地出现大范围的退化,退化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玛多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区的黄河源区,草地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因此,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该地区实行了生态移民政策。为了分析牧户对生态移民的响应差异,作者从牧户角度,通过牧户调查,遥感数据、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综合分析,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和牧户的响应情况及原因,对以后的人地和谐共处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利用近25年的三期MSS和TM影像、两年的PRA牧户访谈共144户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草地退化主要是由气候干暖化和草地载畜超载造成的。(2)移民政策和牧户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利益差异,导致移出的牧户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而且,移民户中,一证多户中的部分户移民占所有移民户54.5%。移民牧户结构的上述特征导致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不易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继东  
河南省是全国畜牧大省,培育发展畜牧产业、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对河南省实现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提升畜牧产业效益的同时,基本形成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本文在借鉴这3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实际,提出发展河南省畜牧业的认识与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杰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已基本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澳大利亚、丹麦、美国、日本等国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这4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畜牧业发展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佳美  刘智全  钟瑾  王天威  王相权  孙昌荣  高树琴  潘庆民  
发展生态草牧业是我国新时代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南方草山草坡可利用面积约4.7×105 km2,具有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牧草生长期长、生产力高,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草牧业发展潜力。同时,南方草山草坡地形复杂,植被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但是,迄今对南方草牧业模式的探索较少。为此,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开展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工作,根据不同海拔的气候和植被特点,探索适合云贵高原不同海拔的草山草坡草牧业发展模式。得出:在高海拔(2 500 m以上)地区,发展以放牧为主的草牧业模式;在中海拔(1 500~2 500 m)地区,发展放牧与舍饲结合的草牧业模式;在低海拔(1 500 m以下)地区,发展以舍饲为主的草牧业模式,从而在云贵高原形成生态草牧业立体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南方草山草坡发展生态草牧业需进一步考虑草畜平衡、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以及"科技+政府+企业+农牧户"模式的推广,以期为南方草山草坡生态草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双元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青海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青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梅陇个案为例,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还处于"组织化转型、产业化起步、生态化雏形"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进一步促进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中心,五项措施"的长效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闻君  
新疆伊犁河流域畜牧资源丰富,是伊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疆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掀起的消费生态食品潮流下,生态畜牧业和生态畜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伊犁这个"牧业大州"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机遇。在新疆生态极其脆弱且日趋恶化的大环境中,伊犁要实现从牧业大区向牧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钢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本文探讨了低碳农业兴起的背景,分析了其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与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及绿色农业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用碳的根本途径和低碳农业的十大技术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