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7)
2023(8984)
2022(7093)
2021(6339)
2020(5538)
2019(12753)
2018(12762)
2017(24704)
2016(13962)
2015(16226)
2014(16650)
2013(16432)
2012(15219)
2011(13766)
2010(13803)
2009(12981)
2008(13067)
2007(12053)
2006(10492)
2005(9615)
作者
(44110)
(37139)
(37049)
(35503)
(23344)
(17855)
(16789)
(14636)
(13951)
(13183)
(12570)
(12334)
(11957)
(11713)
(11668)
(11640)
(11619)
(10805)
(10646)
(10586)
(9447)
(9176)
(9118)
(8436)
(8379)
(8376)
(8334)
(8224)
(7661)
(7620)
学科
(60664)
经济(60611)
(35336)
管理(34672)
方法(26048)
(25922)
企业(25922)
数学(22979)
数学方法(22787)
(20605)
中国(16891)
地方(15904)
(14249)
(13843)
农业(13623)
业经(13415)
(11433)
贸易(11427)
(11046)
(10838)
(8990)
环境(8713)
(8649)
银行(8619)
(8516)
金融(8513)
(8183)
(8179)
(8091)
财务(8068)
机构
学院(206428)
大学(206028)
(82524)
经济(80686)
研究(74893)
管理(73604)
理学(62701)
理学院(61920)
管理学(60651)
管理学院(60280)
中国(55672)
科学(49570)
(44755)
(44339)
(40192)
研究所(36858)
(36828)
业大(35485)
农业(35398)
中心(34965)
(32910)
财经(29111)
(28465)
师范(28127)
北京(27936)
(26576)
(26492)
(26197)
经济学(25699)
(25142)
基金
项目(137989)
科学(106108)
研究(97824)
基金(97533)
(86997)
国家(86242)
科学基金(71396)
社会(60048)
社会科(56687)
社会科学(56667)
(55356)
基金项目(52017)
(46847)
自然(46593)
自然科(45354)
自然科学(45338)
自然科学基金(44489)
教育(44257)
编号(40299)
资助(39460)
成果(33032)
重点(32134)
(31429)
(29799)
课题(28399)
(27714)
计划(26967)
科研(26785)
创新(26074)
大学(25059)
期刊
(92629)
经济(92629)
研究(58134)
(41085)
中国(40769)
学报(38714)
科学(33961)
(28833)
大学(27810)
农业(27179)
学学(26331)
管理(24025)
教育(20662)
(18796)
金融(18796)
技术(17040)
业经(15816)
(15574)
经济研究(14443)
财经(14243)
问题(13368)
(12250)
(11877)
资源(11192)
(10208)
技术经济(10109)
图书(9796)
业大(9733)
理论(9505)
统计(9469)
共检索到307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少宁  文军  康悦  
黄河源区涵盖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部分地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对下游的社会经济和水资源供给有着重要影响,而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黄河源区草场已经出现退化严重和草场承载力明显降低的趋势,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产生了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对造成黄河源区玛曲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草场退化,自然原因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推行"围栏放牧"的过程中,因为当地文化、宗教、牧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原因导致牧民为了增加收入而不得不超载放牧是造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牧场管理制度与当地经济环境的不协调,是造成黄河源区草场退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政融   杨雪梅   唐进年   张忠   李银科   张卫星   王景瑞   李学敏  
高寒草地是黄河上游主要的生态屏障,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影响,草地沙化现象严重且监测和治理困难。因此,分析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光谱特征可为该区遥感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充分的地面验证信息。研究基于玛曲县野外实测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地的高光谱信息,利用多种光谱变化方法对其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极重度沙化的光谱曲线表现出典型荒漠化土壤的特征外,其他沙化程度草地的红谷、绿峰及三边参数均与绿色植被光谱特征保持一致,其中720-1 000 nm是区分不同程度沙化类型草地的最佳波段,而在510-560和650-690 nm波段范围内的红谷和绿峰区分度不理想。利用一阶微分和包络线去除的光谱转化方法,对草地光谱反射率曲线进行处理,发现较好的可用于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的特征波段和参数有510-560、650-700 nm、红边幅值以及包络线去除后600-700 nm处的吸收深度,经过波段运算后的比值植被指数、绿红植被指数指数在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作用明显,同时对植被指数进行阈值化处理,可作为识别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提供判别依据,研究成果为高寒区沙化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芦清水  赵志平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草地出现大范围的退化,退化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玛多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区的黄河源区,草地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因此,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该地区实行了生态移民政策。为了分析牧户对生态移民的响应差异,作者从牧户角度,通过牧户调查,遥感数据、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综合分析,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和牧户的响应情况及原因,对以后的人地和谐共处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利用近25年的三期MSS和TM影像、两年的PRA牧户访谈共144户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草地退化主要是由气候干暖化和草地载畜超载造成的。(2)移民政策和牧户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利益差异,导致移出的牧户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而且,移民户中,一证多户中的部分户移民占所有移民户54.5%。移民牧户结构的上述特征导致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不易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雪雁  
人文因子是引起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甘肃省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可归纳为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等3个因子;②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③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减弱作用远低于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对其的加速作用。其中,牧民家庭支出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草地沙化面积、固定沙丘面积、流动沙丘面积、沙化率分别增加0.869、0.765、0.809、0.883个单位;载畜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上述指标分别增加0.362、0.574、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甫  周秉荣  李凤霞  校瑞香  祁栋林  
基于玛多县环境梯度监测系统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观测数据,利用组合法计算黄河源区近地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进而分析近地面能量收支状况。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年总辐射能量较高,达6.73×109J/m2,受积雪影响,反射率可超过0.5;在寒冷季节地面吸收的60%以上短波能量以辐射形式传给大气,而夏季则不到50%;地面全年吸收能量的80.5%以潜热形式支出,向地下深层传递的能量较少,仅占1.9%;不同月份的地表能量收支项差异较大,特别是寒冷季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金立群  张静  
为防止高寒地区栽培草地的退化,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建植17 a的单播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栽培草地不同退化区(重度退化、中度退化、对照区)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特征,共18个响应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中度退化、未退化(对照)栽培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未退化栽培草地垂穗披碱草、禾本科(Poaceae)、杂类草(Forbs)盖度分别与中度、重度退化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5)。利用随机森林法分析不同退化指标对退化程度敏感度大小的响应,结果发现:植物群落特征禾本科盖度、生殖枝数量对退化程度响应最敏感,禾本科植物盖度小于65%以下时不能作为监测栽培草地是否发生退化的重要指标;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对退化程度响应不敏感,说明建植17年栽培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已趋于稳定。故在监测调查栽培草地退化时,禾本科植物盖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易湘生  李国胜  尹衍雨  王炳亮  
在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玛沁县军牧场地区,采用不同草地退化样地对比的方法,开展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无退化草地最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20 cm土层,两者在不同退化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仍以极度退化草地最小,但两者在20~30 cm土层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②在土壤表层(0~10 cm),无退化草地的田间持水量远大于其他退化草地,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田间持水量较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 cm以下土层,田间持水量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③各土壤持水量与土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丽霞  沈海涛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帅  邵全琴  刘纪远  徐新良  
草地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覆被类型,采用黄河源区玛多县1977年、1990年和2003年3期夏季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首次采用草地覆被变化分类系统,提取了玛多县1977年~2003年间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多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草地覆被变化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①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之后退化过程一直持续发生,1990年~2003年间退化程度略有加强;②草地覆被变化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主要类型为破碎化和覆盖度下降,这2种类型对应的草地面积比重为27.62%;③草地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华坤  赵新全  周立  唐艳鸿  刘伟  师燕  
以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和暖干化气候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主导因子,贡献率为65·99%;伴随草地初始退化出现的鼠虫和毒杂草泛滥危害是加速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因子,贡献率为15·03%;人类不合理干扰造成的高寒草甸退化也不应忽视,贡献率为9·64%。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的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其中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E2)与控制放牧强度(E1),效益较好,组合权重达0·3007。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仝川  杨景荣  雍伟义  雍世鹏  
利用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植被调查,基于典型草原退化演替模式,绘制锡林河流域植被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了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退化空间格局特征,得出全流域、上中下游及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上不同草原退化等级的面积。全流域1999年放牧退化草原植被面积为7689.3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1.86%。根据草原退化指数计算得出全流域总草原退化指数为10901.8km2草原退化单位,同时还计算了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和流域内不同地貌类型的草原退化指数值。通过网格取样,绘制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指数空间图,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绘制草原植被退化指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草原退化的空间格局较为复杂,首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封建民,王涛,谢昌卫,齐善忠  
生态环境退化是黄河源区所面临的重要的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源区生态环境退化不但影响本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构成很大威胁。在收集区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2000年TM影像的解译,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和特征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源区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冰川退缩、冻土面积的减小和冻融侵蚀面积的扩大,植被退化和土地退化的加剧等过程。最后,在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褚琳  黄翀  刘高焕  刘庆生  
玛曲湿地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以及补给区之一,对于调节黄河水量与泥沙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以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和分析近10年来玛曲高寒湿地系统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应用2000年、2010年两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提取玛曲景观类型信息,对玛曲湿地分布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利用S-G滤波以及最大值合成法处理后的2000-2010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演变趋势;运用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玛曲湿地变化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近10年来玛曲夏季年际NDVI值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黄河第一弯"玛曲腹地的阿万仓处NDVI减少明显,且存在沼泽草甸向亚高山草甸类型转化趋势。另外,玛曲高寒湿地变化与降水量及温度的年际变化均有关系,但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更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宗刚  樊毅斌  
本文提出适合高寒草原区草场可持续利用的仿真理论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寒草原区草场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普兰县为例,确定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和主要方程。在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后,本文通过对牧草地面积、牧草地承载量和承载力以及实现草场可持续利用的产业等变量进行模拟仿真,提出加强水能等能源投入、加快旅游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改善旅游和朝拜人员数量调控机制、建立处理垃圾污染的机制以及建立生态食物链保护机制等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茆巍  
甘南玛曲在实行草原承包制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虫草也遭到了毁灭性采挖,玛曲的变化并不能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它恰恰说明了产权的缺陷,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公地悲剧必须满足相应的客观前提、主观前提和文化前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林权改革,这三个前提同样存在有缺陷与不普适性,必须由此充分地警惕可能给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在后林权时代,应积极借鉴草原承包中国家生态保护方面的得失,对产权进行规制,并作出相应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