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0)
2023(15900)
2022(13017)
2021(12123)
2020(10308)
2019(23438)
2018(23251)
2017(45101)
2016(24665)
2015(27829)
2014(27961)
2013(27229)
2012(25040)
2011(22420)
2010(22485)
2009(20909)
2008(20423)
2007(18319)
2006(16077)
2005(14279)
作者
(72167)
(60801)
(60355)
(57736)
(38323)
(29002)
(27466)
(23741)
(22993)
(21728)
(20504)
(20317)
(19333)
(18948)
(18863)
(18840)
(18464)
(17822)
(17395)
(17356)
(15113)
(14857)
(14721)
(13905)
(13747)
(13651)
(13458)
(13321)
(12288)
(12196)
学科
(99905)
经济(99811)
管理(69379)
(67314)
(52239)
企业(52239)
方法(44175)
数学(39076)
数学方法(38541)
(32941)
中国(26489)
(26370)
地方(23870)
业经(22330)
农业(22192)
(21899)
(19181)
贸易(19171)
(18687)
(18642)
环境(17744)
(15706)
财务(15644)
财务管理(15606)
(15390)
(15366)
银行(15345)
企业财务(14764)
(14589)
理论(14486)
机构
学院(348759)
大学(345428)
(140909)
经济(137894)
管理(134019)
研究(119370)
理学(115290)
理学院(114025)
管理学(111799)
管理学院(111165)
中国(90495)
科学(76003)
(72536)
(65553)
(64550)
(60966)
中心(56872)
研究所(55693)
业大(55679)
(53991)
农业(51287)
财经(50856)
(46080)
(45889)
师范(45390)
北京(45088)
(43465)
(42956)
经济学(42581)
经济学院(38541)
基金
项目(238807)
科学(187594)
基金(172878)
研究(171662)
(152484)
国家(151254)
科学基金(129121)
社会(107642)
社会科(101980)
社会科学(101956)
(94217)
基金项目(91455)
自然(85247)
自然科(83131)
自然科学(83108)
自然科学基金(81568)
(79629)
教育(78262)
资助(70490)
编号(69970)
成果(56243)
重点(54545)
(52447)
(51984)
(49051)
课题(48165)
科研(46233)
创新(45973)
国家社会(44569)
计划(44358)
期刊
(153642)
经济(153642)
研究(96556)
中国(66411)
(59462)
学报(57605)
科学(53237)
(50015)
管理(46742)
大学(43166)
学学(41043)
农业(39878)
教育(33645)
(33284)
金融(33284)
技术(30458)
业经(26611)
财经(24251)
经济研究(23842)
(21885)
问题(20948)
(20816)
(17986)
资源(17925)
统计(16672)
(16563)
技术经济(16539)
图书(16129)
科技(15840)
理论(15809)
共检索到51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芦清水  赵志平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草地出现大范围的退化,退化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玛多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区的黄河源区,草地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因此,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该地区实行了生态移民政策。为了分析牧户对生态移民的响应差异,作者从牧户角度,通过牧户调查,遥感数据、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综合分析,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和牧户的响应情况及原因,对以后的人地和谐共处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利用近25年的三期MSS和TM影像、两年的PRA牧户访谈共144户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草地退化主要是由气候干暖化和草地载畜超载造成的。(2)移民政策和牧户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利益差异,导致移出的牧户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而且,移民户中,一证多户中的部分户移民占所有移民户54.5%。移民牧户结构的上述特征导致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不易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帅  邵全琴  刘纪远  徐新良  
草地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覆被类型,采用黄河源区玛多县1977年、1990年和2003年3期夏季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首次采用草地覆被变化分类系统,提取了玛多县1977年~2003年间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多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草地覆被变化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①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之后退化过程一直持续发生,1990年~2003年间退化程度略有加强;②草地覆被变化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主要类型为破碎化和覆盖度下降,这2种类型对应的草地面积比重为27.62%;③草地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师江澜  史纪安  杨改河  王得祥  
为了给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GIS技术,利用3期(1985、1995和2000年)Landsat TM图像解译结果,分阶段分析了玛多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玛多县土地覆被系统变化具有稳定微动的特征,但其在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研究时段的变化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中、低覆盖草地的变化具有数量巨大且反复多变的特点。1985~1995年,土地利用转移主要发生在疏林地与低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与未利用地之间以及草地内部的转化,其转移面积占总转移面积的93.03%,其中中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占总转移面积的26.14%和18.9...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良,方向  
黄河源区的青海省玛多县,地处巴彦喀拉山脉北麓,地势高亢,海拔4200米左右,气候高寒,草原、草甸广布。这里不仅有奇异的高原景色,而且有独特的人口与经济特点。本文试图以实地考察资料,揭示青藏高原玛多县人口与经济的一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琴琴  摆万奇  张镱锂  刘林山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草地退化被认为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牧民作为牧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对草地退化的感知和应对措施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黄河源地区达日县143户牧户进行调查,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草地退化的感知、响应、应对措施,以及牧户草场建设的参与性等。结果表明:牧民对气候变化感知敏锐,特别是极端天气变化感知强烈;牧户对草地退化意识较强,但对草地退化原因理解不够全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及引导;牧民对草地退化治理措施感知各异,多从自身需求考虑,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金立群  张静  
为防止高寒地区栽培草地的退化,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建植17 a的单播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栽培草地不同退化区(重度退化、中度退化、对照区)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特征,共18个响应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中度退化、未退化(对照)栽培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未退化栽培草地垂穗披碱草、禾本科(Poaceae)、杂类草(Forbs)盖度分别与中度、重度退化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5)。利用随机森林法分析不同退化指标对退化程度敏感度大小的响应,结果发现:植物群落特征禾本科盖度、生殖枝数量对退化程度响应最敏感,禾本科植物盖度小于65%以下时不能作为监测栽培草地是否发生退化的重要指标;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对退化程度响应不敏感,说明建植17年栽培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已趋于稳定。故在监测调查栽培草地退化时,禾本科植物盖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少宁  文军  康悦  
黄河源区涵盖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部分地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对下游的社会经济和水资源供给有着重要影响,而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黄河源区草场已经出现退化严重和草场承载力明显降低的趋势,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产生了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对造成黄河源区玛曲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草场退化,自然原因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推行"围栏放牧"的过程中,因为当地文化、宗教、牧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原因导致牧民为了增加收入而不得不超载放牧是造成该地区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牧场管理制度与当地经济环境的不协调,是造成黄河源区草场退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兴健  邵全琴  杨帆  李愈哲  汪阳春  王东亮  
本研究于2017年利用无人机航拍调查对黄河源玛多县县域内的岩羊种群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无人机航拍共获取影像23784张,有效面积326.6 km~2,通过目视解译,获取样带内的岩羊种群数量为203只,种群密度为0.6215只/km~2。通过推算,得到玛多县岩羊种群数量为8968只。对玛多县岩羊分布位置与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显示:岩羊偏好于选择海拔为4100~4200 m、距公路大于3 km、距悬崖峭壁200 m以内的区域活动。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样带调查估算黄河源玛多县岩羊种群数量与密度,并结合ArcGIS软件对其生境进行分析,将3S技术与野生动物调查相结合,为青藏高原地区大型野生动物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杨欣  卓玛措  
本文结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实证分析,探讨了三江源草地生态退化中牧户运用生计策略进行保护行为决策的框架,通过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牧户选择限制放牧、生态移民和产业移民等不同保护模式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年龄较大的、生计水平较低、较偏远的牧户被动地选择了机会损失和风险较小的限制放牧或生态移民方式,而年轻的、生计水平较高、离城市距离较近的牧户更愿意选择产业移民的生态保护方式;②三江源牧户是基于有限理性,而选择了福利损失相对较小的生态保护行为,这是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结果;③着眼于增加牧户选择的机会和促进牧户可替代生计的多样化,以期降低牧户选择生态保护行为响应后的各种风险,以及提高牧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易湘生  李国胜  尹衍雨  王炳亮  
在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玛沁县军牧场地区,采用不同草地退化样地对比的方法,开展草地退化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在0~10 cm土层以无退化草地最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20 cm土层,两者在不同退化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仍以极度退化草地最小,但两者在20~30 cm土层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②在土壤表层(0~10 cm),无退化草地的田间持水量远大于其他退化草地,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田间持水量较大,极度退化草地最小,而在10 cm以下土层,田间持水量以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较大,无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相对较小;③各土壤持水量与土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丽霞  沈海涛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政融   杨雪梅   唐进年   张忠   李银科   张卫星   王景瑞   李学敏  
高寒草地是黄河上游主要的生态屏障,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影响,草地沙化现象严重且监测和治理困难。因此,分析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光谱特征可为该区遥感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充分的地面验证信息。研究基于玛曲县野外实测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地的高光谱信息,利用多种光谱变化方法对其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极重度沙化的光谱曲线表现出典型荒漠化土壤的特征外,其他沙化程度草地的红谷、绿峰及三边参数均与绿色植被光谱特征保持一致,其中720-1 000 nm是区分不同程度沙化类型草地的最佳波段,而在510-560和650-690 nm波段范围内的红谷和绿峰区分度不理想。利用一阶微分和包络线去除的光谱转化方法,对草地光谱反射率曲线进行处理,发现较好的可用于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的特征波段和参数有510-560、650-700 nm、红边幅值以及包络线去除后600-700 nm处的吸收深度,经过波段运算后的比值植被指数、绿红植被指数指数在不同程度沙化草地区分作用明显,同时对植被指数进行阈值化处理,可作为识别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提供判别依据,研究成果为高寒区沙化监测及沙化程度精细识别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华坤  赵新全  周立  唐艳鸿  刘伟  师燕  
以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和暖干化气候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主导因子,贡献率为65·99%;伴随草地初始退化出现的鼠虫和毒杂草泛滥危害是加速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因子,贡献率为15·03%;人类不合理干扰造成的高寒草甸退化也不应忽视,贡献率为9·64%。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的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其中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E2)与控制放牧强度(E1),效益较好,组合权重达0·3007。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边多  李春  杨秀海  边巴次仁  李林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东  李凤霞  周秉荣  祁栋林  肖宏斌  周万福  王力  
【目的】分析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地表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为黄河源头极其脆弱的高寒草甸发展方向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观测点2009-11-01-2010-10-31每天5min的观测资料,分析玛多高寒草甸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玛多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除反射辐射外,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净辐射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单峰结构。春夏秋冬地表反射率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均呈"U"型变化,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土壤温度梯度在1月份最大,7月份最小;10-4月土壤温度梯度为负值,4-9月为正值。土壤温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