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642)
- 2022(8690)
- 2021(8244)
- 2020(6912)
- 2019(16122)
- 2018(16354)
- 2017(31502)
- 2016(17202)
- 2015(19436)
- 2014(19422)
- 2013(19257)
- 2012(17563)
- 2011(15694)
- 2010(15469)
- 2009(13803)
- 2008(13204)
- 2007(11167)
- 2006(9607)
- 2005(8165)
- 学科
- 济(64893)
- 经济(64824)
- 管理(47859)
- 业(44934)
- 企(37553)
- 企业(37553)
- 方法(32696)
- 数学(28470)
- 数学方法(28156)
- 农(17069)
- 贸(16768)
- 贸易(16763)
- 易(16415)
- 中国(16019)
- 财(15644)
- 学(15422)
- 业经(14371)
- 地方(14241)
- 制(12383)
- 农业(11390)
- 理论(11045)
- 和(11038)
- 银(10984)
- 环境(10970)
- 银行(10949)
- 技术(10571)
- 融(10518)
- 金融(10517)
- 行(10440)
- 出(10153)
- 机构
- 大学(238319)
- 学院(236688)
- 管理(97727)
- 济(89866)
- 经济(87809)
- 理学(85368)
- 理学院(84449)
- 管理学(82978)
- 管理学院(82579)
- 研究(77144)
- 中国(56889)
- 京(50703)
- 科学(50496)
- 财(39903)
- 所(38673)
- 农(37453)
- 业大(37309)
- 研究所(35760)
- 中心(35197)
- 财经(32668)
- 江(32401)
- 北京(31933)
- 范(31182)
- 师范(30895)
- 经(29777)
- 农业(29599)
- 院(28645)
- 州(27262)
- 经济学(26152)
- 师范大学(25117)
- 基金
- 项目(171657)
- 科学(134303)
- 研究(124244)
- 基金(124132)
- 家(108582)
- 国家(107709)
- 科学基金(92425)
- 社会(76082)
- 社会科(72073)
- 社会科学(72053)
- 基金项目(67274)
- 省(67152)
- 自然(62070)
- 自然科(60576)
- 自然科学(60565)
- 自然科学基金(59428)
- 划(56763)
- 教育(56223)
- 资助(51415)
- 编号(50983)
- 成果(40185)
- 重点(38122)
- 部(37463)
- 发(36058)
- 创(35415)
- 课题(34524)
- 科研(33123)
- 创新(32989)
- 教育部(31847)
- 大学(31764)
共检索到33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秀娟 赵庚星 刘洪义 栾新诚
利用1976-12—2003-01共22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以及GIS空间分析手段,对黄河清水沟改道以来河口新生湿地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获得水陆界限,在GIS支持下对研究区内的水陆边界进行比较,确定侵蚀区和淤积区,并计算其面积。结果表明,在黄河泥沙沉积和海洋侵蚀的双重作用下,河口新生湿地的增加和减少交替进行,且近年来净增加面积呈现减少趋势。27年余净增加河口新生湿地17154.41hm2,1993年以前为净增加,此后则逐步减少。1993年之前的增加部位为新河口区和东南沿海区,减少部位在老河口区,之后则老河口区增加,新河口区和东南沿海区减少。
关键词:
河口新生湿地 动态变化 监测 黄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翀 刘高焕 傅新 李亚飞 刘庆生 王新功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生态调水及湿地恢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宏观地表的快速变化,还可以为长期的区域生态效应评价提供支持。基于国产自主环境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对2010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进行动态监测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后,原废弃河道过流条件得到提高,部分被开发利用的河滩地得到恢复,水文条件好转,河流水面面积总体上增加了526 hm2,有利于河道生态条件的改善。通过对湿地引水修复,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块共有437 hm2的退化湿地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同时,湿地景观多样性提高,对维持区域景观多样性、改善鸟类栖息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能提供丰富的地面信息,其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作为中国湿地调查和监测的重要数据源。考虑到大尺度调水和湿地恢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应进一步挖掘环境一号卫星现有波段的光谱信息,对湿地恢复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为湿地恢复生态效应综合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艳 闫家国 白军红 崔保山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湿地水文连通受阻。选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三条水文连通强度差异明显的潮沟,调查不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水文连通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记录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52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总体来看随着水文连通强度的增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呈上升趋势;中等水文连通强度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对水文连通引起的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多毛类和寡毛类在水文连通弱的区域占优势,软体动物在水文连通较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区域占优势,甲壳类在靠近潮沟源头水文连通最强的区域占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剑 孙嘉怡 张新雨
以黄河口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为切入点,借助GIS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与湿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和国家政策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最为深刻,反映在相关产业对湿地的利用上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湿地的利用占据绝对优势,但结构处于不断优化之中;预计“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沼泽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显著,生态经济效益得以彰显。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单一湿地类型的支配地位明显,产业集聚迎来机遇,而绿色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建议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绿色产业、强化文化引领、打造国家文化公园等方面促进黄河口湿地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晓峰 王铁良 孙毅 张丹 苏芳莉 袁鑫 张玉龙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近年来该湿地开始出现退化现象,为了挽救湿地生命,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湿地存在与形成、发育及演化等方面分析,在充分吸收以往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的研究成果、总结各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功能评价体系,制定了湿地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湿地各项功能进行评分,计算湿地综合评价指数,由此评价湿地功能的优劣。结果表明:盘锦双台河口湿地功能等级属于一般一类,在各项功能中,湿地的环境功能最为重要。湿地对于生物栖息、污染净化、物质产生以及调节洪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供水、调节气候、科研教...
关键词:
湿地功能评价 层次分析法 双台子河口湿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 王世岩 毛战坡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1976、1986、2000和2008年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探讨了1976年以来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1976年以来,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1976-2008年湿地总面积减少了8.5%,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呈显著减少变化,1976-2008年减少了44.5%;现代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类型——芦苇湿地的面积也呈减少趋势,面积减少了23.0%;与此相反,人工湿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1976-2008年增加了70.7倍。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1976、1986、2000和2008年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4636、1.4858、1.5046和1.4841,这表明该区域内湿地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现代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分布质心呈逐渐向河口方向偏移特征,其中1976-1986年芦苇湿地分布质心偏移较大,1986-2000间次之,2000-2008年基本没有变化。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分形维数 分布质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小杰 巩琳琳 黄强
【目的】针对黄河入海口流量减少导致的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确定黄河口的生态需水量,为黄河口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维护及生态稳定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关键物种的识别,确定食物网中优先保护的序列;分析河口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建立入海径流量与近岸海洋站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优先保护物种的关键生命阶段,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黄河河口近海海域不同时期的入海流量和径流量。【结果】在近海生态系统中,鱼类是关键物种,鳀和黄鲫为优先保护物种。盐度为河口及附近海域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鳀和黄鲫的优先保护生命阶段为4月、5-6月和7-1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津 洪宇 林志玮 阙翔 刘金福 连海峰
【目的】为探究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及景观结构变化的原因,【方法】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建立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确定土地类型间数量转移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驱动力。【结果】(1)1990-2018年天然湿地面积占比呈减少趋势,人工湿地呈增加趋势;从景观水平看,湿地斑块分布呈规则化,聚拢程度减少,景观类型丰富。(2)红树林、互花米草群落动态度波动大,红树林面积比例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先减后增趋势;1990-2000年红树林主要向水域、养殖池转出,2010-2018年滩涂和互花米草群落转出为红树林。(3)2000年来,红树林面积大小与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关联性强,尤其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园林绿地面积影响较大。【结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呈恢复趋势,互花米草群落蔓延速率减缓,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该研究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实践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克宁 申眺 席聪梅 胡正祥
通过对河南省修武县农用土地的动态监测,探讨了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比1989年全县耕地减少2.3%,其中耕地减少的35.3%为居民点用地;耕地减少的56.3%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在分析农用土地利用变更动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对策。
关键词:
县级农用土地 动态监测 合理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军红 叶晓飞 胡星云 王伟 张玲
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水盐条件的芦苇湿地土壤对上覆水体中磷的吸附表现为淡水恢复湿地>潮汐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均表现为初期(0~3 h)最快、中期(3~24 h)逐渐减慢、后期(24 h以后)慢而平衡的状态,但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快,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慢且存在着时间上的延迟性;三类湿地土壤的水盐条件和理化性质差异(如pH、盐度、土壤质地、Al0、Fe0和Ca0)是导致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Simple Elovich模型和Power Function模型更适合模拟黄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黄河口退化芦苇湿地实施淡水恢复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进而降低湿地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方芳 闫家国 马旭 邱冬冬 崔保山
凋落物分解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探索潮汐梯度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和营养元素变化情况,采用分解袋的方法,选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凋落物作为研究对象,沿着潮汐梯度开展凋落物分解的野外实验。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类型、土壤盐度、含水率以及潮汐干扰强弱有关;潮汐干扰强的区域互花米草分解快于盐地碱蓬,潮汐干扰弱的区域盐地碱蓬分解快于互花米草,两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在0.00134~0.00234 d-1之间。分解末期,凋落物都呈现C和N的净释放,盐地碱蓬凋落物平均释放了36.9%的C和55.8%的N,互花米草凋落物平均释放了53.1%的C和47.1%的N。本研究强调关注潮汐梯度下的凋落物分解,其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碳累积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潮汐梯度 碳和氮 黄河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素娟 陈为峰 胡金叶 许广永 陈龙亮 赵娜
为了解未来15 a土地利用长期规划对湿地变化的影响,明确建设用地扩张对湿地的威胁,揭示湿地丧失的潜在风险,制定积极的湿地保护策略,根据山东省垦利县2005年TM影像和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扩展对区域湿地的侵占威胁,并对湿地退缩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现状湿地面积为107 497.80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46.32%,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②根据现有规划,到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将增长542.50 hm2;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中,约29.54%是由湿地转换而来,湿地被建设用地扩展侵占比较严重;③规划期内,湿...
关键词:
湿地退缩 风险分析 垦利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金 陈立强 宋玉敏 苏照辉
黄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较为广阔,由于三角洲人口不断增多,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开垦、污染、引种和过度猎取等大量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三角洲湿地水文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破坏程度接近或超出该系统的可承受极限,本文就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对黄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保护黄河口三角洲湿地刻不容缓。
关键词:
黄河口 三角洲 湿地 影响 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孙一民
为了解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当前所处的健康状况,采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6464,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25.92%处于很健康状态,21.42%属于健康状态,19.59%属于亚健康状态,15.31%属于一般病态,17.76%属于疾病状态。评价结果表明,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