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584)
- 2022(8017)
- 2021(7109)
- 2020(5670)
- 2019(12541)
- 2018(12241)
- 2017(23045)
- 2016(12418)
- 2015(13974)
- 2014(14104)
- 2013(14176)
- 2012(13891)
- 2011(13184)
- 2010(13533)
- 2009(12493)
- 2008(12125)
- 2007(11076)
- 2006(10294)
- 2005(9875)
- 学科
- 济(78764)
- 经济(78709)
- 管理(29114)
- 业(26974)
- 地方(26827)
- 中国(22445)
- 方法(19885)
- 企(18576)
- 企业(18576)
- 农(18143)
- 数学(16957)
- 数学方法(16852)
- 地方经济(16590)
- 业经(16067)
- 学(14835)
- 农业(12904)
- 融(12229)
- 金融(12228)
- 发(12188)
- 环境(11656)
- 银(11317)
- 银行(11299)
- 行(11145)
- 制(11135)
- 贸(10773)
- 贸易(10763)
- 易(10226)
- 和(9606)
- 财(9578)
- 产业(8996)
- 机构
- 学院(190408)
- 大学(187169)
- 济(89316)
- 经济(87451)
- 研究(79815)
- 管理(64273)
- 中国(60079)
- 理学(52917)
- 理学院(52145)
- 管理学(51324)
- 管理学院(50958)
- 科学(47682)
- 所(42653)
- 京(41833)
- 研究所(38424)
- 财(37485)
- 中心(34524)
- 农(33513)
- 江(30846)
- 院(28520)
- 财经(28513)
- 经济学(28295)
- 范(28161)
- 师范(27899)
- 北京(27697)
- 农业(25903)
- 业大(25676)
- 经(25578)
- 科学院(25488)
- 省(25177)
- 基金
- 项目(117734)
- 科学(92008)
- 研究(88177)
- 基金(82037)
- 家(72043)
- 国家(71399)
- 科学基金(59254)
- 社会(56546)
- 社会科(53585)
- 社会科学(53574)
- 省(47925)
- 基金项目(42537)
- 划(39909)
- 教育(38500)
- 编号(35196)
- 自然(35139)
- 自然科(34222)
- 自然科学(34214)
- 发(33845)
- 自然科学基金(33555)
- 资助(33363)
- 成果(29429)
- 重点(27956)
- 发展(27752)
- 展(27312)
- 课题(26737)
- 部(25054)
- 创(23972)
- 国家社会(23437)
- 创新(22593)
- 期刊
- 济(117164)
- 经济(117164)
- 研究(65765)
- 中国(46046)
- 农(32447)
- 学报(28585)
- 科学(27256)
- 管理(26657)
- 财(26202)
- 农业(22330)
- 教育(22233)
- 融(21996)
- 金融(21996)
- 大学(21002)
- 学学(19767)
- 经济研究(19547)
- 业经(18070)
- 技术(17695)
- 财经(14857)
- 问题(14711)
- 经(13089)
- 贸(11803)
- 业(11689)
- 世界(11525)
- 国际(11061)
- 技术经济(11042)
- 资源(10707)
- 商业(9617)
- 经济问题(9520)
- 统计(9215)
共检索到32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炬
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论述了黄河流域主要经济部门的发展现状水平、结构和存在问题,从资源、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权衡和考虑,提出了流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
经济发展,现状,趋势,黄河流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涛 于法稳
采取区域基尼系数方法,对黄河流域地级行政区层面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彼此之间的匹配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工业用水与GDP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4 2,0.344 3,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量之间匹配状况较为合理,也就是说农业、工业生产过程中耗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贡献了相同比例的GDP,但尚未实现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脱钩,同时说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803 1,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777 2,属于"高度不匹配"状况,因此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调整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趋向区域化、集团化。许多地区和国家之间单纯的双边贸易正在逐渐向区域联合乃至区域集团过渡。这是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使然。与这种联合趋势相背离的“经济割据”现象我国似仍在滋生,这种短视的分疆而治,己为真正的战略家所不取。沿黄七省区所构成的经济协作带正是“真正的战略家”们的杰作。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七省区之间共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400多项,人才交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文超
文章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以黄河流域313个县域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时空演化情况。结果显示:201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绝对程度在拉大,相对程度在不断缩小,同时呈现着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而且空间集聚的程度在不断强化。从空间集聚的形态看,"高-高"型县域主要集聚在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的北部,少数分布在山东;"低-低"型县域主要集聚在黄河上游的西部地区;"低-高"型的塌陷型和"高-低"型的极化型县域相对较少。2018年,"高-高"型县域有局部扩散的现象,"低-低"型县域出现了向西扩散和向山西转移的趋势,"高-低"型的极化型县域数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县域经济 时空演化 ESDA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士锋 贾绍凤
黄河流域近年来用水出现以下特点 : ①用水总量稳定 ,用水对来水丰枯情况并不敏感 ,但用水量超过了允许开发利用量 ,处于不可持续的暂时均衡状态 ; ②行业用水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工业用水基本稳定 ,生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但由于生活用水比重小而对总体用水结构影响不大 ; ③在上中下游用水结构中 ,上游用水量略有上升趋势 ,中下游用水稳中有降 ; ④总体用水效益较低 ,但黄河中游的用水效益较高。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 ,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为 4 80× 1 0 8~ 5 1 0× 1 0 8m3 ,黄河流域的用水将根据现有水资源分配方案的改变与否呈现不同的趋势。如果坚持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用水...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用水 特点 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赵芳芳
本文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黄河流域77个气象站1958年~2001年日照时数序列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用参数检验法对其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58年~2001年的年、典型月日照时数序列均大致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年序列所选77个站中有53个表现出下降趋势,只有24个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在有意义(拒绝零假设)的34个站点中,28个站点表现出下降趋势,6个显示出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阐明日照时数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点,根据研究区的气候特点,将黄河流域分为5个子区域。结果表明子区域Ⅰ,Ⅱ和Ⅲ的日照时间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这一趋势在子区域Ⅳ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昌明 郑红星
根据月降水、径流资料进行水循环要素分解,并应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7个主要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对于兰州控制断面而言,地表径流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其它水循环要素变化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对于花园口控制断面而言,天然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而降水、蒸散发、壤中流和土壤水分通量也都呈减少趋势,但变化并不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了用水量的增加、降水减少以及径流系数减小与黄河流域水循环变化的关系。水循环是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基本依据,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水循环具有垂向运动的特征,蒸发旺盛。因此,对黄河流域来说,应从其水循环的特征,考虑用水结构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志远 程柳 张小红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动力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综合发展存在粗放和不平衡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高,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现象;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演变过程,总体上跨入了可接受的协调阶段;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需要强化,存在外源动力不足、内源动力不充分、市场动力尚待激活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蕾
文章构建包含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网络应用、数字科研支撑共四个维度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黄河流域九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内部的四个维度在不同省份表现悬殊。耦合协调分析发现,流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四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但协调性较差,属于数字科研支撑滞后型失调。因此,各省份要积极建立数字经济区域合作平台和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流域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熵权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久文 崔雅琪 张皓
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战略背景和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构建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城市群比较研究中,再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2007—2019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生态保护建设进展较为缓慢,二者耦合度波动上升。(2)上游城市群的协调度低于中下游,整体协调度提升至良好协调。(3)存在从经济发展滞后型向生态保护滞后型的转变。(4)各城市群的协调度存在关联效应。(5)影响耦合的机制和民生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与农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密切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文章以2010—2019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为样本,在测算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对其时空协同演变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但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相对滞后;空间上呈“中上游落后、下游发达”的分布格局;城市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部分城市表现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局部趋同特征;样本期内,黄河流域整体、中上游及下游地区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收敛速度和驱动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霞 修长百 刘玉春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后,黄河流域未来发展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以2004~2018年黄河流域6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综合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用水效率;耦合度整体上处于初级耦合和中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状态,尚未实现优质协调发展。障碍度模型表明制约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伟丽 魏瑞博 王伊斌 郝智娟 曹媛
基于时空耦合俱乐部趋同视角,从绿色发展、创新水平、经济活力、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五个方面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基功效系数法进行测算,深入剖析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同俱乐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发现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水平总体提升,但上、中、下游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形成了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5个趋同俱乐部。以中等水平趋同俱乐部为界,显著因子影响方向呈现相反特征,环境因素是引起趋同俱乐部变迁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