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1)
2023(6081)
2022(5080)
2021(4728)
2020(3982)
2019(8407)
2018(8126)
2017(15405)
2016(8697)
2015(9321)
2014(9473)
2013(9287)
2012(8777)
2011(8090)
2010(7969)
2009(6996)
2008(7037)
2007(6241)
2006(5271)
2005(4973)
作者
(29497)
(24943)
(24527)
(23312)
(15651)
(12136)
(11087)
(9633)
(9234)
(8777)
(8664)
(8366)
(8130)
(8083)
(7846)
(7636)
(7444)
(7283)
(7016)
(7014)
(6457)
(6125)
(6071)
(5753)
(5613)
(5477)
(5404)
(5358)
(5283)
(5039)
学科
(35001)
经济(34970)
管理(19273)
(17782)
地方(13938)
方法(13054)
(12872)
企业(12872)
数学(11580)
数学方法(11415)
(11015)
(8916)
地方经济(8512)
中国(8204)
(8202)
(7791)
金融(7786)
(7519)
银行(7486)
(7245)
(7202)
业经(6344)
农业(6309)
环境(5805)
(5537)
(5353)
贸易(5350)
(5128)
(4775)
技术(4749)
机构
学院(123499)
大学(122355)
研究(50953)
(43558)
经济(42386)
管理(39473)
科学(37844)
中国(36873)
理学(33817)
理学院(33235)
(32647)
管理学(32266)
管理学院(32031)
(29120)
研究所(27170)
(26725)
农业(26262)
业大(25152)
中心(22765)
(20194)
(19394)
(19056)
(18966)
科学院(17444)
(16925)
(16712)
农业大学(16707)
师范(16433)
北京(16401)
财经(16069)
基金
项目(92754)
科学(71020)
基金(66314)
(62975)
国家(62546)
研究(58559)
科学基金(50676)
(37958)
自然(36058)
社会(35796)
基金项目(35404)
自然科(35178)
自然科学(35159)
自然科学基金(34470)
社会科(33943)
社会科学(33936)
(32589)
资助(26986)
教育(25374)
重点(22436)
(21279)
计划(21225)
编号(21079)
科技(20092)
(18917)
(18678)
科研(18541)
创新(17800)
成果(16507)
课题(16406)
期刊
(46816)
经济(46816)
学报(32659)
研究(31712)
(29567)
科学(26134)
中国(25832)
大学(22660)
学学(22162)
农业(20335)
(14629)
管理(13357)
(12453)
金融(12453)
(10981)
业大(10042)
教育(9386)
(8445)
技术(8236)
农业大学(8214)
资源(8181)
财经(7701)
林业(7697)
经济研究(7603)
科技(7498)
业经(7069)
(6623)
自然(6407)
中国农业(6104)
问题(5927)
共检索到18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岩  任相亮  马小艳  姜伟丽  马亚杰  王丹  马艳  
田间采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4个地区8个棉铃虫种群,室内采用浸叶法监测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2016-2017年各监测点棉铃虫种群对辛硫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5.2~65.7倍和24.2~48.8倍,近几年棉铃虫对辛硫磷的抗性有上升的趋势;各监测点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各地区之间抗性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差异,其中沧县、阳谷和夏津种群抗性上升明显,抗性倍数由2016年的21.3、51.9和128.9倍上升为2017年的90.2、187.5和269.3倍,邱县和安阳种群抗性由高水平抗性转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由145.4和165.7倍降低为72.2和59.1倍;2016-2017年棉铃虫种群对甲维盐均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2~92.8倍和10.6~89.8倍。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棉铃虫种群对3种药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建议避免重复使用或限用同一种药剂,注意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棉铃虫的抗药性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益东  沈晋良  谭福杰  尤子平  
采用三龄幼虫点滴法,于1990~1993年连续4年对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抗性中心区的山东省阳谷县棉铃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系统监测(每年测定田间第二、四代,每代测定8个药剂).结果表明:该县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40.5~542.8倍),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处于中等抗性水平(10~50倍),对久效磷为低水平抗性(<5倍)。文中还讨论了该县棉铃虫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特点,并就中国棉铃虫抗药性治理策略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沫  张巧玲  肖家浩  齐立  李冬梅  胡承高  刘光琼  
以湖北省 3个不同用药水平的棉区棉红铃虫初孵幼虫为试虫 ,采用滤纸药膜法对 4种有机磷杀虫剂进行了抗药性初步研究 ,建立了 4种药剂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对 3个地方种群进行抗药性监测发现 :江陵种群对甲胺磷、久效磷已出现低水平至中等水平抗性 ,对丙溴磷和对硫磷暂处敏感性变动阶段 ;鄂州种群对 4种有机磷杀虫剂处基本敏感水平 ;只有武昌种群最为敏感。以相对敏感基线的LC99值检测 3个地方种群的实际死亡率 ,结果与理论死亡率的趋势基本一致。以不同代别棉红铃虫测其对久效磷的抗药性 ,1 998年的武昌种群和鄂州种群代际间的抗药性无明显差异 ,但 1 999年的鄂州种群和江陵种群对久效磷的抗药性则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劭鑫  张春妮  张雅林  李显春  
【目的】明确陕西关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区分剂量法,测定2012-2013年间陕西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啶虫隆、溴虫腈、茚虫威、多杀菌素、Bt毒素Cry1Ac和氯虫苯甲酰胺9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陕西3个地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大部分供试药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宝鸡、渭南和杨凌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溴虫腈和啶虫隆产生了低中等水平抗性,对茚虫威、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雄山  韩召军  王荫长  
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的品系(SS) 和抗性的品系(R2) 为试虫材料, 利用生测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羧酸酯酶在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TPP对久效磷、辛硫磷的增效比在R2品系中分别为2.76 和2.46倍, 在SS品系中分别为1.85 和1.48 倍; 两品系羧酸酯酶的Km 和Vm ax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R2 和SS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 、Vm ax分别为76.74 μm ol/L、56.29 nm ol/ (m in·m g) 和107.39 μm ol/L、44.40 nm ol/ (m in·m g); 两品系的羧酸酯酶对TPP、久效磷和辛硫磷的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钧  付文曦  韩召军  
[目的]监测不同地区大螟田间种群对常用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了解大螟抗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并验证前期报道的相应敏感基线资料,为抗药性监测和田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集不同地区的大螟高龄幼虫,室内隔离饲养繁殖一代,采用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进行杀虫剂毒力测定,并与历年测定的相关资料对比,评估确定相对敏感基线。[结果]2014年监测江西贵溪、浙江温岭和江苏南京的大螟,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阿维菌素(LC50值为0.065 0~0.209 4 mg·L-1)、氯虫苯甲酰胺(0.262 6~0.569 2)、氟苯虫酰胺(0.478 8~1.241 7)、稻丰散(3.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玉  汤雨洁  任淼淼  胡波  苏建亚  
[目的]为了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进行系统性监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常用药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测定分析了江苏省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2010至2013年间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以及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据此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这5种杀虫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2015年对采自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敏感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017、1.147、0.018、0.014和0.019 mg·L-1,监测数据表明江苏武进、盐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峰  韩召军  陈长琨  李国清  王荫长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 ,根据用药水平差异 ,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 3地区田间种群 ,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 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1)浙江慈溪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 (RR =5 4 6 ) ,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 (RR =13 9) ,对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2 )安徽安庆二化螟 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 (RR =10 8) ,对杀螟松、敌敌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 ;(3)江苏兴化二化螟 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 ,对杀虫单中抗 (RR =12 6 ) ,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侠  汪飞  徐静  张青文  封红兵  宋荣  
20 0 0— 2 0 0 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 Bt基因棉 MD- 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 :1)转 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 2个抗性高峰即 5月中下旬和 7月底 ,抗虫性分别为 94 .5 %和 83.3% ,8月份抗性最低 (2 2 .7% ) ,而河南的研究表明 8月份正是第 2个抗性高峰 ,抗虫效果高达 93. 8% ;2 ) 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 :棉苞叶 (96 .7% )、棉蕾(74 .2 % )、花瓣 (6 0 % )、棉叶 (5 0 .2 % )、棉铃 (30 % )、花蕊 (2 6 .8% )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晓莉  潘文亮  高占林  张付强  党志红  李耀发  王吉强  赤国彤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英  李文红  金剑雪  李凤良  
为了明确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品系、高效氯氰菊酯品系、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剂品系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情况,采用点滴法和浸液法,测定了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对多杀霉素、虫螨腈和苏云金杆菌等1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3个小菜蛾抗性品系对多杀霉素、虫螨腈、苏云金杆菌、氟虫腈、杀虫丹、杀虫单和甲维盐的抗性指数都小于5,没有产生交互抗性;对所测药剂中,阿维菌素品系的抗性指数最低,其次是复配剂品系,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最高,同时3个抗性品系间对选育的药剂存在交互抗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凤霞  沈晋良  周威君  高聪芬  唐灿明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琨  李国清  石小青  王荫长  陆敬善  武刚  
用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了新疆阿拉尔棉铃虫田间自然种群(AL种群)3龄、4龄幼虫和初孵幼虫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有机氯4类14种常用农药的毒力反应,并与国内外已知敏感基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种群处于高敏感水平,3龄幼虫的LD50接近内地敏感种群或比内地敏感种群更低;在供试药剂中灭多威、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辛硫磷相对毒力指数仅为016~05;与印度、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敏感品系相比,AL种群4龄幼虫的LD50明显较低。在供试的8种药剂中,除甲基对硫磷外,灭多威、西维因、氯氰菊酯、久效磷、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硫丹的相对毒力指数仅为009~04。试验还用浸叶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罗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聪芬  沈晋良  须志平  陈进  
采用喂饲法 ,测定了转双价基因棉 (中棉 4 1、SGK32 1)、转单价基因棉 (中棉 2 9)及常规棉 (苏棉 12 )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 :转双价基因棉主茎叶片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明显高于或稍高于转单价基因棉 ,且随棉花生长发育期的推移抗虫性下降速度较慢 ,如第 8叶后中棉 4 1(ZM4 1)对抗性和敏感初孵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80 0 %~ 4 0 0 %和 10 0 %~ 85 6 % ,而中棉 2 9(ZM2 9)分别为 30 0 %~ 15 6 %和 84 0 %~ 71 1%。转单、双价基因棉生长中后期主要受害部位对抗、感棉铃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