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9)
2023(17201)
2022(14086)
2021(12611)
2020(10109)
2019(22580)
2018(21719)
2017(41686)
2016(22596)
2015(24508)
2014(24357)
2013(24094)
2012(22977)
2011(21238)
2010(21287)
2009(19477)
2008(19104)
2007(16804)
2006(14970)
2005(13830)
作者
(68752)
(57331)
(56994)
(54157)
(36553)
(27603)
(25644)
(22375)
(21833)
(20096)
(19782)
(19068)
(18482)
(18198)
(17840)
(17724)
(16916)
(16735)
(16535)
(16444)
(14448)
(14252)
(13910)
(13185)
(13100)
(12714)
(12680)
(12332)
(11577)
(11221)
学科
(119000)
经济(118892)
管理(62007)
(58673)
(44288)
企业(44288)
方法(43777)
数学(39212)
数学方法(38969)
中国(33168)
地方(30658)
(27878)
业经(24531)
(23495)
(22552)
农业(19846)
(18846)
贸易(18834)
(18200)
(18124)
(17825)
金融(17824)
地方经济(17461)
环境(17422)
(17078)
银行(17031)
(16452)
(15699)
技术(14980)
产业(14955)
机构
大学(331370)
学院(331287)
(147630)
经济(144787)
研究(123632)
管理(122179)
理学(105141)
理学院(103810)
管理学(102252)
管理学院(101618)
中国(91893)
科学(75181)
(70588)
(65064)
(63402)
(60723)
研究所(57620)
中心(54850)
财经(51962)
业大(50248)
(49330)
农业(47791)
经济学(47386)
(47380)
(44704)
北京(44534)
(44187)
师范(43647)
经济学院(42629)
(39877)
基金
项目(224481)
科学(177776)
基金(164925)
研究(158500)
(146448)
国家(145269)
科学基金(123691)
社会(105590)
社会科(100458)
社会科学(100433)
基金项目(87092)
(87033)
自然(79335)
自然科(77552)
自然科学(77531)
自然科学基金(76159)
(73994)
教育(71158)
资助(66508)
编号(60391)
(53563)
重点(51479)
(49578)
成果(48230)
(46226)
国家社会(45230)
创新(43427)
课题(43092)
科研(42801)
发展(42524)
期刊
(166398)
经济(166398)
研究(101952)
中国(66930)
学报(56285)
(54844)
科学(50738)
(47928)
管理(44399)
大学(41798)
学学(39848)
农业(37220)
(34012)
金融(34012)
教育(30349)
经济研究(28643)
财经(27055)
技术(26136)
业经(25737)
(23421)
问题(22852)
(19922)
(17430)
技术经济(17128)
世界(16270)
商业(15814)
统计(15579)
资源(15572)
(15250)
国际(15059)
共检索到502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洋  杨睿  
环境规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力。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文章基于多维指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环境规制实施如何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并重点关注产业结构这一路径变量。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实施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且在空间维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下的估计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流域分布、城市层级以及城市边界区位等维度存在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能够加速黄河流域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也是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建盛   蒋兵   董会忠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65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效应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多维演化是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媒介,产业多维演化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使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中游、下游地区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上游地区未产生显著影响,且数字经济仅可带动下游地区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文章立足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禀赋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生态保护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11—2019黄河流域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示:(1)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驱动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2)从区域异质性视角考察,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助推作用,上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不显著。(3)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以及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推动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张华泉  
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黄河流域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生态资本显著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森林覆盖率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资本主要通过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生态资本的门槛效应显著,越过双重门槛值-0.200后,生态资本正外部性作用呈逐步减弱态势。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本价值及对黄河流域生态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将生态保护真正融入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孕育高质量人力资本与高效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等路径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柳江  李志花  
长期以来,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制度的制约,黄河流域的资源开发一直处于保护大于利用的状态,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利用。考虑到黄河流域庞大的人口规模,其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能源集聚地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流域内抵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冲击以及恢复到冲击前状态的能力即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韧性由此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点。研究主要基于黄河流域39个地级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水平和协同效应,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模型探究区域经济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论有:第一,所选取样本地区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正处于稳步持续上升的阶段;第二,10年间黄河流域区域经济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系数总体上处于稳步增长态势;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期内区域经济韧性单向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中两者互为因果;第四,就黄河流域的特殊性来看,区域经济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主要可以概括为区域经济韧性的抵抗力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屏障,其恢复力层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能培育的基础,最后是其进化力的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孔维嘉  
现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黄河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因此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在理论探讨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空间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2019年黄河中下游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增”的U型关系,且正向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2)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均能够起到数字经济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桥梁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表现出一定的“数字鸿沟”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以更廉价的方式流向该区域,形成“虹吸集聚”,对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巩羽浩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大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对筑牢生态屏障、缩小经济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是实现全国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然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落后、发展动力疲软等问题限制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数字经济作为具有创新性、进步性和延展性的新型经济形态,将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完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市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保障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分类发展并举,赋能系统发展;助力黄河流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在于:以全域统筹为导向,构建黄河流域数字化协同治理机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全面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现代化变革;以安全稳定为目标,推进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规范化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保障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德胜  王珏  程振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2005—2019年黄河流域77个地级市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幅度最大。(2)三者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进入初级协调,形成下游>中游>上游的发展格局,且在局部空间上呈现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3)不同因素对黄河流域DEH(数字经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科技支撑力的平均驱动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维度,禀赋推动力的平均驱动作用显著低于其他维度;黄河流域DEH系统空间分异格局由多种因素交互协同作用形成。最后,根据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提出统筹管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福柱  苗青  
城市是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以及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测算城市耦合质量等指标对引力模型予以修正,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2006年、2012年和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的空间网络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空间联系势能值增长显著,但空间联系格局呈非均衡分布特征;其空间联系方向具有地域邻近指向性和中心城市指向性的特征;黄河流域城市整体空间网络联系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城市间整体联系强度较弱;网络中心性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郑州、济南、西安等城市表现出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黄河流域城市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核心区范围扩大,核心区城市的分布出现向中西部区域迁移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