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4)
2023(12678)
2022(10464)
2021(9476)
2020(7900)
2019(18138)
2018(17783)
2017(34573)
2016(18758)
2015(21215)
2014(21030)
2013(20835)
2012(19637)
2011(18181)
2010(18522)
2009(16927)
2008(16481)
2007(14626)
2006(13114)
2005(11976)
作者
(57122)
(47402)
(47383)
(44569)
(30289)
(22852)
(21342)
(18530)
(18251)
(17011)
(16220)
(16202)
(15300)
(15285)
(15012)
(14855)
(14152)
(13842)
(13819)
(13615)
(12019)
(11978)
(11851)
(10991)
(10722)
(10670)
(10589)
(10416)
(9785)
(9402)
学科
(92060)
经济(91986)
管理(49431)
(48486)
方法(40489)
(37739)
企业(37739)
数学(36751)
数学方法(36169)
地方(25656)
中国(25624)
(22946)
业经(18741)
(17330)
(17120)
农业(15936)
(14852)
贸易(14837)
地方经济(14598)
(14238)
(13960)
金融(13958)
(13846)
环境(13332)
(13227)
银行(13192)
技术(12890)
理论(12836)
(12783)
(12773)
机构
学院(272480)
大学(270068)
(111699)
经济(109384)
管理(100923)
研究(98213)
理学(86621)
理学院(85588)
管理学(83662)
管理学院(83192)
中国(73903)
科学(62088)
(58563)
(51145)
(49703)
(49189)
研究所(46479)
中心(44237)
(42238)
业大(41491)
财经(39036)
农业(38721)
北京(37512)
(37317)
师范(36835)
(36034)
(35390)
经济学(34554)
(34295)
(31143)
基金
项目(183538)
科学(144774)
基金(131923)
研究(130540)
(116897)
国家(115963)
科学基金(98781)
社会(82198)
社会科(78070)
社会科学(78050)
(74093)
基金项目(68441)
自然(65098)
自然科(63630)
自然科学(63616)
(62545)
自然科学基金(62435)
教育(61123)
资助(56268)
编号(51728)
(44926)
重点(42723)
成果(41565)
(39765)
(38312)
课题(38172)
创新(35847)
发展(35426)
科研(35177)
(34856)
期刊
(126003)
经济(126003)
研究(80835)
中国(59006)
学报(45333)
(44813)
科学(41581)
管理(39259)
(35747)
大学(34121)
教育(33318)
学学(32202)
农业(30961)
(27222)
金融(27222)
技术(26020)
业经(21497)
经济研究(21123)
财经(19540)
(16979)
(16784)
问题(16106)
统计(15581)
(14349)
技术经济(14006)
资源(13364)
商业(13057)
科技(12965)
决策(12848)
(12715)
共检索到41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王建华  罗翔宇  周祖昊  严登华  秦大庸  
研究目的是开发和验证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和演化规律分析服务。在综合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陆面过程模型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模拟对象为“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系统的WEP-L模型。该模型以“子流域内等高带”为计算单元,并用“马赛克”法考虑计算单元内土地覆被的多样性,避免了采用过粗网格单元产生的模拟失真问题。针对各水循环要素过程时间尺度不同的特点,计算时采用了1h至1d的“变时间步长”,既合理表述了水循环动力学机制又提高了计算效率。将全黄河流域划分为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8485个子流域和38720个等高带,采用45年(1956~2000年)水文气象系列数据及相应下垫面条件进行了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登  任理  
【目的】建立徒骇马颊河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为进行该地区灌溉制度优化提供支持。【方法】首先运用洗牌复形演化(SCE-UA)算法在禹城试验站和洪门试验站对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中的作物参数进行率定,接着以遥感监测的蒸散数据为目标,应用拉丁超立方-单次单因素(LH-OAT)方法对蒸散发(ET)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序贯不确定性(SUFI-2)算法优化出一套参数范围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在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长期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作物参数率定结果表明,禹城试验站上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02%和16.60%,洪门试验站上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根  朱新军  夏军  李建新  
本文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构建海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针对海河流域的特点,对平原区河网和入海口进行合理概化,对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分类处理。应用1995~2002年水文气象系列资料和下垫面空间分布信息,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和灵敏度分析,最后选取多个站点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成果为SWAT模型在国内复杂大流域的应用提供了范例,也为海河流域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水文学基础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春晖  杨志峰  郑小康  庞爱萍  
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是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保证。随着水资源短缺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水资源开发阈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到考虑生态需水和水质保护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本文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及其计算模型,即考虑水资源量、不可利用的洪水量、被污染水量、生态需水量及重复计算水量,综合计算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黄河流域作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以黄河流域为例,运用该阈值模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进行初步计算,得到开发阈值多年平均约为238亿m3,占黄河天然径流量的40%左右,符合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开发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登  任理  
【目的】优化徒骇马颊河流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灌溉制度。【方法】以经过参数率定与模拟验证的SWAT为手段,设置了1种充分灌溉和9种非充分灌溉情形,拟合得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不考虑氮磷胁迫的历史灌溉情景为基本情形,设置了3种优化灌溉方案。【结果】模拟结果表明,与基本情景相比,轮作体系粮食稳产,平均节约灌溉用水29.00%,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6.58%;与相应时段的年鉴统计值和模拟的历史情景下的产量相比,情景三下全区轮作体系粮食平均增产8.32%和11.24%;与模拟的历史情景相比,优化情景下轮作体系的水分利用率平均提高36.33%。【结论】优化灌溉方案能够在保证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张奇  
考虑同类模型在模拟大尺度流域时存在的一些弱点,开发了基于单元网格,并且结构较为简单、参数数量较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了验证该模型在大尺度流域长时间序列的模拟效果,选取鄱阳湖流域的最大子流域——赣江流域(8.17万km2)为验证区域。流域的空间非均匀性由单元网格离散并模拟。根据下垫面数据精度,选取4 km×4 km的离散网格尺寸,并应用ArcGIS等软件建立流域网格信息,生成模型输入数据。采用1960~1989年外洲站和峡江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率定期(1960~1969年)两水文站日、月和年径流确定性系数在0.81~0.93,Ens系数在0.79~0.99,年径流统计量相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海峰  熊立华  万民  
基于清江上游水布垭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出了研究区域水系、勾画了研究区域边界,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地形指数分布。采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DDRM)来进行降雨-径流模拟。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等方面对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径流深模拟方面新安江模型略好于DDRM,在洪峰流量及峰现时间方面DDRM略好于新安江模型,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两者相当,总体上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相当。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占东  黄群  Lotz Tom  
流域出口径流观测序列是水文模型参数率定重要依据,不受水文站控制区域的模型应用是水文研究关注点之一。首先根据水文站观测资料建立洞庭湖流域四水控制站之上基于水文响应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同质移植和虚拟水库等方法,将分布式水文模型拓展到包含无径流站控制区域的丘陵区间和平原圩垸区,最终实现了洞庭湖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完备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支持下,通过合理的流域划分和水文响应单元定义,建立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在水文响应单元尺度反应降水发生后蒸散、地表径流、土壤和地下水的响应特征。而基于观测实验及基流分割等方法获取的关键水文过程特征对模型参数优化的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李相虎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其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以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2000~2005年河道径流量及地下水基流指数为多目标函数来优化耦合模型,采用PEST进行WATLAC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点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84,确定性系数介于0.70~0.8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基于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发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模拟值和遥感反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好一致性。基于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模拟效果的定性评价,表明地下水位模拟空间趋势性较好,水位与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一致,地下水主要以下游平原区和河道为主要排泄区,符合大尺度流域地下水流运动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昌明,李道峰,田英,郝芳华,杨桂莲  
本文选取空间大尺度黄河河源区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径流量模拟,采用1976~1985年唐乃亥水文站逐年、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参数率定,确定模型的基本参数,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引起黄河河源区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80~90年代的20年间,黄河河源区由气候变化引起径流减少62.11亿m3,占径流变化总量的108.72%,由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径流增加5.73亿m3,增加量占径流变化总量的10.03%。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传国  余钟波  林朝晖  郝振纯  
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当前大气水文模型耦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根据1km DEM生成更大网格尺度DEM数据,同时可以保持流域河网信息并减缓高程、坡度等地貌参数信息量衰减速度的有效方法——ZB算法。利用该方法和常规的网格平均法生成黄河唐乃亥以上流域的5km、10km、15km和20km两套DEM数据,分别提取高程、坡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等流域特征参数,并与1km DEM提取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大,ZB算法获得的DEM数据可以保持河网的连续性,提取出合理的流域范围,减缓地形信息量的衰减速度。该方法满足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取数字流域的需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纲胜,夏军,谈戈,吕爱锋  
在广泛了解有关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资料条件和问题,提出了一种"水文循环机理-系统理论"相耦合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时变增益分布式水循环模型(DTVGM),并建立了潮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实例研究表明,DTVGM的应用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能够满足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敏俊  陶卫春  赵学涛  宋现锋  
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退化对于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论文构建了基于GBEM模型的分布式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了在生态重建目标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方案和实现途径。分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应当在不影响生态重建目标的前提下,以提高流域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导向,优化水资源利用的空间组织,并通过流域内部的利益补偿,解决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带来的区域间收入差异问题。应通过推进水权交易实现水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及相应的利益补偿,在提高水效益的同时,促进水资源分配的公平。生态退化严重的民勤湖区的农业人口需要逐步转移出来,以减轻当地的生态环境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琦  段春青  陈晓楠  
对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科学评判,针对评价中存在随机性及模糊性的特征,建立起基于云理论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用水条件等11个指标建立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元模糊对比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借助云模型定量描述单指标条件下待评价区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等级,并通过模糊变换,确定综合评判等级。云模型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隶属函数描述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并利用超熵概念考虑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更符合实际评判的情况。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总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晓红  于澎涛  王彦辉  王金叶  王顺利  刘贤德  徐丽宏  吴旭东  
TOPOG模型是基于热带森林小流域研究而开发的生态水文过程模型。为了检验该模型在模拟温带小流域森林水文影响方面的适用性,本文应用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2001年和2002年生长季的生态水文数据,运用TOPOG模型的"水量"模式模拟了流域的林冠截留、蒸散与径流等生态水文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OPOG模型能准确的模拟雨量为5~25 mm的次降雨截留量;也能较准确的模拟海拔2730~3100 m的青海云杉林总蒸散量及其组成,以及海拔2700~2800 m的阳坡草地总蒸散量;模拟的生长季小流域径流量与实测值相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