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9)
- 2023(8145)
- 2022(6891)
- 2021(6256)
- 2020(5200)
- 2019(11849)
- 2018(11431)
- 2017(22375)
- 2016(12463)
- 2015(14129)
- 2014(14393)
- 2013(14296)
- 2012(13513)
- 2011(12398)
- 2010(12357)
- 2009(11646)
- 2008(11542)
- 2007(10753)
- 2006(9156)
- 2005(8164)
- 学科
- 济(57939)
- 经济(57895)
- 管理(32592)
- 业(29725)
- 方法(25416)
- 数学(22824)
- 数学方法(22628)
- 企(22149)
- 企业(22149)
- 农(16971)
- 地方(16501)
- 中国(13866)
- 财(12117)
- 学(12001)
- 农业(11528)
- 业经(11445)
- 贸(10279)
- 贸易(10278)
- 易(9912)
- 地方经济(9663)
- 环境(9527)
- 制(9148)
- 和(8666)
- 融(7899)
- 金融(7896)
- 银(7614)
- 银行(7591)
- 行(7219)
- 理论(7076)
- 务(6964)
- 机构
- 学院(185459)
- 大学(183322)
- 济(74814)
- 经济(73103)
- 管理(67608)
- 研究(63763)
- 理学(58054)
- 理学院(57323)
- 管理学(56320)
- 管理学院(55978)
- 中国(47373)
- 科学(41440)
- 京(38493)
- 农(34238)
- 所(33468)
- 财(32990)
- 研究所(30650)
- 中心(29814)
- 业大(29285)
- 江(28270)
- 农业(27193)
- 财经(26388)
- 范(25795)
- 师范(25557)
- 北京(24140)
- 经(23740)
- 经济学(23301)
- 院(22967)
- 州(22927)
- 经济学院(21312)
- 基金
- 项目(124632)
- 科学(97078)
- 研究(91521)
- 基金(87776)
- 家(76633)
- 国家(75995)
- 科学基金(63722)
- 社会(56948)
- 社会科(53866)
- 社会科学(53845)
- 省(50774)
- 基金项目(46965)
- 划(42430)
- 教育(41687)
- 自然(40158)
- 自然科(39034)
- 自然科学(39019)
- 编号(38653)
- 自然科学基金(38288)
- 资助(35070)
- 成果(31339)
- 发(29139)
- 重点(28856)
- 部(27185)
- 课题(26985)
- 创(25552)
- 创新(23939)
- 科研(23842)
- 发展(23443)
- 计划(23098)
共检索到266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甜甜 黄宇 刘玲伟 潘驰鑫 马文倩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现行黄河立法的必要性,探析黄河立法的意义;继而结合国内立法形势及条件,探寻黄河流域立法的可行性路径;最后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提出黄河立法框架,创新性提出关于黄河立法的建议,为黄河治理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流域立法 水沙关系 公众参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宇轩 韩芸
实现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西践行“两山”理论、加快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也可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近年来,山西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减污降碳及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生态环境改善难度大、文旅资源利用不充分及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建议山西走好产业转型道路,切实推动污染防治、低碳产业发展及文旅产业发展等工作走深走实,使山西黄河流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典范。
关键词:
山西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明 元鹏飞 朱治双
在中国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背景下,本文采用2006—2019年黄河流域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Tapio脱钩弹性指数及追赶脱钩模型考察黄河流域碳排放特征及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碳排放总量与人均量增速放缓,两项指标的年均增速分别由2006—2010年期间的6.5%和5.4%下降至2011—2019年期间的1.6%和0.8%,碳强度大幅下降,年平均降速为5.1%;(2)黄河流域91.2%的城市实现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但其总体脱钩程度仍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3)各城市追赶脱钩状态不同,大部分城市处于强负脱钩状态,即与标杆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步扩大,但是碳强度差距逐步缩小。未呈现强负脱钩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南、宁夏与甘肃省。因此,为促进黄河流域低碳集约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应考虑在城市自身发展基础上,借鉴标杆城市和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经验,制定合理的人口、产业和节能减排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胜 谭宇轩 金文俊
城市经济韧性塑造具有集动态性和多视角互动性于一体的复杂特征,导致基于还原论思维的实证研究在解释城市经济韧性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本文以2014—2018年黄河流域70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在静态QCA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多时段QCA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组态,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高城市经济韧性的产生不受单一要素的绝对支配,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提高创新能力在产生高城市经济韧性方面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从多重并发的组合效应来看,存在4条路径皆可驱动高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的本质或核心动力被政府能动性所左右,在少数情况下,城市产业结构特性在遭受外界扰动或冲击时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多时段QCA进一步识别出以创新突破型和政府主导型为代表的驱动路径以及以创新锁定型和创新限制型为代表的限制路径,政府的能动行为可以超越城市结构性因素限制,创新能力的两极分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效果相反。从组态视角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各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韧性研究从单一权变向整体多维视角转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侯子婵 王子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标志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在黄河治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因此需要做到以下三个环节的有机统一:充分认识黄河流域的战略地位,统筹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竭力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路径,从而真正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真正造福于人民。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文浩 张志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支撑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有四方面: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间具有“倒U型”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影响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支持,促进生态文明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遵循。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黄河流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从生态保护与空间发展格局、创新驱动与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功能差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挖掘新时代黄河文化价值与创新等方面,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士锋 贾绍凤
黄河流域近年来用水出现以下特点 : ①用水总量稳定 ,用水对来水丰枯情况并不敏感 ,但用水量超过了允许开发利用量 ,处于不可持续的暂时均衡状态 ; ②行业用水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工业用水基本稳定 ,生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但由于生活用水比重小而对总体用水结构影响不大 ; ③在上中下游用水结构中 ,上游用水量略有上升趋势 ,中下游用水稳中有降 ; ④总体用水效益较低 ,但黄河中游的用水效益较高。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 ,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为 4 80× 1 0 8~ 5 1 0× 1 0 8m3 ,黄河流域的用水将根据现有水资源分配方案的改变与否呈现不同的趋势。如果坚持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用水...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用水 特点 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赵芳芳
本文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黄河流域77个气象站1958年~2001年日照时数序列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用参数检验法对其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58年~2001年的年、典型月日照时数序列均大致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年序列所选77个站中有53个表现出下降趋势,只有24个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在有意义(拒绝零假设)的34个站点中,28个站点表现出下降趋势,6个显示出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阐明日照时数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点,根据研究区的气候特点,将黄河流域分为5个子区域。结果表明子区域Ⅰ,Ⅱ和Ⅲ的日照时间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这一趋势在子区域Ⅳ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覃成林
在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日趋加剧的经济分异,目前东部经济空间已现多核心—边缘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较高水平的均衡化趋势,而中西部经济增长水平总体较低,经济空间中只有少量增长极和增长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内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中西部内内蒙古和河南的相对经济实力增强,其他省区的相对经济实力减弱,中西部经济空间格局越来越不均衡。由此推断,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流域内改革开放进程的差异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春梅 袁汝华
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是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水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 ,从黄河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 ,以利用水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 ,测算了黄河水资源的理论价值 ,为制定黄河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资源价值 影子价值 优化分配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少炜 罗林杰 查欣洁
采用非径向的SBM-DEA模型对2011—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评价,运用Moran散点图和LISA图着重考察其空间差异性及演变,然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综合水平小于1,未能实现DEA有效,且呈现出"中部最高、东部和西部次之""下游最高、上游和中游次之"的态势。(2)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呈现出较高的局部空间异质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3)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主要受到技术水平、城镇化、医疗水平、经济外向性以及社会性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少炜 罗林杰 查欣洁
采用非径向的SBM-DEA模型对2011—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评价,运用Moran散点图和LISA图着重考察其空间差异性及演变,然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综合水平小于1,未能实现DEA有效,且呈现出"中部最高、东部和西部次之""下游最高、上游和中游次之"的态势。(2)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呈现出较高的局部空间异质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3)黄河流域生态福利绩效主要受到技术水平、城镇化、医疗水平、经济外向性以及社会性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孙雪梅
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益直接关乎到其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指数为0.502,从上游(0.476)、中游(0.496)到下游(0.555)依次递增。具体而言,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整体差异较小,生态效益中、上游地区波动较大,社会效益地区间差异明显;从时间演化来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9年的0.414提高到2018年的0.502,上、中、下游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变化趋势与综合效益大体一致,均为稳健型增长;对比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空间差异,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低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10个降为0个,处于高综合利用效益阶段的地区由最初的3个增至35个。其中,青海海西州进步最明显,宁夏段、甘肃段稳定处于中综合利用效益阶段,山西、河南段有较大改善,山东段综合利用效益整体较高。基于此,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益现状提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 利用效益 均方差决策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奕淇 曹国良 李国平
文章从演化博弈视角出发,构建无中央政府约束和有中央政府约束两种情景,分析黄河流域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两种情景中的环境治理行为选择,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三方博弈主体的演化策略。结果表明:一是在参数取值确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策略演化速度会受到自身和其他两方主体策略选择概率的影响,但无论各主体选择概率的取值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博弈主体的最终行为策略选择,最终都会达到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稳定策略点。二是在有中央政府的约束下,三方博弈主体能够达到(严格督查,达标排放,监督)的理想演化稳定均衡。三是相较于无中央政府约束的情景,中央政府约束可促使黄河流域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演化至严格督查、达标排放、监督的速度变快。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昌明 郑红星
根据月降水、径流资料进行水循环要素分解,并应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7个主要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对于兰州控制断面而言,地表径流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其它水循环要素变化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对于花园口控制断面而言,天然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而降水、蒸散发、壤中流和土壤水分通量也都呈减少趋势,但变化并不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了用水量的增加、降水减少以及径流系数减小与黄河流域水循环变化的关系。水循环是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基本依据,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水循环具有垂向运动的特征,蒸发旺盛。因此,对黄河流域来说,应从其水循环的特征,考虑用水结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