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5)
- 2023(9349)
- 2022(8422)
- 2021(8002)
- 2020(6658)
- 2019(15477)
- 2018(15659)
- 2017(30200)
- 2016(16634)
- 2015(18715)
- 2014(18632)
- 2013(18478)
- 2012(16676)
- 2011(14972)
- 2010(14755)
- 2009(13265)
- 2008(12658)
- 2007(10697)
- 2006(9217)
- 2005(7805)
- 学科
- 济(63300)
- 经济(63235)
- 管理(47361)
- 业(42795)
- 企(35780)
- 企业(35780)
- 方法(31168)
- 数学(26978)
- 数学方法(26685)
- 农(17200)
- 贸(16167)
- 贸易(16163)
- 易(15831)
- 学(15723)
- 中国(15005)
- 地方(14445)
- 财(14351)
- 环境(14162)
- 业经(14041)
- 和(11628)
- 农业(11434)
- 理论(10882)
- 划(10251)
- 技术(10186)
- 出(9959)
- 务(9404)
- 财务(9347)
- 财务管理(9333)
- 制(9246)
- 教育(8824)
- 机构
- 大学(229818)
- 学院(229225)
- 管理(94959)
- 济(86452)
- 经济(84481)
- 理学(83296)
- 理学院(82374)
- 管理学(80963)
- 管理学院(80577)
- 研究(74497)
- 中国(53062)
- 科学(49370)
- 京(49006)
- 所(37174)
- 财(37055)
- 业大(36354)
- 农(36107)
- 研究所(34512)
- 中心(33389)
- 江(31140)
- 范(30945)
- 北京(30900)
- 师范(30678)
- 财经(30655)
- 农业(28329)
- 经(27874)
- 院(27590)
- 州(26311)
- 师范大学(24906)
- 经济学(24832)
- 基金
- 项目(167012)
- 科学(130752)
- 研究(121804)
- 基金(120361)
- 家(104894)
- 国家(104042)
- 科学基金(89451)
- 社会(74577)
- 社会科(70614)
- 社会科学(70593)
- 省(65826)
- 基金项目(65437)
- 自然(59729)
- 自然科(58208)
- 自然科学(58196)
- 自然科学基金(57103)
- 划(55355)
- 教育(54724)
- 编号(50198)
- 资助(49314)
- 成果(39332)
- 重点(37149)
- 部(36138)
- 发(35606)
- 创(34464)
- 课题(33866)
- 科研(32097)
- 创新(32057)
- 大学(30732)
- 教育部(30621)
共检索到31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小杰 巩琳琳 黄强
【目的】针对黄河入海口流量减少导致的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确定黄河口的生态需水量,为黄河口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维护及生态稳定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关键物种的识别,确定食物网中优先保护的序列;分析河口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建立入海径流量与近岸海洋站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优先保护物种的关键生命阶段,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黄河河口近海海域不同时期的入海流量和径流量。【结果】在近海生态系统中,鱼类是关键物种,鳀和黄鲫为优先保护物种。盐度为河口及附近海域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鳀和黄鲫的优先保护生命阶段为4月、5-6月和7-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赵博 周林飞 杨培奇
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名录,》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基于生态学法并结合3S技术,以2000年为例计算双台子河口湿地最小、最适、最大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归类分析,得到各类型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总量和单位面积需水量。可为双台子河口地区的水资源规划、生态保护、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提供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林飞 王辉 孙佳竹
以大凌河为背景,围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关系,确定了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对大凌河的消耗型与非消耗型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并对非消耗型需水量进行逐月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上窝堡站、朝阳站、义县站、凌海站每年非消耗型需水量分别为0.741×108m3,4.447×108m3,4.588×108m3,13.092×108m3;消耗型需水量中,蒸发需水量为0.019×108m3,渗漏需水量因河道常年无明显断流现象而不作考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浩 郝芳华 欧阳威 王雪蕾 杨胜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成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基于国际上新兴发展的生态水文学理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毗河为例,用能反映时间尺度的河流流量来表达生态环境需水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量。为了与水资源配置的时间单元协调起来,对3个代表年P=50%(1968年),P =75%(1986年),P=90%(1987年)分别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根据毗河的自然条件,利用Montana法计算了河道维护水生生境最小需水量和最适宜需水量;蒸发需水量由水面宽度、河道两断面间平均长度、河道蒸发深度三者确定;结合河道功能区划和水质目标,计算了污染物稀释需水量。最终确定毗河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诗鹏 杨颖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 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 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0—2020年林地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林地生态需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源区景观水平多样性较低;黄河源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晓燕
通过对河流健康意义、黄河健康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黄河河流生命需水量的概念。在一定的水量和流量范围内,河流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御破坏的能力,随着水量(流量)的下降,其抵御破坏的能力也逐渐下降。文章强调“一旦河流水量(流量)低于其生命需水量,河流系统就不能自控而产生恶变或崩溃”,强调“河流抵御洪水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和“洪水对恢复河道过流能力的特殊意义”,强调“依靠河流自身的抵抗能力已难以恢复其生命活力,必须借助外力”,强调“人类必须无条件设法满足此水量”。目前,围绕河流生命各方面需水量的确定和维护河流生命的技术措施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关键词:
黄河 健康 河流生命 需水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卿晓霞 郭庆辉 周健 王兆兴
针对目前城市河流经常断流的突出问题,以重庆主城典型重污染河流伏牛溪为例,开展城市小型季节性河流生态补水自动调度方案的研究。通过分析伏牛溪年内径流特征,确定了其补水时段为每年的11月~次年4月;通过计算伏牛溪生态环境需水量,认为对于小型季节性河流的补水不应一味地追求常年丰沛、稳定的水量,而应以重塑季节性河流天然健康的自然流态为目标,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然健康需水量的生态补水调度方案,并制定了河源水库电动阀门及补水泵的运行控制策略等具体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该调度方案,不仅能实现伏牛溪生态补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而且与现有补水系统运行方式相比,可节能67.4%,为补水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天然健康需水量 城市季节性河流 生态补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斌 王新平 李瑛 李慧敏 李卫红 赵锐锋
以2005年为现状年,用定额法、潜水蒸发法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法估算出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分别为33.89×108 m3、23.97×108 m3和33.07×108 m3,通过分析得到现状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为30.31×108 m3。并根据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和铁干里克7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月平均蒸发量,采用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群克水均衡场公式对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的月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月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发现,植被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量的86%,尤其是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5-8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的59%。根据制定的生态恢复方案,用定额法和潜水蒸发法预测3个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将两者计算结果加以算术平均,得到2010、2015及2020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1.88×108 m3、34.08×108 m3及36.84×108 m3,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荣昉 丁永生 程丽俊 李昌彦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富,在非汛期尤其是用水高峰期,存在供需水矛盾和河道外用水挤占河道内用水现象。基于水量分配方案,以控制断面为节点,考虑河道外需水,兼顾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系统提出计算流域控制断面最小控制需水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抚河流域为例,把流域划分为12个控制断面,分别为沙子岭、黎川、南城、洪门、廖坊、石门、廖家湾、娄家村、马圩、焦石、柴埠口和李家渡,各断面的最小控制需水量分别为7.40、3.80、28.73、12.00、49.81、2.61、50.85、71.68、0.50、108.94、15.56和10.30m3/s。通过水文监测控制流域断面流量,为落实水量分配方案、保护流域水环境和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蓉 李嘉 李克锋 芮建良
针对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面临的水生生物生态需水问题,提出了计算河道最小生态基流量的生态水力学法,考虑了水力生境参数的全河段变化情况,计算结果避免了单凭最低值进行判断所造成的判断失误。确定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鱼类对流速、水深、水面宽等水力生境的需求。通过河道水力模拟,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必须保证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左右河段水力因子可满足研究中提出的河道内鱼类的生存条件;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产卵;鱼类适应的缓流水、急流水、浅滩、深潭等水力形态的位置虽然发生变化,但数量保持不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明 迟道才 李璐 王殿武 王黎黎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人类的生活环境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需水量的提出,对于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合理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辽阳市为例,把本地区的生态需水分为农田、草地、林地和河流几个部分,通过计算得出总的生态需水量为28.54亿m3,本地区的天然降水为29.12亿m3,天然降水已基本满足其生态需水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利娜 刘苏峡 吕宏兴 门宝辉
研究了不同河道几何断面的湿周法理论,分析了各种几何断面的湿周-流量关系。结果表明,当河道断面呈三角形、U型和抛物线型时,湿周-流量关系曲线可近似用幂函数拟合;当河道断面呈矩形和梯形时,湿周-流量关系曲线可近似用对数函数拟合。通过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曲线变化点,估算最小生态需水量发现,不论郡种断面,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估算的结果差异很大,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均大于曲率最大法。分析同一流量下、不同断面形态对湿周法的适宜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流量下,几何尺寸接近的不同断面,矩形和梯形断面有较大的湿周值,从湿周法初衷来讲,则更有利于生物生境的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耿艳辉
本文在总结分析草地生态需水的内涵、影响草地生态需水的因素并汇总草地生态需水定额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泾河流域各县温度与降水资料的修正,确定了三类草地覆盖度的生态需水定额。利用1:10万土地类型图提取了三类草地面积,估算了泾河流域的草地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泾河流域现有草地生态需水量共计569706×104m3,其中中覆盖度草地需水量占绝对优势,为434674×104m3,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76·3%;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需水量为78326×104m3,占13·8%;高覆盖度草地的需水量最少,为56706×104m3,占9·9%。从不同地区情况来看,环县等5县的草地需水量较大,镇原县等19...
关键词:
草地 生态需水 生态建设 泾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雁林 王文科 杨泽元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需水量 渭河流域 陕西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吉利娜 刘苏峡 王新春
湿周法是以湿周作为衡量栖息地质量的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的最小值。通过建立河道断面湿周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依据该曲线确定变化点的位置,估算最小需水量的推荐值。根据国外对湿周法的研究应用,分别采用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关系对湿周—流量关系进行拟合。从理论上分析了湿周法采用斜率为1法和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的不同,得到不论采用对数函数还是幂函数关系拟合流量—湿周关系,斜率为1法的估算结果都要大于曲率最大法的估算结果。把湿周法应用到滦河流域两个水文站,以曲率最大法确定变化点,估算了两个站点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①对数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得到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都要大于幂函数拟合流量-湿周关系的结果;②湿周法估算的生态需水量都能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且较小河流对生态需水量的要求相对较大河流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