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4)
- 2023(14881)
- 2022(12802)
- 2021(11935)
- 2020(9816)
- 2019(22389)
- 2018(22477)
- 2017(42639)
- 2016(23110)
- 2015(26081)
- 2014(26287)
- 2013(26247)
- 2012(24478)
- 2011(22485)
- 2010(22755)
- 2009(20994)
- 2008(20214)
- 2007(17845)
- 2006(16101)
- 2005(14572)
- 学科
- 济(112894)
- 经济(112793)
- 管理(65442)
- 业(59245)
- 企(47339)
- 企业(47339)
- 方法(40957)
- 数学(34950)
- 数学方法(34609)
- 地方(29918)
- 中国(29912)
- 农(27523)
- 学(24722)
- 业经(24014)
- 财(20443)
- 环境(19692)
- 农业(19003)
- 和(17584)
- 地方经济(17201)
- 制(17155)
- 贸(16467)
- 贸易(16453)
- 理论(16034)
- 易(15793)
- 发(15736)
- 融(15684)
- 金融(15682)
- 银(15515)
- 银行(15473)
- 技术(14979)
- 机构
- 大学(336762)
- 学院(336344)
- 济(139527)
- 经济(136482)
- 管理(130462)
- 研究(122196)
- 理学(111436)
- 理学院(110091)
- 管理学(108307)
- 管理学院(107705)
- 中国(90376)
- 科学(76497)
- 京(73770)
- 所(62992)
- 财(61111)
- 研究所(57331)
- 农(54979)
- 中心(53651)
- 江(49886)
- 业大(49469)
- 财经(48193)
- 北京(47807)
- 范(46836)
- 师范(46425)
- 院(44298)
- 经(43616)
- 农业(42603)
- 经济学(41568)
- 州(41258)
- 师范大学(37541)
- 基金
- 项目(225348)
- 科学(176132)
- 研究(165575)
- 基金(161162)
- 家(140522)
- 国家(139324)
- 科学基金(118546)
- 社会(103354)
- 社会科(97842)
- 社会科学(97813)
- 省(88959)
- 基金项目(85891)
- 自然(76327)
- 自然科(74308)
- 自然科学(74293)
- 教育(74282)
- 划(74201)
- 自然科学基金(72911)
- 编号(67704)
- 资助(66131)
- 成果(55019)
- 发(52578)
- 重点(50768)
- 部(48660)
- 课题(47234)
- 创(45937)
- 创新(42851)
- 科研(42193)
- 国家社会(42002)
- 发展(41996)
- 期刊
- 济(166492)
- 经济(166492)
- 研究(104453)
- 中国(69058)
- 学报(53339)
- 农(50516)
- 科学(49776)
- 管理(49466)
- 财(43751)
- 大学(39392)
- 教育(38136)
- 学学(36825)
- 农业(35525)
- 融(29827)
- 金融(29827)
- 技术(29752)
- 业经(26706)
- 经济研究(26298)
- 财经(23561)
- 问题(21119)
- 经(20191)
- 图书(19906)
- 业(18359)
- 资源(18266)
- 技术经济(17666)
- 科技(16657)
- 理论(16506)
- 现代(15796)
- 商业(15056)
- 实践(14909)
共检索到51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郑秀峰 赵楠 杨鹏晔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关键词:
黄河水资源 经济生态发展 黄河供水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伟群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经济、环境、哲学、生态、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建国后黄河水资源管理中的制度缺陷,进而提出在可持续发展下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思路。文中在分析黄河水权、水价、水权交易的基础上,认为黄河流域管理应是一个综合性、多中心、全面的管理模式,强调了流域管理是一种集体行动,其中制度的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黄河 可持续发展 制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苏新留
河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是中国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该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至今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洛阳为中心的大河南北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时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同时也给沿河居民带来了不少的灾难。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灾害严重,给河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黄河水灾 乡村环境 民国时期 河南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成成 赵雪雁 张丽 江进德 李巍 严江平
生态补偿给实施区带来许多影响,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估生态补偿带来的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基于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甘南牧民家庭进行调查,并根据分布区域将其分成纯牧区牧户、半牧区牧户和农区牧户,就实施生态补偿后对补给区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生态补偿的实施对区域发展的总体影响指数为3.39,影响程度较高,其中生态补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指数分别为3.11、3.58和3.71;②受生态补偿的影响,研究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影响最高,纯牧区和半牧区农户的人均收入和农畜产品商品率出现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少明 黄强 畅建霞 刘涵
以水资源分配的伦理经济和效益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基于不同目标的水资源分配模式,提出了兼顾伦理与效益的黄河水量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式,构建了水资源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型,并以2010水平年为例进行了黄河水量分配的模拟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分配方案。该方案与国务院87分水方案相比,提高了流域的总福利水平,同时也维持了流域的和谐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继连 葛颜祥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权的分配一般具有竞争性。在竞争性水权制度下,水权的分配主要有6种模式,即人口分配模式、面积分配模式、产值分配模式、混合分配模式、现状分配模式和市场分配模式。黄河的水资源可根据其用途大致地划分为生态用水、基本需求用水、多样化需求用水和机动用水,对不同的用水需求应该采用不同的水权分配模式。生态用水:预留(不预分配);基本需求用水:人口分配模式;多样化需求用水:混合分配模式;机动用水:市场分配模式。对于水权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和缺陷,可以采用政府调控、民主协商和水权转让的机制进行协调和弥补。要对机动用水进行市场化分配,就要构建水权市场。黄河水权市场应该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关键词:
黄河水 分配模式 协调机制 水权市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唯 左其亭 马军霞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水、经济矛盾,研究区域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区域缓解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本文根据人水和谐量化方法,确定了河南省2000-2012年18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先利用变差系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识别,再利用箱形图等分析其时间变化过程,利用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年际变差系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于均衡,空间上周口市变差系数最大、郑州市变差系数最小;在时间上,河南省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由"较不和谐"提高到了"较和谐"状态;在空间上,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治君 刘剑 苏人琼
黄河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多年平均径流量则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39×108m3(扣除与河川径流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543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远远低于人均1 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是一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最新进展:一是实现了黄河枯水年连续6年不断流;二是基本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用水;三是初步建立了黄河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尚未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现行的统一管理机制十分脆弱;配水模式严重失控;河流维持水量大量减少;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 统一管理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赵雪雁
草地资源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环境资源法学者也开始给予应有的关注。本文针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满负荷、超负荷开发利用草原,导致草原资源严重破坏和不断退化的具体情况,从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以及立法完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友文 张占仓 杨润山 杨春法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黄河经济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具有良好开发条件的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模式,并对近期的开发工作和一些应予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黄河经济带 区域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志远 程柳 张小红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动力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综合发展存在粗放和不平衡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高,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现象;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演变过程,总体上跨入了可接受的协调阶段;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需要强化,存在外源动力不足、内源动力不充分、市场动力尚待激活等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云江
山东省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在滨州境内绵延94公里,是全国唯一流经市中心的地级城市。滨州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个走在前”的总要求,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推动各方资金、资源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加速流动,赋能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关键词:
富强 黄河 滨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昊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的战略措施,是关系国家经济布局的重点工程。文章概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情况及其意义,并对中线工程实施后对主要水源区和受水区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的河南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生态经济 河南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学校聚焦类型教育改革,彰显“黄河为魂、水利为根、工程为基、育人为本”办学特色,主动对接建筑水利、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和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打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贡献了“黄河水院方案”。亮点学校坚持“依托水利、服务河南,根植中原、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技术人才摇篮,创新服务基地”的办学理念,立足“以工为主,以水为特,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专业定位,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关键技术,发挥职教联盟作用,以产业学院为抓手,建成应用协同创新与转移转化中心,形成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优势,构建水利水电技术国际交流体系,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霞 修长百 刘玉春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后,黄河流域未来发展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以2004~2018年黄河流域6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综合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用水效率;耦合度整体上处于初级耦合和中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状态,尚未实现优质协调发展。障碍度模型表明制约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