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0)
- 2023(5122)
- 2022(4202)
- 2021(3952)
- 2020(3298)
- 2019(7188)
- 2018(6947)
- 2017(13394)
- 2016(7540)
- 2015(8017)
- 2014(7910)
- 2013(7848)
- 2012(7331)
- 2011(6628)
- 2010(6562)
- 2009(5794)
- 2008(5809)
- 2007(5163)
- 2006(4397)
- 2005(4003)
- 学科
- 济(29016)
- 经济(28989)
- 业(19172)
- 管理(17817)
- 企(15334)
- 企业(15334)
- 方法(13332)
- 数学(11903)
- 数学方法(11764)
- 学(10362)
- 财(8761)
- 农(7512)
- 中国(7223)
- 地方(6647)
- 制(6485)
- 业经(5996)
- 务(5816)
- 财务(5812)
- 财务管理(5802)
- 企业财务(5685)
- 产业(5334)
- 结构(5297)
- 银(5039)
- 农业(5025)
- 银行(5020)
- 融(4929)
- 金融(4929)
- 行(4816)
- 体(4773)
- 贸(4358)
- 机构
- 大学(107329)
- 学院(106602)
- 研究(41808)
- 济(41318)
- 经济(40456)
- 管理(36866)
- 理学(32174)
- 理学院(31688)
- 管理学(30944)
- 管理学院(30739)
- 中国(30261)
- 科学(29671)
- 农(23324)
- 京(23263)
- 所(22943)
- 研究所(21535)
- 业大(19967)
- 财(19698)
- 中心(18462)
- 农业(18128)
- 院(16167)
- 财经(15909)
- 江(15515)
- 北京(14767)
- 省(14575)
- 经(14571)
- 范(14504)
- 师范(14257)
- 经济学(13343)
- 研究院(13169)
- 基金
- 项目(79278)
- 科学(62514)
- 基金(58839)
- 家(54943)
- 国家(54584)
- 研究(51546)
- 科学基金(45158)
- 社会(32398)
- 自然(31846)
- 基金项目(31494)
- 自然科(31093)
- 自然科学(31084)
- 省(30946)
- 社会科(30860)
- 社会科学(30850)
- 自然科学基金(30549)
- 划(26968)
- 资助(24163)
- 教育(22868)
- 重点(19317)
- 编号(18160)
- 发(17255)
- 部(17084)
- 计划(17083)
- 科研(16137)
- 创(15724)
- 科技(15369)
- 创新(14899)
- 性(14518)
- 成果(14009)
共检索到151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岗岗 王洋 刘艳萍 范定臣
【目的】刺槐人工林是黄河故道防风固沙的主要屏障,量化描述其林分结构多样性是深入挖掘森林结构异质性信息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方法】对黄河故道沙地100 m×100 m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等)和林分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等)定量描述林分非空间和空间结构多样性。【结果】黄河故道沙地刺槐人工林群落出现21科37属39种植物,以刺槐为建群种和优势种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林分中60.6%的林木与同种伴生,树种空间多样性较低(TSS=2.79),林分整体混交较差(M=0.07);胸径大小分化的Gini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0和2.870,明显高于树高,且二者在不同大小比数等级均占20.0%左右,使林木大小分化整体处于劣势(U_(DBH)=0.69、U_H=0.79);林分中58.7%的林木呈随机分布,但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W=0.539);42.2%的林木之间很少存在树冠重叠,使得林分较为稀疏(C=0.480、K=1.39);林分整体结构异质性较差(FSSI=0.290、FSSD=1.327),处于弱度竞争状态(SCI=0.290)。【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整体结构多样性较差,迫需林分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将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岗岗 刘伟霞 王洋 范定臣 王晶 刘艳萍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并采用α多样性指数量化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结果]刺槐人工林林分A和B中6~36 cm径阶随机分布林木分别占56.2%和52.2%,且随机分布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H_A=2.73、H_B=2.75)和较差的均匀性。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径阶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林木越粗壮越占竞争优势,但林分B中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和B中分别有85.1%和80.5%的林木混交较差,较集中分布于8~30 cm和14~34 cm,林分B中不同混交度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中非常稀疏林木径阶分布呈右偏正态分布,其6~30 cm占到37.2%,而林分B非常密集林木径阶分布呈双峰型,其6~8 cm和22~40 cm的株数比例分别为8.7%和22.5%。[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空间结构和大小多样性较差,需制定有效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明芝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6\|year\|old poplar stands,including intercropping crops,application rate of fertilizer,and planting density of forest tree etc.,was carried out in the sand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l cour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ing intercropping,enlarg...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地 杨树人工林 间作方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马履一 贾黎明 王玉涛 王嫣斐
为了揭示油松人工林正常生长,且能保持高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北京西郊低山区97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和分布其中的134个灌草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北京低山区4种立地条件油松人工林的径阶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阴坡厚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阴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阳坡薄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均呈反"J"型;北京低山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63种,其中木本33种,草本30种,阴坡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著高于阳坡,孩儿拳头、荆条为林下木本植物的优势种,荩草、求米草、茜草、益母草为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从Patrick丰富...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径阶结构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敏 魏天兴 李信良 葛海潮
为了给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cacia人工林恢复状况评价以及植被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选取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照当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进行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人工林林下物种共有37种,包括灌木8种,草本29种,灌木层以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为主,草本层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2)刺槐人工林林下α多样性小于天然次生林,与油松人工林之间的差异较小。(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积民 程杰 高阳
根据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实测资料,比较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各个径级的林分密度变化状况,分析了生物量在刺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30年撂荒地、35年坡耕地和30年荒坡地林分密度分别为1 050、950和1 410株/hm2,在不同的径级分配上各样地均以<坡耕地(79.57%)<荒坡地(83.47%);林下灌草和枯落物生物...
关键词:
生物量 密度效应 黄土区 人工林 刺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润梅 郭晋平 郭跃东 张东旭
文峪河上游垂直河岸40 m的区域存在泛滥平原和山坡两种地貌。在实地踏查和河岸林群落划分的基础上,对河岸带两种地貌的森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差异比较,以期为该区河岸带宽度确定提供植被依据。结果表明,56个样地分别属于13种群落,泛滥平原的林分密度、物种丰富度与植物多样性都显著大于毗邻山坡,而林木断面积与均匀度在两种地貌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两种地貌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共有物种达75.13%,乔木优势种基本一致,但华北落叶松在山坡的优势地位更突出;34种植物仅出现于泛滥平原,多为喜湿种类,13种旱生植物仅出现于山坡;基于以上考虑,洪水对本区植被的影响范围在20 m之内。
关键词:
文峪河上游 河岸地貌 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陈晓鸣 温庆忠 段兆尧 赖兴会
通过对云南省滇中地区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具有较为稳定、合理的群落结构,其乔木层优势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长远的演替潜力,并且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的这些特性均优于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又优于人工林。随着森林起源过程中干扰(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加,云南松群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协调平衡能力及自然修复能力相应下降;而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则相应上升,提示其或可作为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干扰程度和森林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
关键词:
云南松 天然林 人工林 干扰 群落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育锋 肖智华 彭晚霞 杜虎 宋敏 刘永贤
为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广西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桂东南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主产区幼龄林(1 a)、中龄林(2 a)、近熟林(3 a)、成熟林(5 a)、过熟林(6~8 a)5个不同龄级15个样点45块1 000 m~2样地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不同龄级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龄级桉树人工林共有63科142种植物,其中灌木层35科88种,草本层28科54种;分布最广的植物为禾本科植物,共计10种。幼龄林下灌木丰富度指数最高,中龄林丰富度指数最低;近熟林和成熟林共有种数最高,达35种,相似性系数为0.365。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变化,有机质与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全磷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仅有机质与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桉树林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王百田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的刺槐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了其耗水量。结果表明:(1)人工林耗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达一定林龄后将超过降水量。这个林龄对于位于阳坡的方山县刺槐林为15年;位于半阳坡的吉县刺槐林和油松林分别为5年和23年。(2)在现降水条件下,人工林耗水量达不到需水量,存在着水分不足的胁迫。研究区生长季各月份按耗水量从高至低的排序为:7月,6月,8月,5月,9月,10月,现降水条件限制了人工林需水量及其在生长季内的合理分配。因此,有必要根据现降水条件结合经营目标调控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密度。
关键词: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耗水量 晋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战 王圣洁 刘君昂 吴毅 何苑皞 李河
为了探讨土壤线虫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利用18S r DNA的宏基因组比较了湖南省攸县不同发育阶段(3年、13年、26年)以及不同栽培代数(1代、2代、3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测序共获得了2 111条隶属于线虫动物门的序列。经聚类后产生了27个OTUs。主要类群有Prismatolaimidae、Monhysteridae、Alaimidae、Qudsianematidae、Criconematidae、Plectidae它们分别占总序列数的31%、15%、11%、8%、6%、5%,其中Prismatolaimidae在所有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康婷 张二山 李思颖 靳姗姗 周梦丽 闫东锋
[目的]探究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营造健康稳定的黄山松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大别山区黄柏山林场40年生黄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计算林分角尺度、混交度、空间密度指数、林层指数、开敞度和Hegyi竞争指数等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林下草本、灌木以及更新树种植物多样性测度指标,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中,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灰色关联度最大的为角尺度,而与灌木和更新植物多样性灰色关联度最大的为混交度。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角尺度与林下草本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以及灌木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混交度与草本Pielou均匀度指数、灌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空间密度指数与林下更新树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红霖 贺丽 吴科君 鄢武先 邓东周 陈德朝 刘思泽 文智猷
近年来,若尔盖高原地区弯曲河流横向迁移现象越来越突出,河道两岸带状成型淤积体(点边滩)越来越多,侵蚀农牧民草地资源越来越严重,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受到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威胁到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探索点边滩治理方案迫在眉睫。本研究以黄河上游白河干流全段岸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在白河干流沿程凹凸岸设置典型样地,开展白河干流全段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以期揭示白河干流全段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植被因子在点边滩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1)干流空间尺度:白河干流全段岸线植被群落共记录灌草藤植物26科70属88种,其中,灌木6科8属10种,草本21科62属77种,藤本1科1属1种;草本层是白河干流岸线高寒灌丛群落物种构成的主体,群落以中生、湿中生植物为建群种或优势种,随着白河干流沿程往下走,群落总体上呈现物种数、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草本层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2)凹凸岸空间特征:河岸带植被群落凹凸岸异质性表现较为明显,灌木层植被种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凸岸高于凹岸,草本层种类、草本层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凹岸高于凸岸,且凹凸岸在中下游的异质性表现高于上游。因此,在黄河上游地区的河岸滩治理中,应针对不同的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尤其是放牧、采砂、城镇建设等人为活动的合理控制及河岸带植被在弯曲河流演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对凹凸岸两个关键区域给予更多关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文明 陈智华 丁克毅 喇明清 吴鹏飞 李忠武 杨大星
为查明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土壤动物区系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手捡环刀法和漏斗法(TullgrenBaermann)对0~5、5~10和10~15 cm人工云杉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共获大型土壤动物473个,隶属3门5纲15目,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成虫(20.29%)、半翅目(17.55%)、鞘翅目幼虫(17.55%)和大蚓类(10.57%);中小型土壤动物4859个,隶属4门7纲16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类(71.48%)和节腹亚目(12.90%)。土壤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呈明显的表聚性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1ou均匀性指数(E)、S...
关键词:
米亚罗 人工云杉林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新龙 王瑞波 张燕平
以种植在元谋不同年龄的印楝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的植物种类以泛热带分布和全世界分布为主。用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调查样地多样性进行分析,获得如下结果:(1)生物多样性指数随印楝林盖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说明盖度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2)印楝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主要通过林荫,印楝盖度40%时,影响明显;(3)印楝林下植物生长好于对照,印楝枯枝落叶对林下植物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印楝 多样性指数 盖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