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5)
- 2023(3475)
- 2022(2807)
- 2021(2695)
- 2020(2117)
- 2019(4658)
- 2018(4541)
- 2017(8383)
- 2016(4798)
- 2015(5254)
- 2014(5373)
- 2013(5394)
- 2012(4909)
- 2011(4666)
- 2010(4580)
- 2009(4221)
- 2008(4052)
- 2007(3646)
- 2006(3327)
- 2005(2995)
- 学科
- 济(24107)
- 经济(24098)
- 管理(13858)
- 地方(10920)
- 业(8335)
- 方法(7862)
- 地方经济(7178)
- 数学(7129)
- 数学方法(7041)
- 资源(6150)
- 学(6123)
- 企(5930)
- 企业(5930)
- 中国(5566)
- 环境(5519)
- 农(5291)
- 和(4848)
- 农业(4048)
- 业经(3931)
- 发(3815)
- 生态(3331)
- 财(3059)
- 制(3016)
- 划(2925)
- 人事(2760)
- 人事管理(2760)
- 域(2646)
- 区域(2641)
- 理论(2562)
- 融(2561)
- 机构
- 学院(68647)
- 大学(68510)
- 研究(27127)
- 济(25481)
- 管理(25256)
- 经济(24745)
- 理学(21471)
- 理学院(21153)
- 管理学(20620)
- 管理学院(20491)
- 中国(20397)
- 科学(19813)
- 京(15419)
- 所(14763)
- 研究所(13753)
- 中心(12705)
- 农(11774)
- 范(11386)
- 师范(11274)
- 江(10466)
- 院(10428)
- 业大(10331)
- 财(10309)
- 北京(9826)
- 农业(9380)
- 州(9335)
- 科学院(9318)
- 师范大学(9143)
- 省(9100)
- 资源(8519)
- 基金
- 项目(51758)
- 科学(40972)
- 基金(36695)
- 研究(36396)
- 家(33314)
- 国家(33090)
- 科学基金(27711)
- 社会(22542)
- 社会科(21400)
- 社会科学(21394)
- 省(21065)
- 基金项目(19425)
- 自然(18491)
- 划(17952)
- 自然科(17832)
- 自然科学(17827)
- 自然科学基金(17431)
- 教育(15279)
- 资助(14802)
- 编号(14783)
- 发(13017)
- 重点(12493)
- 成果(11517)
- 部(10622)
- 计划(10390)
- 课题(10383)
- 发展(10055)
- 创(9919)
- 展(9898)
- 科研(9828)
共检索到102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斌 李佩杰 汤勇 孙建富 胡亚东 张剑波
2013年11月25日和2014年5月22日,使用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Simrad EY60,70k Hz,挪威)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尾大坝至黄河三峡段主河道的渔业资源进行了2次声学调查。通过对鱼类目标强度的现场测量,使用回波积分方法对库区内不同区域鱼类资源平均密度、资源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探查和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库区内调查水域声学积分值(nautical area scattering coefficient,NASC)分别为29.38 m2/nm2和49.77 m2/nm2,对应的鱼类资源平均密度分别为0.016尾/m2和0.290尾/m2,资源量分别为41.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腾 黄洪辉 张鹏 张书飞 吴风霞 刘庆霞 廖秀丽 谢斌
在2019年10月24日至26日,使用便携式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对珠海桂山岛海上风电场水域的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研究了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组成、数量密度、资源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本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72种,其中34种参与声学评估。扫海面积法估算的鱼类平均数量密度与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09×10~(4)尾/km~(2),227.48 kg/km~(2);声学方法估算的鱼类数量密度与资源量密度分别为5.97×10~(5)尾/km~(2),15.13 t/km~(2)。风电场水域鱼类聚集性分布明显,在风电场西北与东南外围水域密度较高,中间水域的密度较低。鱼类单体目标强度(TS)分布范围为-68~-41dB,其中-68~-58 dB的单体TS占主要部分(79.12%),对应鱼类的体长范围为3~8 cm;随着水深的增加,单体平均TS先减小后增大。本研究是桂山风电场水域渔业资源的首次声学调查,结果较准确的反映了风电场水域多种鱼类的资源量及其分布信息,可为科学评价海上风电场建成运营后对渔业资源的长期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霞忠 刘洋 周海林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宏大,施工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特别在设计阶段必须采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取得了投资节约38亿元的效果,其投资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静态投资,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等可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借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禹 章守宇 程晓鹏 林军
为掌握马鞍列岛岛礁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间关系,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使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辅以拖网采样对该海域进行3次声学调查。调查显示,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评估鱼类分别为46、32、43种,3次调查声学评估鱼类平均丰度密度分别为2.7×10~(4)、1.98×10~(4)和1.45×10~(4)尾/km~(2),鱼类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0.33 t/km、0.34 t/km和0.30 t/km,海域内评估鱼类资源总量分别为132 t、141 t和126 t。结果显示,3次调查鱼类丰度密度逐渐递减,3月资源量密度和资源量最高,其次为12月、5月。海区底层资源密度最高,中层次之,表层最少,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底层资源丰度密度与底质中粉砂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2)>0.75)。近礁区资源丰度密度远高于远礁区,近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盐度无显著线性关系,与溶解氧之间呈一定线性关系(R~(2)=0.72);远礁区各月资源丰度密度与温度呈显著线性关系(R~(2)=0.91),与溶解氧间线性相关性较弱(R~(2)=0.63),与盐度间无明显线性关系。研究证实声学方法在马鞍列岛岛 礁海域渔业资源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岛礁海域以及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现实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洋 朱国平
声学方法评估渔业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推广。如今,声学方法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评估的重要手段。我国于2009年启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项目,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光投向南极磷虾资源。作为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具有复杂的集群和生物特性,其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尚有较多限制因子。作为传统资源评估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声学技术在南极磷虾资源的评估上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总结声学资源评估一般过程(航线设计、声学仪器校正、数据采集、目标强度确定、数据处理及生物量评估等)的基础上,结合南极磷虾的集群特点,分析了声学技术在南极磷虾资源评估上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如,背景噪音剔除、种类鉴别和目标强度确定等)。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声学调查 目标强度 南极磷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祥 薛绍伟 武智 王静 张建斌 赖宝衡 胡智光
【目的】为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的分布特征与评估鱼类资源的生物量。【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云龙水库库区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优势种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Hemiculter leucisculus)、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数量占比为76.27﹪;声学评估表明,云龙水库鱼类平均密度为(0.0496±0.0945)ind/m~3,鱼类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水城河、老木河及石板河入湖河道汇入区,鱼类主要分布在5~15 m的中层水域,占总数的88.14%;水深15 m)占比约为6.91%。鱼类声学目标强度分布在-60~-28 dB,对应体长约为2~140 cm;鱼类资源生物量约为1.58×10~7尾,体长小于15 cm的鱼类约占总数的95%以上。【结论】采用水声学方法能科学、快速的计测天然水域的鱼类资源量,云龙水库库区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鱼类资源量状况反映库区水环境生态情况,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龙水库 鱼类资源 声学 评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益昌 李维平 侯淑敏 问思恩
2013年4-12月对黄河陕西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黄河陕西段现有鱼类55种,隶属7目15科,鱼类减少25种,外来入侵品种24种,年捕捞量92 500 kg,有粘性卵鱼类产卵场13处,索饵和越冬场6处,洄游通道1处,并对环境变化和鱼类种群结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黄河 渔业资源 调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立 李渊 林龙山 姚壮 晏磊 张鹏
2012年9~10月(秋季)和2013年3~4月(春季),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结合灯光罩网对南海中南部(5°00'N~16°00'N)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与评估。通过分析渔业声学数据,并结合渔业资源采样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鲭科(鲣KatSuwoNuS pElamiS、圆舵鲣auxiS rochEi、扁舵鲣auxiS thazard)、鲹科(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和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等)和金枪鱼属(黄鳍金枪鱼...
关键词:
南海 生物量 声学评估 渔业资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蔚 陈明 童剑锋 张进 张华臣
采用数字回声探测仪Bio Sonics DT-X(430 KHz)和双频识别声呐DIDSON(低频1.1 MHz、高频1.8MHz)对青草沙水库的渔业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为期2 d的水声学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两种仪器同步工作,并采用放网捕捞的方法对青草沙水库中的鱼类样本进行采集,并测量其体重与体长。利用Echoview软件对两种仪器采集所得的声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DIDSON的调查结果显示:水库鱼类总数约为936万尾,总的资源量约为705万kg,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的东部、中部地区。Bio Soni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樊巍 范国强
为定量分析植被恢复进程的变化特征,该文以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恢复进程的指标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构建了恢复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聚类结果,利用植被恢复度指数对研究区的植被恢复进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15种类型,其中4个乔木群落、6个灌草群落和5个草本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群落盖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等指标在第一主成分(PC1)表达式中具有较大的特征值,土壤条件和群落盖度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在第二主成分(PC2)的表达式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坡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由路 李云霞 李有田 赵天义 刘月才
本文通过对温孟滩移民区64个不同质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指出:土壤中的速效钾、有机质、土壤pH 以及土壤有效水含量等性状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 pH 则下降;土壤中的有效水含量在物理性粘粒含量60%左右时最高。土壤中的全氮、速效氮、全磷等含量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低于10%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性状都明显恶化;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超过70%时,土壤的通气孔隙将低于10%。在温孟滩区所进行的工程改土中,应以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70%为宜。
关键词:
移民安置区 土壤质地 土壤肥力 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 陈丕茂 房立晨 陈国宝 黎小国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禹 李纯厚 陈国宝
为初步了解南澳岛白沙湾海藻养殖区鱼类资源状况,利用便捷式分裂波束式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于2015年4月28日、12月2日与2016年4月19日对该海域进行3次声学调查,结果显示,3次调查中藻区内、外鱼类资源丰度密度分别为3.45/1.38×105、0.63/1.45×105、3.67/2.98×105尾/n mile2。藻区内春季鱼类资源量显著高于冬季,资源丰度密度随季节变化显著;藻区外资源丰度密度变化较小且均匀;藻区内、外鱼类资源丰度密度最高值出现于26 m水层,68 m次之,表、底层最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尤联元
本文在整理、分析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 ,坝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利用若干经验关系式 ,就小浪底工程修建后对黄河河口区清水沟流路的淤积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在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拦沙运用阶段 ,淤积减少、河口砂嘴发展速度变缓 ;在后期正常调水调沙运用阶段 ,淤积又有所恢复 ,河口砂嘴发展加快的认识。
关键词:
黄河河口 小浪底工程 淤积 河口砂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宁 杨艳艳 魏振华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黄河口调水调沙是以人工调控的方式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增加河床和水库主槽行洪能力的过程。根据2011―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7月)在黄河口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相对优势度指数、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夏季渔业资源密度、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年际变化,并探讨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渔业资源生物92种,其中鱼类52种;黄河口主要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mrichthys stigmatias)、枪乌贼(Loligo spp.)和葛氏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