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9)
- 2023(8501)
- 2022(7293)
- 2021(6942)
- 2020(5517)
- 2019(12533)
- 2018(12460)
- 2017(23262)
- 2016(13094)
- 2015(14478)
- 2014(14756)
- 2013(14034)
- 2012(13297)
- 2011(12192)
- 2010(12625)
- 2009(11559)
- 2008(11547)
- 2007(10910)
- 2006(10136)
- 2005(8807)
- 学科
- 济(47370)
- 经济(47332)
- 管理(38984)
- 业(30968)
- 企(23944)
- 企业(23944)
- 农(18010)
- 环境(16527)
- 地方(16455)
- 方法(14825)
- 中国(14181)
- 财(12821)
- 农业(12119)
- 业经(11942)
- 学(11210)
- 数学(11049)
- 数学方法(10826)
- 策(10085)
- 理论(9977)
- 划(9970)
- 制(9440)
- 和(8774)
- 贸(8464)
- 贸易(8456)
- 资源(8275)
- 发(8180)
- 易(8156)
- 及其(7947)
- 生态(7791)
- 教育(7550)
- 机构
- 学院(181655)
- 大学(173238)
- 济(67029)
- 管理(65516)
- 经济(65120)
- 研究(62488)
- 理学(54033)
- 理学院(53340)
- 管理学(52324)
- 管理学院(51983)
- 中国(48871)
- 科学(39495)
- 京(38334)
- 财(34379)
- 所(31526)
- 江(31448)
- 中心(29981)
- 范(28644)
- 师范(28415)
- 研究所(28021)
- 农(28019)
- 州(26064)
- 财经(25144)
- 北京(25017)
- 业大(24173)
- 院(23579)
- 省(22594)
- 经(22351)
- 师范大学(22170)
- 技术(21376)
- 基金
- 项目(113013)
- 研究(88792)
- 科学(87890)
- 基金(76794)
- 家(66228)
- 国家(65582)
- 科学基金(55663)
- 社会(53154)
- 社会科(50030)
- 社会科学(50020)
- 省(47587)
- 基金项目(40912)
- 教育(40475)
- 编号(38692)
- 划(38624)
- 自然(34645)
- 自然科(33570)
- 自然科学(33562)
- 自然科学基金(32908)
- 成果(31882)
- 资助(31770)
- 课题(28446)
- 发(27104)
- 重点(26036)
- 年(23800)
- 部(23317)
- 创(22598)
- 性(22290)
- 发展(22180)
- 项目编号(21814)
共检索到292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诗铿
本文阐述了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项目布局、造林方式等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林业生态 建设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霍耀中 张入方
人类生存与景观紧密相连,农耕文明的演进与人类生存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生存景观。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农耕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农耕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农耕文明生存景观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显得尤为珍贵。本文立足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区,以黄土高原村落环境为承载探讨生存与景观。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农耕文明 生存 景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兴兵
利用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各省2009-2013年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建立物流能力评价模型,计算熵权值和欧几利德贴近度,对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各省的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带偏好锥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省的物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各省的物流能力在过去5年中有显著提高,但存在着时间上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区域物流效率也有明显改善,但规模效率是影响各省物流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仇保兴
从汉朝到唐朝,郑洛西地区一直是整个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现在郑洛西地区又面临着一个是否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领头羊"的问题,这其中要打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这个硬仗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我们的碳排放是一个生态阻击的话,中国的生态阻击总量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美国等国家在2007年就已经碳达峰,但是达到碳中和的时间是很长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清竹 许红梅 康慕谊 杨劼 孙林 赵云龙
生态安全是指能够维持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损害和威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状态,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状态。从长川流域土壤侵蚀、干旱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实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和综合评价方法,对1976年至2000年4期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在1976年至2000年期间,在各生态安全等级中,生态欠安全和生态中度安全等级占据主导地位,而生态安全等分布面积非常小,仅占流域总面积的小于1%的区域。虽然近几十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得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目...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综合评价 黄河中游 砒砂岩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清竹 杨劼 宋炳煜 江源
在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GIS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地处典型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长川流域不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情景下的生态用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川流域平均蒸散量和平均生态用水量分别为274.3mm和370.7mm,植被蒸散的水分消耗较大,但流域降雨量基本能满足植被的蒸散耗水需求,流域的整体生态用水量处于较适宜水平。研究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情景(B2方案)的生态用水量小于适宜生态用水阈值(411.3mm),但其植被蒸散量大于有效降雨量(279.0mm),从长远角度看,B2方案还是受水分(降雨)条件的限制;而4种退耕还林(草)情景的生态用水量和植被蒸散量均小于适宜生态用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光增云 唐卫平 马群智
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内容、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规划营造林38.9万hm2,总投资12.77亿元。经测算,项目实施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别为44.17,18.95,103.75亿元,综合效益达166.87亿元,而且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志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季任钧
本文从历史上黄河中游航运的演变探索其中的原因,分析黄河中游航运开发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游航运未能得到发展的原因,并就如何开发黄河中游的航运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黄河中游 航运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水清
实施黄河上中游国家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对于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建立地方政府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工程实施的关键 ,各级林业、计划、财政和社会保障部门同力合作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才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指出它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效益性是引起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实质:外部不经济性,最后提出了解决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四条措施:科学调节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外部效益内部化、资源环境产业化、景区环境法规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爱华 崔胜玉 王红瑞 于忱
论文以水循环发生巨大改变的黄河中游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模型以及黄河中游地区的水文数据,通过水循环系统的概化、子流域划分以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黄河中游地区以及各个子流域水储量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近10 a,黄河中游地区水储量以年均3.79 mm等效水深的速度增加,而引起水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径流损失量减少,年均减少量超过2.93 mm等效水深;黄河中游地区水储量的空间变化差异性较大,水储量增加最大的区域是龙门—三门峡区间,年平均增加4.5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清竹,江源
根据1976年的Landsat-MSS影像数据以及1987年和200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以及转移矩阵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地处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准格尔旗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分布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草地和难利用地,该三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5%;2)从1976~2000年期间,虽然乔木和灌木林地的面积明显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林地和草地向难利用土地、沙地和农地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水域亦明显减少;3)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实施、农田开垦和降雨量偏少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