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9)
2023(10449)
2022(9052)
2021(8239)
2020(6904)
2019(16185)
2018(15936)
2017(30591)
2016(16809)
2015(19223)
2014(19621)
2013(19956)
2012(19099)
2011(17709)
2010(18013)
2009(16901)
2008(16967)
2007(15668)
2006(13925)
2005(12831)
作者
(53265)
(44569)
(44438)
(42108)
(28108)
(21436)
(20294)
(17462)
(16757)
(15918)
(15085)
(15079)
(14313)
(14279)
(13861)
(13728)
(13704)
(13099)
(13001)
(12861)
(11268)
(11199)
(10893)
(10207)
(10174)
(10113)
(9990)
(9936)
(9071)
(8948)
学科
(80670)
经济(80598)
管理(44138)
(43101)
(32090)
企业(32090)
方法(31383)
数学(26313)
数学方法(26081)
地方(24017)
(23689)
中国(23545)
业经(17823)
(16682)
农业(16358)
(15652)
(14428)
贸易(14413)
(13863)
(13417)
(13292)
环境(13102)
地方经济(12939)
(12884)
(12563)
银行(12531)
(12381)
金融(12379)
(12147)
理论(11737)
机构
学院(254901)
大学(251852)
(103476)
经济(101091)
研究(93657)
管理(93237)
理学(78311)
理学院(77276)
管理学(75936)
管理学院(75436)
中国(71140)
科学(60200)
(55963)
(49999)
(48438)
(46619)
研究所(45312)
中心(42657)
(41064)
业大(38659)
农业(38007)
(37545)
师范(37160)
北京(36368)
财经(36023)
(33399)
(33304)
(32345)
经济学(31010)
(30785)
基金
项目(161578)
科学(125263)
研究(117875)
基金(113116)
(99271)
国家(98377)
科学基金(82288)
社会(72467)
社会科(68571)
社会科学(68547)
(65959)
基金项目(60400)
(54849)
教育(52996)
自然(52596)
自然科(51125)
自然科学(51106)
自然科学基金(50166)
编号(48988)
资助(47080)
(41503)
成果(39952)
重点(37172)
课题(34838)
(34697)
发展(33028)
(32640)
(32484)
科研(30719)
创新(30513)
期刊
(124474)
经济(124474)
研究(74745)
中国(56065)
(44770)
学报(41515)
科学(38461)
(35016)
管理(33149)
农业(30530)
大学(29846)
教育(28535)
学学(27783)
(24304)
金融(24304)
技术(22462)
业经(22256)
经济研究(19150)
财经(17345)
(16862)
问题(16801)
资源(15372)
(14984)
图书(14360)
技术经济(13331)
商业(12867)
(12662)
(12116)
统计(11794)
理论(11769)
共检索到39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姜纪沂  平建华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入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姜纪沂  平建华  李升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进行了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模拟研究;预测了黄河下游在不同的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长度下,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悬河段无侧渗补给;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2·98×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52·25%。夹河滩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1·6×108m3,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力  赵云章  崔亚莉  阎振鹏  焦红军  
论文研究黄河下游影响带(河南段)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在概要介绍河南省黄河影响带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FEFLOW建立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28.35×108m3/a和可开采资源量19.43×108m3/a。重点阐述新增9个水源地的开采条件,并通过地下水模型预测新增133×104m3/d开采量条件下,浅层地下水位最大降深小于20m,开采5~10年后地下水趋于稳定,新增开采量的62.58%来自黄河水的补给。研究表明,黄河对研究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雷能忠  阮丽缘  章玉成  江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其海  唐仲华  何沛欣  
为了加强洪湖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弄清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的开采潜力,以区内最有供水意义的孔隙承压水[Q_(2+3)]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开采潜力指数法分别对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承压水含水层[Q_(2+3)]允许开采量5.185"108 m3/a。现状开采量只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2.5%,地下水有较大的开采潜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洪湖市20个乡镇、街道办中,曹市镇、新滩镇、滨湖和新堤街办潜力较小,戴家场镇、瞿家湾镇、峰口镇、燕窝镇、螺山镇、小港和大沙湖管理区潜力中等,而余下大部分乡镇开采潜力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学军  王光谦  
黄河与国内外其它半干旱地区河流的一个最大区别 ,就是它是世界上年输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而且沿河排污量很大。因此 ,必须把保持黄河下游的泄洪排沙、水体自净等自然功能纳入流域整体开发中 ,避免下游河道出现由于人为影响而加速萎缩以及水环境恶化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水龙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义民  
从河南黄河下游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入手,在深入分析林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树种、湿地资源潜力以及木材、经济林产品和森林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黄河下游林业发展对策;对林业综合开发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敖菲  于静洁  王平  张一驰  
论文选取分布于黑河下游段额济纳东河、西河沿岸具有代表性的6眼长期观测井,根据其地下水位旬观测数据(1990—2009年),应用统计特征分析以及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趋势检验法分析黑河下游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990—2009年期间,东、西河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存在上中部浅、下部深的空间分布特征;下部地下水位埋深呈显著增加、上中部呈非显著性减少态势。各井地下水位埋深在2000年后不同年份出现了变化趋势转折。分析表明:2000年实施的生态输水是研究区地下水位得以逐渐恢复的根本原因,但输水量不足、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下部地下水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黑河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鹏年  董新光  吾买尔江  
依据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与第五次第一阶段输水后地下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输水前后地下水位的响应特征:地下水位在应急输水前持续下降,呈近似水平状态;输水后则由于接受了河道渗漏的补给,地下水位表现出逐次回升的趋势且受输水的影响,宽度(距离河道)也随之加大。在此基础上,逐断面拟合了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位与离河距离的二次多项式方程,同时运用地下水水均衡的原理,推导了计算地下水净恢复量的数学公式,并以此为工具对第五(I)次输水后地下水的净恢复量进行了计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胜男  王根绪  邓伟  吕玉香  
地下水作为三角洲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整合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以及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surfer软件绘制的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显示地下水埋深的分布规律为沿黄河河道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深,滨海以及河间洼地为地下水浅埋区。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的帮助下,采用偏相关分析(Par-tial过程)方法从地下水埋深多年和年内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块地下水埋深和降水量、黄河径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多个驱动因子的控制,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地理位置影响程度不同,且多年地下水埋深的序列规律性较差,地下水埋深多年动态和年内动态变化复杂且均不受径流量和降水量影响。东营市引黄灌溉、引黄蓄水(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等)、大型引排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可能是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三角洲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喜明  吴普特  陈晓兵  冯浩  
根据三川河流域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多年平均降雨量,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蓄水指标,确定了该流域的雨水资源化指标,计算了其雨水资源潜力,并对研究流域的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三川河流域雨水资源的理论潜力为20.680 2亿m3;可实现潜力为20.065 1亿m3,占理论潜力的97.03%,其中就地利用、叠加利用和异地利用方式分别占可实现潜力的10.98%,83.83%和5.19%;现实潜力为112 819.66万m3,占可实现潜力的56.23%,其中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各占0.69%,16.61%和82.70%。从流域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来看,三川河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建国  
本文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黄河下游高堤悬河的大系统治理方案 ,同时结合废黄河河道的开发利用 ,提出有利于我国中、东部地区黄河下游河段的综合治理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青  齐邦峰  乔德明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中部河谷平原地带的第四系沉积物及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中。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并探讨合理利用的对策和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长军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地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86m3,山地、岗地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上,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