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1)
2023(6477)
2022(5769)
2021(5313)
2020(4915)
2019(11272)
2018(11171)
2017(22131)
2016(12368)
2015(13909)
2014(14359)
2013(14421)
2012(13633)
2011(12374)
2010(12539)
2009(11971)
2008(12186)
2007(11395)
2006(9680)
2005(8640)
作者
(37557)
(31486)
(31411)
(29998)
(19626)
(15118)
(14485)
(12381)
(11573)
(11085)
(10683)
(10516)
(10000)
(9938)
(9885)
(9765)
(9717)
(9293)
(9105)
(9098)
(7912)
(7776)
(7525)
(7325)
(7102)
(7087)
(7045)
(6930)
(6320)
(6274)
学科
(52248)
经济(52204)
(33061)
管理(30511)
方法(28065)
数学(24366)
数学方法(24172)
(23834)
企业(23834)
(14869)
中国(13883)
(13306)
(10963)
地方(10914)
保险(10869)
(10383)
(10288)
(10055)
(10050)
贸易(10049)
银行(10033)
农业(10009)
业经(9865)
(9748)
(9464)
(8840)
金融(8838)
理论(8683)
(8514)
财务(8498)
机构
学院(182366)
大学(181558)
(72592)
经济(70898)
管理(69776)
研究(59484)
理学(58694)
理学院(58010)
管理学(56959)
管理学院(56611)
中国(49077)
(38273)
科学(38246)
(35808)
(32562)
(30948)
中心(28555)
财经(28254)
研究所(28216)
(27724)
业大(27630)
农业(25912)
(25456)
北京(24594)
(24387)
师范(24131)
(22712)
经济学(22518)
(21011)
财经大学(20815)
基金
项目(117077)
科学(90759)
基金(83930)
研究(83556)
(72994)
国家(72380)
科学基金(61341)
社会(51774)
社会科(48948)
社会科学(48930)
(47082)
基金项目(45439)
自然(40607)
自然科(39561)
自然科学(39545)
(39031)
自然科学基金(38837)
教育(38076)
资助(36100)
编号(34013)
成果(27039)
重点(26352)
(25798)
(25537)
课题(23543)
(23197)
科研(23083)
计划(22068)
创新(21757)
大学(21727)
期刊
(81063)
经济(81063)
研究(51532)
中国(31907)
(29098)
学报(28605)
(27760)
科学(26291)
管理(21293)
大学(20920)
(20433)
金融(20433)
学学(19847)
农业(19391)
技术(14821)
教育(14014)
财经(13459)
业经(13344)
经济研究(11955)
(11380)
问题(10860)
(10689)
(9590)
理论(9474)
技术经济(9449)
统计(9321)
资源(9314)
(9019)
实践(8713)
(8713)
共检索到267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险峰  刘昌明  杨志峰  王西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社会经济用水量很少,生态环境用水是决定调水区可调水量的关键。论文综合分析了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并将其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风险分析表明,该调水方案风险小,可靠性高,实施多库联合调度后,可进一步减少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麻蓉  白涛  武连洲  马川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道峰  宁大同  刘昌明  杨志峰  
在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库区与坝址下游临近河段局地气候的影响,以及调水对引水坝址下游“干旱河谷”区的可能影响,并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对库区气候影响不大;对坝址下游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等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干旱河谷区的局地气候虽有影响,但很微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志宏  冯平  张永  
以道孚、绰斯甲、足木足和兰州水文站1960~2000年的同步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为基础,应用Copula方法构造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之间的联合分布,具体分析了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的丰枯遭遇频率。结果表明:由西向东依次按鲜水河、绰斯甲河、足木足河的顺序,调水河流与黄河上游丰枯同步(异步)的频率在递增(递减),到了足木足河,其丰枯同步的频率已大于丰枯异步的频率;有利于调水到黄河的频率在递减,但仍保持在30%以上,略大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利于调水频率;且调水区径流与黄河上游来水同枯的频率维持在26%以下,这些对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实施都是有利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玫  贾新平  魏洪涛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的5条支流调水入黄河,总调水量40×108m3。如此大规模的引水是否会对原来河流的功能特别是引水坝址附近生态环境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调水地区径流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7Q10法,Tennant法以及湿周法计算了不同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需求,推荐西线一期工程各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低限用水量,除克柯坝址为2m3/s,其余坝址均为5m3/s。并据此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引水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后各引水河流基本上依旧能够满足其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不会损害河流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袁浩  周禧彬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为助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科学开工,推进我国“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本文通过论述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资源现状,理清调水工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逻辑,研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发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做好宗教移民安置工作、建设沿线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带和旅游观光带、加快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  
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的调水方案 ,工程所在位置及其影响所及的区域。在此基础上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包括调水对气候、动植物、水质、水库区及周边地质环境、人群健康等的影响 ,以及水库淹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其主要结论是 :1对库区、坝址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影响均较小 ,由于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对局地降水的贡献率约为 0 .0 0 4~ 0 .0 0 8;对干旱河谷区气候虽有影响 ,但很微弱。 2对生物会产生一定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渔类区系组成、种群结构等方面。对陆生生物造成一定数量的减少 ,但不会造成生物物种资源的减少。3坝址下游水质比现在有所下降 ,但由于河段所在位置人口密度低 ,污染较轻 ,对水质不会有大的影响。 4淹没损失小 ,移民少。本文可为西线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永  丁志宏  冯平  
以道孚、绰斯甲、足木足水文站1960~2000年的同步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为基础,应用Copula方法构造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河流之间的径流联合分布模型,具体分析了鲜水河、绰斯甲河、足木足河这3条调水河流之间实施补偿调度的概率。结果表明:鲜水河与足木足河之间实施补偿调度的可能性最大,绰斯甲河与足木足河之间实施补偿调度的可能性次之,鲜水河与绰斯甲河之间实施补偿调度的可能性最小,其概率分别为43.74%、38.84%和25.8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美  秦毅  李子文  王文海  李珂  
【目的】分析黄河上游唐乃亥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并对年最大洪峰流量进行预测,为内蒙古河段的防洪减淤提供参考。【方法】借鉴集合预报的思路,依据模糊数学理论和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建立黄河上游唐乃亥流域58年来年最大洪峰序列的综合预估模型,对唐乃亥流域未来几年的洪水情势进行了预估,以冲刷内蒙古河段所需流量对应的唐乃亥站流量为目标流量,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唐乃亥站未来5年的洪水将进入中偏大的状态,年最大洪洪峰流量在2017年达到最大,量级为3 520m3/s,但出现概率仅为33%;唐乃亥站在未来几年超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立哲  王慧芳  
为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宏观尺度下水土流失演变分析的方法,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典型电站典型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遥感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利用GIS技术总结区间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河段多年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为土壤、地形及植被等因素。宏观尺度下进行水土流失演变分析采用大小尺度结合、遥感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合适的,有效解决了历史实测资料缺乏的问题,也使历史演变趋势及原因更为清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彭杰  席琳乔  马春晖  
Six plo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field data were obtained with the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 method in a natural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We developed a static life table and a survival function of Populus pruinos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life table ...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党素珍  王中根  刘昌明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径流组成部分,对于干旱内流河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79年-2008年莺落峡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单参数数字滤波法和递归数字滤波法对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的流量过程进行了基流分割研究。探讨了黑河上游年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平年基流指数BFI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黑河上游基流量年内变化为先增后减,峰值出现在8月份,基流指数则是先减后增,6月份最小。受气温升高和融雪径流影响,黑河上游基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而基流指数呈减少趋势。在不同水平年,枯水年份的平均基流指数BFI为0.57...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芳芳  徐宗学  左德鹏  
黄河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水资源情势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SWAT模型,研究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径流在未来两个时期(2046年-2065年以及2081年-2100年)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来两个时期内,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2081年-2100年时期的减少幅度较2046年-2065年时期大;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径流量序列的第10和90百分位值(R10和R9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CSIRO-A2和INM-B1两种组合情景下;CSIRO模式下流域径流量最大,INM模式下最小,MRI模式居中;日径流量的第90百分位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小鹏  马存霞  魏丽  程静  魏静宜  曾端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笃奎  李敏  解建仓  
为了找出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相机补水的主要因素,采用数据挖掘方法SVM模型对比分析了多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入库流量、下泄量、清泉沟引水量、陶岔引水量4个因子与黄河补水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证明了影响因子分析结论正确的同时,也建立了黄河补水预测模型。该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分析黄河补水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并且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