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1)
2023(4207)
2022(3542)
2021(3177)
2020(2515)
2019(5643)
2018(5406)
2017(10122)
2016(5733)
2015(6030)
2014(5924)
2013(5856)
2012(5186)
2011(4854)
2010(4927)
2009(4440)
2008(4352)
2007(3646)
2006(3460)
2005(2942)
作者
(17818)
(14835)
(14747)
(13905)
(9196)
(7311)
(6454)
(5849)
(5518)
(5122)
(5091)
(5047)
(4833)
(4656)
(4538)
(4488)
(4469)
(4410)
(4228)
(4185)
(3674)
(3523)
(3509)
(3432)
(3430)
(3234)
(3187)
(3162)
(3084)
(3016)
学科
(23244)
经济(23216)
中国(10331)
管理(10176)
地方(8674)
(8069)
方法(7879)
(6766)
城市(6424)
(6208)
数学(5879)
数学方法(5764)
环境(4951)
人口(4927)
农业(4911)
(4760)
企业(4760)
城市经济(4705)
业经(4676)
理论(4208)
(4140)
地方经济(3186)
资源(3075)
(3062)
经济理论(2889)
方城(2807)
(2791)
(2730)
生态(2722)
(2718)
机构
学院(81123)
大学(79553)
研究(32750)
管理(27457)
(26616)
经济(25697)
科学(23784)
理学(23282)
理学院(22777)
中国(22609)
管理学(22191)
管理学院(22025)
(17962)
(17201)
研究所(16013)
(15459)
师范(15309)
中心(14491)
(13666)
师范大学(12741)
(12348)
(12271)
业大(12171)
(11902)
北京(11472)
(10885)
农业(10787)
(10689)
(10650)
旅游(10570)
基金
项目(59662)
科学(47844)
基金(44075)
(40131)
国家(39853)
研究(39254)
科学基金(34168)
社会(25760)
基金项目(24919)
社会科(24403)
社会科学(24395)
(23974)
自然(23793)
自然科(23205)
自然科学(23200)
自然科学基金(22763)
(20588)
资助(17214)
教育(16547)
(14403)
编号(14246)
重点(14053)
计划(12348)
(11547)
科研(11313)
(11056)
发展(10932)
课题(10875)
国家社会(10823)
(10780)
期刊
(30649)
经济(30649)
研究(23545)
科学(15655)
学报(13944)
中国(13591)
(11819)
大学(9830)
学学(9588)
农业(8262)
资源(7973)
管理(7613)
城市(7130)
(6782)
(6305)
旅游(6305)
(6305)
(6268)
(6203)
问题(5900)
教育(5380)
业经(5288)
地理(5251)
学刊(5078)
旅游学(5073)
游学(5073)
(4622)
技术(4381)
(4108)
人口(4083)
共检索到11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明确区域人口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推动人口高质量集聚。本文以多源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重心、标准差椭圆、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土地一致性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IS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群整体、县、乡(镇)和栅格尺度对兰州—西宁城市群人口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兰西城市群人口呈现规模小、流动性弱、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和城镇化率小幅缓慢增长等基本特点。②人口重心略微西移,人口分布"西北—东南"走向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呈"核心—外围"式空间结构,兰州、西宁和临夏是3个人口集聚中心,其中兰州市显现出人口集聚的"虹吸效应"。甘青两片人口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甘肃片区人口密度中南部高、北部低,青海片区人口以西宁为中心向其他县域"圈层"递减。③海拔是影响兰西城市群人口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地形因素,人口分布的高程梯度效应和河谷盆地集聚指向明显,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低于2400 m的中海拔河谷盆地内。多尺度、多视角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区域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钦良  张亚凡  宋彦玲  
对兰西城市群规模结构和网络结构特征及变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规模结构的Kernel密度在整体上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特点,东西带状分布明显,区域内部差异较大;城市群"核心-边缘"的结构模式明显,"点-轴-面"的演化进程缓慢,由于辐射能力有限,"双圈"间的经济带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网络结构上,2001—2017年城市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提升,西宁-海东都市圈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弱于兰州-白银都市圈的节点城市;城市群经济发展仍表现为向兰州和西宁集聚变动;城市间的联系多要通过兰州和西宁发挥作用,网络结构单一,且城市间的联系有依赖于行政区划分演变的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国强  汪慧玲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从同质度、关联度和外向功能强度三个方面对兰西城市群的旅游共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兰西城市群共生单元同质化现象严重;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有待加强;共生单元的外向强度趋于均衡。据此,从完善共生要素、创新共生模式、提升共生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红霖  贺丽  吴科君  鄢武先  邓东周  陈德朝  刘思泽  文智猷  
近年来,若尔盖高原地区弯曲河流横向迁移现象越来越突出,河道两岸带状成型淤积体(点边滩)越来越多,侵蚀农牧民草地资源越来越严重,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受到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威胁到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探索点边滩治理方案迫在眉睫。本研究以黄河上游白河干流全段岸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在白河干流沿程凹凸岸设置典型样地,开展白河干流全段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以期揭示白河干流全段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植被因子在点边滩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1)干流空间尺度:白河干流全段岸线植被群落共记录灌草藤植物26科70属88种,其中,灌木6科8属10种,草本21科62属77种,藤本1科1属1种;草本层是白河干流岸线高寒灌丛群落物种构成的主体,群落以中生、湿中生植物为建群种或优势种,随着白河干流沿程往下走,群落总体上呈现物种数、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草本层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2)凹凸岸空间特征:河岸带植被群落凹凸岸异质性表现较为明显,灌木层植被种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凸岸高于凹岸,草本层种类、草本层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凹岸高于凸岸,且凹凸岸在中下游的异质性表现高于上游。因此,在黄河上游地区的河岸滩治理中,应针对不同的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尤其是放牧、采砂、城镇建设等人为活动的合理控制及河岸带植被在弯曲河流演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对凹凸岸两个关键区域给予更多关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瑾宇  张娟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研究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现状,分析网络中优势主体充当的角色,本文收集2018~2022年兰西城市群联合申请专利,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产学研网络和城际关系网络两个维度,研究了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网络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兰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整体松散、韧性不足。以兰州大学和青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着结构洞的位置并积极充当中间人,促进了城际关系的产生;网络内部缺少创新能力较强的核心企业,技术市场能力较弱,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更趋于与外部主体开展合作;兰州与西宁控制着城际关系网络,并通过充当守门人和代理人与城市群外部城市建立合作的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佳  朱求安  王乐  张江  朱超凡  瞿莉莎  
草地不仅是黄河上游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而且其变化会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探究黄河上游近40年草地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突变特征,对其草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13个常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数据集中,提取了黄河上游地区的草地面积进行精度评价,再对精度最高的LULC数据集以及NDVI数据集,应用趋势分析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和BFAST法分析黄河上游草地面积和NDVI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的LULC数据集在黄河上游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CLUD-A数据集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黄河上游草地面积的变化特征。2)近40年间,黄河上游草地总面积呈现非显著(P> 0.05)减小趋势;空间栅格尺度上,草地面积在黄河上游93.6%的区域保持不变,在西部和东部的少部分区域呈现减小趋势;5.4%区域的草地面积发生突变,且70%以上突变区域在突变后保持减小趋势;2001年是草地面积突变的关键年份。3)针对NDVI的分析显示,在黄河上游草地分布区域中,50.1%的区域呈现NDVI显著(P <0.05)增加趋势,集中在黄河上游的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10.9%区域的NDVI发生突变,且75%的突变区域在突变后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是NDVI突变的时间节点。综上可知,近40年间,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下,黄河上游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草地面积和NDVI趋势变化较为明显,2001-2005年是两者突变的关键时间段;整体而言,黄河上游地区的草地面积呈现非显著减小趋势,草地生长状态往好的方向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继强  沈冰  莫淑红  邵年华  秦毅  
利用黄河高寒区吉迈(达日县)水文站、国家气象局达日、玛多观测站1959—2007年,共计49 a水文、气象及部分冻土监测资料,采用峰型度及丰枯率指数、Mann-Kendall时间序列突变点及趋势检验方法、小波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径流年际、年内变化特征,探讨径流长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核主成分支持向量机(KPCA-LSSVM)预测模型,对未来2011—2014年径流情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区域气候、下垫面条件变化及人为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作用于水资源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径流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突变点,为1961、1999和2005年;黄河源区径流2002—2006年间存在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璇  史佳璐  慈福义  
文章运用核密度分析、ESDA和时空重排扫描统计分析方法,探究2006—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群韧性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韧性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韧性指数绝对差距和地区分异程度逐渐扩大;核密度曲线由“高耸式”变为“扁平式”;各时间截面呈现东中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城市群韧性度呈现显著的空间聚类和空间关联特征,子系统的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经济韧性聚集区辐射范围最广,社会韧性聚集区辐射范围最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志江  郑斌  汪涛  
2022年冬奥会水质安全保障是目前永定河上游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通过对2013—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河流水质的长期监测,研究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主要污染物年通量。结果表明:(1)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洋河上游水质清洁,中下游水质中度污染;清水河上游水质清洁,下游水质轻度污染;桑干河水质清洁。(2)不同河流水质年际变化差异明显。其中,洋河上游年际变化较小,中下游水质趋于恶化;清水河和桑干河水质波动较小;全流域五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82,对应水质级别为轻污染。(3)洋河和清水河水质季节变化明显,而桑干河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洋河夏季水质较差,清水河上游春季水质劣于夏秋季。总磷和氟化物是永定河上游主要污染物,洋河是污染物主要贡献源,其中总磷贡献率为74%,氟化物贡献率为61%;且总磷是水污染主要的限制因子,一旦污染,治理十分困难,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方雷  杨艺丹  张娜  
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采用改进的结构相似系数法测度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研究发现,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为6.69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10,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因素中,金融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显著,其次是城镇化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以及信息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小。财政支出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关系尚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等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超  赵传燕  
论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TRMM多卫星降水资料的月数据进行了降尺度研究,并用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降尺度的结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种降尺度的方法能够在不降低(甚至提高)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得到空间精度更高的降水资料。在此基础上,基于降尺度后的月降水数据,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降水10 a平均值年总量空间变化,以及年内降水分配、年内降水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降尺度之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能更加表现降水变化的细节和趋势;②坡向对降水的影响表明,在东西方向,东坡的降水要高于西坡,最高可以达到10%,而南北坡的降水差异变化较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丽艳,吕昌河,姚治君  
本义以1990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化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等指数分析方法.对潮白河上游1990-200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由于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潮白河上游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草地与耕地往林地的转移。从变化的空间差异看.赤城县以及几个县的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看,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影响深刻.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忆文  张喜风  杨礼箫  贺缠生  
干旱具有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干旱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干旱指数是定量化干旱的工具,可用来分析干旱频率、程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气象干旱指数与水文干旱指数,利用西北干旱区黑河上游祁连、野牛沟、托勒和肃南4个气象站1968-2009年的降水数据,采用子流域划分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月、季节和年尺度计算出各站气象干旱指数及相应年份的水文干旱指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都对干旱反应灵敏,均能较准确地发现和评价干旱,且二者在年尺度上以及空间上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月尺度上,...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骁  曾俊伟  钱勇生  广晓平  
随着西部城市群城镇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利用K-Mean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以兰西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和城市间联系度进行分类,研究了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结构。在对兰西城市群交通网络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兰西城市群内整体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网络内城市联系度不高,兰西城市群内城市分化比较严重。兰西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西部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兰西城市群特点研究发现西部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但节点城市分化明显且城市联系分布不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骁  曾俊伟  钱勇生  广晓平  
随着西部城市群城镇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我国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利用K-Mean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以兰西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和城市间联系度进行分类,研究了西部城市群的交通网络结构。在对兰西城市群交通网络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兰西城市群内整体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网络内城市联系度不高,兰西城市群内城市分化比较严重。兰西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西部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兰西城市群特点研究发现西部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但节点城市分化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