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8)
2023(11037)
2022(9701)
2021(9198)
2020(7645)
2019(17840)
2018(17844)
2017(33992)
2016(18672)
2015(20988)
2014(21180)
2013(20937)
2012(19146)
2011(17207)
2010(17065)
2009(15440)
2008(14940)
2007(13238)
2006(11635)
2005(9577)
作者
(54264)
(44879)
(44741)
(42442)
(28272)
(21540)
(20191)
(17725)
(16921)
(15994)
(15616)
(14840)
(14221)
(13940)
(13759)
(13527)
(13430)
(13251)
(12876)
(12552)
(11264)
(10897)
(10799)
(10134)
(10058)
(10039)
(9988)
(9845)
(8948)
(8887)
学科
(73238)
经济(73170)
管理(51276)
(45957)
(37333)
企业(37333)
方法(33382)
数学(27975)
数学方法(27667)
(21217)
地方(19894)
中国(18647)
(17292)
业经(16818)
(15708)
环境(14994)
农业(14590)
理论(13455)
(12949)
(11649)
贸易(11642)
(11239)
技术(11016)
(10866)
(10729)
教育(10726)
(9661)
地方经济(9652)
财务(9591)
财务管理(9577)
机构
学院(259044)
大学(258394)
管理(104967)
(94291)
经济(91914)
理学(90683)
理学院(89601)
管理学(87988)
管理学院(87543)
研究(86157)
中国(62249)
科学(57156)
(56471)
(42880)
(41629)
(41295)
业大(40247)
研究所(39510)
中心(39202)
(37517)
(37287)
师范(37174)
北京(36060)
财经(33611)
(32138)
农业(32100)
(31600)
(30450)
师范大学(30068)
技术(28290)
基金
项目(184144)
科学(143566)
研究(135545)
基金(130802)
(114196)
国家(113234)
科学基金(96867)
社会(82289)
社会科(77740)
社会科学(77717)
(73408)
基金项目(71427)
自然(64153)
自然科(62508)
自然科学(62496)
教育(61537)
(61528)
自然科学基金(61319)
编号(56520)
资助(53432)
成果(44880)
重点(41175)
(40057)
(39286)
课题(38972)
(37698)
科研(35067)
创新(35065)
项目编号(33911)
大学(33707)
期刊
(106951)
经济(106951)
研究(72499)
中国(48307)
学报(41522)
科学(38882)
(37491)
管理(36382)
教育(32453)
大学(30868)
(28943)
学学(28608)
农业(26841)
技术(22918)
业经(18618)
(17357)
金融(17357)
图书(16853)
经济研究(14899)
资源(14795)
财经(14763)
问题(13652)
科技(13587)
(13513)
理论(12748)
(12454)
实践(12037)
(12037)
技术经济(11841)
(11675)
共检索到371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水清  
实施黄河上中游国家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对于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建立地方政府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工程实施的关键 ,各级林业、计划、财政和社会保障部门同力合作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袁浩  周禧彬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为助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科学开工,推进我国“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本文通过论述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资源现状,理清调水工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逻辑,研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发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做好宗教移民安置工作、建设沿线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带和旅游观光带、加快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权  陈少勇  李艳  马敏劲  
利用黄河上中游地区45个气象站1961年-2011年逐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其盛夏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的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盛夏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1960年代初、197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为偏涝期,其它时期为偏旱期;②该区盛夏降水的前3种空间分布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向型、东西反向型。根据REOF进一步将该区盛夏降水异常细分为高原东部区、渭河上游区、河套北部区、渭河下游区和黄河源区,各区降水趋势及周期变化存在明显差异;③该区盛夏旱涝变化与500hPa高度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槽、鄂霍次克海高压、中高纬环流形势及100hPa高度场上南亚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权  马敏劲  李艳  张永泽  
基于1961-2011年黄河上中游45站年、月降水量资料,利用偏态(峰度)系数、变差系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等统计方法,对该区降水量进行正态性和稳定性分析,并拟合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及百年重现期。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有33.3%的台站未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量冬季各月几乎所有台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夏季各月降水量正态性略好,但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站数也在60%以上。对降水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的正态化效率达95.4%,其中1月、2月、3月平方根法优于立方根法,11月、12月反之,其余月份基本相同。降水稳定性冬季最差,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好,从区域看,青海高原东部降水稳定性最好,河套北部最差。P=50%和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晓辉  刘昌明  黄强  
运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河川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对径流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黄河径流的变化规律、开发利用管理黄河水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莉茹   毕华兴   马志瑾   赵丹阳   王宁   刘泽晖   王鑫  
【目的】河川径流是地表重要的水资源,对其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解析,是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规划的前提。【方法】本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Budyko弹性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和中游近70年(1951—2020年)径流变化的趋势和成因。【结果】(1)1951—2020年黄河上游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4.04 mm/(10 a),P> 0.05),中游呈不显著减少趋势(4.90 mm/(10 a),P> 0.05);上游、中游年潜在蒸散发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1.77、2.23 mm/(10 a),P> 0.05);(2)黄河上游和中游198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林草面积的增加,上游、中游年NDVI分别以0.025/(10 a)、0.042/(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P <0.01);(3)1951—2020年,上游和中游年径流量分别以3.46、7.46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P <0.01),并分别在1986年、1990年发生突变;(4)上游和中游径流对降水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潜在蒸散发变化,且径流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逐年增强,即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将更容易引起径流的变化;(5)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导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降水和潜在蒸散,但各影响因子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在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上游地区降水、潜在蒸散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分别为-14.04%、1.30%、112.73%;中游地区分别为21.54%、3.63%、74.83%。【结论】1951—2020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且各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的水资源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迪  赵勇  裴源生  毕彦杰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诗铿  
本文阐述了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项目布局、造林方式等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麻蓉  白涛  武连洲  马川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琴  
创新发展是黄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效的投融资体系是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金融服务黄河上游地区创新发展中,存在市场金融主体发展不充分、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生态涵养区金融服务基础薄弱、数字金融发展缓慢等问题。为此,应建立适合黄河上游地区创新发展特点的投融资体系,构建财政科技支出为主体、市场科技金融为支撑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市场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耦合协调度,促进地区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险峰  刘昌明  杨志峰  王西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社会经济用水量很少,生态环境用水是决定调水区可调水量的关键。论文综合分析了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并将其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风险分析表明,该调水方案风险小,可靠性高,实施多库联合调度后,可进一步减少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小鹏  马存霞  魏丽  程静  魏静宜  曾端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道峰  宁大同  刘昌明  杨志峰  
在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库区与坝址下游临近河段局地气候的影响,以及调水对引水坝址下游“干旱河谷”区的可能影响,并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对库区气候影响不大;对坝址下游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等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干旱河谷区的局地气候虽有影响,但很微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光增云  唐卫平  马群智  
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内容、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规划营造林38.9万hm2,总投资12.77亿元。经测算,项目实施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别为44.17,18.95,103.75亿元,综合效益达166.87亿元,而且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