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608)
2022(5088)
2021(4654)
2020(4232)
2019(9920)
2018(9863)
2017(19482)
2016(10993)
2015(12615)
2014(13043)
2013(13253)
2012(12614)
2011(11495)
2010(11549)
2009(10840)
2008(10990)
2007(10167)
2006(8637)
2005(7774)
作者
(34196)
(28778)
(28776)
(27472)
(17937)
(13950)
(13286)
(11436)
(10584)
(10138)
(9670)
(9583)
(9159)
(9119)
(9067)
(9044)
(8972)
(8392)
(8296)
(8268)
(7309)
(7044)
(6976)
(6530)
(6520)
(6446)
(6437)
(6413)
(5803)
(5786)
学科
(49551)
经济(49491)
管理(28849)
(28814)
方法(24962)
数学(22440)
(22393)
企业(22393)
数学方法(22239)
(14262)
(12430)
地方(11633)
中国(11229)
(10992)
农业(9371)
(9317)
贸易(9313)
业经(9126)
(8999)
(8627)
(7662)
财务(7645)
财务管理(7615)
(7440)
企业财务(7151)
环境(6887)
(6826)
银行(6803)
(6681)
金融(6678)
机构
大学(163931)
学院(163543)
(66879)
经济(65403)
管理(60878)
研究(56997)
理学(52019)
理学院(51397)
管理学(50463)
管理学院(50161)
中国(42978)
科学(37102)
(34884)
(32843)
(30863)
(30260)
研究所(28218)
业大(27070)
中心(26394)
农业(26164)
(25362)
财经(23814)
北京(21933)
(21751)
师范(21520)
(21411)
经济学(20675)
(20336)
(19940)
经济学院(18880)
基金
项目(106859)
科学(82388)
研究(75908)
基金(75866)
(66851)
国家(66313)
科学基金(55247)
社会(46311)
社会科(43760)
社会科学(43739)
(42852)
基金项目(40785)
自然(36496)
(36223)
自然科(35565)
自然科学(35550)
自然科学基金(34901)
教育(34827)
资助(31536)
编号(31436)
成果(25595)
重点(24616)
(23798)
(23612)
课题(21889)
(21454)
科研(20978)
计划(20910)
创新(20132)
教育部(19790)
期刊
(73709)
经济(73709)
研究(45786)
中国(30972)
(29479)
学报(28601)
科学(25036)
(24710)
大学(20506)
管理(19687)
农业(19513)
学学(19391)
教育(15134)
技术(14424)
(14266)
金融(14266)
业经(12098)
财经(11846)
经济研究(11499)
(11253)
问题(10281)
(10133)
技术经济(9053)
资源(8843)
(8813)
统计(8334)
(8245)
理论(8137)
商业(7755)
实践(7419)
共检索到24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超  孟维芳  杨学贤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芦苇生产的现状,通过对11个苇场浇水量的调查分析,表明了苇田浇水量多少与水分利用率之间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耗水量基本上随灌水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结果表明,在高产范围内,适当减少浇水量可保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获最佳效益;适当加大农艺措施,并在芦苇需水关键时期进行50毫米左右的灌溉,芦苇仍有可观的增产效果。文章最后提出了该区实施节水农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亚楠  白军红  王伟  王大伟  尹硕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短暂淹水处理。在两种淹水条件下,经过分解后芦苇凋落物中As、Cr和Cu的含量增加,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凋落物的各金属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盐地碱蓬凋落物经过分解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潮汐淹水条件下的盐地碱蓬凋落物中As、Cu和Pb的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两种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中的Pb和Zn,在分解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潮汐作用对黄河三角洲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分解和重金属归还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书金,李秀彬,朱会义,苏光全  
在黄河三角洲主体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综合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原则与目标 ;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土地持续利用约束分析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 ,适当集中布局农村居民点、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适度开发滩涂地、荒草地和盐碱地等土地持续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芙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速度更快,黄河三角洲小城镇的发展尤其突出。据统计,该区小城镇的数量已由1978年的20多个增加到1997年的80多个;人口由1978年的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志强  刘高焕  王智勇  叶庆华  
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共有六大农业灌区,由于黄河经常发生断流,且每年的来水量不断减少,因此,对各个灌区进行合理配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统计区域边界与灌区边界不一致,论文应用遥感作为辅助数据对统计数据进行了面插值,获得了各灌区的统计数据,然后应用经济学中边际效益原理,计算了各灌区的农业用水边际效益,从而获得了各灌区的农业用水边际效益曲线,根据边际效益曲线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各灌区的农业配水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较好地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吕婷婷  仉天宇  吴迪  付敏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9年为时间节点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数量、变化速度、类型转换、重心位移等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研究期内的变化较为显著,各个时段的变化特点各有异同。整体上人工湿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85年仅为零星分布,到了2009年则已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呈加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至2009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9.19km2/a;近岸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整体上呈逐年退缩趋势,其中沼泽湿地的退缩最为显著,多转变为了人工湿地和农业用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养殖等人工湿地的扩张,另外黄河口的改道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东升  柴宝贵  丁爱芳  徐文洁  夏鸣晓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丰富的水土资源优势、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令世人瞩目,成为新时期开发的热点地区。根据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将其城镇格局演变划分为传统农业经济时代、油田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时代三个时期进行论述。通过梳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格局演变的历史脉络,探寻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动力机制,总结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黄河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判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新政策的解读、新形势的判断,预测黄河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新  薛翘  
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全面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增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无论是利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和差异度指数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产业发展,还是通过结构差异度指数测算该区域产品生产,均可得出"差异度系数较低,产品相似度较高",即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显著。因此,转变地方政府观念,建立区域政府协调发展机构,推进区域企业一体化发展等措施将有助于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励惠国  刘高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对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对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对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胜男  
黄河三角洲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继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后中国最后一个未规模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占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以及与其相邻、自然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胜男  王根绪  邓伟  吕玉香  
地下水作为三角洲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整合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以及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surfer软件绘制的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显示地下水埋深的分布规律为沿黄河河道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深,滨海以及河间洼地为地下水浅埋区。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的帮助下,采用偏相关分析(Par-tial过程)方法从地下水埋深多年和年内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块地下水埋深和降水量、黄河径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多个驱动因子的控制,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地理位置影响程度不同,且多年地下水埋深的序列规律性较差,地下水埋深多年动态和年内动态变化复杂且均不受径流量和降水量影响。东营市引黄灌溉、引黄蓄水(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等)、大型引排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可能是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三角洲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爽  郭成久  苏芳莉  王铁良  汪洋  王立业  
研究了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评价芦苇的耐盐性以及盐胁迫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芦苇的生物量、产量和品质都呈下降趋势;所有指标的方差分析均成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在1%显著水平下,盐水灌溉下的芦苇(盐度为0.10%和0.30%)与淡水灌溉下的芦苇相比,在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方面变化的不显著,这表明芦苇在生产中可以用盐度低于0.30%盐水来灌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侯龙鱼  崔晓东  马风云  邢尚军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中尿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尿酶活性关于土壤养分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释99.7%酶活性变化,剩余通径系数为0.059。有机质对尿酶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值均最大,成为影响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雅煊  郭家虎  
文章在KD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方法和非参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在HS4层面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更多依赖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证实了现阶段该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采取的"数量优先"发展战略,而非"质量优先"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集宁  张丽霞  
黄河三角洲作为最年轻的大陆和山东主要的石油产地,油气污染加剧了其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海岸线侵蚀与淤积、河口河势的不稳、地面沉降和浅海域地质灾害是影响海岸带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地质问题,未来海岸带的经济规划和开发建设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