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8)
- 2023(5261)
- 2022(4392)
- 2021(4094)
- 2020(3377)
- 2019(7294)
- 2018(7017)
- 2017(13163)
- 2016(7394)
- 2015(7910)
- 2014(7986)
- 2013(7850)
- 2012(7534)
- 2011(6854)
- 2010(6725)
- 2009(6011)
- 2008(5930)
- 2007(5073)
- 2006(4425)
- 2005(4083)
- 学科
- 济(28307)
- 经济(28270)
- 管理(17744)
- 业(16870)
- 企(12404)
- 企业(12404)
- 方法(10869)
- 学(10333)
- 地方(9689)
- 数学(9445)
- 数学方法(9314)
- 农(8525)
- 财(6490)
- 中国(6484)
- 农业(5987)
- 环境(5931)
- 业经(5669)
- 土地(5633)
- 贸(5182)
- 贸易(5176)
- 制(5163)
- 资源(5056)
- 易(5000)
- 地方经济(4854)
- 融(4724)
- 金融(4722)
- 技术(4636)
- 银(4277)
- 银行(4264)
- 行(4111)
- 机构
- 学院(104666)
- 大学(103849)
- 研究(42955)
- 济(37816)
- 经济(36941)
- 管理(34606)
- 科学(30945)
- 中国(30613)
- 理学(29586)
- 理学院(29100)
- 管理学(28413)
- 管理学院(28225)
- 农(26476)
- 所(23740)
- 京(22556)
- 研究所(22189)
- 农业(21093)
- 业大(20675)
- 中心(18793)
- 财(17405)
- 院(16105)
- 江(15900)
- 省(15277)
- 范(14700)
- 师范(14458)
- 科学院(14279)
- 财经(13879)
- 北京(13847)
- 农业大学(13520)
- 室(13383)
- 基金
- 项目(77785)
- 科学(60296)
- 基金(56561)
- 家(53276)
- 国家(52917)
- 研究(50352)
- 科学基金(43240)
- 社会(31221)
- 自然(30889)
- 省(30582)
- 基金项目(30387)
- 自然科(29926)
- 自然科学(29907)
- 社会科(29593)
- 社会科学(29583)
- 自然科学基金(29342)
- 划(26921)
- 资助(22677)
- 教育(21574)
- 重点(18773)
- 编号(18123)
- 发(17412)
- 计划(17262)
- 部(16356)
- 创(15703)
- 科技(15624)
- 科研(15338)
- 创新(14908)
- 性(14238)
- 成果(14000)
共检索到153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书玉 王伟华 王玉珍 单凯
主要介绍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开展、恢复效果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结合实际工作,就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提高湿地恢复效果和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瑞清 吴雪梅
以定点连续采样的方法对乌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体中的淡水真菌的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获得淡水真菌16属,36种,优势属为木霉(Trichoderma)和青霉(Penicillium);常见属为曲霉(Aspergillus)、生赤壳属(Bionectria)、附球菌(Epicoccum)、镰刀菌(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卷枝霉(Helicostylum)、肉座菌(Hypocrea)、白壳菌属(Leucostom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毛霉(Mucor);稀有属为枝孢菌(Cladosporium)、丛赤壳菌(Nectria)、酵母(Pichia)、根霉(...
关键词:
乌伊岭湿地 水体 淡水真菌 多样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海根 贺苏宁 刘标 蒋明康 王长永 曹学章 吴小敏 薛达元 马克平 裴克全 钱迎倩 魏伟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作。“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ranet和Web服务器 ;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 ,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 ,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
关键词:
衡水湖 湿地恢复 预案设计 生态环境需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勇 何东进 游巍斌 洪伟 巫丽芸 纪志荣 严锦钰
GAP分析是评估区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的科学方法.收集了截至2013年9月福建省已建的93个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在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热点区分析和GAP方法分析了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3个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物种尺度上,存在鼋、大刺鳅、虎纹蛙等12种保护空缺物种;(2)生态系统尺度上,已建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福建省全部生态类型,但内陆湿地与水域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该类型生态系统总面积的3.1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10%);(3)景观尺度上,福建省漳浦前湖湾湿地、永定王寿山等17个地区存在空缺,亟需加强这些空缺区的保护,以进一步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刘艳红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该文对海南地区森林被破坏情况、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及其原因 ,以及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
海南岛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布和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6848hm2,是以保护湿地、草甸草原、沙地樟子松疏林及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境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本文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辉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199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晓东 刘欣
本文介绍了当前湿地学科的体系框架、优先研究领域,着重概述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调查技术,包括湿地自然状况、湿地野生动物资源、湿地植被和湿地周边状况利用保护调查技术等。
关键词:
湿地自然保护区 调查 技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丛艳国 徐正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各级城镇急速扩张,用以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因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而收效甚微。基于此,有必要探讨在快速城市化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恢复城市特色,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应重新思考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标准,建立一套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将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有机结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关键词:
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价值,长白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斌 张远 渠晓东 刘思思 孟伟 丁森
2010年9月、2011年5月和8月对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鱼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鱼类28种,以杂食性耐污小型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鱼类占65.52%。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大幅减少,且表现出营养结构简单化、鱼类资源小型化的特征。保护区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可分为石佛寺水库上游、石佛寺水库下游和感潮河段3个区段。保护区上游鱼类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下游;鱼类物种数秋季高于春季,而鱼类个体数均匀程度春季高于秋季。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秋季TN(F=3.25,P=0.012)和水温(F=2.86,P=0.016)为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环境因子。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鱼类 物种多样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吕婷婷 仉天宇 吴迪 付敏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9年为时间节点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数量、变化速度、类型转换、重心位移等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研究期内的变化较为显著,各个时段的变化特点各有异同。整体上人工湿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85年仅为零星分布,到了2009年则已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呈加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至2009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9.19km2/a;近岸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整体上呈逐年退缩趋势,其中沼泽湿地的退缩最为显著,多转变为了人工湿地和农业用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养殖等人工湿地的扩张,另外黄河口的改道对...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GIS 时空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民 宫辉力 胡金明 赵魁义
对我国所剩为数不多的淡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原生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多年期遥感影像提取洪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分类信息,在GIS支持下,进行了群落、植被型和景观带3个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草甸灌丛景观是研究区的基质性景观,草甸和沼泽湿地共同占据了研究区植被型的核心地位,小叶章-苔草群落则是植物优势群落。植物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草甸灌丛分布在广阔的河间干湿交替地带,沼泽湿地主要成条带延伸于河道与洼地带,岛状林则出现在地势较高的岗地段,呈断块分布。研究区典型沼泽湿地面积7年间缩小约10%,周边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缺失是退化主要驱动因素,应尽早...
关键词:
湿地 景观 格局 水文生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友均 崔国发 邹大林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