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5)
2023(16048)
2022(13434)
2021(12404)
2020(9900)
2019(22383)
2018(21901)
2017(41070)
2016(22577)
2015(24976)
2014(24577)
2013(24359)
2012(23090)
2011(21164)
2010(21146)
2009(19202)
2008(18888)
2007(17057)
2006(15670)
2005(14054)
作者
(68704)
(57868)
(57171)
(53950)
(36441)
(28012)
(25748)
(22381)
(22045)
(20481)
(19751)
(19279)
(18761)
(18245)
(18121)
(17504)
(17353)
(16798)
(16678)
(16545)
(14633)
(14264)
(14022)
(13392)
(13107)
(13000)
(12812)
(12751)
(11793)
(11626)
学科
(96702)
经济(96599)
(65473)
管理(55497)
(51564)
(41615)
企业(41615)
农业(34342)
方法(31330)
中国(29433)
地方(29194)
数学(27100)
数学方法(26805)
业经(26114)
(20283)
(19051)
(18665)
(18455)
贸易(18438)
(17823)
(17410)
环境(15619)
(15280)
技术(15261)
银行(15221)
(14913)
金融(14910)
(14736)
地方经济(14115)
(13945)
机构
学院(320214)
大学(314851)
(129301)
经济(126502)
研究(120284)
管理(116398)
理学(99604)
理学院(98319)
管理学(96545)
管理学院(95955)
中国(91305)
(80610)
科学(77278)
(68780)
(63268)
农业(62581)
业大(58168)
研究所(57669)
(55042)
中心(54950)
(51811)
(44866)
师范(44280)
(43250)
北京(43067)
财经(42589)
(42319)
(42173)
农业大学(39244)
(38659)
基金
项目(216511)
科学(168508)
研究(154564)
基金(153735)
(137657)
国家(136374)
科学基金(114177)
社会(97567)
社会科(91969)
社会科学(91939)
(87926)
基金项目(81915)
自然(74395)
(73896)
自然科(72584)
自然科学(72562)
自然科学基金(71258)
教育(68548)
编号(62713)
资助(60892)
(53084)
成果(49581)
重点(49416)
(46085)
(45285)
课题(44774)
创新(42282)
(42112)
发展(41659)
计划(41402)
期刊
(157444)
经济(157444)
研究(93341)
(81956)
中国(75166)
学报(59439)
农业(55594)
科学(54132)
大学(44307)
学学(42055)
管理(41179)
(39363)
教育(35485)
(33812)
金融(33812)
业经(32308)
(28028)
技术(26364)
经济研究(22824)
问题(21737)
财经(19974)
(18878)
资源(17967)
业大(17439)
(17263)
世界(16921)
科技(16417)
农村(15942)
(15942)
农业经济(15715)
共检索到501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秀芳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黄金期,促进洲内中心城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但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还是略显动力不足。文章以滨州市为例,分析黄河三角洲开发给新农村带来的环境变化,结合经典的SWOT环境分析工具,对影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透析,梳理得出黄河三角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优势农产品等;同时也面临单品贡献率低、投入不够和扶持不足等劣势,以及受价格波动和白色污染的威胁。文章提出协同战略、整合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等六条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挥党员服务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磊  黄秉杰  
文章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主要城市东营市和滨州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集成的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量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划分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两市2005—2009年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计算了两市各子系统与其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联度。结果发现,不仅两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同。经济发展是拉动东营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发展是推动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琦  
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人们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渐尝试进行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之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刘贤赵  王渊  
随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日益凸显。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探讨近10年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生态要素的时空演变,并运用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两市经济实力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两市经济与生态要素相互作用整体趋好,大部分区县处于中级协调发展型水平,但区县间也存在经济与生态要素及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复杂的特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磊  黄秉杰  
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EEE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29个具体指标组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2005-2009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子系统在2005-2008年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但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在2005-2009年期间一直呈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强  
滨州土地资源利用面临何种形势?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自此,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鲁北平原,北临渤海湾,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的接合部,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 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杨磊  周德田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由于自身成陆时间较晚,整个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再加上以石油为主体的工业污染的屡禁不止,开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言而喻,并由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步伟娜  方创琳  
黄河三角洲由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其区位条件和油气资源条件都十分优越,但目前仍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低谷区。通过对二元结构系数的定量分析,发现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复合二元结构特征,即“油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三角洲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素。目前,石油产业的全面改组改制、优越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基础条件、东营港扩建及其附属加工制造业基地的立项、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形成等都是三角洲全面发展的难得机遇。要实现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建城”到“以港兴城”、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工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经济体系;推进城市的“内聚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波  
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海岸蚀退等问题,本文针对问题的类型、范围和危害,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秉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金杰   周山  
本文梳理了滨州市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财政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参考滨州市县和城乡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预算、决算资料,分析了滨州市县财政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审计视角下优化财政供给质量、推动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期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因素和区域协调问题对运行机制的影响,剖析了目前实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类似区域的经验,研究探索了相关区域的管理模式。提出应考虑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的战略定位,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开放型多层联动的促进机制模式,并在政府推动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开放式联动机制、绩效考核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林芳  王有邦  
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一定条件,但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缓慢。本文试从三角洲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资源评价入手,剖析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发展战略设想,着重探讨进一步发展农业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学工  梁泽  周鑫  
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本文对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发展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进行地域结构研究,依据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是陆海统筹。第二,进行陆海一体的国土功能区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程度的开发与保护功能区,分区跨海岸线联通陆海,便于实施和管控。第三,在陆海统筹、联动发展方面,从几个典型问题入手研究统筹措施:①海港系统:以港口为节点,使陆路运输和海上航运实现陆海联动、以港兴区、完善通道和拓展腹地;②渔业统筹:构建海洋渔业的分带布局,提炼海水与淡水高效生态渔业模式,以及范围和涵义更广的陆海联动;③生态环境:包括陆海一体生态保护,陆海环境同治,以及海岸带防护和减灾系统。作为黄河流域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既要与流域联动,又要因地制宜,通过陆海统筹,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