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0)
- 2023(16655)
- 2022(14492)
- 2021(13413)
- 2020(11114)
- 2019(25348)
- 2018(25174)
- 2017(47571)
- 2016(25765)
- 2015(29074)
- 2014(29266)
- 2013(28874)
- 2012(26877)
- 2011(24337)
- 2010(24580)
- 2009(22649)
- 2008(22242)
- 2007(19583)
- 2006(17691)
- 2005(16108)
- 学科
- 济(105825)
- 经济(105670)
- 管理(75477)
- 业(71666)
- 企(58692)
- 企业(58692)
- 方法(40379)
- 数学(34007)
- 数学方法(33605)
- 中国(31686)
- 农(30221)
- 地方(28121)
- 财(26785)
- 业经(25559)
- 制(23626)
- 学(23372)
- 农业(20279)
- 贸(18874)
- 贸易(18853)
- 银(18395)
- 银行(18349)
- 易(18224)
- 融(17953)
- 金融(17949)
- 环境(17924)
- 行(17636)
- 理论(17175)
- 和(17171)
- 技术(16868)
- 体(15926)
- 机构
- 大学(369465)
- 学院(367760)
- 济(145385)
- 经济(142020)
- 管理(141640)
- 研究(131215)
- 理学(120673)
- 理学院(119237)
- 管理学(117188)
- 管理学院(116527)
- 中国(98411)
- 科学(81277)
- 京(81054)
- 财(69656)
- 所(66925)
- 农(60988)
- 研究所(60523)
- 中心(58614)
- 江(56103)
- 业大(54354)
- 财经(53865)
- 北京(52149)
- 范(51042)
- 师范(50484)
- 经(48754)
- 院(47910)
- 农业(47202)
- 州(45579)
- 经济学(42890)
- 师范大学(41012)
- 基金
- 项目(247229)
- 科学(193526)
- 研究(182505)
- 基金(177003)
- 家(155121)
- 国家(153548)
- 科学基金(130626)
- 社会(113282)
- 社会科(107200)
- 社会科学(107171)
- 省(96977)
- 基金项目(94045)
- 自然(84397)
- 教育(83143)
- 自然科(82317)
- 自然科学(82296)
- 划(81795)
- 自然科学基金(80775)
- 编号(74628)
- 资助(72158)
- 成果(61650)
- 发(55949)
- 重点(55897)
- 部(53898)
- 课题(52660)
- 创(51065)
- 创新(47699)
- 制(46878)
- 科研(46437)
- 国家社会(46103)
- 期刊
- 济(171316)
- 经济(171316)
- 研究(114714)
- 中国(79615)
- 学报(58514)
- 农(56861)
- 管理(56238)
- 科学(54651)
- 财(52886)
- 教育(45703)
- 大学(44211)
- 学学(41316)
- 农业(38997)
- 融(35315)
- 金融(35315)
- 技术(33244)
- 业经(28360)
- 财经(26358)
- 经济研究(26042)
- 经(22488)
- 问题(22063)
- 业(20457)
- 图书(20000)
- 科技(18359)
- 理论(17771)
- 资源(17191)
- 版(17041)
- 现代(16972)
- 技术经济(16895)
- 实践(16156)
共检索到567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因素和区域协调问题对运行机制的影响,剖析了目前实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类似区域的经验,研究探索了相关区域的管理模式。提出应考虑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的战略定位,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开放型多层联动的促进机制模式,并在政府推动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开放式联动机制、绩效考核评...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化琴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建设跨行政区域的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必然选择,也是环渤海经济圈、黄河经济带发展的现实需要。黄河三角洲实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从高效生态经济角度推进技术创新示范,建设一个高水平研究开发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建立一批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低能耗、低(零)污染、低资源依赖"的"三低"科技企业和建立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后,提出了保障实验区建设的机制创新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杨磊 周德田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由于自身成陆时间较晚,整个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再加上以石油为主体的工业污染的屡禁不止,开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言而喻,并由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磊 黄秉杰
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EEE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29个具体指标组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2005-2009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子系统在2005-2008年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但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在2005-2009年期间一直呈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源环境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 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步伟娜 方创琳
黄河三角洲由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其区位条件和油气资源条件都十分优越,但目前仍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低谷区。通过对二元结构系数的定量分析,发现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复合二元结构特征,即“油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三角洲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素。目前,石油产业的全面改组改制、优越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基础条件、东营港扩建及其附属加工制造业基地的立项、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形成等都是三角洲全面发展的难得机遇。要实现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转变观念,由“以油建城”到“以港兴城”、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工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构建高效生态农业经济体系;推进城市的“内聚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波
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海岸蚀退等问题,本文针对问题的类型、范围和危害,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等。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环境地质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学工 梁泽 周鑫
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本文对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发展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进行地域结构研究,依据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是陆海统筹。第二,进行陆海一体的国土功能区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程度的开发与保护功能区,分区跨海岸线联通陆海,便于实施和管控。第三,在陆海统筹、联动发展方面,从几个典型问题入手研究统筹措施:①海港系统:以港口为节点,使陆路运输和海上航运实现陆海联动、以港兴区、完善通道和拓展腹地;②渔业统筹:构建海洋渔业的分带布局,提炼海水与淡水高效生态渔业模式,以及范围和涵义更广的陆海联动;③生态环境:包括陆海一体生态保护,陆海环境同治,以及海岸带防护和减灾系统。作为黄河流域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既要与流域联动,又要因地制宜,通过陆海统筹,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满苏尔·沙比题 陈冬花
多年以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经历了古绿洲、旧绿洲、新绿洲的变迁,本文利用统计及图文对比方法分析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形成、分布及其在时空分布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演变的原因,指出20世纪以前绿洲的演变主要由风沙活跃、盐碱化加重、气候变化及河流改道等自然因素形成,而20世纪以后的绿洲沙漠化和环境退化则主要由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及植被资源、人口数量增加等活动引起。为防止本区现有绿洲进一步沙漠化导致环境退化,文中提出以保护天然绿洲为前提,以改土培肥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一带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及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磊 黄秉杰
文章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主要城市东营市和滨州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集成的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量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划分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两市2005—2009年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计算了两市各子系统与其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联度。结果发现,不仅两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同。经济发展是拉动东营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发展是推动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慕宁 吴志峰 王继增 刘平 朱立安
本文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基础 ,构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分析和阐述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可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可持续发展 空间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 顾朝林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市连绵区相比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港澳回归并和珠江三角洲结合以及多条新的南北通道出现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遭到进一步的挑战。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2 )加速城市化进程 ,促进都市连绵区最终形成 ;(3)加大支柱产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和基础设施投入 ;(4 )加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5)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调控能力 ;(6)开展跨行政区规划 ,促进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都市连绵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