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9)
2023(7854)
2022(6903)
2021(6280)
2020(5192)
2019(11223)
2018(11254)
2017(20156)
2016(11285)
2015(12314)
2014(11511)
2013(11225)
2012(10165)
2011(9260)
2010(9090)
2009(8367)
2008(7934)
2007(6813)
2006(6099)
2005(5460)
作者
(35679)
(29795)
(29783)
(27932)
(18573)
(14609)
(13138)
(11687)
(11261)
(10375)
(10271)
(10179)
(9701)
(9694)
(9309)
(9251)
(9209)
(8735)
(8722)
(8563)
(7904)
(7337)
(7310)
(6847)
(6827)
(6745)
(6580)
(6431)
(6158)
(6109)
学科
(36081)
经济(36034)
管理(24481)
(22434)
(17424)
企业(17424)
(14196)
方法(13740)
(12262)
数学(11648)
数学方法(11412)
中国(10053)
地方(9219)
业经(8593)
(8579)
农业(8237)
(7446)
贸易(7438)
(7169)
(7029)
环境(6835)
理论(6040)
(5853)
土地(5669)
(5216)
金融(5214)
(5206)
银行(5152)
资源(5055)
(5033)
机构
学院(150175)
大学(147585)
研究(61032)
(49885)
经济(48620)
管理(47409)
科学(45309)
中国(44224)
理学(40313)
理学院(39704)
(39407)
管理学(38394)
管理学院(38181)
(34383)
(32825)
研究所(32049)
农业(31702)
业大(30412)
中心(26903)
(23953)
(22883)
(22683)
(22496)
(21136)
师范(20709)
(20618)
农业大学(20339)
北京(20223)
技术(20054)
科学院(19839)
基金
项目(109918)
科学(83441)
基金(77120)
(73173)
国家(72648)
研究(70937)
科学基金(58676)
(45007)
自然(42556)
自然科(41519)
自然科学(41500)
社会(41423)
自然科学基金(40701)
基金项目(40569)
(39321)
社会科(38965)
社会科学(38953)
教育(32091)
资助(31902)
编号(27837)
重点(27081)
计划(25412)
(24836)
科技(23595)
(22446)
科研(22322)
(22067)
成果(21455)
创新(21127)
课题(20950)
期刊
(58164)
经济(58164)
研究(40293)
学报(38002)
(36182)
中国(32900)
科学(31293)
大学(26330)
学学(25368)
农业(24661)
管理(17648)
(16552)
教育(16215)
(13803)
业大(11158)
技术(11084)
(10912)
金融(10912)
业经(10573)
经济研究(10020)
(9939)
资源(9935)
林业(9228)
农业大学(8875)
科技(8827)
财经(7785)
自然(7327)
(6805)
问题(6742)
中国农业(6706)
共检索到22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亚楠  白军红  王伟  王大伟  尹硕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短暂淹水处理。在两种淹水条件下,经过分解后芦苇凋落物中As、Cr和Cu的含量增加,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凋落物的各金属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盐地碱蓬凋落物经过分解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潮汐淹水条件下的盐地碱蓬凋落物中As、Cu和Pb的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两种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中的Pb和Zn,在分解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潮汐作用对黄河三角洲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分解和重金属归还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方芳  闫家国  马旭  邱冬冬  崔保山  
凋落物分解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探索潮汐梯度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和营养元素变化情况,采用分解袋的方法,选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凋落物作为研究对象,沿着潮汐梯度开展凋落物分解的野外实验。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类型、土壤盐度、含水率以及潮汐干扰强弱有关;潮汐干扰强的区域互花米草分解快于盐地碱蓬,潮汐干扰弱的区域盐地碱蓬分解快于互花米草,两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在0.00134~0.00234 d-1之间。分解末期,凋落物都呈现C和N的净释放,盐地碱蓬凋落物平均释放了36.9%的C和55.8%的N,互花米草凋落物平均释放了53.1%的C和47.1%的N。本研究强调关注潮汐梯度下的凋落物分解,其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碳累积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超  孟维芳  杨学贤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芦苇生产的现状,通过对11个苇场浇水量的调查分析,表明了苇田浇水量多少与水分利用率之间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耗水量基本上随灌水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结果表明,在高产范围内,适当减少浇水量可保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获最佳效益;适当加大农艺措施,并在芦苇需水关键时期进行50毫米左右的灌溉,芦苇仍有可观的增产效果。文章最后提出了该区实施节水农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沛  朱强  王素梅  胡红青  胡莲  万成炎  张志永  
采集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化学分析,考察土壤理化性质和消落带土壤淹水前后重金属(Fe、Mn、Cu、Zn)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导致Fe2+、Mn2+、有效铜等重金属含量增加,平均含量分别从58.88、35.26、0.96mg/kg增加到1 383.8、782.7、1.73mg/kg;淹水15d后,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增加10.15%~12.18%,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减少3.69%~7.12%;淹水30d后,有效锌的含量增加10.9%~46.6%。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宋香静  
根系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具有固定植株、吸收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合成和储藏营养物质等生态功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根系发育良好是植物正常健康生长的基础与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对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与水、土壤、大气、微生物等形成连接界面,是湿地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在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处于海陆交界地带,生境类型独特,自然灾害频繁,表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为探究高强度人为干扰是否改变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特征,采集黄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湿地和人为干扰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及理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由陆向海湿地土壤从轻度盐渍化向盐土过渡,盐分剖面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同时人为影响因植被类型而异。总体而言,人为干扰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于自然湿地。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可划分为表聚型、震荡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上由海向陆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由表聚型、震荡型向均匀型转变。人为干扰湿地中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和裸地土壤盐分表聚特征明显,属于表聚型剖面,表聚系数为63%,均匀型剖面占比最高,达到2/3。当地人为筑坝修路等建设活动,通过直接阻断或改变地形等方式削弱了湿地潮汐的水文连通过程,进而改变土壤含水率、容重等生境要素,可能成为影响盐分剖面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闸阀调控、生态补水工程等水文连通恢复措施,改善湿地土壤盐碱化问题,有助于推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郗金标  邢尚军  宋玉民  张建锋  张建国  董振成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侯本栋  马风云  邢尚军  宋玉民  刘艳  
为了了解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湿地的土壤和植被特征,用时空替代法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地土壤含盐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间主要养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张玲玲  夏海涛  张志欣  
对沿海沙地小叶龙竹林的凋落物及养分月动态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凋落物量月动态波动较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和9月,2005年1月和7月处于低谷.凋落物各营养元素组分平均值大小为N>K>P.N、K养分含量月动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变化相对平稳.凋落物N年归还总量最高,K年归还量次之,P年归还量最低.凋落叶分解速度最快,分解6个月残留率为51.43%,竹枝分解速度最慢,6个月后残留率为83.27%.分解1 a后竹叶残留最少,笋箨其次,竹根残留的最多.应用二次方程对小叶龙竹各器官分解剩余量与分解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模拟方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周欣  苏芳莉  王铁良  王娟  
采集辽宁盘锦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对造纸废水中Cu、Zn、Pb、Cd的净化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在拔节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最好;在发芽期和展叶期对Pb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21%和30%;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对Zn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53%和29%;在抽穗期对Cd净化率最大,为40%。在芦苇整个生长期内,芦苇根组织对Cu、Zn、Pb、Cd的吸收量均为最大,其次为茎组织,而叶组织对其的吸收量最小。整个植株对Cu、Zn、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Zn>Cu>Cd。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瑞恒  李国雷  刘勇  贾黎明  江萍  林娜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2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基质质量、分解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拔与坡度是造成2种立地(地位级Ⅲ,Ⅳ)差异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季节失质量率均表现出双峰曲线,且在秋季失质量率最高。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半衰期分别为2.57,2.67年,完全分解分别需要11.09,11.24年。叶凋落物年平均失质量率、分解速率及初始无机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立地Ⅲ高于立地Ⅳ。与立地Ⅳ相比,在立地Ⅲ下,C/N均值、木质素含量均值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经t检验分析,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初始无机养分含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而有机养分中木质素含量、有机碳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洋  张健  冯茂松  
研究四川洪雅县4种不同密度下巨桉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4个巨桉人工林年凋落规律相似,5月是全年凋落物产量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最低;4个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和66.37kg·hm-2,且N>K>Ca>Mg>P,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枝、叶的平均年失重分别为18.2%和36.1%,分解系数分别为0.176~0.214和0.383~0.445,半衰期分别为3~4年和1~2年,周转期分别为14~17年和6~8年。5种元素释放率大小顺序为Mg>Ca>K>N>...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阳锋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珍贵的乡土常绿阔叶乔木之一,具有生长快、凋落物量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用材、造纸和生态造林树种。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林分密度控制是重要的经营措施之一,影响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为研究林分密度与凋落物的关系,本文以6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造林密度(625株·hm-2、833株·hm-2、1111株·hm-2、1667株·hm-2、25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历瑶  苏芳莉  孙权  李海福  
为了研究芦苇不同部位在不同生育期对重金属锌的富集、转运及分布特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综合实验基地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采用CODCr浓度分别为50,175,300mg·L~(-1)造纸废水灌溉,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出苗期、展叶期、拔节期、抽穗开花期和成熟期)灌溉下,芦苇根、茎、叶和穗重金属锌含量、转运系数和各部位锌所占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芦苇各部位对重金属锌富集特征存在差异,根、茎和叶在各生育期灌溉下表现为300mg·L~(-1)>175mg·L~(-1)>50mg·L~(-1)>对照组,穗部表现为175mg·L~(-1)>300mg·L~(-1)>50mg·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隋丹  苏芳莉  李海福  汪建芳  郭光  
芦苇根系生长情况决定芦苇产量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根系生长受外界条件制约,为研究造纸废水对芦苇根系的影响,采用辽宁盘锦某造纸厂排污口废水,根据其原始CODCr浓度配置50,175,300mg·L~(-1),分别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5个生长期灌入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取样冲洗后测定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根系的长度、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213.45Cm,45.44Cm~2,28.34Cm3,0.55Cm,879个;不同生长期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4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