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
2023(17)
2022(15)
2021(17)
2020(11)
2019(39)
2018(47)
2017(53)
2016(41)
2015(30)
2014(32)
2013(37)
2012(61)
2011(32)
2010(35)
2009(26)
2008(29)
2007(25)
2006(24)
2005(17)
作者
(227)
(196)
(195)
(162)
(98)
(90)
(88)
(79)
(68)
(68)
(66)
(66)
(63)
(59)
(59)
(55)
(53)
(53)
(53)
(52)
(52)
(49)
(49)
(48)
(46)
(46)
(45)
(44)
(42)
(42)
学科
土壤(204)
(204)
(176)
(68)
(68)
森林(68)
森林土壤(65)
土壤学(64)
(55)
化学(54)
污染(52)
(48)
及其(47)
(47)
防治(47)
生物(40)
(38)
土壤污染(37)
(37)
环境(37)
生物学(37)
植物(36)
(27)
玉米(27)
玉蜀黍(27)
(27)
(27)
蜀黍(27)
(27)
物理(26)
机构
大学(570)
学院(563)
(435)
农业(354)
科学(352)
研究(319)
业大(312)
环境(250)
实验(249)
农业大学(248)
(243)
(241)
研究所(238)
实验室(235)
重点(220)
资源(207)
(201)
(196)
中国(179)
科学院(161)
(143)
林业(134)
(129)
工程(122)
生态(121)
环境学(115)
(113)
(112)
中心(111)
科技(107)
基金
项目(524)
(434)
国家(433)
基金(368)
科学(365)
自然(299)
科学基金(293)
自然科(293)
自然科学(293)
自然科学基金(286)
科技(263)
(252)
(243)
计划(242)
基金项目(200)
专项(179)
重点(169)
研究(162)
(152)
资助(149)
科研(143)
(118)
农业(117)
(116)
技术(102)
(100)
创新(100)
b(89)
支撑(86)
国家重点(77)
期刊
学报(462)
(417)
大学(311)
学学(311)
农业(273)
科学(270)
业大(176)
(148)
林业(144)
农业大学(137)
中国(110)
中国农业(92)
自然(92)
(85)
科技(84)
农林(82)
(82)
科技大(82)
科技大学(82)
自然科(80)
自然科学(80)
(73)
农业科学(69)
农学(62)
华北(62)
西南(56)
华中(49)
西北(48)
中农(47)
(45)
共检索到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  夏彪  顾沛  黄丽  
以湖北省孝感市的黄棕壤B层土壤为装柱材料,在干湿交替(pH=5)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8 mol/l)FeSo_4和mnCl_2的铁、锰混合溶液,淋溶土柱60次,分析土壤中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锰氧化物的淋溶淀积规律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与解吸特点。结果表明:当淋溶液的铁浓度分别为0.04和0.08 mol/l时,淋溶液中锰浓度增加,土壤中的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铁含量无明显变化;淋溶后土壤中游离和非晶质铁氧化物的淀积量均高于锰氧化物的淀积量,同一处理土柱上层(0~10 Cm)的铁、锰淀积量基本上大于下层(20~30Cm);淋溶60次后,土壤样品对pB~(2+)的吸附量随平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  陈祖义  洪良平  
应用平衡法测定了4种浓度~(14)C-苄嘧磺隆溶液在10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安徽红壤和江西红壤性水稻土吸附率为73.24%和50.95%;江苏黄潮土B和A吸咐率分别为10.74%和21.12%。根据Fruendlich方程计算:10种土壤的吸附方程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经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附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其中pH值与吸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吸附于土壤的苄嘧磺隆经水作用可被解吸,解吸率与其吸附率呈负相关.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强吸附性表明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难以淋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生  张家玮  李建宏  吴蔚东  
为研究几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的Pb(Ⅱ)和Cu(Ⅱ)吸附及解吸差异和机理,采用等温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及连续解吸方法研究了吸附解吸差异;利用元素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有机肥的元素组成、有机质含量和CEC值等,研究了其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6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Pb(Ⅱ)和Cu(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液中Pb(Ⅱ)的最大吸附量qm最高是烟叶,最低是羊粪,分别为282.70和48.95mg·g(-1);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承明  郑小东  徐学池  陈香碧  胡亚军  梁士楚  苏以荣  
为揭示pH对农田土壤DOC吸附-解吸的影响,以亚热带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对两种土壤添加不同DOC量后分别在pH 4、pH 6和pH 8条件处理下的吸附和解吸试验进行研究,分析不同pH反应条件下土壤对DOC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并计算土壤对DOC吸附和解吸的参数,探讨DOC吸附和解吸对pH的响应,初步探析吸附对DOC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土壤在pH 4、pH 6和pH 8条件下对DOC的吸附量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王进军  张忠明  秦蓁  
【目的】对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安全使用及对水资源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衡振荡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运用5种数学模型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及迁移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氯嘧磺隆等温吸附-解吸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吸附常数(Kads-f)在0.740~9.703之间,其中在2#(江西黏壤土)和3#(江西砂壤土)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线属S型等温吸附线,而在其他土壤中属L型等温吸附线;其解吸存在滞后现象,滞后系数(H)在0.259~0.980之间。此外,Kads-f和解析常数(Kf-des...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承明  郑小东  徐学池  陈香碧  胡亚军  梁士楚  苏以荣  
为揭示pH对农田土壤DOC吸附-解吸的影响,以亚热带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对两种土壤添加不同DOC量后分别在pH 4、pH 6和pH 8条件处理下的吸附和解吸试验进行研究,分析不同pH反应条件下土壤对DOC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并计算土壤对DOC吸附和解吸的参数,探讨DOC吸附和解吸对pH的响应,初步探析吸附对DOC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土壤在pH 4、pH 6和pH 8条件下对DOC的吸附量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超  王米道  司友斌  
【目的】研究除草剂异丙隆在木炭上的吸附-解吸规律,探讨外源木炭对减少异丙隆从土壤中流失的作用机制,为土壤-水环境中农药的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异丙隆在5个不同粒径木炭和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异丙隆在木炭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木炭对异丙隆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木炭粒径越小,对异丙隆的吸附能力越强。添加木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对异丙隆的吸附量,木炭添加量越多,异丙隆吸附量越大,木炭添加量与异丙隆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568**)。异丙隆在木炭和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均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且这种滞后效应随着木炭添加量的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长勋  李恋卿  王芳  潘根兴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冷冻机干燥法提取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土)微团聚体颗粒组,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 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和原土吸附磷后对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团聚体颗粒(包括磷预处理)对Cu2+吸附均符合Freund lich方程。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和原土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黏粒级、砂粒级、原土、粉砂级、粗粉砂级。游离氧化铁是影响Cu2+吸附的主要因素。各微团聚体颗粒Cu2+吸附量之和小于原土。微团聚体颗粒吸附磷后,Cu2+吸附量显著增加,以粉砂级最显著。砂粒级、粗粉砂级和粉砂级吸附磷后Cu2+解吸率减小,而黏粒级Cu2+解吸率略增加。原土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娜  韩立思  吴正超  王月  兰宇  韩晓日  
【目的】研究32年连续不同施肥对耕地棕壤K+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去离子水淋洗土壤,连续液流法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壤钾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对K+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变幅分别为26—65 min和65—130 min;平衡吸附量和平衡解吸量范围分别为7.40—19.44 cmol.kg-1和0.070—0.258 cmol.kg-1;反应速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符合方程V=A+Blnt,且线性关系良好;CEC、黏粒、有机质、速效钾与吸附解吸各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4种方程中,Elovich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分别是拟合吸附和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结论】不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忠心  廖柏寒  黄运湘  
为探讨湖南红壤不同土层对SO42-的吸附性能和不同pH值酸雨对土壤SO42-解吸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将不同浓度(NH4)2SO4溶液和不同pH值溶液连续浸泡湖南长沙和郴州2种红壤.结果表明:2种红壤对SO42-的吸附能力较强,并且在0~20cm层加入液SO42-浓度较低时,土壤SO42-吸附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pH值的解吸液对同一土层SO42-的解吸率随pH值的下降而降低;同时,同一pH值的解吸液对SO42-的解吸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解吸液pH值低于土壤pH值时,解吸液酸度对长沙土壤SO42-解吸率的影响比对郴州土壤SO42-解吸率的影响更显著;长沙土壤吸附SO42-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卿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章力干  程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王启发  徐凤琳  
就长期肥料田间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黄棕壤性水稻土和灰潮土性水稻土 ,用热力学平衡吸附法和流动法分别进行了土壤钾、磷、锌的吸附 解吸试验和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试验 ,测定了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基本性质和有效钾、磷的含量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钾、磷、锌吸附量、吸附钾、磷、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 :( 1 )能减小土壤对钾的吸附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有效钾量和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 ;( 2 )有利于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3 )提高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锌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洁蕴  李淑芹  李云开  郎琪  丁璨  
针对城市污染河道是否需要清淤治理界线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批平衡静态室内试验研究和Langmuir、Freundlich及Henry等温模型模拟的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土沟、榆林庄及和合站3个典型断面不同深度沉积物为研究材料,设定氨氮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20、40、80、160、200、320、400和600mg/L 8个梯度,对氨氮的吸附和解吸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Langmuir、Freundlich及Henry等温模型对吸附和解吸过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0.85;2)各典型断面02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朕  梁成华  杜立宇  郭冉  
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日光温室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中砷(As(V))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均符合Freundlich拟合方程,R2介于0.9528~0.9972之间,其中<53μm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最强,并随着粒径的增大,吸附、解吸能力均降低,且不同粒径对As的吸附与解吸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溶液中As(V)的浓度的提高,各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均提高,K值介于17.75~50.51之间。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及CEC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